成都市中小学生媒介信息素养课程研究报告论文

成都市中小学生媒介信息素养课程研究报告

课题组

在信息化时代所引发的诸多社会问题,源于社会发展速度与群体素养提升两者失调失衡,鉴于此,成都市教育局经过探索和实践,提出了在中小学阶段开展媒介信息素养教育实践研究的方案。2014年由成都市教育局牵头,组建了由大学、市区教育局、区教研机构、中小学校、媒体等多方合作的研究团队,以成都市金牛区为实验基地,建立中小学生媒介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教育基地校,第一批有16 所中小学,第二批有15 所,开展中小学媒介信息素养教育课程改革探索和“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生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课题研究。 2017年又由成都市金牛区教育局、金牛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成立课题研究核心组,以丘小云名师工作室的名义,申报了“区域性媒介信息素养课程化研究”课题,带领全区中小学,进一步开展区域性媒介信息素养课程化研究。

一、中小学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的现状与需求

为了解和掌握新媒体对中小学生成长的影响,研究互联网背景下的青少年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的方向、问题、培育途径,成都市“基于互联网背景下的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研究与实践”课题组、成都市教育局、金牛区教育局、成都传媒集团时代教育报刊社,从2015年1月开始,联合组织了3 次中小学生媒介信息素养调查。第一次调查全市65 个班,发出教师问卷466 份,学生问卷2606 份。 此后,各基地校针对校情也开展了多次问卷调查和访谈。

(一)现状与问题

调查结果显示:

1.网络主导中小学生的媒介时间,学生课外读书报时间减少。

2.学生上网时间总体有节制,学业、家庭氛围影响学生上网时间。

受后期构造影响,部分矿体形态会变得复杂,如出现分支复合和犬牙交错现象。褶皱过程中,岩层(或矿层)在翼部的物质向着核部塑性流动,尤其为紧密褶皱时,在向斜核部有矿层加厚现象。在后期的混合岩化作用下,磁铁石英岩中的部分磁铁矿颗粒变粗。

3.网络活动多元化,正全面改变学生学习、生活。

4.中小学生的手机拥有率为73.8%,手机上网逐渐成为普遍现象,引发手机依赖等负面情绪和心理问题。

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机构是进行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桥头堡”,对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顺利开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是,基层畜牧兽医动物防疫体制不健全,为后续畜牧兽医动物防疫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主要表现如下:管理机制不健全,上级主管部门责任划分不明确,存在“扯皮”“推诿”的情况;考察机制不健全,缺乏统一的考核程序,存在“暗箱操作”和任人唯亲的现象;惩罚机制不健全,奖惩程序和方法不公开,缺乏透明性。

6.电视和网络是学生获知新闻的主渠道,学生是网络信息的接受者、建构者。

5.中小学生对网络持谨慎的积极肯定态度,多数中小学生在网上遭遇过不良信息。

烟雾病称为“脑基底异常血管网症”、“脑底动脉环闭塞”,由日本学者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在X线脑血管造影上,可见颈内动脉远端、大脑前及大脑中动脉起始部狭窄或闭塞伴有脑底部异常血管网形成,造影所见犹如徐徐上升的烟雾,故名“烟雾病”[1]。该疾病比较罕见,在儿童与成人中的发病率较高。MRA与MRI均是烟雾病诊断的有效方式,且具有无辐射、操作简便及快速等优势在临床中应用比较广泛[2]。本次研究将针对MRA与MRI在烟雾病患者的诊断中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7.中小学生具备一定的信息比较鉴别能力,但独立判断能力不足。

8.网络影响中小学生价值认同,急需价值引导。

9.中小学教师具有较高的网络运用能力,对学生上网持保守态度。

10.媒介信息素养教育亟待加强,教育形式要考虑学生主体特点。

在第一个课题研究和结题时,研究团队通过访谈、课堂观察、问卷等方式,再次开展调查,现状和问题如下:

1.大部分学校没有媒介信息素养教育课。

2.开展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的学校以课外活动为主。 无真正规范、成熟课程。

3.基地校中开设了课程的,或者重媒介概念的介绍和知识灌输,或者只开展了活动。

5.不少学校在信息技术课中,缺少在实践中对信息和新闻解构和重构能力的培养; 缺乏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研究遵循在“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生媒介信息素养教育规律,自主构建具有互联网思维的课程理念;确立了媒介信息素养课程目标,指向构建学生在网络媒体中自主发展的意识和能力,提出利用网络学习生活和成长的多维发展论,为丰富和发展中小学生核心素养提供理论支持。

没有优良的乡村治理,就没有乡村的加快振兴。要更新理念、健全体系、完善机制,以乡村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为乡村振兴提供环境保障。

1.在中小学媒介信息教育研究中,已有的研究多是从一般意义上研究媒介信息素养教育,多着眼于媒介概念的介绍和知识灌输,对诸多问题缺乏具体有效的解决方案。

2.缺乏在实践中对媒介和信息解构和重构能力的培养。

3.在探索中,总结出一套可供借鉴的、能有效实施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的途径和策略;形成一系列具有实效的课程与活动案例;编写一套全新的中小学生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课程读本,以填补四川省乃至全国学校教育中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方面的空白。

4.缺乏从课程角度进行系统开发和落地的实施,教育研究缺乏针对性、实践性和系统性。

(二)需求分析

随着信息技术和社会的发展,网络新媒体代替传统媒体,成为社会大众尤其是青少年获取信息的主要渠道,受众在运用网络新媒体中出现了诸多问题:过度用网、盲目转发、轻信盲从、个人信息泄露、网络诈骗、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等等。传统的中小学教育课程体系缺乏媒介与信息素养的有效科学教育,难以满足信息时代人才培养的要求,为此,政府、社会、学校、家庭各方必需思考“互联网+教育”背景下,基础教育教师和学生需要怎样的知识、需要怎样的教育;有必要研究媒介信息素养在中小学教育的课程化实践,把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整合到现有教育体系中,实现传统中小学课程体系在信息社会背景下的自我变革、创新。

二、中小学媒介素养课程研究的价值

(一)理论价值

我们通过文献研究,学习国内在中小学媒介信息教育方面的同类研究经验,发现以下问题:

(二)实践价值

1.根据现有中小学课程体系,融入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构建具有操作性的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有效解决互联网背景下教育实践中的新困惑和新问题,为全市乃至全国开展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2.在区域范围内推动中小学校的管理者、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适应新思维、新变化,与时代和国际接轨,适应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需要,树立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关键能力的教育理念。 促进教师自身的学习和进步,参研教师以更开放的态度走进“互联网+”时代,在课题研究中提升专业水平。

3.缺乏将媒介信息素养教育放在“互联网+”的背景下,结合公民素养培养和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和大局观,从培养互联网思维的高度进行实践。

三、认识成果

(一)创造性提出了“多多媒素”课程理念

团队确立以多方合作、多元文化、多种方法、多种角度、多维发展的基本思路,以多维发展研究者、师生、家长的媒介与信息素养为课程目标,以学习一种知识(媒介信息知识)、形成三种意识(责权、道德、法律意识)、达成四个崇尚(崇尚理性、自觉、自律、自主)、发展七种能力(获取、解读、思辨、欣赏、利用、制作、传播媒介信息的能力)为课程目标,推进中小学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在研究实践中,“多多媒素”逐渐成为我们独特的课程理念。 它源于生活,针对时弊,在互联网社会,是治疗信息过载、网络依赖等病症的良方。

(二)确立了达成“多维发展”课程目标的原则

互联网思维的特征是“联通主义,合作共享”,依此特征,我们确立了达成“多维发展”课程目标的原则。

模块二:媒介信息素养的五条核心概念

1.立人原则

通过课程,培养适应互联网社会、适应未来,具有媒介信息素养的核心竞争力,具备理性、自觉、自律、自主的健康心理,具有7 种能力,能够运用数字化学习、生活、成长的人。

2.联通原则

因误录字形,上揭语例断句亦不妥,当点校作:“如其反是,則星辰凌犯,彗孛衝破,遂生刀兵、水旱、流離、凶釁,以致死亡兆庶也。”

学习能力比掌握知识更重要,为了促进持续学习,我们需要培养和维护连接;流通(准确、最新的知识)是所有联通主义学习的目的;发现领域、观点和概念之间关系的能力是最核心的连接能力;决策本身是学习的过程。

运用联通主义工具,例如概念图、数据挖掘、协作创建和批注工具,帮助学习者建立内在和外在观点、情景、人之间的联结。

关注课程的生成性,学习者根据正在变化的信息,选择学习内容并判断所获得信息的价值。

Marshall Breeding在其2018年的图书馆系统报告[13]中以不小的篇幅专门介绍了由EBSCO等公司赞助的开源图书馆服务平台(LSP)系统项目FOLIO的进展。FOLIO不仅仅是一个开源的项目,更重要的是其在底层,在整体架构设计上完整贯彻了SAAS的理念,因而使得其在技术层面具有非常好的开放集成能力,可伸缩性、可定制性以及服务的网络化、标准化、接口化都得到很好的实现。这个项目不仅在国外引起很多图书馆同行的关注与参与,国内的CALIS团队、一些高校以及笔者所在单位都在积极参与该项目的建设。FOLIO项目的实践也为本研究讨论的第三代图书馆服务平台系统的建设提供了很好的技术架构参照。

追求内涵发展,随着教师和学习者将新的资源、个人见解和他们创造与发现的内容连接到学习对象中,学习对象不断生长。

一闷棍打得镇长半天寻不到话头。他早把这事忘了。这家伙真不是个省油的灯,自己原本是想打发他离开会场,莫搅了庆典。一来怕上头怪罪,二来什么事情总寻求个开门大吉,怕触霉头。谁知这家伙真就顺杆爬,没病没灾住到卫生院居然就不出来了。有吃有住还不用花钱,谁不愿意呢!问题是一般人谁敢这么做?但这是牛皮糖。没由头要找个由头白吃白住,有了镇长的指示,他能放过这机会么?!啊!镇长伸掌在自己的头顶拍了一下,差点没把自己拍成脑震荡。但镇长拍过,眼前冒的金星还没消失,他却晕晕地笑了。我差点忘了。是有这么回事。那您现在身体怎么样啦?

基于联通主义的学习要更新知识观、学习观、课程观、教师观、学生观、学习环境观、交互观。

3.融合原则

“互联网+”背景下的教育,学科融合是一种必然趋势。 传统学科学习与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的融合,是顺应,更是发展,如语文、媒介、信息学科的融合,包含学科知识、能力、育人目标的融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融合;在线学习与课堂教学相融合;校内学习与校外学习相融合;传统教育方式与新型技术相融合。在融合过程,需要强化整合意识,让认知、思维、情感在整合中得到全面的提升。

4.合作共享原则

能力点:思辨能力(思考辨析能力)。

四、技术成果

针对问题,依据现有中小学课程体系,研究融入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的内涵,通过多方合作的方式,在教学实践中构建了具有操作性的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有效解决互联网背景下产生的教育新困惑和难题,满足学生、家长及教师多维发展的需求。

表1 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研究路线图

(一)构建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课程体系

1.目标体系

图1 培养目标

表2 课程目标

2.学习内容

1.防火。实验室机房供电应该计算好设备最大用电功率并留有冗余。供电线路要有专门供电线路,经低压配电柜、稳压电源后接入实验室,空开电源功率适中。同时禁止实验室使用明火和吸烟。制定实验室安全检修制度,定期开展安检工作,发现问题及时整改,计算机实验室上课人员密集,实验室要单独设有安全消防门和通道。

在模块学习中,进行七种能力的养成。模块一:媒介常识

包含什么是媒介,媒介形态的历史演化,媒介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媒介的功能;媒介产业的双重属性与运营模式;媒介产业受众的群体划分,受众对媒介的使用方式。

法治宣传机关文化走廊(嘉兴市国土资源局) .............................................................................................12-28

一方面了解媒介信息素养以及媒介信息素养的五条核心概念。另一方面运用五条核心概念辨析网络信息的真伪,多层次理解信息,深度理解媒介的本质是再现;观察自媒体发布的信息,分享在自媒体与人交流的经历,讨论个人在自媒体时代的权利和义务。

模块三:媒介技术

了解广告、新闻、动画等不同媒介形式的特征;经历用媒介技术制作某一类媒介,并发布在学校官网或者自媒体上。

模块四:网络时代的学习方式

基于网络的学习与学校学习的不同之处;简介个人网络学习资源,如各大慕课平台、在线作业app 等;构建网络共学团队,团队开展交流讨论,生成新的观点与态度,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

从表1结果显示:大鼠每周及总食物利用率各剂量组与生理盐水组之间大部分无显著性差异,部分有显著性差异,其数值均未见明显的量效关系,故认为其差异均无实际生物学意义。

模块五:主题活动

首先,确立各年段媒介信息素养教育主题。 区域媒介信息素养教育对象包括小学学段和初中、高中学段,用什么内容教,各学段的学生适合什么内容,研究者们从媒介入手,设计了各年段教育主题。

小学年段有《是真的吗》《公共秩序我遵守》《我爱动画片》《网络新闻联播》《推荐一本电子书》《我当广告设计师》《永远的同学》等主题,媒介涉及网络安全、摄影、电视、新闻、经典书籍、广告、电子相册等内容。

初中学段有《爱与自尊谁来给你》《我当广告设计师》《筑起心灵防火墙》《我们不再冷漠》《14 岁这个法定年龄》《网络道德大家谈》《我最喜爱的一句格言》《如何科学对待中考》《同窗深情共勉励》,内容更多地涉及网络安全、网络学习和网络思辨等。

从时间尺度来看,2000—2014年人为负向干扰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7.59%,人为正向干扰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21.85%,研究区植被变化人为干扰总体以负向干扰为主。研究区2000—2005年人类活动对植被变化的影响主要呈中度正向干扰,2005—2010年间主要呈轻度正向干扰,而2010—2015年负向干扰严重。

高中学段有《今天与明天,我与母校》《十八岁成人仪式》《网络新闻理性看》《通向世界的途径》《漫谈绿色志愿者行动》《当金星遇到火星》《当通俗遇到经典》《青春的价值》《怎样看待高考》 等主题,高中学段的媒介信息素养教育内容已经涉及集体团队、自我责任、网络理性、通俗文化的欣赏等。

3.教材编写

教师读本从课程开发,特别是融合课程开发的角度,指导教师更新观念,开展课程设计,提供课程实施的策略、路径、方法、素材。 学生读本选文以现代白话文的典范文章和反映社会热点与时俱进的新闻、时文为主,文章意蕴清浅,使学生借助少量阅读提示就可以基本读懂读透。

课程设计切合当前教育立德树人的要求,难易程度随年级递增。 既不违背学校原有整体教学进度,又便于学生自主学习,同时也不刻意成为某套教材的延伸读物,以保持灵活性。

《中小学媒介与信息素养》教材共计3 册,包括教师读本1 册,小学生读本1 册,中学生读本1 册。读本每册大致是9 个单元,单元按照主题情境式编排,每个单元有3 篇左右文章,主要编排方式注重在多种言语形式的融会贯通中,根据培养目标带领学生逐层提高认识水平,让学生在自主学习、深度交流中,逐步提升媒介与信息素养,提升他们作为新时代公民的核心素养。

4.课程实施

(1)多种课程开发并实施

我们主要开发了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的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 其中学科课程包含了在思品课、政治课、信息技术课(国家课程)、班会课(校本课程)中设置模块课程,专门进行媒介信息素养教育,还有与语文、数学、历史相互渗透的融合课程。活动课程包含班会活动、社团活动、综合活动课等。多种课程的开发实施既落实了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目标,同时也让传统学科教学的视野更加开阔,思维更为活跃,课程更优化。

(2)分阶段循序渐进实施

该课程在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开设,每个学段用9 课时学科教学,加上8 课时的综合活动。该课程在小学三年级至高三年级开设。

5.教学策略

基于现代互联网背景的教育内容与方式,势必发展传统的教学策略,如主动参与教学策略、“探究—发现”教学策略、合作学习教学策略、联系生活教学策略,在本研究中因为教学内容的开放性、活动途径的多样化、活动过程的实践性等特点,可灵活运用上述方法。 还催生了一些新的教学策略,如产生式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媒介信息的使用与学习中,自主产生并确立学习目标,积极地将信息与自我认知建立联系,自主设计,主动深入,获得知识的积累与能力的提升,极大地激发了学习兴趣。 而比读思辨策略和优化选择策略,更具有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的优势。

(1)比读思辨策略

基于联通主义的“互联网+教育”,我们开辟了媒介与信息素养教育网络团队互动研修新模式,建立合作学习社群,既强调个人学习与思考,更注重在协作中解决问题,在交流中共享资源与经验,让媒介信息的使用与获得走出保护主义的窠臼,引领青少年在合作中培养沟通共享意识和能力,能辩证看待世界,从而走向理性、自律、自主。

小勺将一桶肉汤提到空场上。赵集“呀”一声,回店,又拎出一桶肉骨汤,一筐大碗,说:“爷们儿娘们儿,自个舀。”

设计意图:引导比较阅读,深度学习,学习比较思维,提升思辨能力。

流程:选择媒介—任务驱动—问题导学—师生共学—教者助读—真题测试。

选择媒介:电影《流浪地球》(节选),小说《流浪地球》(节选),关于流浪地球的书评、影评。

任务驱动:明确以下四点学习任务,包括听对《流浪地球》小说、电影人物的分析,掌握人物塑造的思路;比较《流浪地球》小说、电影,感受比较思维;分析真题,学习子问题解题法;了解或掌握科幻小说阅读方法,举一反三。

分地区来看,城市是人口集中地,在低成本集中提供各种服务方面具有规模经济和靠近消费群体的优势,必然具备平均水平以上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能力。上海作为行政等级最高的城市之一,在获取各种资源上有绝对优势,每一项基本公共服务都处于领先地位。江浙两省中,浙江的基本公共服务投入水平高于江苏,仅在医疗卫生这一项上投入不足。江苏各项服务的人均支出水平中,除了医疗卫生方面高于全国外,其他类基本公共服务不仅低于浙江,还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其中又以社会保障类基本服务最低,说明在民生方面江苏还存在较大不足。

问题导学分析:《流浪地球》电影、小说的异同及编创意图效果;分析《流浪地球》的成功和豆瓣评价改星事件?

师生共学:提示共同点,寻找不同点,梳理思路,优选学法,概括结论。

教者助读:提示重难点,做文明理性的好网民,不传谣、信谣,具有道德意识、法律意识,崇尚理性、自律,提升思辨能力。

真题测试:勾连课内外,学习举一反三。

(2)优化选择策略

能力点:选择能力(选择朋友、选择信息的能力)。

流程:精选场景—讨论案例—提供建议—推优资源。

精选应用场景:根据当下人们用网习惯精选应用场景,作为开展学习的主要场景。 如网络社交是人们应用最多的场景,可以此为主要场景开展学习。

讨论典型案例:精选网络安全的典型案例,讨论案例要点,聚焦选择能力,形成网络安全共识,重点预防恶性网络事件,如网络诈骗、网络欺凌等。提供行动建议:提供《预防网络欺凌30 条》,作为行动指南,提升个人网络安全防护能力。《预防网络欺凌30 条》包括学生篇、家长篇、学校篇、社会篇,为各方人士提供了详细的行动指南,为预防网络安全问题提供了行动参考。

推荐优质资源:推荐优质资源,促进个人成长。可推荐微信公众号、手机app 等各种资源,引领学生发展个人特长。

(3)巧用联通的策略

流程:解读例题(提问)——联系生活(寻答)——合作探究(解惑)——师生共享(展示)。

这是互联网思维之联通主义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实现语文与数学学科的联通、数学与生活的联通、数学知识和数学活动的联通。

6.课程评价

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结合,重视过程性评价。 重视过程中的积极参与、积极体验。

多元评价,学生自评、互评,家校共评。

激励性评价为主,物化成果,如自律宣言、民主契约、作品展示等。

(二)探索媒介信息素养与学科教育的融合课程

研究关注了对未来人才所需要的综合素养要求,即利用网络信息技术解决生活和社会复杂问题,创新学习工作、智慧生活的要求。开发了实现这种人才培养的融合课程。

2018年9月,融合课程在“腾讯课堂”开讲。 在“腾讯课堂”这个公共服务平台,建立了“丘小云"虚拟机构、公共空间,培育和孵化课程。 仅2019年上半年,团队在“腾讯课堂”线上已授课24 节,组织活动16 次,区内交流26 次,区外交流12 次,举办讲座27 次,成员开展了25 节网络研究课。 师生共同完善学科和媒介信息素养教育融合课程,真正实践“互联网+”的教育改革。

选择互动教学平台。 我们选择的classin 使学生产生积极的学习体验,让真正的学习发生。

(三)探索与高校、媒体跨行业、跨层次的合作和实施路径

图2

本课题的研究中,课题组创新地尝试了与高校、媒体多方联手,进行了机制创新的探索,取得了显著成效与良好的效果。

高校方面,复旦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专家、教授亲临成都为参研学校和老师授课,中国传媒学院张开教授任课题顾问,成都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课题组合作开展了“金牛区中小学生媒介信息素养调查”并形成报告。媒体方面,成都传媒集团先锋传媒深度介入,为课题组提供媒体专业指导,在基于课题主题的基础上搭建成都市中小学校“校园媒体联盟”,并提供了有力的业界支持。同时依据媒体现有资源,建立中小学生媒介信息素养教育课程和教学基地,提供学校参观交流,帮助教师和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媒体工作流程和制作方法,强化教育效果。

(四)探索具有媒介信息素养理论和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建设路径

研究团队成员包括各实验校中学习力、研究力都较强的学科教师和分管领导,在骨干教师的培养上,首先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搜集大量资料进行学习、讨论。在此基础上,邀请专家进行媒介信息素养理论专题讲座,进行教学实施的操作指导,使研究落实到学校、落实到课堂。

学习教育发达地区、媒介信息素养研究特色学校的经验,让老师们开阔视野,获得研究突破口和延伸点。

发挥自身造血功能。 对骨干教师的教学体验和课题研究成果,定期进行梳理和交流,相互点评和启发,专家介入进行提升,使大家的教学(活动)设计能力、实施能力和总结反思能力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

通过理论培训、实地考察、经验交流、教学实施等研修方式,通过“线下+线上”的研修平台及成果汇报、文章发表等途径,第一批40 名骨干班教师已成为区域开展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的“火种”。 通过“成都媒介信息素养大家谈”的论坛活动,走进中国(西湖)媒介信息素养教育高峰论坛等平台,使成都市以金牛区为代表的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成果得到广泛传播。

五、研究效果

(一)基地校开发各具特色的校本课程

在课程实践中,十二所基地校生成了各具特色的媒介信息素养校本课程。 七中万达学校以微视作、摄影、公众号管理为核心课程;花照中学的媒介信息素养课程注重家校合作,以家校活动为载体,多方合作,实现家长、教师、学生媒介信息素养的共同发展;沙河源小学以校本文化“如源课程”为载体,实现媒介信息素养教育与校本文化的融合发展。 基地学校还实现了德育创新。

(二)教师课程开发能力、媒介信息素养能力、科研能力均有提升

不少教师在问卷和访谈中表示自己的课程开发能力得到提升。教师们实践学科学习与媒介信息素养教育融合的课程,关注当前的热点、难点问题,又提升了解决学科教学在互联网背景下与时俱进的问题的能力,强化了课程开发能力。

(三)学生媒介信息意识、能力等得到快速提升

中小学生媒介信息素养得到提升,全面发展了学生的核心素养。学生自信地在全国媒介信息素养高峰论坛上侃侃而谈,学生拍摄家长会专题片,策划大型活动,从海报到文宣产品,制作和传播正能量。学生创新出“手机管理民主契约制”,开展“晴朗网络,做文明网民”等社会实践活动。

(四)学术影响与社会效益

2015年12月,由金牛区承担的子课题(成都市哲学社会规划课题)“在媒介信息素养教育创新中开展中学生网络安全意识培养”顺利结题;2017年11月,成都市教育规划课题“基于互联网背景下中小学生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的研究与实践” 顺利结题。 我们的成果《中小学生媒介信息素养教育研究成果报告》,在2018年国家网络教育宣传周主题会议上进行了发布。 2019年,中国教育报刊社《人民教育》编辑部联手中国教育报刊社·中教传媒智,隆重推出《2018 中国基础教育年度报告》,成都市金牛区的媒介信息素养研究成果成为该报告中的第37 号案例。 近年来,《中国日报》人民网、凤凰网、光明网、《教育导报》、《成都日报》 等多家媒体也报道了我们的成果、经验。

六、问题与思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16年的报告里说,今天知识的范畴变化了,态度、信息理解、价值观都是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是知识,知识不是静态的,是动态的。在互联网环境中产生了一种新的知识的生产方式,就是动态化依靠群体智慧汇聚形成新的知识,互联网社区是新知识产生地。 互联网教育创新的实践者,首先要学会基于互联网的新的学习方式,但是目前我们许多教师还在用旧理念、旧观念、旧方法来开展互联网教育创新实践。该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希望,用更科学、更先进的理念,更先进的技术,来推动我们的教育。希望与广大教师一起,在合作共享中学习、研究、实践,完善学科和媒介信息素养教育融合课程,把我们的新课程理念落地;希望政府、社会力量、学校携手,实践和推进“互联网+”的教育改革。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4289(2019)10-0060-07

课题主研人员:文贤代、丘小云、李瑾、程剑容、李军、郭应琼。 执笔:丘小云

(作者单位 :成都市金牛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成都610000)

标签:;  ;  ;  ;  ;  ;  

成都市中小学生媒介信息素养课程研究报告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