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安发力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论文

六安发力科技创新 助推高质量发展

文/许有国(六安市科学技术局)

2018年,六安市科技系统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国家和省、市关于创新驱动发展的决策部署,以绿色发展为统领,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牢固树立五大发展理念,聚焦发展补短板,强化担当抓落实,让创新成为高质量发展第一动力,聚力打造创新发展新引擎。

一、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一是积极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建设。成立了六安市高新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出台了《六安市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了发展的重点任务和支持政策。积极督促指导裕安经开区开展对标创建工作,实现了六安市省级高新区零的突破。二是大力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对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管理办法,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加强与财政、税务部门的协同配合,强化对企业的培训与指导,全年新增省高新技术培育企业61家,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53家,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数发展到132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2%,位居全省第8位。三是成功举办创新创业大赛。举办了以“科技创新、成就大业”为主题的第七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六安赛区赛事,并组织3家获奖企业参加省级比赛,其中安徽五粮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的参赛项目“新型低碳酵解和乳化饲料生产集成技术研究”以安徽赛区总决赛成长企业组第二名的成绩,成功晋级国家生物医药行业总决赛并获得优秀企业奖,取得六安市参加此项比赛历史最好成绩。

二、持续推进产学研用合作

一是常态化推进“四送一服”双千工程。六安市政府出台了《六安市加强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意见》。省科技厅、安徽农业大学与六安市政府建立了政产学研合作关系,共同推进黄茶产业发展。市科技局深入企业开展科技政策宣讲、集中座谈30多场次,150余家企业参与其中,收集企业技术需求100多项,编印科技创新政策汇编1000份。二是积极推进产学研用深度合作。召开了由省科技厅和六安市政府联合主办的产学研对接会,邀请来自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42名专家教授与全市56家有技术需求的企业开展产学研对接合作。15家企业进行了项目路演,成功对接科研项目26项,签订产学研合作协议项目4项,达成初步合作意向22项。组织30多家企业参加全省大院大所合作科技成果对接会,现场签约4个项目。三是加强与大院大所合作对接。组织市内5家企业赴中国科学院苏州纳米技术与纳米仿生研究所,实地开展产学研对接合作。明天氢能、瀚海新材料等4家企业分别与院士团队签订了产学研合作协议。目前,全市企业与中科院、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同济大学等20多家大院大所建立了良好的产学研合作关系。据不完全统计,全市正在实施的产学研合作项目达167项。

三、着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

一是加大科技创新扶持力度。再次修订了《六安市创新驱动发展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大了科技创新扶持力度。实施省2018年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项,省科技重大专项11项。兑现市本级创新驱动政策资金4061.54万元。新增2个省级高层次科技人才团队。六安市首次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增材制造陶瓷铸型在熔模精密铸造中的应用示范”项目,获得中央财政经费支持1734万元。该项目由安徽应流集团霍山铸造有限公司牵头,中科院金属研究所、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清华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山东理工大学、中国航发动力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航发沈阳发动机研究所等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行业龙头企业参与实施。二是展示科技创新成果。在安徽省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科技创新成果展上,六安市入选作品26件,参展展品数居全省第8位。积极参加省科技奖评选,获省科技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组织专家评定了2016-2017年度六安市科技奖项目30个。三是强化科技成果在线登记。实行财政科技计划项目验收与成果登记同步制度,鼓励非财政资金补助的各类科技成果在线登记,畅通科技成果信息发布渠道。全年登记科技成果740项,居全省第3位。

此次论坛,还组织与会人员分别到新公中镇万亩盐碱地改良技术集成示范区、复兴镇联丰村千亩蜜瓜四控示范区以及巴彦淖尔市5万亩“改盐增草(饲)兴牧”试验示范项目区等就政企合作盐碱地改良治理实践示范效果进行了观摩考察。

四、加快建设科技服务平台

一是加快建设大学科技园。大学科技园核心区一期工程7万平方米孵化楼建设完工并交付使用,二期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与浙江海龟科技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实现核心区A1楼委托运营。新引进未及科技、景田自动化、特芯电子、天锦网络等32家入园孵化企业,在园企业实现产值4760万元。六安大学科技园成功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二是推进科技孵化和研发平台建设。对标《六安市众创空间备案实施细则》,引导符合条件的开发园区、科技企业孵化器、行业龙头企业、高等院校等建设众创空间和科技研发平台。新增1家省级科技孵化器、5家省级备案众创空间、2家院士工作站,9家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在全省首批认定的10家省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中,民营企业仅占2席,六安市安徽应流集团名列其中。三是提升科创中心孵化能力。市科创中心新引进电子信息、现代农业、智能制造、高技术服务等行业企业18家。在孵企业实现年产值超亿元,同比增长16.5%。

后来,人们通过四则运算和极限运算把数由自然数扩充到实数,但用以表达数的、抽象出来的度量单位没有发生实质变化.

五、深入推进农村科技创新

一是壮大科技特派员队伍。新增科技特派员244人,全市科技特派员增至984名。选派“三区”人才90名,受培对象12名。金寨县130名科技特派员结对帮扶426户贫困户。二是推进农业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召开全市贫困村科技专家大院建设工作现场会,研究制定了《贫困村专家大院认定管理办法》。霍山太平畈乡石斛农业科技园区被认定为第一批省级农业科技园区。认定国家级星创天地3家、省级科技特派员工作站5家,安徽德昌苗木星创天地服务基地在科技部开展的星创天地创新能力评价中,进入全国前20名。三是注重创业行动绩效考评。围绕科技扶贫工作重点,开展了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考评工作,共有120名科技特派员、45名首席专家、26家农业科技专家大院、15个创业链工作站、7个农业科技园区被评为优秀等次。

2019年,六安市科技工作将认真贯彻落实省、市“两会”精神,聚焦工作重点,强化措施跟进,着力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与产业化、推进农村科技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科技创新政策的叠加效应,不断拉升创新标杆,强化政策落实落地,进一步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加快推进科技创新发展。

责任编辑:李环环

标签:;  ;  ;  ;  ;  ;  ;  

六安发力科技创新助推高质量发展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