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结扎的临床应用探讨论文_胡敏

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结扎的临床应用探讨论文_胡敏

胡 敏

贵州省平塘县妇幼保健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中心 558300

摘要:目的:观察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在临床上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00例在我中心行输卵管结扎手术的对象,按结扎术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观察组行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对照组行常规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对比分析两组结扎成功率、手术所需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结果:观察组结扎成功率为98.0%,对照组结扎成功率为8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成功率、手术所需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与传统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相比,单孔腹腔镜榆卵管结扎术的临床效果更佳,可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经腹常规输卵管结扎术;应用效果。

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实施基本国策的过程中,输卵管绝育手术在临床上占据重要地位。在临床施行输卵管绝育手术时,常规经腹输卵管结扎术与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均比较常用,为了深入地对比分析上述两种术式的临床效果,为计划生育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本研究选取100例在我中心行输卵管结扎手术的对象进行对照研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研究结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3年8月至2015年6月,随机抽取100例在我中心自愿选择行输卵管结扎术的对象进行对照研究,所有对象经体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均无手术禁忌症。据结扎术式的不同将其随机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对照组中,对象的年龄为28--41岁,平均年龄为(32.3±1.3)岁;观察组中,对象的年龄为27--40岁,平均年龄为(32.5±1.2)岁。两组对象的基本资料如平均年龄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以可实施组间对比研究。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应用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20ml行切口局部麻醉,借助于常规抽芯包埋法[1]对对象实施输卵管结扎手术。观察组行单孔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其方法为:让对象在充分知情的情况下,排空膀胱,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腹部皮肤、外阴、阴道及宫颈,铺无菌手术巾,使用浓度为1%的利多卡因20ml行局部浸润麻醉,放置举宫器于宫腔,以便抬高及转动宫体,便于操作。在对象的脐窝上缘或下缘5mm处(有腹部手术史或肥胖者取脐上,无腹部手术史者取脐下)取横切口,长度为1cm左右,;然后将其腹壁提起,并实施气腹针穿刺操作,建立人工气腹,一般腹内压设定为12-13mmHg。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气腹形成后转成头低150-300位,可按手术要求适当调节,抽出气腹针,立即用10mm套管针按操作常规穿入腹腔,套管针穿刺成功后,抽出针芯,将已接上光源、摄像系统和操作器的腹腔镜从套管鞘中缓缓置入,边置入边对盆腔内的情况进行探查,助手将子宫向上抬举,根据需要向左或向右摆动,充分暴露输卵管,然后用双极电凝钳在距子宫角2cm以外的无血管处将输卵管夹住提起,并及时地进行电凝;每处电凝时间不超过5秒钟,使组织由红色转为白色,再转为灰色,则表明其管腔已经被阻断;在电凝处剪断输卵管,再次探查盆腔情况,确定组织无损伤和出血后将接有光源、摄像系统和操作器的腹腔镜腹取出,双手挤压腹壁,充分排出腹腔内残留气体后取出套管鞘,用可吸收线逐层缝合切口,用无菌纱布覆盖切口。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结扎成功率、手术所需时间、术中出血量。

1.4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应用SPSS 19.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所得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比较,计量资料以( ±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进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结扎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中,结扎成功的对象为49例,结扎成功率为98.0%;对照组中,结扎成功的对象为42例,结扎成功率为84.0%。两组结扎成功率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手术所需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

观察组手术所需时间为(12.4±3.2)min,术中出血量为(3.5±1.4)mL,对照组手术所需时间为(33.1±2.9)min,术中出血量为(6.5±2.7)mL。两组手术所需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流动人口的不断增多,计划外生育反弹现象也日益严重,鉴于此,输卵绝育术在计划生育中的重要作用仍不可忽视[2]。在以往施行计划生育绝育手术时,常规经腹输卵管结扎术比较常用,虽能够起到一定避免妊娠的作用,但是由于这一术式属于开放术式,所以手术创伤较大,患者在术中的出血较多,这就对结扎效果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这也限制了常规经腹输卵管结扎术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3]。近年来,伴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妇科治疗中,腹腔镜技术的应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并已经延伸至计划生育绝育手术中。有研究人员指出,腹腔镜技术属于一种微创术式,与传统开腹手术比较,这一术式的手术时间较短、创伤较小,术中出血较少,且术后恢复快,因此,在计划生育绝育手术中,腹腔镜技术已经逐渐成为首选术式[4]。

本研究中,观察组行腹腔镜榆卵管结扎术,对照组行常规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经研究,两组结扎成功率、手术所需时间以及术中出血量比较,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原因在于,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在腹腔镜的引导下完成各项手术操作,其手术视野清晰,能够及时、准确地找到结扎部位,并且术中操作更为准确,既能够提高结扎成功率,又能够有效地节省手术时间,且不会对附近的脏器功能造成严重损伤,术中出血较少[5]。

综上可知,与传统经腹输卵管结扎术相比,腹腔镜榆卵管结扎术的临床效果更佳,能够有效地提高结扎成功率,减少手术时间和术中的出血量,因此,值得在临床推广和运用。

参考文献:

[1]梁毅.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与传统经腹输卵管结扎的临床疗效对比[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8(4):418.

[2]陈国军.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与传统经腹输卵管结扎的临床疗效对比[J].求医问药(下半月刊),2013,11(9):80-81.

[3]孙成速.经典喉罩在腹腔镜下行双侧输卵管结扎术中的应用[J].中国社区医师,2014,(10):46-47.

[4]徐冠英.盆腔手术后腹腔镜下行输卵管结扎术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疗前沿,2012,(16):31-32.

[5]罗定宇.腹腔镜下行输卵管结扎的临床应用探讨[J].医学美学美容(中旬刊),2014,(5):170-170.

论文作者:胡敏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20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2/17

标签:;  ;  ;  ;  ;  ;  ;  ;  

单孔腹腔镜下输卵管结扎的临床应用探讨论文_胡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