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管圈活动对提升耳鼻喉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效果分析论文_曾小兰

曾小兰

(四川省江油市人民医院眼、耳鼻咽喉科 621700)

【摘要】 目的:研究品管圈活动对提升耳鼻喉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效果分析。方法:将2013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科住院治疗的患者分为两组,比较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结果:通过品管圈活动,有效的提升了护理合格率、病房管理合格率、健康指导知识知晓率、护理文书合格率、电话回访率,提升护理质量,患者对医院护理满意度增加。结论:品管圈活动有效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于耳鼻喉科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关键词】品管圈活动:耳鼻喉科;护理;成果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24-0268-02

品管圈活动(quality controlcircle,QCC)属新型工作管理模式,指在工作岗位从事劳动人员共同策划,分工协作,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质量,保障工作效率,提高医院护理质量,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1]。耳鼻喉科患者急症多,病种杂,情绪差,治疗依从性差,对护理工作提出更高要求[2]。笔者针对耳鼻喉科住院患者实施品管圈护理管理,效果较好,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科自2014年1月起,实施品管圈活动,将2013年1月-2013年12月来我科住院治疗的246例患者作为对照组,2014年1月-2014年12月来我科住院治疗的258例患者做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121例,女性135例,年龄23-70岁,平均(48.8±15.6)岁,病程1-12年,平均(6.8±2.2)年;鼻窦炎96例,鼻息肉78例,慢性扁桃体炎56例,其它耳鼻喉疾病16例。观察组男性126例,女性132例,年龄22~69岁,平均(47.6±14.3)岁,病程1-11年,平均(7.1±2.4)年;鼻窦炎98例,鼻息肉78例,慢性扁桃体炎63例,其它耳鼻喉疾病19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基础疾病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可比性。

1.2 实施方法 护士长作为辅导员,采取自愿参加的原则,以护理小组为基础单位,构成品管圈,共有11名成员投票,遴选圈长负责活动组织及分工,圈员归纳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集中讨论,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拟定计划,强化护理服务质量,严格病房管理,集中培训,强化健康指导知识教育、每月组织学习培训[3]。

1.3 观察指标 对比品管圈活动前后患者护理合格率、病房管理合格率、健康指导知识知晓率、护理文书合格率、电话回访率。患者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对比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观察组护理合格率、病房管理合格率、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护理文书合格率、电话回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比较(%)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3.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有助于提高护士的专业技能及护理操作能力,也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满足患者的多方位需求,切实的为提升护理质量把关[4]。组员都参与其中,发挥个人才智,分工协作,探索问题,解决问题,由圈长综合决策,推广执行[5]。在耳鼻喉科开展品管圈活动成果显著,观察组的护理合格率、病房管理合格率、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护理文书合格率、电话回访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护理服务质量得到有效提高,护理人员责任划分明确,知识储备增加,工作积极,病房管理合格率得到提高,护理人员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文书合格率明显提升。患者对病房环境、对护士专业能力、对健康教育的满意率均显著提升。

【参考文献】

[1] 底瑞青,品管圈在耳鼻喉科护理工作中的成果析[J].中国医药指南[J],2013,11(31):263-264.

[2] 晋云花,品质管理圈在提高耳鼻喉科住院患者满意度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29):534-535.

[3] 张洪君,杨美玲,苏春燕等.对“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实施意义与落实方案的思考[J].中国护理管理,2010,10(4):22-23.

[4] 李凤姣,贾淑萍.应用品管圈活动提高患者鼻部手术术后舒适感研究[J].医学信息,2014,27(9):296-297.

[5] 杨海燕,徐宇红,龚华霞等.品管圈活动在神经内科护士专科培训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82(1):93-97.

论文作者:曾小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0/23

标签:;  ;  ;  ;  ;  ;  ;  ;  

品管圈活动对提升耳鼻喉科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效果分析论文_曾小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