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原因及解决对策论文_李清

建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原因及解决对策论文_李清

李 清

山东鲁岩基础工程有限公司 250000

摘要:在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施工的各个环节,按一定的程序进行。造成混凝土裂缝的因素太多,也会影响建筑质量。在施工过程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做好混凝土的保湿养护工作。根据混凝土独特的自然性质,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施工,保证混凝土选材质量,保证每道工序在实施过程中都能按正常工艺进行,并对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提前加以防护,减少建筑工程中的一些不安全因素,保证建筑工程质量。本文探讨了建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原因及解决对策。

关键词: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原因;解决对策

随着建筑工程的快速发展,混凝土结构的应用越来越普遍,由混凝土结构引起的施工质量问题也时有发生。认真分析研究这些问题,提出有针对性的措施,对于提高建筑整体结构的安全性,保障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建筑企业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努力提高建筑工程质量,促进建筑业的可持续发展。

1 建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原因

1.1温度因素

建筑混凝土材料主要由沥青料,粗细集料等构成,这些材料具有热胀冷缩特性,外部环境温度高低变化过大,混凝土材料会由于热胀冷缩而出现形变,加大混凝土内部结构内应力,当内应力超出材料荷载力,混凝土结构裂缝即产生。而在混凝土浇筑环节,水泥材料散热过快而混凝土散热速度较慢,这一过程也伴随有内外结构温差,进而导致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缝。

1.2 配比因素

建筑所用混凝土需要在配制上严格按照标准规范进行,对水灰比等要进行科学设计,如配比不科学,出现混凝土水分含量过高等,混凝土内部结构会产生大量气泡,当气泡炸裂时,会使混凝土的荷载应力受到损害,引起混凝土结构裂缝现象。

1.3 现场因素

一是建筑施工现场地基处理不当,如地基基础土质欠佳、地基出现渗水或有冻土存在时,极大概率会出现地基的不均匀沉降,在混凝土浇筑后会导致其内部结构出现受力上的变化,从而引起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此外,混凝土具备流动性强及坍落度大的特点,在泵送混凝土环节,因泵送条件及环境因素,可能导致混凝土出现泥浆过多,骨料较少的问题,泥浆骨料剥离,导致混凝土大量流失水分,引起收缩裂缝。

1.4 施工因素

施工因素也可称为工艺因素,主要是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振捣等环节因工艺步骤控制不力而引起施工裂缝。例如,建筑混凝土模板施工中,设计不合理或过早拆模会引起裂缝;在运输、拌和混凝土时,质量标准不合格或操作不当会带来混凝土裂缝。

2 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的解决对策

2.1选择优质的原材料

为提升建筑结构的整体质量,需对建筑结构组成材料进行严格控制。作为建筑结构常用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与建筑质量好坏密不可分。所以在对建筑结构使用材料选择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材料的质量,需要对材料的性能、价格、运输等相关因素进行综合考虑,不但能够满足建筑结构质量要求,同时也能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在进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需要根据建筑结构的应力荷载、环境温度变化等多种因素进行考虑,从而在混凝土出现水分蒸发后,能使建筑结构尺寸变化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同时增加多种外加剂的使用,能减少混凝土出现伸缩情况的发生。

2.2科学设计配合比

通过科学设计混凝土的配合比能够对建筑结构裂缝起到有效的预防作用。在对混凝土配合比进行设计的过程中,应根据结构形式、建筑工程的设计要求以及施工条件对各种原材料的比例关系进行合理确定。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确保混凝土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并且应达到设计强度的要求。首先应根据我国现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的规定,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初步计算,然后按照计算结果对混凝土进行试配,并对其中的参数进行优化调整,最后确定施工配合比,并严格依据该配合比对混凝土进行配制。需要注意的是,由于设计混凝土配合比时,是以干燥材料作为基准,但存放现场的砂石等材料中均含有一定的水分,因此需要测定砂石的含水率,并对配合比进行修正后,方可作为施工配合比。此外,在混凝土配制中加入适量的粉煤灰能够改善混凝土的性能,降低温度升高的情况,有利于避免干缩裂缝的产生。

2.3加强对浇筑过程的控制

①在开始混凝土浇筑工作前要确定好浇筑的范围和浇筑的合理时间,并且估计出可能发生混凝土裂缝的位置,以此来配置出合理的混凝土配比,减少混凝土裂缝产生的概率。②当浇筑工作完成以后,因为重力作用施工材料中的骨料会不断的往下沉,可能会使一些骨料停留在混凝土的上半部分,然而混凝土的表面经常会有浮水现象发生,这两种因素混合后很容易就产生伸缩型的裂缝。所以现场施工的工作人员必须要在混凝土凝固前对混凝土的表面再按压一次,防止混凝土出现裂缝。接着,施工单位需要注意在浇筑工作结束后的一天时间内,禁止进行一切吊卸材料的工作,主要是由于吊卸材料时会发生较为剧烈的震动,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③检验混凝土强度时要严格按照标准,保证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施工质量,只有混凝土的指标达标后后续的工作才能有效进行。进行浇筑工作时,也可以设置一些模板或者脚手架在楼板的表面,这样可以分散混凝土施工时的应力,防止建筑物的楼板出现裂缝,保护混凝土不受到外界冲击的影响。

2.4对混凝土结构内部温度控制

混凝土裂缝这种现象产生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温度,所以,在治理混凝土裂缝的过程中,必须要严格控制混凝土内部结构的温度,治理工作选取的角度可以是多面的,着重于温度控制的话要对从混凝土的自身应力方面来治理。在治理工作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混凝土的厚度,制作混凝土时所使用的水泥类型,以及各种施工材料的使用量等,对各项材料的数据严格控制,防止内部结构的水热化时产生过多的热量,造成结构内部温度的提升。此外,要严格控制建筑工程混凝土内外表面的温度保持一致,内外温度差不能太大,如果温差较大的话很容易就会产生裂缝。并且还要注意温度的实时监控,每一阶段的施工完成后都要测试其温度,如果温度过高的话必须立马进行处理,在每一项施工开始前也要对混凝土温度进行检测,只有当温度达到施工的标准时,才能继续进行施工。

2.5加强混凝土的二次抹压施工

先通过一次振捣作业和混凝土表面的压实,提升混凝土的结构密实度。在混凝土初凝后,再通过二次振捣和压实作业,使得混凝土内晶体形成一定的重组,是内部小裂缝得到愈合,从而有效避免混凝土裂缝问题。

2.6重视混凝土施工后期的合理养护

在混凝土结构实施完成后,必须加强对混凝土的养护实施。首先,通过温度养护,让混凝土自体结构的应力约束得到交个底,使得混凝土不会因为内外温差的影响而发生裂缝。当混凝土结构基本成型后,要通过保温处理,来降低混凝土结构的温度应力和混凝土内外的温差。这种温度养护,是提升混凝土强度及应力有效扩散的最佳途径。对于混凝土实施,要尽量避免在高温或者是寒冷季节进行施工,当遇到暴雨雪等天气状况时,必须对混凝土结构进行遮盖。并做好混凝土施工区域的排水工作,避免因雨水的冲刷使得混凝土结构发生变化而出现裂缝。

总之,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的根本原因是很多的,不但会影响到美观,还会使得工程寿命降低。所以在建筑施工运行过程中,需要加强重视对混凝土裂缝的处理,以此提升对建筑行业的稳定运行。

参考文献:

[1] 朱小苏. 建筑工程钢筋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其防治[J]. 中国住宅设施. 2018(06)

[2] 石彬彬. 混凝土裂缝的产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探究[J]. 工程建设与设计. 2018(11)

[3] 吕伟鹏. 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及裂缝的处理[J]. 江西建材. 2019(11)

[4] 王琳琳. 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探讨[J]. 江西建材. 2018(12)

论文作者:李清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2

标签:;  ;  ;  ;  ;  ;  ;  ;  

建筑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原因及解决对策论文_李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