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胜地外八寺风景区_外八庙论文

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胜地外八寺风景区_外八庙论文

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风景名胜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避暑山庄论文,承德论文,风景名胜论文,皇家论文,园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避暑山庄又名热河行宫、承德离宫,在河北省承德市区的北部,约占市区面积的一半,原为清代皇帝避暑和从事各种政治活动的地方。自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开始建造,经过80多年的时间,直到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才最后完工。

避暑山庄规模宏大,占地面积560万平方米, 其面积是北京颐和园的两倍。沿起伏的山势,在山庄周围筑有长达10公里的宫墙。避暑山庄是我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1961年国务院公布避暑山庄和4 个寺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承德地处内蒙古高原与华北大平原的过渡地带,城市坐落在冀北低山丘陵的一个断陷盆地。承德市四周群山环抱,犹如一道天然屏障,阻挡了冬季来自内蒙古高原的寒风,全年一半多的时间处于静风状态。夏季,避暑山庄里的森林绿地和开阔的湖面,有效地改变了这里的小气候,盛暑时节,清凉宜人,为我国北方内陆景色佳丽的避暑胜地。

当年,避暑山庄的作用,远远超出了“避暑”的范围。康熙、乾隆以及以后几代皇帝,每年约有五六个月在山庄处理朝政,接见少数民族王公及外国使节。避暑山庄成为我国当时仅次于北京的第二个政治中心。

避暑山庄充分利用这里山谷盆地多样的自然景观,以独特的园林建筑手法,模拟全国的自然地理风貌,集中、融合了南北园林的特点,集我国古代园林艺术之大成,全园风貌很像全国地理环境的一个缩影。

避暑山庄大体又分为宫殿区和苑景区两部分。苑景区又由湖洲区、平原区和山峦区组成。当年康熙、乾隆各题三十六景,合称避暑山庄七十二景。

宫殿区位于山庄的南部,是山庄的主体,包括正宫、松鹤斋、万壑松风、东宫四组建筑,是清帝处理朝政和生活起居的地方,占地10公顷。这些宫殿以北方民居形式为主,全为青砖素瓦,古朴淡雅,布局力求对称、严谨,包围在参天的古松之中,别具一格。正宫是依古代宫廷体制建造,由九进院落组成的清帝行宫,既有皇宫的威严,又以简朴淡雅区别于京、沈故宫。澹泊敬诚殿,整个为楠木结构,俗称楠木殿,是山庄的正殿,各种隆重的大典,大都在此举行。烟波致爽殿,是皇帝的寝宫,嘉庆和咸丰两个皇帝就死在这里。寝宫的东西各有一个小院,称为东、西所,是后妃居住的地方。慈禧就曾住在西边的小院里。正宫东面,是一组八进院落的松鹤斋,供皇太后居住。万壑松风,在松鹤斋北面,是宫殿区兴建最早的一组建筑,据岗临湖,皇帝在这里读书、批阅奏章。松鹤斋东面原是东宫一组建筑,1945年大火,现已不存。

湖洲区在宫殿区北面,占地58公顷,其中水面26公顷。主要以山庄诸泉为水源,人工开凿而成。原有九湖十岛,现九湖尚有七湖:镜湖、银湖、上湖、下湖、澄湖、如意湖、长湖。十岛今存八岛:文园岛、清舒山馆岛、月色江声岛、如意洲、戒得堂岛、金山岛、青莲岛、环碧岛。这里的亭榭楼阁,博采江南园林之长,又匠心独具,有的仿镇江金山寺,有的仿苏州文园狮子林,仿嘉兴南湖烟雨楼,仿杭州苏堤,置身湖洲区,一派江南风光。澄湖东北隅的热河泉,水温较高, 冬不结冰(8℃),秋季荷花经久不谢,有“山庄荷花伴菊眠”之说。

湖洲区以北是平原区,占地64公顷。万树园在平原区东部,松榆槐柳,蓊郁苍翠,麋鹿出没,富于山野之趣。试马埭在万树园西,是很大的赛马场,绿草如茵,具草原风光。当年,清帝曾与少数民族王公在此野宴,观看摔跤、骑射等,晚上还要放焰火。平原区北部永佑寺,有一座九层六角舍利塔,高65米,是仿南京报恩寺塔和杭州六和塔建造的。平原区西部,仿宁波天一阁建有文津阁,外观两层实际三层,中间暗层为藏书库,曾珍藏《古今图书集成》和《四库全书》。

山峦区在山庄的西部,占地422公顷,约占山庄面积的五分之四。 这里有连绵起伏的山峦,最高点海拔510米,与平原区高差180米。自北而南有松云峡、梨树峪、松林峪、榛子峪等4条幽静深邃的峡谷。 过去山上建筑有40多处,后多被破坏。4个高峰上原有锤峰落照、 四面云山、南山积雪和北枕双峰四亭。居高临下,从不同角度,可观赏山庄全景风光,又可借景园外,远眺奇峰怪石和外八庙建筑群。

避暑山庄东面和北面的山麓,星罗棋布地分置着宏伟壮观的寺庙群,这就是著名的承德外八庙。

溥仁寺,是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在他60岁寿辰时,各部蒙古王公来承德为他祝寿,集资修建的。这是外八庙中建造年代最早的寺庙。

普宁寺,俗称大佛寺,是乾隆二十年(1755年)下令“依西藏三摩耶庙之式”修建的。普宁寺的主体建筑是宏伟的大乘之阁,其中供一尊高达22.28米的千手千眼观音雕像。这是世界上最高大的木质佛像。 大乘之阁最高的一层屋顶,是由4个小屋顶簇拥着一个大屋顶, 造型奇特。

1759年,新疆准噶尔的达什达瓦部从伊犁迁居承德。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下令,仿毁于战火的原伊犁河北岸的固尔扎庙样式,建安远庙,俗称伊犁庙。主体建筑普渡殿的琉璃瓦顶,全为黑色,显得非常庄严。在三层的殿堂内,遍绘佛教故事壁画。

安远庙建成两年,乾隆三十一年(1766年),平定准噶尔后,一些少数民族上层人物来承德拜谒皇帝,乾隆为此命建普乐寺,取各族皆乐之意。其主体建筑为旭光阁,是仿照北京天坛祈年殿设计,呈伞形圆顶,铺黄琉璃瓦,因此俗称圆亭子。无论在科学上、艺术上都有很高的价值。

公元1770年是乾隆皇帝60寿辰,次年又是其母80寿辰。为接待齐集承德祝贺的蒙、新、青、藏各族王公首领,从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起,用4年时间,建成了外八庙中规模最大的普陀宗乘之庙。 这座庙占地22万平方米,是仿照拉萨的布达拉宫建造的,位于山庄北面的丘陵上。全庙有40多座建筑,依山势变化布置,主次分明,高低错落有致。庙后部矗起一座通高64米、宽约60米的大红台,台上殿顶和亭顶为镀金铜瓦,极其宏伟、壮丽。

乾隆三十九年(1774年),仿山西五台山同名庙宇,修建了殊像寺。主殿会乘殿供奉文殊、普贤、观音菩萨像。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班禅六世长途跋涉到承德祝贺乾隆70寿辰。为此,乾隆命令仿日喀则的扎什伦布寺建须弥福寿之庙,供班禅讲经和居住。这座庙在山庄之北,自山脚顺山势向上延伸,气势宏伟。主体为三层高的大红台,中央是一座28.8米的妙高庄严殿。殿顶用鎏金铜瓦铺盖,四脊有八条金龙,腾跃欲飞,建造时耗用黄金达1.5万多两。

综观从溥仁寺到须弥福寿之庙67年的建庙史,是一部清朝前期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与发展的历史,外八庙就是记载这部历史的纪念碑。

在避暑山庄正东5公里的山岭上,耸立着一座挺拔的山峰, 峰状上粗下细,犹如洗衣棒槌,俗称棒槌峰。海拔596米,下部直径10米, 上部直径15米,高38米,连同下面突起的基座通高60米。棒槌半腰有棵桑树,高3米,直径30厘米,树龄约有300年了。

1982年,国务院将承德避暑山庄外八庙列为第一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批准将其列入“世界遗产”文化遗产项目。

标签:;  ;  ;  ;  ;  ;  ;  

中国现存最大的皇家园林--承德避暑胜地外八寺风景区_外八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