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论文_刘洪勤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论文_刘洪勤

(南部县第二中学 南部 637300)

《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根据历史学科和历史教学的特点,全面发挥历史教育的功能,尊重历史,追求真实,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弘扬爱国主义精神,陶冶关爱人类的情操。”列宁认为“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爱国主义就是人民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他体现的民族的优良传统,是推动祖国历史前进的巨大动力。然而现在的青少年,生在新社会,根本没有经历过磨炼,因此,有些学生目光短浅,胸无大志,对祖国的前途,人类的命运,漠不关心,是非不明,甚至不热爱家乡,更谈不上热爱祖国。因此对于现代的青少年,更需要从小培养,因势利导,循循善诱,引导他们分辨是非,积极向上,培养他们形成爱国主义的情感。历史知识充满爱国主义内容,是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源泉。它较之其它学科具有得天独厚的优越性。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的中国梦的今天,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是《高中历史课程标准》的要求,也是我们高中历史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那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呢?

一、深挖教材爱国主义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学历史教材涉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容非常丰富,我们教师应深入挖掘教材中包含的爱国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比如,古代史上,像地动仪的发明、圆周率计算、四大发明等史实,无不能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近代史上,中国屡遭外敌入侵,爱国主义集中表现为救国主义,为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无数爱国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表现出崇高的民族气节,农民阶级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资产阶级发动的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无产阶级领导中国人民最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正是他们不畏强暴、英勇不屈的爱国主义精神,才成就了我们今天的幸福,他们是民族之魂,是中华民族不断前进的动力。在历史教学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就是要利用历史教材这一载体,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并使之上升为爱国主义的积极行为。

二、运用灿烂的中华文明,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生生不息,有四大发明、万里长城、南北大运河、唐诗宋词等,祖国的悠久历史和辉煌灿烂的文化无疑会极大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一定能增强学生对祖国实现现代化的信心,进而促进学生立志报效祖国,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三、利用仁人志士爱国壮举,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古往今来,多少仁人志士为维护祖国的荣誉和民族的尊严前赴后继!例如,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吴淞口以身殉国的陈化成、推翻帝制的孙中山、为抗日捐躯的张自忠以及无数革命先烈,他们是中华民族之魂,他们的壮举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历史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历史人物的事迹,去感染学生的心灵,从而鼓励他们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和崇高的气节。

四、讲述历史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教学中,可通过讲述历史教材中的英雄人物的典型事例,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民族英雄戚继光怀着“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的崇高志向荡平沿海倭寇、郑成功驱逐荷兰殖民者使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增强学生的民族责任感和自豪感。尤其是《中国近代史》上,始终贯穿着爱国与卖国这条线索,要紧紧抓住这条主线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人生观教育,使学生懂得个人命运和祖国命运要紧紧相连,从而树立起发奋图强、传承正义、爱憎分明的思想。回首中国近代史,那既是我们祖国充满苦难的历史,同时也是我们的一部拼搏史,更是我们扭转命运走向辉煌的历史。面对列强,腐朽的清政府选择了妥协,但“堂堂神州,岂容蛮夷肆虐”,无数中华儿女前赴后继。林则徐虎门硝烟,葛云飞血沃定海,左宝贵忠魂荡平壤,他们的身上无不体现着中华的傲骨、民族的脊梁,他们的浩然正气垂范后世、彪炳千秋。这些史实,加上教师生动、激昂的讲解,又怎能不使学生激情昂扬呢?怎能不让学生深深感悟民族责任感的重要呢?

五、开展纪念日专题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每年都有很多适于爱国主义教育的历史纪念日,如“一二九”、“七七”、“九一八”等等。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纪念日搞一些主题活动或专题讲座,让同学参与其中,充分体会这些纪念日的历史意义。在活动前应做好充分准备,要让学生明确活动目的。在活动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发言谈感想,交流沟通,最后做好总结,写学习心得,出黑板报,从而反复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六、积极开展历史课外活动,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在教学中,可以开展的历史课外活动非常广泛,包括观看历史影片,听历史讲座,参观访问,历史知识竞赛等等。以“爱国主义”为主题开展课外活动,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开阔视野、发展能力的同时,更有利于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开展“爱国主义”演讲比赛。通过这个活动可以进一步激发学生们革命热情,产生对家乡、对祖国、对党和社会主义的热爱心情,树立共产主义理想。积极开展这些活动,有利于对学生进行生动切实的思想教育,例如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胜利五十周年之际组织,我组织学生观看《南京大屠杀》影片,使学生从一个个逼真画面中看到日本法西斯对无辜中国人民血腥屠杀的情况、激起学生的民族耻辱感,使学生认识到落后的中国遭挨打情况,增加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并且把这份情感转化为自己的意志,为建设强大的祖国而努力。又譬如组织学生参观一些文物古迹,历史纪念馆,烈士墓等都是很好的题材。例如,组织学生举行升国旗活动,当鲜红的五星红旗冉冉上升的时候,学生的脑海中也就浮现出无数的革命先烈为民族独立而染红了它,使学生认识今天国旗下的和平是来之不易的,从而更加热爱社会主义国家。积极开课外活动,让学生亲自参加实践或具体感受这些史实,都有利于激化和升华爱国主义思想,从而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总之,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是一项伟大的工程,是一个深刻的主题,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的好方法,努力把学生培养成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接班人,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多做贡献。

论文作者:刘洪勤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5年第11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6/7

标签:;  ;  ;  ;  ;  ;  ;  ;  

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论文_刘洪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