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无锡联勤保障部第九0九医院;福建漳州363000)
[摘要] 目的探讨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应用效果, 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110例实施髋关节置换术患者, 根据入院顺序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 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对照组患者责任护士按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进行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快速康复理念。结果 经护理后,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采取快速康复理念可有效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利于患者预后, 值得推广。
[关键词]髋关节置换术; 围手术期护理; 快速康复理念; 应用效果;
伴随着老龄化的发展, 股骨颈骨折、股骨头坏死等疾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 临床表现以肢体功能障碍为主, 因此患者需长时间卧床治疗, 对其正常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影像, 降低了其生活质量[1]。快速康复理念主要是指在术前、术中及术后利用科学合理的手段来减少患者的手术应激、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促使患者快速的康复。此次研究的目的在于分析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应用快速康复理念的临床效果, 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6月~2018年12月在本院实施髋关节置换术的11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 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55例。纳入标准: (1) 入组前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 (2) 参加此次研究患者均实施髋关节置换术并具有手术的适应证。排除标准: (1) 患有精神类疾病, 不能进行良好沟通的患者; (2) 病情为危重的患者。对照组患者中男28例, 女27例;年龄49~97岁, 平均年龄 (68.0±9.7) 岁;手术类型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研究组患者中男27例, 女28例;年龄45~96岁, 平均年龄 (67.5±9.5) 岁;手术类型包括人工股骨头置换术、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责任护士按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包括术前心理护理, 常规术前准备, 禁食12小时, 禁饮6小时, 术后自控镇痛泵镇痛、补液疗法, 活动肢体以预防深静脉血栓, 指导术后患肢功能锻炼等。
1.2.2 研究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快速康复理念。 (1) 成立快速康复小组:该小组成员由麻醉科医务人员、骨科医务人员、手术室医务人员、康复科医务人员组成, 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科学的围手术期快速康复计划表, 并彻底落实, 定期对该组成员进行培训。(2) 向患者讲解快速康复的理念:在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详细向患者讲解快速康复的理念, 使患者完全配合护理人员。另外在入院后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全方面的评估, 评估的内容包括潜在的风险 (压疮、跌倒、疼痛等) 、自理能力、心理情况等, 同时掌握患者的需求, 并制定针对性的康复计划, 将康复计划表悬挂在患者床头, 在完成一项后做好标记并签名。 (3) 术前快速康复护理:a.利用宣传手册、图片、视频等形式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流程、有关疾病的知识、在各个阶段的康复措施等, 通过实施康复教育促使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掌握功能锻炼的方式, 为术后早期康复锻炼提供了便利, 从而缩短了康复的时间;b.心理康复:在实施手术前护理人员应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 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c.胃肠道护理:在术前护理人员叮嘱患者禁食6 h禁水2 h, 在术前2 h可以服用<250 ml葡萄糖溶液, 避免患者发生低血糖、脱水等症状;d.适应性训练与功能锻炼:训练的内容有床上使用大便器、深呼吸训练、咳嗽训练等;功能锻炼有屈膝曲髋运动、股四头肌锻炼等。 (4) 术中快速康复护理:a.在实施手术前手术室护理人员向患者讲解手术的流程, 消除患者不良心理情绪;b.协助患者采取健侧卧位, 将患侧上肢放置在手架软垫上, 在骶尾部贴合适的泡沫敷料, 避免发生压疮;c.做好患者保暖措施, 避免发生低温症状。 (5) 术后快速康复护理:a.体位及饮食护理:全身麻醉 (全麻) 及硬膜外麻醉在术后6 h前禁止使用枕头, 患肢向外伸展约20°,全麻与硬膜外麻醉在术后2 h开始饮一勺温水, 避免发生口干的现象, 同时密切关注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饮食以高蛋白质、高维生素、易消化等食物为主, 饮食以流质逐渐过度到普通食物;b.疼痛护理:叮嘱患者术后尽早下床进行锻炼, 以缓解疼痛感对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s) 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 (%)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护理后, 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1%, 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5.5%,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见表1。
3讨论
患者在发生髋关节骨折后其行动功能丧失, 髋关节骨折多发于老年人, 伴随着年龄的增加器官功能逐渐衰退, 同时也会引起各种并发症, 预后差、费用高等, 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的影响[2]。
通过本次研究发现采取快速康复理念后有效的降低了不良反应发生。快速康复理念为新型护理模式, 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利于肠道功能的恢复, 降低了对凝血、肺等器官的损伤, 保证了治疗效果[3]。通过术前、术中及术后实施快速康复理念有效的提高了手术的效果, 利于患者预后。
参 考 文 献
[1]王淑平.快速康复外科在骨科围手术期的应用与护理展望.天津护理, 2015, 7 (6) :557-559.
[3]高珞珞, 叶向红, 李萍, 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高龄髋关节置换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护士进修杂志, 2015, 11 (19) :1768-1769.
[3]丁娓.快速康复理念在髋关节置换术围手术期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7, 12 (24) :56-58.
论文作者:林玉芸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1
标签:患者论文; 快速论文; 关节论文; 手术论文; 理念论文; 置换术论文; 术后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4月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