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分析论文_陈良雄

(隆回县人民医院内六科 422200)

摘要:目的 研究分析天麻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8例,采用盲选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尼莫地平治疗,研究组采用天麻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对治疗后两组患者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颅内血流速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颅内血流速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两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后动脉的血管流速值显然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天麻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可有效降低患者颅内血流速,预防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建议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天麻熄风汤;尼莫地平;蛛网膜下腔出血;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生脑血管痉挛后,会导致血管平滑肌细胞形态学改变,一旦发生病情难以逆转,最终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性损伤,造成患者严重致残或死亡[1]。临床主要采用泥莫地平等药物进行防治,但患者治疗后并达不到最佳理想效果。近年来中西结合治疗法已逐渐被临床广泛应用,并已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2]。为此,本次我院针对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采用了天麻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5年12月-2017年12月治疗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58例,采用盲选方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9例,研究组男患者16例,女患者13例,年龄39-68岁,平均年龄为(53.5±3.3)岁;对照组男患者15例,女患者14例,年龄38-68岁,平均年龄为(53.0±3.2)岁。组间患者一般资料对比差异不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止血以及降低颅内压等常规治疗,并安排患者在三个小时之内进行脑部血管的检查,通过医生诊断后,对存在严重的动脉瘤患者及时采取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尼膜同)尼莫地平注射液(生产厂家:Bayer Pharma AG,国药准字J20140105),取本品25mg静脉输注,速度0.5μg/(kg?min),每日一次;研究组采用天麻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进行治疗,天麻熄风汤方剂配方:天麻、栀子、杜仲各10g,钩藤、石决明、石菖蒲各15g,黄芩、地龙、、桑寄生、牛膝各9g,甘草5g,以水煎服,每日1剂,早晚各一次。尼莫地平的药品信息及用药剂量与对照组一致,两组均连续治疗1个月。

1.3观察标准

对两组患者治疗1周后、2周后、3周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进行观察记录。并对治疗前后两组患者颅内两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后动脉血管的血流速采用颅多普勒超声进行检测。

1.4统计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分析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包分析处理,组间一般资料和颅内血流速检测计数资料以( 士s)表示,行t检验,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实施x2检验,两组结果对比P<0.05则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迟发性脑血管痉挛发生率对比

观察记录显示,研究组患者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总发生率为13.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0.0%,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3讨论

蛛网膜下腔出血是临床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患者出血后发生的脑血管痉挛是危及患者生命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该证主要分为两种其中包括早发性和迟发性,在临床治疗过程中,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发病率最高[3]。该症具有发病急、治愈难、致残率高及死亡率高等特征,所以增强脑膜下腔出血患者的有效防治措施,是控制脑血管痉挛发生的关键,从而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4]。中医认为,蛛网膜下腔出血属于“真头痛”或“中风”范畴。主要是因素体阴虚导致肝阳上亢及肝风内动,同时烦躁暴怒也可导致动风化火及火热之邪迫血妄行,最终造成出血的发生。中医治疗主要是以瘀热为标,肝肾亏虚、督脉失养为本[5]。天麻熄风汤组方中的天麻和钩藤具有平肝熄风的作用,栀子和黄芩具有降肝经之火热之邪的功效,石决明具有凉肝潜阳的功效,桑寄生、杜仲和牛膝具有补益肝肾功效,石菖蒲和地龙具有活络通经及化痰定志的功效。各中药联合应用可增加脑血流量和冠状血管流量,降低脑血管阻力,同时配合西药进行治疗,可有效抑制脑血管痉挛的发生[6]。本次研究中,我院将天麻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治疗方法与单独西药尼莫地平治疗方法进行了效果对比。结果显示,采用中西药结合治疗法的研究组患者迟发性脑血管痉挛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研究组两侧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及大脑后动脉的血管速值显然低于对照组(P<0.05)。通过以上结果表明,天麻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较大,可有效预防迟发性脑血管痉挛,降低患者颅内血流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值得临床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王毅,张建宁.尼莫地平治疗创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临床研究[J].天津医药,2015,25(10):179-180.

[2]李贵福,马朝晖,罗望池,等.中西医结合方案防治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围手术期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临床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4(8):121-122.

[3]田有军,李耀金.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疗效观察[J].河北医药,2016,34(20):53-54.

[4]赵清伟,任文波,白秀燕.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42例临床分析[J].实用全科医学,2015,14(5):68-69.

[5]古丽尼沙热合曼,古丽努尔伊斯拉木.蛛网膜下腔出血临床治疗效果探析[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5,11(12):92-93.

[6]胡建.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临床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6(1):81-82.

论文作者:陈良雄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12

标签:;  ;  ;  ;  ;  ;  ;  ;  

天麻熄风汤联合尼莫地平防治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迟发性脑血管痉挛的影响分析论文_陈良雄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