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中的应用论文_张茉莉

(长沙市口腔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 观察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中的作用。方法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供应的消毒供应品400份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00例,对照组200例,分别接受根本原因分析法消毒供应和常规消毒清洁,比较两组样本的质量问题发生例数。结果 观察组患者管腔类器械清洗不合格3例,湿包1例,外标签与包内器械不相符1例,总计5例;对照组患者管腔类器械清洗不合格10例,湿包6例,外标签与包内器械不相符2例,总计1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工作态度、工作效率、消毒清洗操作规范性、标准规范执行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根本原因分析法;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

消毒供应中心是院内感染的高危区域,负责医院器械的消毒清洗和各个科室无菌物品与器械的供应,是院内感染控制工作的重点工作对象。消毒供应中心物品器械流动性大,器械类型众多,清洗和消毒操作复杂,工作质量问题频发[1]。为了观察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中的作用,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供应的消毒供应品400份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6月-2017年10月期间我院消毒供应中心供应的消毒供应品400份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6月-2017年1月期间随机抽取200份列入对照组,2017年2月-10月期间随机抽取200份列入观察组。期间消毒供应中心无人事变动,全部400份消毒供应品均由同一批护理工作人员20名负责消毒清洗,器材类别、数量、型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样本接受常规消毒清洁,观察组样本接受根本原因分析法消毒清洁供应:①组建根本原因分析小组:选择熟悉理解根本原因分析法理论,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消毒供应工作经验的优秀护理工作人员共同成立根本原因分析小组,消毒供应中心护士长、护士、手术室护士长和护士以及其他科室护士均应参与;②不良事件分析:整理总结不良事件发生资料,对不良事件操作流程、运行记录、物品种类、质量评价以及操作过程进行重新演练,还原操作过程和方法;③近端原因分析:现场操作者或当事人本人复述还原不良事件,提出操作规范性、操作方式等方面问题,绘制推移图或鱼骨图,对操作者拆卸、清洗方法的合理性和规范性进行分析,明确近端原因;④找寻根本原因:遵循关键、多次数的根本原则,分析近端原因,并应用鱼骨图对根本原因进行分析,找寻如果不存在,或者经过纠正,就不会再出现的原因;⑤根本原因预防措施制定:梳理调整管腔器械清洗流程与外来器械接收、清洗、卸载流程,组织开展全院培训[2]。

1.3观察指标

统计并比较两组消毒供应品出现官腔类器械清洗不合格、湿包、外标签与保内器械不符等消毒供应品质量问题的发生例数[3]。另对两个时间段消毒科室护理工作人员的消毒供应工作质量进行评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n,%)经卡方检验,计量资料(?x±s)经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质量问题不良事件

观察组患者管腔类器械清洗不合格3例,湿包1例,外标签与包内器械不相符1例,总计5例;对照组患者管腔类器械清洗不合格10例,湿包6例,外标签与包内器械不相符2例,总计18例;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消毒供应品质量问题发生例数比较

 

根本原因分析防范能够帮助消毒供应中心更方便的发现器械清洗质量问题的高风险因素,从而显著降低湿包等不良事件的发生几率。根本原因分析结果显示,湿包问题严重的主要原因是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不能深刻认识到湿包可能造成的危害,对湿包原因不明确,器械包装和装载操作科学性不高。根据根本原因分析结果,为了降低湿包发生几率,消毒供应中心需要重视对工作人员的技能培训,积极学习冷凝原因、湿包原因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在此基础上,护理工作人员要坚持遵守包装防范规范,正确摆放器械篮筐,底部放置吸水垫,器械不要堆叠过密,各种盘和碗类都要开口向下摆放,灭菌包之间要留有一定安全距离,促进蒸汽挥发,充分冷却之后灭菌包才能够卸载,不能用手接触,避免灭菌包受到污染。

外来器械是导致消毒供应不良事件的重要风险因素,外来器械数量大,种类繁杂,日常工作存在一定重复性,导致工作人员容易出现视觉以及心理上的疲劳问题,容易出现标签粘贴位置错误和标签与内装器械不符的问题。根本原因分析结果显示,导致标签粘贴错误的根本原因是外来器械的接收流程有待进一步完善,包装人员对外来器械不熟悉,查对方法不正确。针对这种情况,可以给出一系列有效的改进措施,对外来器械接收、清洗、核对检查以及包装工作流程进行持续优化,落实一对一接收制度,器械统一摆放整齐后悬挂标志牌,并和供应商再一次核对,确认无误之后再签字。包装过程中,成套器械要统一组合、检测和包装,并粘贴标签,逐套包装,一套器械包装结束之后方可组合包装另一套,外标签填写完毕之后,要由另一个工作人员核对。工作人员第一次接触外来器械,要由专业工作人员进行示范讲解,确保工作人员了解器械的用途、特点,从而降低标签粘贴错误的发生几率。

结语

综上,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中的应用效果显著,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龚文红,夏朝君,唐小敏等.全程质量控制联合层级管理模式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效果[J].循证护理,2017,3(2):158-160.

[2]段春莲.浅论消毒供应中心无菌物品质量控制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6):167-168.

[3]杜雪莲,李远琴.浅论细节管理在医院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6):168-169.

[4]张莉,崔瑛,贾翠兰等.信息化追溯系统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6):100-101.

[5]李久福,檀秀兰,张炼英等.消毒供应中心护理本科毕业生工作体验的质性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8):10-11.

论文作者:张茉莉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8

标签:;  ;  ;  ;  ;  ;  ;  ;  

根本原因分析法在提高消毒供应中心工作质量中的应用论文_张茉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