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论文_陈王

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论文_陈王

摘要: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强度高,稳定性好、耐久性好、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要保证水泥混凝土路面具有良好的使用性能,不仅要精心设计,还要精心施工。从材料、施工机械、施工工艺等方面针对水泥混凝土路面工程中存在的一些质量问题,提出了施工质量保证的具体措施和要求。本文就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谈一些体会。

关键词: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有抗压、抗弯、抗磨损、高稳定性等诸多优势,且水泥混凝土路面是一种刚度大、扩散荷载能力强、稳定性好的路面结构,在各级公路路面上得到广泛应用。本文就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和质量控制谈一些体会。

一、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1、施工前材料验收

混凝土的性能与水泥密切相关,所以水泥进场时必须有出厂合格证或水泥物理试验报告,并对其品种、标号、物理力学性能进行检查验收。

2、施工准备

(1)选择合适的拌和场地,要求运送混合料的运距尽量短,水、电等方便,有足够面积的场地,能合理布置拌和机和砂、石堆放点,并能搭建水泥库房等。

(2)进行原材料试验和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3)混凝土摊铺前,对基层进行整修,检测基层的宽度、路拱、标高、平整度、强度和压实度等均须符合要求方可施工,如有不合格之处应予以整修、补强等。混凝土摊铺前,基层表面应洒水润湿,以免混凝土底部水分被干燥基层吸去。

3、混凝土混合料的制备和运输

拌制混凝土时要准确掌握配合比,进入拌和机的砂、石料及散装水泥须准确过秤,特别要严格控制用水量,每天拌制前,要根据天气变化情况,测量砂、石材料的含水量,调整拌制时的实际用水量。每拌所用材料均应过秤,并应按照碎石、水泥、砂或砂、水泥、碎石的装料顺序装料,再加减水剂,进料后边搅拌边加水。混凝土每盘的搅拌时间应根据搅拌机的性能和拌和物的和易性确定,时间不宜过长也不宜太短。并且搅拌第一盘混凝土拌合物时,应先用适量的混凝土拌合物或砂浆搅拌后排弃,然后再按规定的配合比进行搅拌。混凝土拌和物从搅拌机出料后,送至铺筑地点进行摊铺、振捣、做面,直至浇筑完毕的允许最长时间,由试验室根据水泥初凝时间及施工气温确定。

4、混凝土摊铺、振捣

滑模摊铺机前的布料应尽量均匀,不得缺料,松铺高度应合理。已初凝的混凝土拌合物是不允许摊铺的,科学合理的摊铺速度是保证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操作滑模摊铺机作业应缓慢、匀速、连续不间断。摊铺速度应根据拌合物稠度、供料情况和设备性能综合决定,摊铺速率宜控制0.8---1.0 m/min左右。

5、伸缩缝施工

混凝土道路应设置伸缩缝。设置伸缩缝时除应保证纵、横向伸缩缝间距不大于6m,缝宽20mm外,还应向缝内嵌填沥青砂子,或沥青处理松木条。由于施工间歇而留设施工缝时,最好与伸缩缝一并考虑留设;若不能与伸缩缝一并留设,应按如下方法处理:

(1)施工间隙未超过水泥初凝时间时,可将新混凝土均匀倒入,盖满先浇注的混凝土,用振捣工具穿过新混凝土达到已浇混凝土层内50~100mm,将新老混凝土一并捣实,结成整体;

(2)如施工间隙已超过水泥初凝时间,则必须等待已浇注的混凝土强度不少于1.2N/mm时方可继续施工;

6、收水抹面及表面拉毛

水泥混凝土路面收水抹面及拉毛操作的好坏,可直接影响到平整度、粗糙度和抗磨性能,混凝土终凝前必须收水抹面。抹面前,先清边整缝,清除粘浆,修实掉边、缺角。抹面一般用小型电动磨面机,先装上圆盘进行粗光,再装上细抹叶片精光。操作时来回抹平,操作人员来回抹面重叠一部分,初步抹面需在混凝土整平后10分钟进行,冬季施工还应延长时间。抹面机抹平后,有时再用拖光带横向轻轻拖拉几次。抹面后,当用食指稍微加压按下能出现2mm左右深度的凹痕时,即为最佳拉毛时间,拉毛深度1~2mm。

7、养护

养生与防护在摊铺作业完成后进行,具体措施为:

1)实行养护责任制,加强养护管理,确保养生到位。

2)在切缝后增喷1遍养生剂,并洒水养护再覆盖薄膜;但是要注意要掌握切缝的时机和确保切缝的深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季节的变化,养生与防护措施也有所变化。

低温季节施工,应随时检测气温、水泥、拌和水、砂石料和混凝土拌合物的温度,每工班至少测定3次。

8、切缝

一般应在浇注完后的第二、三天进行,总之应控制在混凝土终凝后36~48h内进行,这时混凝土强度已达到30%以上,切缝时不会破环其结构和影响其强度,如拖的时间太长,一方面可能由于水泥收缩而产生细的裂缝,另一方面混凝土强度过高切缝困难。切割采用金刚石锯片,切缝间距一般为4~6m,切缝深度一般为混凝土板厚度的1/5~1/4,缝宽3~5mm。

9、拆模

拆模时先取下模板支撑、铁钎等,然后用扁头铁撬棍棒插入模板与混凝土之间,慢慢向外撬动,切勿损伤混凝土板边,拆下的模板应及时清理保养并放平堆好,防止变形,以便转移他处使用。

二、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控制

1、材料级配要准确

水泥混凝土路面开工前,试验室根据施工单位提供的各种材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施工单位按照试验室提供的配合比进行施工。混凝土材料级配达不到要求,质量也随之出现差异。根据工地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材料的配合比,无论是人力,还是物力,都无法实现。因此,必须加强对施工单位材料收购工作的管理和检查检测的力度,要求施工单位只准使用指定厂家生产的材料,避免材料混杂使用,保证材料级配准确。

2、配料要精确

受条件制约和项目多等因素的影响,农村水泥路多数采用小型机具施工,为减少配料上人为因素的影响,要求使用强制式拌和机。但是,大多数施工单位使用的强制式拌和机没有配置计量设备,仍然使用人工上料,人工加水,所加材料和水的质量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用量不精确,误差较大。尤其是在水泥使用上,少数单位为了获取更多的利益,克扣水泥用量,使用水泥品种杂乱,甚至是以次充好、以劣充优。为保证配料精确,禁止人工上料。

3、防止材料离析和振捣不密实

材料离析和振捣不密实,对强度的影响较大。在施工中,要严格控制运输距离和车辆的行驶速度,车辆起步和停车应平稳。车辆装料前,应清净箱壁,洒水润壁。装料时,车辆应挪动车位,卸料落差不大于2米。应使用熟练振捣操作工,每车道使用2根振捣棒,沿横断面连续振捣密实。振捣棒在每一处持续时间,以表面不再冒气泡和泛水泥浆为限,不宜过振,也不宜少于30秒,移动间距不大于50厘米。振捣棒应轻插慢提,插如深度离基层3~5厘米。

4、及时正确地切缝,预防断板

当水泥达到终凝后,水泥混凝土即可凝固成型,这时水泥混凝土整体收缩变形也在不断进行,并产生了较大的拉应力;当混凝土路面面板与基层之间的摩擦力大于这个成型凝固产生的收缩拉应力时,在混凝土面板承受拉应力最薄弱的位置就会被拉断而产生断板。而如能够及时准确地切缝就能引导混凝土面板凝固收缩力在切缝处规则拉断面板,从而避免在其他位置产生断板。

5、严格控制开放交通的时间,加强养生和养护

养生应注意路面保水,还应根据气温对养生的开始时间加以控制。一般水泥混凝土路面浇筑完毕后必须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开放交通,并对其及时进行养生、洒水、清扫,确保混凝土路面湿润整洁,防止因缺水养生而产生干缩裂缝或断板。

三、结束语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是一项要求极严的工作,为了保证路面的质量,必须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必须从原材料选取、原材料配比、施工程序乃至施工后质量检测等环节予以密切把关。否则就容易出现如开裂、断板、错台等一系列严重的问题,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所以,加强水泥混凝土路面的质量控制,是一项不容忽视的工作,是保证交通运输顺畅、行车安全的基础性工作,极具进一步探讨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春波.水泥混凝土路面面层施工工艺及要点[j]. 黑龙江省龙建路桥第二工程有限公司,2009,4。

[2]王吉玉.水泥路面的养护和维修技术,民营科技,2009。

[3]许俊科.水泥混凝土路面病害成因及防治措施的探讨,河南科技,2005。

[4]达菊霞。注浆技术处理水泥混凝土路面脱空板的应用实践,山西交通科技,2009。

[5]杜荣聪,佘仕春,陈银萍.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质量影响的因素[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08,4。

论文作者:陈王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2

标签:;  ;  ;  ;  ;  ;  ;  ;  

浅谈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论文_陈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