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对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夏咸志

(江苏省盐城市口腔医院 江苏盐城 22400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心理护理对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口腔正畸青少年患者200例,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及治疗效果。结果:在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观察组能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无中途放弃治疗者,治疗效果更好,且各方面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过程中,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取得更为理想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口腔正畸治疗;青少年;心理护理;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7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2-0219-02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大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不断追求自我形象的完美,尤其是青少年,特别注意自己的外在形象。口腔错颌畸形不仅导致其外貌变形,而且使口颌功能减弱,严重影响身心健康。口腔正畸治疗疗程长,过程复杂,患者的心理状态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要针对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相应的心理护理,提高治疗疗效。本文研究分析了心理护理对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11年4月-2014年5月收治的口腔正畸青少年患者200例,男89例,女111例,年龄11~18岁,平均年龄(14.55±3.7)岁,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在年龄、性别等方面进行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患者均由同一医生采用标准方丝弓矫治技术进行矫治,均需拔除上、下颌第一前磨牙,同时配合颌间、颌内牵引及颌面导板辅助治疗。对照组采取常规心理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针对性心理护理,具体如下:

1.2.1初诊患者心理辅导 正畸治疗的患者一般是青少年,对治疗会存在未知恐惧,且有些患者并非自愿治疗,因此会表现出消极状态,不配合治疗,但配合度关系着治疗效果,医护人员必须正视患者的心理状态,与其积极沟通,使其认识到治疗的必要性和长期性;介绍治疗原理,使患者对治疗过程有所了解;时刻关注患者心理状态,询问是否有不适感及疼痛等,鼓励患者主动说出自己的感受,对于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时发现、及时解决;安抚患者情绪,减轻紧张感,提高治疗信心。

1.2.2复诊患者心理辅导 口腔正畸治疗疗程长,复诊次数多,需要大量、复杂的日常护理工作,患者的心理活动起很大的作用。初戴矫治器1~3月内,医生要主动与患者保持联系,询问佩戴情况,关心患者感受,提升治疗信心;在复诊阶段,患者情绪容易出现波动,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处理,及时消除患者疑问。经常联系家长、老师,随时观察患者心理状态,若出现不配合等情况,要及时安抚患者情绪,鼓励其克服困难,配合治疗。情况严重时,要及时联系医生,进行心理辅导。在治疗一段时间后,可以与初始模型进行比较,让患者了解矫正带来的变化,使其更加积极地配合治疗。

1.2.3后续心理辅导 矫正完成后,大部分患者都担心复发问题,实际上确实会有或多或少的复发,医生要秉持实事求是的态度,公正客观地进行解释,使其正确对待复发问题,并叮嘱患者经常对牙齿进行保养,减少复发。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的疗程长短、复诊依约情况、配合积极人数、口腔卫生情况、托槽脱落情况、矫治器损坏情况、放弃治疗比例、复发率等,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合作程度及治疗效果。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采用χ?检验,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治疗过程中,观察组患者能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无中途放弃治疗者,且治疗时间较短,复发率低,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的治疗合作程度及治疗效果(n=100)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讨论

青少年期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加速期,是进行口腔正畸治疗的最佳年龄,其自我关注意识强烈,但心理发育相对迟缓,容易在治疗时产生恐惧心理。大量研究证实,患者的治疗配合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正畸治疗效果。因此,医护人员应通过交流沟通,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从而取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

本研究中采取针对性心理护理的患者能更好地配合医生治疗,无中途放弃治疗者,治疗效果更好,各方面数据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针对性心理辅导对于青少年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的自律性、自觉性、主动性、配合性、治疗时间等有明显提高。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不仅与医生的技术水平有关,而且与个体特征、患者心态、家长态度、甚至是医患关系等都密切相关,因此,医生需要正确了解患者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更快、更好地达到治疗目的。

【参考文献】

[1]牛百平,叶湘玉,王晓荣,等.对错牙合焦虑伴忧虑患者治疗方法的探讨[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1998,14(3):217.

[2]林珠.口腔正畸治疗学[M].2版.北京:世界图书出版社,1997:16.

[3]顾永佳,高美琴,姚宁.探讨成年正畸患者的就诊心态及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措施[J].淮海医药,2005,12(23):6.

论文作者:夏咸志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对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论文_夏咸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