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要点及对策论文_陈正军

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要点及对策论文_陈正军

阜新市清河门区城乡建设服务中心 辽宁阜新 123006

摘要:针对工程造价管理相关内容,做了简单的论述,并且提出了风险控制策略,共享给行业人员参考。从工程实际来说,做好合同管理以及风险控制,对保证工程建设效益,有着积极的作用。因此,深度分析如何强化合同管理以及风险控制的方法,提出有效的措施,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工程造价;合同管理;风险控制;PPP模式

从项目工程的事前控制入手,指的是工程建设单位要在合同签订之前加以预防和控制。项目的施工合同是工程建设项目的主要合同,是控制工程建设的质量、进度和投资的主要依据,所以一个科学、合理、完整的施工合同,其内容应该对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进度与质量有一个明确而规范的反映,只有当招标文件对这些条款作出了详细的说明并对其科学性和合理性加以确定之后,各个投标单位才能根据上述条款作出具有针对性的报价,对于项目建设单位而言,也才可以通过报价择优选择施工单位,从而尽可能的降低建设成本。

1 PPP模式下工程建设项目造价控制的难点

从工程建设实际来说,关于项目造价的控制,存在着极大的难度。比如,项目建设阶段。虽然采取PPP模式,能够避免传统工程造价模式下的各类问题,例如设计变更引发工程造价变动等,但是也极易造成资金辅助以及资源配置不到位等情况,进而影响着工程造价的把控。因此,要结合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实际,明确存在的问题,采取优化措施,强化对工程造价的把控。

2 工程造价管理问题的分析

关于当前工程造价管控实际存在的问题,从合同管理以及风险把控方面入手,进行如下分析:

2.1 合同造价控制不科学

从当前工程项目运营实际来说,工程造价管理不规范,为主要问题。此问题的存在,影响着建筑施工的质量,并且极易给业主方造成很大的损失。基于对市场供求关系的深度研究,能够发现目前建筑工程普遍存在严重失衡的情况,很多企业没有做好市场调查工作,进而引发报价过高或者不合理问题。

2.2 投资增加

在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中,为保证工程按期完成,达到工程效益目标,必须要做好工程前期的造价把控。做好工程造价和预算的精准预测,制定完善的把控措施,实现工程造价把控的目标。不过从工程施工阶段来说,普遍存在着投资增加的情况。由于造价和预算的预测不准确,加之市场变动和政策变化等的影响,使得工程竣工时常见超预算问题。在项目实施阶段,相关部门没有及时发现并且解决超预算问题,使得企业的经济效益减小。

2.3 施工因素

工程造价的把控,施工作业阶段为核心环节,需要加大把控力度。从工程建设角度来说,涉及到的内容很多,极易引发工程造价变动问题,进而不利于工程造价目标的实现。尤其是材料成本和机械设备费用等的变化,会造成工程造价的变化。因此,开展工程建设,必须要做好工程全过程的资金把控,保证工程造价管控工作的高效完成。

3 加强合同实施的过程管理,完善事中控

3.1 对合同及相关文件进行归档,确保合同顺利履行

由于工程建设项目的周期普遍较长,涉及许多专业的知识,所涉及的面也比较广,面临的情况比较复杂,所以在经过一个漫长的建设周期之后,很多的问题和具体的细节就只有依靠整理好的相关资料才能解决,因此,必须加强项目建设资料的归档工作,这不仅仅是简单的文档整理,因此需要安排专门的人员负责到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 做好合同的交底工作,全员参与合同管理

要想让项目部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对合同有一个统一、清晰的认识和了解,对项目部所有成员的工作加以规范,就必须重视合同的交底工作。所谓的合同交底是要在合同分析的基础上,以合同的内容作为交底工作的核心,所以它涉及到了合同内容的方方面面,尤其是那些事关合同能否顺利实施的核心条款。合同交底是为了把合同的目标和责任具体落实到每一个人,并要求有关的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时时刻刻以合同上的条款作为自己的行动准则。

3.3 建立并完善签证管理制度,有效控制签证费用

要明确工程建设项目签证和变更的管理程序和办法,在具体施工之前对方案进行严格的审核,施工过程中加强计量,完工之后根据合同的约定计算,实现“量价”分离,现场的管理人员只能确认签证的工程量,在签证过程中所涉及到的造价问题必须由专门的造价管理人员根据合同的规定进行计算,避免出现现场管理人员在签证过程中随意定价的情况,从而实现相互监督和制约的目的,对其职责和权限进行一个科学、合理的划分,层层严格把关,杜绝以权谋私。

3.4 加强材料暂定价的合同管理

在合同的具体实施过程中,项目单位要让施工单位提前报上材料的使用计划,然后对市场行情进行仔细的分析,对同类型的材料要认真做好价格和性能的对比,以便于尽早确定材料的规格和品牌,然后和施工单位一起商讨,共同核定材料的单价,从而防止出现项目单位没有及时确定材料的规格和品牌,而延误工期,施工单位提出额外索赔的情况。

3.5 做好风险因素的把控

开展PPP项目的建设,在建设全过程中,受到各类因素的影响,极易产生技术风险或者建设风险。产生风险的原因很多,比如设计不合理等,极易增加技术风险,造成很大的损失,影响工程造价目标的实现。若PPP工程项目没有按期完成,很容易产生极大的风险,进而影响工程造价。总的来说,引发工程造价变动的风险因素较多,需要采取强有力的把控措施。比如,在项目实施阶段,要结合工程具体情况,做好设计的优化以及调整,保证施工方案的实施效果。针对设计变更问题,必须要强化管控,并且做好变更记录工作,为后期结算提供依据。实行阶段性结算,减少争议以及分歧,进而避免经济纠纷的发生。

3.6 做好合同索赔管理

对于工程造价的管控,必须要做好合同索赔管理工作。在合同履行的全过程,对做好相关资料的收集,组织律师或者仲裁单位,按照法律法规以及工程合同条款内容,划定双方的责任。必要时开展现场勘察作业,掌握实际情况,搜集合同索赔证据。一方面,能够保障自身的合法权益。另一方面,能够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4 加强合同的后期管理

合同的后期管理主要是做好项目竣工的验收工作以及竣工结算的审核工作,但是事实上,有不少的建设单位会忽视合同的后期管理,以至产生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4.1 对项目工程的竣工验收工作缺乏足够的重视

在他们看来,有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就可以保证验收通过,可是现阶段,政府正在积极进行职能转变,目前的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对工程进行验收的时候,就只要求工程的主体结构没有太大的质量问题就可以通过验收,显然这是不够的,真正的工程验收工作应该交由专门的监理人员和工程人员去逐项开展,这样就可以及时发现施工过程中的质量问题,要求施工单位整改,同时也可以对项目的变更进行及时、准确的记录,从而减少竣工结算中不必要的麻烦。

4.2 加强结算款项的支付管理和工程结算的审核

管理在工程项目的验收工作完成之后,需要由承包人向建设单位提供完整,准确,全面的工程结算资料,在此基础上,建设单位可以自行对结算加以审核或者通过委托给造价咨询单位的办法,加强项目竣工结算的审核工作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和风险控制,要从工程的全过程入手,采取有效的手段加以把控和防范。在具体实践中,贯彻全过程把控的理念,做好合同索赔管理以及各类风险因素的把控,促使工程造价管控目标的实现。

参考文献:

[1]张建慧.探析建筑工程造价合同管理及风险控制[J].甘肃科技纵横,2015,44(06):98-99.

论文作者:陈正军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4

标签:;  ;  ;  ;  ;  ;  ;  ;  

建设工程项目合同管理要点及对策论文_陈正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