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生态化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模式研究——以武汉市为例论文_郑冲,薄立明

1.东莞市水乡规划中心 523000;2.武汉大学城市设计学院 430071

摘要:武汉市城市建设空间结构演变呈现出用地扩张较快,工业区与生活区混杂、绿地系统不够完善、生态环境脆弱等问题。文章通过对比国内外理论研究实践,对生态城市发展的核心要素进行解读,武汉市应强化老城区与新区、主城区与外围区域的建设,优化城市空间结构,着力建设多核心生态城市空间的结构模式,实现人居环境的全面优化和城市可持续性发展。

关键词:生态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模式;武汉市

引言

生态城市是当前城市建设的主题。随着全球工业化经济大发展格局的到来,各国城市发展面临的生态危机状况日益恶化,在世界范围内不断兴起了关于“生态城市”、“低碳城市”、“绿色城市”、“园林城市”、“卫生城市”、“美化城市”等多维的城市生态化规划设计思潮。

1.生态城市思想理论研究

1.1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在城乡规划学领域较早的霍华德先生的“田园城市”规划模型、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模型以及芝加哥学派的“人类生态学空间模型”等都有关于生态城市规划的相关思想介绍,而且主要集中在生态城市的资源区划、生态城市景观功能、生态绿地景观系统的组织上,被认为是20世纪较早的生态规划高潮。可持续发展理论也要求城市建设与城市环境相互协调。1981年苏联生态学家雅内斯基(O.Yanisky)首次提出生态城的概念。198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提出了生态城市规划五原则,并从整体上概括了生态城市规划的主要内容,为后续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1.2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国内生态城市思想研究开展时间较晚,很多理论基本上是在国外生态学理论研究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他们从城市生态化发展的不同角度均提出了理论观点,部分学者就其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

2.武汉市城市空间形态演变特点

图1:1870年—2013年 武汉城市空间形态演变图

资料来源:《图析武汉:武汉空间结构和形态城市演变的形态学研究》资料整理

两江交汇、湖泊密布、山水相间的自然地理特征,造就了武汉丰富多彩的城市空间和独特的城市格局。武汉是个具有3500年历史的文化名城,城市规模经历了从诞生之初方圆数里的军事城亘,到今天横跨两江、坐拥三镇的特大城市的过程,其空间结构形态变化按照一定的规律、伴随着深刻而特有的时代背景逐步变迁,并将继续不断演变发展。[13]

以上资料分析,随着演变时间进程的不断缩短,表明其形态结构变化逐渐加快。武汉市的空间结构形态因政策经济、产业发展、交通建设等机制的作用,已由“沿江带状延伸”结构演变为纵深发展的“多中心网络式“格局。但在其演变过程中城市用地的快速扩张,导致中心城区功能混杂,局部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对外围区域考虑不够。河流绿色廊道(绿轴)等生态绿化系统建设没有到位,以比较脆弱的生态环境承载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生态环境压力越来越大。

3.武汉市城市生态化发展现状

武汉是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阳光充足、夏热冬冷、降水丰富、无霜期长等特征。武汉也是一个具有滨湖、滨江特色的典型地域城市。河流纵横、湖泊分布较多,形成独具特色城市水生态格局。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结构整体体现了以长江和汉水、东西走向的山系为绿化十字轴,形成了以山林绿化和水面绿色长廊为主的绿化风景线,以东湖、南湖、墨水湖和汉口中部五湖为绿心,以主城区主干道和内环、中环为骨架的道路绿化网络,如图1所示?。

3.2.存在问题

3.2.1城市建设占用生态用地现象较为明显

武汉城市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面临着用地紧张的发展矛盾。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城市周边较为典型的生态自然区域,不断改造成为城市的建设用地,通过河流的渠道化及湖塘圩田解决用地需求,每年向城市建设用地转移的数量都在迅猛增加,从而导致湖泊沼泽化、田园湖泊萎缩或者消失现象非常明显。

图1 武汉整体生态用地格局构成现状

资料来源:《武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8-2020)

3.2.2城市功能板块布局不合理

武汉城市生态化建设步伐没有能够和城市的经济社会功能板块建设很好的融合在一起,城市用地的扩张基本上以汉阳、汉口、青山和武昌四个主题板块进行外向延伸。在外向扩张的过程中对城市日常生活空间的发展没有进行充足的考虑,导致城市主题功能片区布局不尽合理,城市的居住区和工业区混杂布局的现象十分明显。

3.2.3生态格局完整性有待增强。

武汉目前自然生态体系未完全成为有机的整体生态格局,主城区内的生态用地缺少连贯性和系统性,西部汉江两岸建设较多,两岸没有预留绿化建设用地,东部绿地生态斑块较为孤立。优越的自然资源禀赋是武汉市城市建设的本底优势,但长期高强度的城市建设使林地荒山被开发利用、水资源受到污染,城市外部生态屏障被割裂,整体生态功能缓慢退化,城市宜居性逐渐下降。

4.武汉生态城市空间结构优化模式

4.1生态城市空间结构要素

生态城市的空间结构要素包括生态基质、生态功能体和生态廊道,其空间结构具体表现出新的特征:①城市农业用地的重现,城乡关系出现空间上的融合。②自然空间与人工空间的融合。③各种功能空间的结合。④用地空间的居住化、文化游憩化。⑤空间结构的立体化。

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的模式应视城市规模而定。小型生态城市选择单核心生态模式,中等生态城市为双核心生态模式,而大型和特大型生态城市则采用三个及以上的多核心生态模式。

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机制概括起来主要是:深层机制——自觉生态思想的形成;动力机制——科学技术的进步:管理机制——城市规划的约束:行为机制——生活模式的改变。

4.2 武汉城市空间结构形态的优化

强化武汉市主城区建设,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应着力建设"绿心集团—轴向延伸—外围组团"生态城市空间结构模式。城市空间发展应该充分顺应山水资源均匀分布的态势,以组团结构为基础,带状布局。基本形态为中心组团(汉口、武昌、汉阳、光谷)加外围组团(东西湖、后湖、白沙洲)的“绿心”组团格局。这种空间组合格局能够充分利用城市地域内的自然环境要素,合理构建城市生态绿化系统(“斑块——廊道——基质”绿色网络系统),创造人居环境优美的现代“田园化”生态城市。

5.小结

从武汉市生态化城市空间结构发展模式分析中可以看出:

(1)对生态城市空间结构要素的合理利用。城市发展必须充分合理地利用地域内的山水等自然环境条件,营造生态基质,架构城市生态廊道网络,开辟绿色斑块,形成空间开敞,完善高效的“斑块——廊道——基质”城市生态绿化网络系统;

(2)构建城市发展引导机制,创造可持续发展的宜居城市。具体包括:产业引导机制,规划引导机制,交通引导机制,政策引导机制,法律引导机制,生态环境市场化引导机制等;

(3)生态城市空间结构的模式应视城市规模而定。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的空间结构应向多核心生态组团模式转变;

(4)城市生态化空间结构的发展是一个复杂性、系统性问题,应注意其动态性。

参考文献

[1]尚涛,薄立明,武汉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空间结构模式及规划策略研究.武汉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15(10)

[2]武汉发改委网,武汉市“十二五”城市空间结构、产业布局和区域发展定位研究

[3]曾群.武汉市可持续发展的自然资源评价[D].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4]《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

[5]武汉2049发展战略规划[EB/OL]. 武汉市国土资源和规划局,2014- 10-21.58.

论文作者:郑冲,薄立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0

标签:;  ;  ;  ;  ;  ;  ;  ;  

基于生态化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的模式研究——以武汉市为例论文_郑冲,薄立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