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武术教学中技能传习与文化传承的思考论文

高校武术教学中技能传习与文化传承的思考论文

高校武术教学中技能传习与文化传承的思考

庄俊芳

(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 上海 201808)

摘 要: 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武术文化是我国运动文化的精髓部分,是文化传承中重要的宝藏,而传统武术文化却很少有人真正地去了解与研究,只学习了招式,在高校中开展武术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意志力,还能让武术传统文化走进校园,培养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本文介绍了高校武术的发展以及其存在的问题,并做出研究与探讨。使武术文化与学校的教学相互结合,紧随时代发展的步伐,让武术在传承中发展。

关键词: 高校武术教学 技能传习 文化传承

武术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位置,但是从近年来的发展现状来看,高校武术的传播以及文化传承现状比较令人担忧,传统武术的发展已经到了一种岌岌可危的地步。目前,我国武术教育还存在着各种问题与不足,严重制约了学校教学目标的完成。武术教学与我国的传统文化有很大的联系,因其各种问题,导致传统文化无法在体育教学中得到传播,文化传承的现状令人担忧。针对目前出现的状况,高校教师要积极改进教学方式,这就对体育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要对教学课本进行仔细钻研,找出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并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在武术教学中传承文化。

随访从手术之日开始,术后6个月内每月门诊进行一次随访,6个月后每半年电话或门诊随访一次;随访截止日期为2018年2月1日,随访率为100%。同时,将来自25名健康志愿者的血液样品作为对照。本研究获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伦理委员会通过,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

1 当前武术文化所面临的问题

武术作为中国传统的运动项目,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还能磨炼人的意志,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在武术的传播过程中,人们又把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使武术与传统文化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从历史的发展角度来看,武术不仅仅是一种运动形式,同时还蕴含了多种文化,是各种文化的集中体现和传承,武术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载体形式,是一代又一代人不断研究,一步步把文化内涵赋予到武术形式的过程,其中蕴含了人们的智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将传统的武术文化与武术教学融合在一起,不仅可以帮助学生强身健体,还有助于传承传统文化。但是现在这一个阶段,传统武术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并没有引起学生太大的兴趣,为此笔者分析了现阶段武术教学存在的几个问题。

1.1 技能传习现状

首先,武术在高校教学里,是以一种体育的形式存在着,但是武术是非常专业的学科,学生如果不进行专业的学习,是很难去完成一套完整的动作。但是现在很多高校,对武术的学习不够重视,使武术课程变成了一种摆设。高校的体育教学中,老师缺乏武术专业知识,使得武术教学在高校的开展并不顺利,这就导致学生对武术没有浓厚的兴趣,学习积极性不高。这就大大降低了教学效率,使武术教学目标很难完成。

活血止痛胶囊于1992年经批准上市,处方组成为当归、土鳖虫、三七、冰片、乳香、自然铜;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用于跌打损伤,淤血肿痛”;药品说明书“不良反应”项下描述为“尚不明确”。该药因临床疗效确切、不良反应较小且价格相对便宜,在基层医疗机构使用广泛。在行政审评审批制度改革的背景下,为更好履行企业的主体责任,有必要对活血止痛胶囊在使用中的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回顾与分析。

其次,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不到位,只注重武术基础招式的教学,不注重理论知识的培养。我国武术是由两个方面组成的:第一是,武术的理论知识,第二是对武术技能的培养。我国高校在对武术进行教学时,一般是按照体育的教学模式去进行,所以,教师只是笼统地把武术招式教给学生。而不重视武术理论上的教学,导致学生不容易理解武术教学,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只学到了武术招式,没有学习到武术的精神,不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

武术在高校的教育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这对武术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武术教师不仅仅要具备专业的技能,还需要对传统文化有着深刻的理解。所以,高校在招收武术教师时就需要对武术教师的专业技能进行严格的把关,这样才能对学生更好的教学,保证教学质量。学校还可以对武术老师进行定期培训,让老师教学技能跟上时代发展。另外,学校可以通过组织武术课,让其他学科教师与学生一起学习,加强教师对武术文化的传播作用,更大的发挥体育老师的专业知识,让学生和老师在实际学习中对传统武术文化更好的理解,有利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1.2 武术传承现状

首先,依据图3让学生列表比较DNA与RNA的异同。其次,根据图4列表比较三种RNA的结构及功能。从DNA到RNA,再到3种RNA的结构和功能,符合学生的认知,结合图解的直观表达,更有利于理解和接受,同时也为后面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奠定基础。

武术传承的核心内容是文化传承,武术传承如果脱离了文化,就像一汪无源的水,无本的木,武术文化传承是重点,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武术知识的了解不够全面,这就使得武术教师在武术教学过程中不能把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传授给学生。教师对学生的培养只局限在武术基础招式的传授,而没有与传统文化相结合。这就需要教师改变其教学模式,要与学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适合学生的一系列教学方法,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高校学生的需求,更应该根据相应的问题,及时做出相应有效的改革与创新。

2 提高武术教学技能传习能力的有效措施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进行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中,连续变量(年龄、体质量指数)等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正态分布)或者曼惠特尼-U检验(非正态分布)评估;分类变量(如性别等)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进行评估,如期望频数<5,则采用费舍尔精确检验对两组的率进行评估。围手术期不同时间点生命征变化、BCS评分等指标因涉及多个时点,故为了排除内部相关性,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进行评估;分别观察分组主效应及时间主效应,并记录两者的交互效应,在交互作用显著的基础上,分别固定时间、分组因素对上述指标在不同分组(时间点)的变化趋势进行评估。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武术不单单是一种简单的体育运动,同时,它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融合了几千年的文化精髓,因此,在武术教学之前,要对武术文化有一个具体而又深刻的学习,加强武术理论与技能之间的融合,进而保障武术教学可以顺利进行。

2.1 培养武术教师的专业技能

最后,武术教学形式比较单一。我国很多高校学生都反映出并不喜欢学习武术,因其单调乏味的教学,大大降低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武术课过程中只是对武术动作进行模仿,对其中的内涵并不了解,这就导致学生完成的动作软弱无力,远远达不到老师的要求,使得教学质量严重下降。还有一部分原因,大多数高校学生都缺乏体育锻炼,面对高强度的武术训练,很多学生都会感到比较吃力,不能很好的完成武术训练。这就使得学生对武术学习产生了抵触心理,这样传统文化就很难在武术教学中发展下去。

2.2 武术教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教师在武术教学中,不仅要传授学生武术招式,还要传授给学生理论知识,并把其中蕴含的传统文化讲解给学生,让学生对武术教学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学生对武术学习的热情。为此,高校要对武术教学进行相应的改革,把武术教学分为理论与实际操作两个方面,无论哪一方面都需要学习,两者相互促进,互相融合,共同促进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2.3 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

教师在进行武术教学时,应该加强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让学生在武术学习时不仅锻炼了学生强壮的体格也要注重道德的培养,不能一味地学习武术技能,还要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学习武术有着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提高了高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另外一个方面是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在学习的过程里要指导学生,要正确使用武术,把武术运用到正确的途径中,同时,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使学生体会到武术传承与学习的真正意义,对传统文化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2.4 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进

传统的武术教学只是对动作进行反复单一的练习 ,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的动作水平,但是却大大降低了学生对武术学习的热情。因此教师要根据这种情况,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相应的改革。教师要仔细钻研教材,把理论知识与专业的技能结合起来,让学生真正地参与到教学中来,而不是一味地模仿动作。

3 结语

武术作为一个被传承了几千年的体育运动,其蕴含了无数的中国传统文化。高校教师在对武术教学进行改进时,也要注重对优秀武术文化进行传承。让学生不仅可以学到武术的技能还可以学到其中的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让学生更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庆超.高校武术教学中多元化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J].武术研究,2019,4(1):70-72.

[2] 周新民.解析健康中国视野下高校武术教学策略[J].才智,2019(2):42.

[3] 马玉,吴维民.体育核心素养下高校武术课程建设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9(1):118-120.

中图分类号: G853/85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2813(2019)06(a)-0163-02

DOI: 10.16655/j.cnki.2095-2813.2019.16.163

标签:;  ;  ;  ;  

高校武术教学中技能传习与文化传承的思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