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详细分析了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做了积极的探索。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对策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1建设单位不能认真履行法定的安全责任
一些建设单位不严格履行法定基本建设程序,违法分包转包,忽视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生产资金拨付不及时,违规压价,不合理赶工期,没有对参建各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安全资金投入情况、安全设施设置情况进行监督,不能及时督促参建单位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整改,不能真正起到安全施工的组织、协调和管理作用。
1.2施工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一些施工企业、项目安全保障体系不健全,安全生产基础薄弱,安全生产管理机构人员配备不足,项目经理、安全员不认真到岗履职,安全管理不到位。工人安全教育缺失,关键岗位的工人未进行岗前培训,部分特种作业人员未经主管部门培训考核,无证上岗。危大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不严格履行编审批及专家论证程序,针对性差,无法指导安全施工。企业、项目安全检查落实不到位,安全事故防范、专项整治和隐患排查治理措施不得力、不及时,导致施工现场脚手架、模板支撑、临时用电、起重机械、高处作业等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治理。
1.3监理单位不能真正履行安全监理职责
部分监理人员不熟悉安全生产技术标准,素质不高,责任心不强,监理实施细则流于形式,不能认真按照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实施安全监理,不严格履行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批程序,对脚手架、模板支撑搭设,起重机械进场、安装、使用和安全防护设施设置等关键环节把关不严,不能及时针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下发隐患通知书要求施工单位落实整改,或下了整改通知书不跟踪检查隐患整改情况。
2建筑安全管理问题的解决措施
2.1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建设单位要严格履行法定基本建设程序,在项目开工前办理工程安全监督手续,申请领取施工许可证,执行中止(终止)施工申请程序;依法履行安全职责,切实承担起建设项目安全生产的组织、协调、管理职责;必须及时向施工单位拨付安全生产所需资金,不得违规压价、压缩工期;加强对参建各方安全生产责任落实情况的监督,严格对施工方案进行把关,要求施工单位依法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施工工作,监理单位对重大施工项目及危险性较大的施工工序落实旁站监理。施工单位要充分认识安全生产新常态,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切实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重点突出“三坚持”、“三强化”。“三坚持”即坚持预防为主,深入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坚持从严管理,强化重点部位和关键环节的安全措施;坚持“长效发展”,以安全工作为重点,建立企业发展长效机制。“三强化”即强化责任体系,确保从企业到项目,项目到人员各具体环节的安全工作无缝衔接;强化保障能力,加大安全生产投入;强化安全生产培训,全面提高“安管人员”和一线工人素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要做到健全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生产专职管理机构建设,配齐配全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完善规章制度,明确总包单位、分包单位、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认真执行《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和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安全生产管理规定》;严格对进场机具及设备进行验收,要按照《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履行专项施工方案的编、审、批程序,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经专家论证合格后才可进行施工。监理单位要认真履行应负的安全监理责任。设置项目专职安全监理,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审查施工单位资质、安全生产许可证及三类人员、特种作业人员职业资格和到岗情况。履行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的审批程序、起重机械的报审核查程序、安全防护设施的验收程序。
2.2强化组织领导,扎实开展安全监督工作
安全监督机构要完善监管机制,加强机构建设,提高安全监督人员业务水平,切实解决无安全监督机构,或有机构无专业监督人员、有人员而责任心不强的问题。严格按照住建部安全监督工作规程实施监督,认真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安全生产条件进行审查,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不予准许施工建设。在监督过程中,要针对工程特点制定监督计划,按照监督计划对项目实施监督,常态化地对安全管理人员履职情况,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实施及验收情况,起重机械安全管理情况,工人教育及交底情况等重点环节开展检查,坚决把守住安全生产红线作为主管部门安全工作的新常态常抓不懈。坚持“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的原则,深入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加强施工现场隐患整改监督力度,督促企业落实安全隐患排查治理,不断压实安全“责任链”。加大安全监管执法力度,对违法企业的打击绝不手软。要采取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赋予的处罚、停业、吊销资格等手段,有效约束企业安全生产行为,不断规范安全生产环境。对违法违规的单位和人员要“零容忍”,对责任单位,依法给予限制投标、停业整顿、降低资质等级、暂扣安全生产许可证,直至吊销资质及安全许可证书的行政处罚,对于注册执业人员,依法责令停止执业、吊销资格证书。加强安全监管信息化建设,建立企业信用体系,及时通过媒体、网络等平台曝光、通报企业不良记录。
2.3着力构建建筑施工标准化管理长效机制
2014年新修订施行的《安全生产法》明确提出“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提高安全生产水平,确保安全生产”,将安全生产标准化从制度层面提高到了法律层面。住建部也适时出台了《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标准化考评暂行办法》,进一步要求建立企业和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依法履行安全生产职责,规定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定期对企业和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开展自评。安全监督机构结合日常监管情况对企业和项目安全生产标准化进行评定,并将企业安全生产许可证延期及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考核合格证延期与标准化施工挂钩。因此,施工企业要提高认识,建立并完善企业发展长效机制,制定具体措施,依法推进标准化各项工作的开展和落实,在建筑安全生产管理标准化、施工作业人员行为标准化、施工现场设施设备标准化上狠下工夫,切实提升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水平,从而提高企业安全保障能力。
2.4强化安全生产应急管理
各施工企业及项目要切实增强安全生产防范意识,抓好应急救援队伍的建设,制定科学、有效的应急救援预案并加强演练,不断提高建筑应急救援水平及突发事故的组织、指挥、协调和实战能力,确保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3结语
总而言之,近年来,建筑施工生产安全事故多发,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作为降低人和物不安全因素的有效手段,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科学的安全管理,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可以规范人的行为,保障生产秩序,有效减少建筑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姜敏.现代建筑安全管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彭本.建筑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D].大连理工大学,2013.
论文作者:李鹏林,张露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0
标签:安全生产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建筑施工论文; 人员论文; 责任论文; 项目论文; 企业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