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AMS评分对急诊科预检分诊正确率的影响分析论文_赵琼

CRAMS评分对急诊科预检分诊正确率的影响分析论文_赵琼

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新区分院 江苏镇江 212132

【摘 要】目的:分析CRAMS评分对急诊科预检分诊正确率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接诊的480例预检分诊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0例,对照组未实施CRAMS评分,实验组实施CRAMS评分,对两组预检分诊正确率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预检分诊正确率与对照组比较,对照组低于实验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AMS评分会直接影响到急诊科预检分诊正确率,具有借鉴和推广意义。

【关键词】急诊科;预检分诊;CRAMS评分;正确率

急诊科预检分诊指的是综合患者的疾病危重程度,秉承治疗优先的基本原则,对急诊资源进行正确合理运用,以使危重症患者可以得到准确、快速的分类救治,为进一步优先次序的准确分类提供保证。急诊预检分诊的正确率不仅会对危重症患者急诊是否及时产生影响,还会对抢救成功率的高低产生影响[1]。急诊科分诊护士临床经验、就诊高峰期、患者主观主诉不明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下,存在较严重的无法准确甄别危重患者的情况,医疗护理风险和护理纠纷发生率较高。而积极运用CRAMS评分进行预见分诊,可显著提升预检分诊正确率。本文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接诊的480例预检分诊病例作为研究对象,现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6月-2018年6月接诊的480例预检分诊病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40例。对照组男患者126例,女患者114例,患者年龄18-75岁,平均年龄(42.8±6.5)岁;实验组男患者128例,女患者112例,患者年龄19-76岁,平均年龄(43.5±6.4)岁。将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进行统计比较,组间未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可予以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未实施CRAMS评分,实验组实施CRAMS评分,具体方法如下:以急诊科“三区四级”模式作为依据,划分急诊诊治区域为三区,及绿色、黄色、红色区,以患者病情程度作为依据,划分为四级,其中一级为濒危患者,二级为危重患者,三级为急症患者,四级为非急症患者。综合CRAMS评分结果相应划分患者的病情程度,再送入到相应的病区进行治疗,其中红色区收治一级、二级患者,黄色区收治三级患者,绿色区收治四级患者。

CRAMS评分主要为C(循环)、R(呼吸)、A(腹部)、M(活动)、S(语言),综合患者各项生理指标和具体外伤部位,进行早期合理评判,并以判断结果为选择急救治疗方法的依据。CRAMS评分标准具体为:≤6分表示极重度;7-8分表示重度;9-10分表示轻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以CRAMS评分为根据,对与各阶段分值相对应的转运人员层级、护理方案、转运物方案等进行拟定。

1.3观察指标

评定两组患者预检分诊正确人数,并比较预检分诊正确率。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对所有数据加以统计分析,预检分诊正确率采用百分率(%)进行描述,组间对比则采用x2检验,如果P<0.05,则说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照组预检分诊正确人数为202例,预检分诊正确率为84.2%;实验组预检分诊正确人数为226例,预检分诊正确率为94.2%,组间给予统计比较,实验组预检分诊正确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4227,P=0.0004)。

3 讨论

预检分诊作为急诊医学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其可显著提升急诊救治水平和反应能力,还可合理分配医疗资源,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救治和护理。所谓预检分诊,主要指的是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根据其病情予以初步判断,并予以合理分类,以便按照轻重缓急合理区分各类患者,实现优先救治危重患者的目的,充分利用最佳抢救黄金1h,达到有效提升抢救成功率的目的[2]。

与其它科室相比,急诊科是各种危重患者就诊的首个科室,其亦是医院所有科室中性质最为特殊的一个,具有危重症患者数量多、节奏快等特点,接诊患者后需要给予相应的诊断性检查和科学对症的治疗。病情危重者可能稍有不慎的情况下就会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所以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正确分诊[3]。以往急诊科在开展急救工作时,医护人员多凭借经验进行操作,主观性和不确定性比较严重。另外,急诊科低年资护士、新上岗人员数量居多,由于其缺乏病情评估和应对能力,无法有效识别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检查耽误的时间长,降低了分诊的正确率。另外,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参与到病情较轻微患者的治疗工作中,又会造成人力资源浪费和分配不均。CRAMS评分作为常用的急诊科评估急诊患者受伤程度的方法,其主要从腹部、呼吸、循环、活动、语言5跟方面评估患者的病情,可快速且合理的判断出患者病情的严重程度,并实现了量化病情,以量表标准为依据,即使是年资较低的护士也可正确评估患者的情况,从而对患者病情能够更加全面的掌握,缩短预检分诊时间,也大大节省了患者救治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4]。

由本组研究所得结果可知,实验组预检分诊正确率与对照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从而充分证明,CRAMS评分会直接影响到急诊科预检分诊正确率,具有借鉴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朱琳琳,林琦,余纪岚,等.CRAMS评分对急诊科预检分诊正确率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8,24(05):140-142.

[2] 杨秋娜.CRAMS评分在院前急性创伤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当代医药,2017,24(11):183-185.

[3] 杨红年,张玲,朱磊,等.CRAMS评分在院前急性创伤患者中的应用评价[J].宁夏医学杂志,2016,38(06):540-541.

[4] 葛文汉,李兵,阮海林,等.CRAMS评分在急性创伤住院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创伤外科杂志,2014,16(01):4-7.

论文作者:赵琼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6月下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CRAMS评分对急诊科预检分诊正确率的影响分析论文_赵琼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