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公路沥青路面维修处治方法论文_张铁彪

浅议公路沥青路面维修处治方法论文_张铁彪

摘要:在公路建设过程中,因为沥青路面有着十分良好的应用优势,在行车舒适性和服务性能等方面更为优越,因此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也要着重关注公路沥青路面的维修处治工作,以此进一步有效加强公路的性能和质量。基于此,本文有针对性的分析和探讨公路沥青路面相关方面的危害,并提出有针对性的维修处治方法,希望通过本文的简要分析,能够为确保沥青路面的养护,病害处置优化等相关内容做出一定的贡献。

关键词:公路;沥青路面;维修处置;方法

引言

在实际的公路工程建设过程中,因为沥青路面有着特别良好的行车舒适性,在服务性能方面也十分优良,同时具体工程的建设速度比较快,维修更为快捷方便,所以在公路建设中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沥青路面,并在实践过程中呈现出十分显著的应用优势。然而,当前随着交通量的进一步增长,以及超载重载问题日益加剧,很多公路在投入运营一两年之后,就出现早期损坏问题,例如,路面沉陷、桥头跳车、车辙等相关问题层出不穷,同时出现很多病害特征。对此要从根本上及时有效的对其进行维修处置,使相关方面的关键维修技术得到有效落实,在最大程度上有效沥青路面的养护、病害处治和优化。

一、公路沥青路面存在的常见问题

从具体的运行情况来看,很多公路沥青路面通常情况下会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坑槽、唧浆、麻面等相关方面的水损害病害。另外,还有很多路段弯沉代表值比具体的设计值远远超出,在这样的情况下,平整度的合格率明显下降。还有某部分的路段路面下沉问题比较严重,特别容易出现严重的纵向裂缝病害等等。

二、公路沥青路面维修处治方法

1针对排水系统进一步健全和完善

1.1优化路面的内部排水系统和路面的排水功能。在水进入到路面内部结构之后,在行车荷载的反复作用之下,可能在很大程度上使其内部结构出现损坏,针对这样的情况,要从根本上有效减少外界水的进入,从根本上有效确保路面结构所处的环境保持在良好的状态下,并且进一步优化路面的内部排水系统和路面的排水功能。针对路面的内部排水系统和路面排水情况进行不断的完善优化,使排水效果进一步增强,确保路表的水能够及时有效的排走,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减少其进入内部结构的机会,而进入到结构内部的积水,针对内部排水系统进行完善,使其尽快排出。

1.2路表封面。为了减少路表水下渗,使路面的抗滑性能得到有效恢复,修复车辙,要进一步提升路面的平整度,可以针对全线实施路表封面处理。从目前国内较成熟的路表封面技术及使用工程实例来看,要尽可能有效选用微表处技术。

1.3针对中央分隔带防排水技术进行不断的完善和优化。目前中央分隔带实际排水管数量比设计数远远少于,并且现在排水管很多情况下存在着管口堵塞的问题,管内的积水没法排出等情况,针对这样的情况,要采取以下几方面措施。首先,要着重采取顶管技术,在最大程度上提升横向排水功能。其次,要着重分析和调查路面沉降情况或中央分隔带的开挖情况,修复中央分隔带破坏了的纵向渗沟。第三,对中央分隔带路缘石与沥青面层相接处以及波形护栏附近进行重点处理,实施有针对性的封水处理。第四,采用雾封层方式,将防渗剂剂雾状喷洒中央分隔带开口处,在它的表面构成一个有代表性的隔水层,这样能够充分规避水渗入路面结构内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针对地下排水方案进行不断的优化

要在全线地下水位较高的挖方路段,边沟下增设渗沟,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地下水位有效降低。与此同时,要在路肩下设置纵向渗沟的位置,着重检查渗沟出水口情况,是否出现堵塞等相关问题,如果有堵塞要进行疏通。

1.5加强路面结构内部排水

路段处治深度达到下面层或基层时,在沥青路面结构中将下面层设置为多空隙的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层(ATPB),在路肩端开设排水槽,可以使渗入结构层的自由水及时有效的排除出去,通过这样的方法使路面相关层的工作状态得到有效改善。

2进一步完善和优化新旧结构间的防水粘结层

为了使新旧路面结构间的粘结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加强,使其同时发挥出消解应力集中和防渗作用,沥青路面处治路段的新旧结构之间要有针对性的采取沥青粘结防水层组成。沥青防水粘结层主要包括普通沥青防水粘结层和改性沥青防水粘结层。在新加铺层与原沥青面层或基层之间应洒布乳化沥青或喷洒型改性沥青。沥青质量应符合《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所涉及的相关要求和具体规范,在沥青用量方面要维持在0.4~0.8L/m2,具体的用量要通过相应的实验进一步有效明确,但是要尽可能用最高限,以此在最大程度上有效确保有足够的改性沥青能渗入到旧沥青路面表面层内,通过这样的方法,使旧表面层的空隙得到填充,进一步有效防水和防止沥青老化。

3坑槽的施工质量控制

沥青路面处治修补工程质量如何,在很大程度上与修补材料的性能有极大关联,与此同时,也取决于铣刨坑槽修补的工艺过程、工艺要求是否合理、正确。好的、精细的修补工艺相关内容是此类因素得到有效完善,能够在更大程度上提升修补结构的寿命周期。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进一步有效明确坑槽修补工艺,要进一步结合施工实际要求和条件来有效明确,为了进一步提升坑槽修补质量,要按照严格的修补工艺实施施工。所涉及的施工工艺过程主要包括6个层面,分别是:(1)坑槽的成型;(2)坑槽的清理和干燥;(3)涂粘结层;(4)修补材料的准备和摊铺;(5)坑槽的压实;(6)封边修整工作。

4接缝处理

路面维修处治与新建工程之间最大的差异就是接缝比较多,而如果接缝处理不够科学合理,就会在很大程度上造成路表水下渗和路面平整度持续下降,对于整体工程都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针对这样的情况,为了在最大程度上有效提升坑槽边缘新旧料接缝的耐水性和粘结强度,要有针对性的实施封边处理。

结语

总而言之,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能够着重看出,在公路沥青道路路面的运行过程中会存在很多方面的病害,损坏等相关问题,对此要着重分析,采取与之相对应的更科学合理的维修处治方法,确保结构强度处治工程的成功,采用优质的沥青混合料,使其具有更加良好的抗水损害、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及疲劳性能,针对相关施工技术要严格控制,加强质量的提升,在更大程度上有效规避排水、防水粘结层、大量的坑槽接缝等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杨文峰.沥青混合料抗水损害能力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15.9

[2]沙庆林.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水损坏及防治措施[J].国外公路,2016,6

[3]罗志刚,周志刚,应荣华等.沥青路面水损害浅析与排水处治措施[J].湖南交通科技,2012,4

论文作者:张铁彪

论文发表刊物:《城镇建设》2019年2卷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  ;  ;  ;  ;  ;  ;  ;  

浅议公路沥青路面维修处治方法论文_张铁彪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