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滨海新区汉沽中医医院药剂科 300480
摘要:在门诊药房管理工作中,要结合安全用药的管理机制进行统筹分析,按照世界卫生组织关注的要点落实具体监督管理策略,避免伤害或者是致死药物差错的出现,为高警示药品管理项目的全面进步奠定基础。本文简要分析了高警示药品常见问题,并对相应的处理办法进行了集中阐释,仅供参考。
关键词:高警示药品;门诊;药房管理;常见问题;处理办法
为了维护门诊药房管理工作的实效性,要对药品常见风险予以关注,从而才能建立更加系统化的管控流程,从目录明细、人员管理以及操作流程等层面出发,提高具体问题处理效果。
1高警示药品常见风险问题
目前,较为常见的高警示药品主要包括静脉用肾上腺素拮抗剂、静脉用肾上腺素激动剂、高浓度电解质、静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口服或者是静脉用化疗药以及口服降糖药、静脉用造影剂以及脂质体药等。这些药物在实际保存和管理工作中,要对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予以重视,确保能建立相应的处理机制和应对措施。
第一,浓度为10%的氯化钾注射液,若是使用不当,则会出现患者呼吸困难以及心肌传导阻碍的问题,患者会伴有心率减慢以及心跳骤停的安全风险。
第二,胰岛素类注射药物,使用不当会造成患者出现昏迷或者是因为低血糖引发的休克问题[1]。
第三,硫酸镁注射液,使用不当会出现患者呼吸肌麻痹以及呼吸骤停等风险。
第四,丙泊酚、氯胺酮、胺碘酮、利多卡因等,患者心脏骤停是较为严重的风险问题。
第五,孕妇使用的缩宫素注射剂,会出现子宫收缩较为剧烈,若是不能按照要求进行应用,就会出现子宫破裂甚至是胎儿窒息的问题。
2门诊药房中高警示药品管理办法
为了有效提升高警示药品管理的实际水平,在实际管控工作体系建立的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进行完善监督和管理,实现管控标准的落实,建立相应的监督管控机制,维护管理效果[2]。
2.1制定明细
在医院门诊药房高警示药品管理机制建立的过程中,要制定相应的药品明细,有效指导门诊人员对其给予重视,目录要从注射剂目录和内服药目录两个方面进行分级处理,践行三级管理机制的基础上,确保相应问题都能得到有效解决和处理。目前,在实际管理体系中,要将相关药品和普通药品进行分开放置处理,合理性设置独立的储存药柜,保证不会出现混合药品的问题[3]。并且,要将高警示药品柜放置在各个科室的固定位置,借助统一标识和统一管理机制有效完善监控和管理效果,从而一定程度上减少用错问题造成的影响,相关科室要制定更加具有可行性和操作性的管理结构,维护管理办法和管理制度的运行效率,为医院门诊高警示药物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4]。
2.2人员管理
在门诊药房高警示药物管理工作中,除了要制定相应明细管理机制外,也要对管理人员进行定期培训和指导,确保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都能得到优化,在提升其综合管理效率的基础上,也要针对直接操作或者是接触高警示药物的医护人员予以重点培训监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也就是说,要保证每一个医务人员都能提高对高警示药品管理工作的认知和重视程度,在全面树立风险意识的基础上,增强医护人员用药安全意识和风险意识引导机制[5]。
尤其是在给药过程中,相关人员要严格执行系统化原则。第一,要从患者实际情况出发,确保给药满足患者的实际需求。第二,要从药品出发,保证药品匹配效果满足要求和医嘱。第三,要对剂量进行统筹分析,确保剂量管理和应用监督机制的合理性,也为后续维护工作的全面开展提供保障。第四,要保证给药时间的合理性,结合管理要求落实给药监管机制[6]。第五,要保证给药途径的科学性,确保日常高警示药品给药工作能按照要求有序开展。
2.3规范操作流程
在进行系统化人员培训和监督管理后,就要保证高警示药品管理工作能满足实际需求,且相关工作能得到完全落实,医护人员要保证语言表达的准确性以及药方的合理性,无论在何种环境中都要避免高警示药品出错,按照标准化流程规范具体操作,提高管理工作的基本水平[7]。
2.4落实跟踪记录
为了保证高警示药品管理工作的合理性,医护人员要对其进行实时跟踪和监督,确保药物使用后能对患者的临床反应进行及时登记和记录,从而有效形成对比分析,且将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汇报到主治医生处,为后续治疗工作和用药工作的开展奠定基础。除此之外,相关医护管理人员也要在每天对高警示药品进行统计,在核对使用项目后确保用药管理工作的时序性,一定程度上减少丢失问题或者是错用问题[8]。
2.5完善考核机制
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于高警示药品管理的重视程度,医院也要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机制,调动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将高警示药品管理项目检查工作作为定期药品检查中的项目,及时登记有效期、标识以及保管情况等,确保能及时督促相关科室进行及时更换,避免高警示药品出现过期的问题,也能提高各个科室工作人员的预警意识[9]。另外,要将考核机制和奖惩机制结合在一起,确保能一定程度上促进医护人员践行系统化管理工序,合理性提高高警示药品管理工作的综合水平和实效性,也为门诊药房管理工作的落实奠定基础[10]。
3结论
总而言之,高警示药品的管理工作对于提升医疗质量具有非常关键的作用,在实际用药过程中,只有从根本上保证患者安全才能发挥医疗价值,因此,医护人员要对高警示药品的用量、药理和作用等予以全面认知,并且从根本上避免药物出错的问题,减少不良药物使用事件造成的伤害,提高门诊药房管理工作的综合水平。为了一定程度上规范高警示药品在门诊药房管理的流程,要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明细目录,在固定位置进行统一管理和统一标识,维护患者健康的基础上,保证医疗机构管理效率的合理性优化。
参考文献:
[1] 宋妍.浅析高危药品在门诊药房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和解决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12):176-178.
[2] 师艳艳,徐鹏丽,解承鑫等.高危药品在门诊药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医药前沿,2017,7(35):338-339.
[3] 徐凤,王敏,张文雅等.高警示药品安全管理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实施效果观察[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23):3289-3291.
[4] 康阿龙,王晓妮,张苏蘅等.我院PIVAS中4类特殊药品的管理与风险控制[J].中国药房,2017,28(31):4423-4428.
[5] 江颖,肖明朝,赵庆华等.基于德尔菲法构建高警示药品医嘱识别能力调查问卷[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7,34(22):29-32.
[6] 赵瑞.临床药师参与高警示药品管理工作的工作实践[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3):474-476.
[7] 王敏,于珊珊,王中磊等.解放军第302医院高警示药品的管理策略[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7,17(2):152-153,155.
[8]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高警示药品管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中国药理学会药源性疾病学专业委员会等.中国高警示药品临床使用与管理专家共识(2017)[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17,19(6):409-413.
[9] 朱红霞.高警示药品标识在病区药品规范化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2):197-198.
[10] 游翠芳,陈娟.高警示药品药学风险防范管理模式探讨[J].海峡药学,2016,28(10):282-285.
论文作者:杨满玲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0
标签:药品论文; 药房论文; 管理工作论文; 门诊论文; 药物论文; 患者论文; 合理性论文;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