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干预对临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论文_雷香利

(陕西省蓝田县医院妇产科 陕西西安 710500)

【摘要】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临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自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随机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40)与研究组(n=40),对参照组产妇在临产中行常规护理,对研究组产妇在临产中行常规护理加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对比分析两组产妇经不同护理后的产程、分娩方式、产后并发症等。结果: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研究组产妇自然分娩率(65.00%)明显高于参照组(42.50%),剖宫产率(17.50%)、胎吸助产率(17.50%)以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5.00%)比参照组(37.50%)、(20.00%)、(22.50%)低,并且研究组产妇产程总时间明显短于参照组产妇,组间存在较大差异,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结论:对临产妇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高产妇自然分娩率,缩短产妇的第一产程时间和第二产程时间,降低产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生产安全性。

【关键词】心理护理干预;分娩方式;临产妇;产程;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473.7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10-0192-01

本文研究心理护理干预对临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具体研究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于2014年1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分娩的80例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采取计算机表法的形式将80例参与研究的产妇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与参照组各40例。研究组产妇中,包括初产妇和经产妇,其中,初产妇23例,经产妇17例,最大年龄38岁,最小年龄20岁,平均年龄为(29.74±1.74)岁,孕35~39周,宫颈评分区间为4.6~5.9,中位评分(5.2±1.1);参照组产妇中,初产妇22例,经产妇18例,最大年龄39岁,最小年龄21岁,平均年龄为(30.15±2.12)岁,孕37~40周,宫颈评分区间为4.7~6.0,中位评分(5.4±2.1)。比较两组临产妇年龄、孕次、孕周等基础资料,组间差异不明显,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组间具有良好的可比性。两组临产妇及产妇家属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参照组:在临产过程中,对参照组临孕妇行常规护理(环境护理、卫生护理等)。研究组:在临产过程中,对研究组临产妇行心理护理干预,通过与临产妇沟通与交流,了解临产妇的文化程度、家庭背景、兴趣爱好等,从而选择相适应的方式向临产妇讲解分娩相关知识,使临产妇及其家属了解自然分娩以及剖宫产的优势和弊端,并明确分娩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项,告知其分娩的安全性,这样不仅能够让临产妇在分娩前做好心理准备,而且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放松临产妇的心情,使其情绪得到有效稳定[1-2]。在临产时,护理工作者可以为临产妇播放一些轻音乐,分散其注意力,使其身心得到放松,在产妇进入第一产程时,护理工作者可以通过指导或帮助其改变体位,减低其疼痛感,缓解其心理压力,让产妇为第二产程做好准备;在产妇进入第二产程后,护理工作者允许产妇家属在穿好隔离服、戴好隔离帽和口罩的前提下进入产房陪产,通过握手、抚触、鼓励等帮助产妇树立信心;在产妇处于第三产程时,表扬产妇,并向其描述新生儿的状况,让其在产后能够尽快平复情绪,增强产妇的安全感、满足感、喜悦感以及自豪感。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实施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形式表示,实施t检验,当数据对比呈现出P<0.05时,说明两组产妇之间具有明显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及产后并发症比较,具体情况如表1。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产妇与参照组产妇相比,在分娩方式方面,自然分娩率显著较高,胎吸助产率、剖宫产率以及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较低。且研究组产妇的产程时间明显少于参照组产妇。

对产妇行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弥补常规护理工作中存在的不足,通过满足产妇的心理需求,促使产妇顺利分娩,不仅能够显著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而且还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产妇的自然分娩率,保护产妇和婴儿的生命安全,使产妇在临产过程中获得较为良好的体验,增强产妇的舒适感,显著提高了产妇及产妇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有效的维护了护患关系[3-4]。

【参考文献】

[1]杨雪媛.心理护理干预对临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5(3):362-364.

[2]李喜珍.心理干预对临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25):215-216.

[3]张碧琼.心理护理干预对临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8):248-249.

[4]周逢春.心理干预对临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4(1):18-19.

论文作者:雷香利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26

标签:;  ;  ;  ;  ;  ;  ;  ;  

心理护理干预对临产妇产程、分娩方式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论文_雷香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