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芭蕾舞团的紧急召唤_编导论文

中国芭蕾舞团的紧急召唤_编导论文

中国芭蕾急呼唤,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芭蕾论文,中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芭蕾作为欧洲舞蹈的一个种类,传进中国近半个世纪以来,中国芭蕾在师资教学水平和表演人才两方面已经达到相当高的国际水平,为中国芭蕾的腾飞打下了深厚的基础。与此同时,中国芭蕾在培养人才方面犯了一个战略性的错误,即忽视了创作人才的培养,因此造成高素质编导人才的断档危机,进而导致创作上严重滑坡。

一个优秀的舞蹈编导可以决定小到一个团大到一个国家乃至世界芭蕾艺术发展的风格和方向。

本世纪中叶才华横溢的年轻英国人约翰·克兰科在德国创造了震动世界、被人们誉为斯图加特芭蕾舞团的奇迹,把一个奄奄一息的三流芭蕾舞团在短短几年中带成世界一流的芭蕾舞团。

英国芭蕾在二战结束前很不景气,更谈不上真正的英国芭蕾学派。五十年代初阿什顿出任英国皇家芭蕾舞团的驻团编导,创作了大量的大型舞剧和交响芭蕾作品,使该团在短短十几年中跃升为世界六大芭蕾舞团。

在苏联,五十年代末戏剧芭蕾已走入低谷。格里戈罗维奇及其交响芭蕾舞剧对苏联芭蕾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把整个苏联芭蕾舞带进交响芭蕾的新时期。

上述事例无可争辩地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极为朴实的道理——舞蹈编导是芭蕾艺术的灵魂,是可以创造芭蕾历史奇迹的帅才,是引导芭蕾航程勇往直前的舵手。

芭蕾艺术的生命之所以延续到今,归功于在各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不同的国家,产生不同风格的作品。

对于今天的中国来说,新作品创作的意义显得更加重要。因为有了作品才能有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才能去占领市场,才能培养出更多更好的演员,才能打开中国芭蕾的新局面。

为此,我想提几点建议。

首先,制定一个培养芭蕾编导的十年计划。比如在十年之内各个芭蕾舞团抽出三个有发展前途的演员进行较正规的、系统的学习。这样就有十五个编导人才可以成为二十一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的创作骨干。

其次,制定一个十至十五年的创作计划。比如根据各个芭团具体情况在十年中每个团创作五部舞剧,平均两年为一个生产周期。这样我们在十到十五年可以新创作不少于二十五部的舞剧。再从中挑选三至五部剧目,打破团与团的界限,集中优势兵力,重点突破,搞出三至五个二十一世纪的经典之作。

再者,我们可以筹集一些资金,组织各团主要领导人和重点培养的年轻编导成立一个团到国外考察。同时请一些世界著名编导到国内来创作或移植一些优秀剧目,并进行一些必要的学术专题交流活动。总之,走出去,请进来,使中国芭蕾在更加开放的层次上与世界对话。

标签:;  ;  ;  ;  

中国芭蕾舞团的紧急召唤_编导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