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本质的层次论--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多角度探讨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本质的层次论--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多角度探讨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社会主义本质的分层次说——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多角度论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本质论文,论述论文,多角度论文,层次论文,同志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同志创立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所解决的一个最基本问题,是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而要真正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首先又正在于真正把握住社会主义的本质。

一、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多角度论述

事实上,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同志从不同角度作过多种不同的论述。仅据笔者粗粗翻阅,在《邓小平文选》二、三卷中,涉及到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至少有如下五处:

一处见《社会主义首先要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同志的原话是这样讲的:“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1〕在这篇短文中,邓小平同志没有具体阐释社会主义的本质是什么,只是着重讲了,怎么做才能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在上文和下文中小平同志主要讲了:生产力方面的革命也是革命。任何革命都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社会主义总要比资本主义优越,它的发展速度应该高于资本主义。社会主义的本质不是穷。各国应根据自己的特点来实行社会主义的政策。必须按经济规律办事,不论是进行社会主义改造还是建设。讲社会主义,首先就要使生产力发展,这是主要的。只有这样才能表明社会主义的优越性。邓小平同志在这里讲起社会主义的本质时,对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了强调。

一处见《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邓小平同志的原话是这么讲的:“世界上对我国的经济改革有两种评论。有些评论家认为改革会使中国放弃社会主义,另一些评论家则认为中国不会放弃社会主义。后一种看法比较有眼光。我们所有的改革都是为了一个目的,就是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我们总的原则是四个坚持: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这已经写进中国的宪法。问题是怎么坚持。”“我们的经济改革,概括一点说,就是对内搞活,对外开放。……农村经济一开放,八亿农民的积极性就起来了。城市经济开放,同样要调动企业和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对内搞活经济,是活了社会主义,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至于吸收外国资金,这是作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一个补充,不用担心它会冲击社会主义制度。搞活开放也会带来消极影响,我们要意识到这一点,但有办法解决,没有什么了不起。因为从政治上讲,我们的国家机器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它有能力保障社会主义制度。从经济上讲,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在工业、农业、商业和其他方面已经建立了相当坚实的基础。这就是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2〕请读者原谅笔者对这篇短文几乎是全文照抄。并请仔仔细细地琢磨琢磨,文中所强调的没有受到“伤害”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的内涵。在这篇可以说是专门讲改革开放会不会“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的短文中,邓小平同志也没有明确讲什么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什么不应该列入社会主义的本质。但联系上、下文看,笔者以为作如下领会是没有错的:第一,讲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撇开这篇谈话显然是不严肃的。第二,邓小平同志这里说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实际是指的与其他社会制度相区别的整个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等)的质的规定。第三,就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说,这里所讲的人们担心会受到伤害、而实则并没有受到伤害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正是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本身。这最后一点,完全能够由邓小平同志在别的地方的大量论述得到验证。

如:在《答意大利记者奥林埃娜·法拉奇问》中,邓小平同志就这样讲过:“不管怎样开放,不管外资进来多少,它占的份额还是很小的,影响不了我们社会主义的公有制。”〔3〕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又更加明确地讲:开放沿海城市,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这些会不会冲击我们的社会主义呢?我看不会的。因为我国是以社会主义经济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很大,吸收几百亿、上千亿外资,冲击不了这个基础。”〔4〕《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邓小平同志讲得更清楚了:“无论怎么样开放,公有制经济始终还是主体。同外国人合资经营,也有一半是社会主义的。……前些时候那个雇工问题,相当震动呀,大家担心得不得了。我的意见是放两年再看。那个能影响到我们的大局吗?如果你一动,群众就说政策变了,人心就不安了。你解决了一个‘傻子瓜子’,会牵动人心不安,没有益处。让‘傻子瓜子’经营一段,怕什么?伤害了社会主义吗?”〔5〕如果说,前两个地方讲的“影响”、 “冲击”还是“伤害”的近义词的话,那末,这里在用词上也换成了同一个,容不得半点怀疑。另外,《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中,邓小平同志肯定地指出“特区姓‘社’不姓‘资’”,其最主要的根据也正在于,“公有制是主体”这一条并没有变〔6〕。 这就更为“没有伤害社会主义的本质”一语中的“本质”,加上注脚。总之,以上列举已足以证实,邓小平同志在《对中国改革的两种评价》一文中所说的没有受到“伤害”的“社会主义的本质”,确系指的没有伤害社会主义制度,首先又是公有制。

一处见《用中国的历史教育青年》。文中有段话是这样讲的:“对于中国现在干的究竟是什么事情,有些人还没有搞清楚。我们干四个现代化,人们都说好,但有些人脑子里的四化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不同。我们脑子里的四化是社会主义的四化。他们只讲四化,不讲社会主义。这就忘记了事物的本质,也就离开了中国的发展道路。”〔7〕显然,邓小平同志这里所讲的“事物的本质”,亦即社会主义的本质,并且是就整个社会主义制度讲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具体指什么,也没有指明。但联系到下文,再联系到邓小平同志多次讲过的:“我们搞的四个现代化有个名字,就是社会主义四个现代化。”〔8〕“在改革中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我们现在讲的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原则下开展的。社会主义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一是以公有制为主体,二是不搞两极分化。”〔9〕照笔者的领 会,邓小平同志在这里所讲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至少应包括公有制和共同富裕。

一处见《善于利用时机解决发展问题》。邓小平同志在这里说得明明白白:“共同致富,我们从改革一开始就讲,将来总有一天要成为中心课题。社会主义不是少数人富起来、大多数人穷,不是那个样子。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10〕

一处见《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邓小平同志强调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1〕

此外,在《邓小平文选》中,小平同志在多次讲到,必须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和防止帝国主义的和平演变时,还几次谈到了社会主义变质不变质的问题。读后也很能给我们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本质以启迪。例如,邓小平同志讲:“同时也有右的干扰,概括起来就是全盘西化,打着拥护开放、改革的旗帜,想把中国引导到搞资本主义。这种右的倾向不是真正拥护改革、开放政策,是要改变我们社会的性质。”〔12〕“帝国主义肯定想要社会主义国家变质。现在的问题不是苏联的旗帜倒不倒,苏联肯定要乱,而是中国的旗帜倒不倒。”〔13〕照笔者领会,邓小平同志在这里所说的我们社会性质的改变和社会主义国家的变质,在经济制度上首先也正是指的由社会主义公有制演变为资本主义私有制。当然也是指基本政治制度的改变。

二、社会主义本质的分层次说

学习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极丰富思想,在如何科学地揭示社会主义本质的问题上,笔者有个基本看法:就是先要明确一下社会主义的概念,看看作为我们研究对象的社会主义,是作为理论形态的社会主义、还是作为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是研究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还是仅仅是说的作为社会基本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具体也就是要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探讨分分层次。

如下就照“分层次说”的思路,挂一漏万地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一初步考察:

1、 作为理论形态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作为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的本质

科学社会主义亦称科学共产主义。它首先是一种理论形态。广义上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同义语。狭义上的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组成部分之一。如讲作为理论形态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它是无产阶级革命斗争和亿万人民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在理论上的概括,是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或者说作为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的科学社会主义即社会主义思想。

科学社会主义又是一种社会制度。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把取代资本主义旧社会的未来社会划分为两个阶段,即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列宁第一次把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明确为“社会主义社会”,并认为,就其社会经济制度说,生产资料公有和按劳分配是它的两个最基本特征。而纵观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论述或预想,作为共产主义第一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具有如下一些基本特征:生产资料的全社会占有;比资本主义更发达的生产力;没有商品、货币,社会生产将按其需求来调节;每一个人的劳动都是直接的社会劳动;实行按劳分配;消灭了阶级和阶级差别;无产阶级专政不再存在,国家失去政治性质;等等。总之,在马、恩看来,处于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第一阶段之间的是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过渡时期;社会主义作为一种社会制度,在经济、政治、思想文化各方面,均应高于资本主义。按照马、恩的预想,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最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同时取得胜利;而历史的演进却把经济发展落后国家推到了前面,因而对活生生的社会主义还必须重新认识。

读《邓小平文选》可知,邓小平同志实际是既从理论形态的角度讲过社会主义,又从社会制度角度讲过社会主义。例如,在《改革是中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由之路》中,邓小平同志就这样讲过:“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马克思主义是什么,过去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的另一名词就是共产主义。我们多年奋斗就是为了共产主义,我们的信念理想就是要搞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没有人剥削人的制度,产品极大丰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按需分配,没有极大丰富的物质条件是不可能的。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的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体现出优于资本主义,为实现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14〕

2、 从整体上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从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看的社会主义的本质

社会主义社会作为一种社会制度,既包括社会基本经济制度,又包括社会基本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只不过是社会主义社会整个社会制度的一部分,它是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并成为政治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的基础。因此,如把作为一种社会制度的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为研究对象,就必须具体分析什么是从整体看的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和什么是从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社会政治制度等看的社会主义的本质。例如,邓小平同志一再强调必须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就是从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看的;他又反复讲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又是从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看的。

3、具体到作为社会经济制度看的社会主义的本质

考察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首先正要抓住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据笔者看,具体到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本质的考察,也应该分分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任何社会制度的性质,都是由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的。而生产关系的性质又取决于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作为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基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无疑是社会主义最本质的体现,并以此同资本主义制度及一切其他剥削制度相区别。它高居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本质的第一个层次,也是社会主义本质的本源层次。处于同一层次的还有作为这一本质体现的按劳分配。讲社会主义质的规定性,首先正应紧紧抓住它从根本上与其他社会经济制度相区别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可称之为“社会主义的制度本质”。

第二个层次是社会主义运行的本质规定,即解放、发展生产力。必须看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决不是外加于社会主义的。对此具体可以从两个相互关联的方面认识:一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本身就是解放了被旧制度束缚的生产力,就是发展生产力,并通过社会主义制度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进一步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二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本身又正是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和巩固发展社会主义制度的必然要求。事实上,在《邓小平文选》中,有大量论述都是讲这一问题的。例如,邓小平同志明确地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15〕“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最根本的是要发展社会生产力”〔16〕。

客观地说,对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本身就是解放生产力,以及在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些包括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毛泽东等在内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反复强调过。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贡献,在于第一次深刻揭示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还必然存在一个通过改革进一步解放生产力的问题。并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亲自领导了在中国解放、发展生产力的伟大实践。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讲:“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过去,只讲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生产力,没有讲还要通过改革解放生产力,不完全。应该把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两个讲全了。”〔17〕

第三个层次是从运行结果看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即共同富裕。邓小平同志立足于社会主义的实际,深刻揭示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也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同样是他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发展。

应该说,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质的规定的这三个存在层次,本身又有着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和关系。在第一个层次与第二个层次的规定中,是先有第一个层次、后有第二个层次,同时又是相互促进;第一、二两个层次同第三个层次,则是因果关系。换言之,正是先建立起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制度,才谈得上在此制度下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从根本上消灭了剥削制度;正是由于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才使得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得以不断完善和发展;正是由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自身的不断完善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这两个方面的原因,才使得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成为现实。

4、 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自身发展成熟的社会主义的本质

这里所讲的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和自身发展成熟的社会主义的本质,既是指从整个社会主义社会考察的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可以是指从作为整个社会主义制度一部分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或政治制度或思想文化制度考察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就制度的建立和发展考察,社会主义制度和自阶级社会以来的任何一种社会制度的一个最大不同,在于它不是以一种私有制代替另一种私有制,而是要建立一种全新的社会主义公有制。这正是社会主义最大、最根本的特性。由于迄今为止,社会主义制度又都是在经济发展落后国家率先建立的,这就更加突出了它内部所包含的特殊矛盾。因此,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考察还必须分阶段说。毫无疑问,只要是社会主义就必然具有社会主义的本质,也就是说,在社会主义发展的长过程中,社会主义的质的规定性未变。但在社会主义的不同发展阶段上,其质的外在表现又呈现出差别,并呈现出不同的发展、实现程度。例如,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上,公有制和按劳分配这一质的规定,还只能是具体表现为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公有制的发展程度和按劳分配的实现程度还比较低、不充分;从生产力发展说,主要还是消除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差距,主要还是进一步解放、发展生产力;从实现共同富裕的目标说,还明显存在着收入高低和生活富裕程度的差别,存在剥削现象和个别人、个别家庭的暴富;等等。而有理由推断,随着社会主义自身发育、发展的成熟,公有化的程度将会愈来愈高,按劳分配的实现将更充分,特别是,定将创造出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比资本主义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5、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考察社会主义的本质还不能不具体考察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社会主义生产目的。

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也就是社会主义同其他一切社会制度相区别的显著特点。它实际是社会主义本质各方面的外在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衡量能否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主要标志。社会主义的本质虽然是客观存在,但它只能内在于社会主义制度中,打个不太确切的比喻,就象商品的价值一样,既看不见,又摸不着,它只能通过其区别于其他社会制度的特征外在地表现出来。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至少是外在地表现社会主义的本质。因而,正确认识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也就正确认识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当然,这并妨碍说,事物的特征还不是事物的本质本身,我们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特征来认识其本质,但不能将其混同于本质。择其要说,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份并存;以按劳分配为主体的多种分配方式的并存;迅速发展的生产力;人民生活的普遍提高并逐步迈向共同富裕;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这些都是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保持社会主义的各个方面的基本特征可以使社会主义不变色。

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反映着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它是在正确认识社会主义制度基础上规定并成为人们说话、行事所依据的准则。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公有制为主体、按劳分配、消灭剥削制度、消除两极分化、共同富裕等,这些也都可以称之为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

生产目的是客观的。社会主义生产目的只能是不断地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需要。可以说,不仅社会主义生产目的体现着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为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的发展生产力也直接体现着社会主义制度本质之要求。

三、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被忽视方面的强调,还是对社会主义本质下定义

有了如上对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多角度论述的再学习,以及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分层次考察,就可以比较有根据地对环绕社会主义本质所发生的一些不同认识进行商讨。

中央宣传部组织编写的《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纲要》,从“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基础上进一步认清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角度谈问题,并明确谈到“毫不动摇地坚持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维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主体地位,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前提”,既强调了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思想,又强调了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这样来领会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论述言之成立。但在笔者看来,这样来阐释社会主义的本质尚有不足之处,就是没有明确地回答社会主义的制度本质或公有制、按劳分配是否属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或本质特征)。而事实上,邓小平同志对这点是讲得异常明确的。至于理论界有些同志提出,邓小平同志南巡重要谈话中所讲的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五句话,正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或“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科学界定”,显然是对邓小平同志讲的这段话作了不正确理解。关键在于辨清,邓小平同志所讲的这五句话,是站在什么角度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是对整个社会主义本质的概括还是对社会主义本质被忽视方面的强调?依笔者看来,答案显然只能是后者。

首先,邓小平同志并没有给社会主义的本质下定义,同时也很难给社会主义的本质下定义。

如上所述,社会主义可以是指社会主义制度,也可以是指社会主义思想;社会主义制度又可以是指整个社会制度即社会主义社会,也可以是指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或政治制度或思想文化制度。就一般而言,讲社会主义应是指社会主义社会。如考察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那就不仅应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外在地表现在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力发展上的特征,而且要揭示社会主义本质外在地表现在其他方面的特征,至少还应包括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的特征,如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政权、社会主义民主、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等。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居然可以把社会主义的基本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给撇开,这绝不是对邓小平同志关于什么是社会主义论述的完整领会。

其二,必须真正辩辩清楚,对于社会主义的本质,对于公有制和按劳分配,邓小平同志完整地是怎么讲的。

笔者相信,上文中至少已列举出足够的事实,证明如下两点:第一,邓小平同志实际是多角度、多侧面、多层次地分析了社会主义的本质。他有时把社会主义社会作考察对象,有时又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作考察对象,有时又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一个方面作考察对象。第二,退后一步说,就算我们现在所考察的不是整个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而是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社会主义的本质,邓小平同志也明明白白地把社会主义公有制“列入”其中。邓小平同志绝对没有,也根本不会把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排除在”社会主义的本质之外。公有制上文中已经讲过了。这里再补充地说说,邓小平同志是如何看按劳分配的。不错,在《邓小平文选》中,更多地是把公有制为主体和共同富裕并提,讲公有制为主体而不单讲公有制,讲共同富裕而不讲按劳分配。然而,这既不能成为一些同志不把公有制“列入”社会主义本质之中的理由,亦不能成为他们把按劳分配“排除在”社会主义本质以外的理由。其实,邓小平同志讲得十分明确:“我们实行的是社会主义的分配制度”〔18〕。“按劳分配的性质是社会主义的,不是资本主义的。”〔19〕既是这样,又怎么可以认为,在社会主义质的规定中不包括按劳分配呢?事实上,讲社会主义的本质绝不可以把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给排除在外,穷不是社会主义,但也不等于富就是社会主义,根本的差别正在所有制以及由所有制决定的分配上。试想,如把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给排除在社会主义的本质之外,那末,到了自身发展成熟的社会主义阶段,即已经是生产力高度发展,已经是消灭了剥削、消除了两极分化、达到了共同富裕,到那时又如何看待社会主义的本质?

其三,对照上下文看,也很难认为这段话是给社会主义的本质下定义。

照有些同志的领会,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所讲的这段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话,就是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下的定义。这是没有真正领会小平同志要说的是什么意思。联系上下文看,邓小平同志在这里主要是告诉我们,要用“三个有利于”作为标准,来评判改革的成败得失,不能被资本主义吓破了胆,明明不属于资本主义的东西也不敢拿来为我所用(包括明知是资本主义也可以为我所用,作社会主义经济的补充)。事实上,邓小平同志也正是针对市场经济本来并不属于社会基本制度范畴、但却被说成是资本主义特有的东西,而看不到解放发展生产力也属于社会主义的本质,才讲出这段关于社会主义的本质的话的。显然,这里决不是说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的最根本区别不在所有制,即公有制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规定;更不是说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就“构成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这段话本来也不是系统论述应怎样来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的。有一种误解,似乎坚持“三个有利于”就可以不问姓“社”还是姓“资”。而没有看到,就在这段话的不远处,邓小平同志明确回答的正是“特区姓‘社’不姓‘资’”的问题,并且,这里首先列出的根据也正是“从深圳的情况看,公有制是主体”〔20〕。既然是不是搞了资本主义首先还要看是不是坚持了公有制为主体,那末,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又怎么可以把公有制给排除在外呢?顺便说,也不是象有的同志所认为的那样,邓小平同志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探索,只是在这段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话中,才把以往的论述汇总起来,提到规律的高度,提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高度,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一个科学界定。邓小平同志早在《在中央顾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在谈到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时,就已经明确地讲过:“这次经济体制改革的文件好,就是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有些新话。我看讲清楚了。”〔21〕立论的前提站不住,给社会主义本质下定义的说法也就只能是属于一些同志个人的领会了。

其四,“不列入”的理由能否成立?

一些同志,一方面坚持认为,邓小平同志所讲的这段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话,就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科学界定;另一方面也感到,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不讲讲清楚社会主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终究有些说不过去。于是终于找出一个自以为能自圆其说的理由,就是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以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前提,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已蕴含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些根本目标之中了。因而也就不应该认为,既然在这里没有明确地提到公有制与按劳分配,那就说明它们并不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也就是说,由于它们已蕴含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些根本目标之中,所以在这个被理解为社会主义本质的定义中,实际是包含公有制和按劳分配的,只是“没有被明确列入”罢了。依笔者看,这种解释是软弱无力的。

首先,“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以实行公有制和按劳分配为前提”这个命题本身虽能成立,但至多才说出事情的一半。因为,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必须具备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两个前提、而不是生产关系一个方面的前提。同时,马克思主义历来认为,阶级的存在仅仅同生产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相联系。“社会阶级的消灭是以生产的高度发展阶段为前提的”〔22〕。即是说,对于实现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些根本目标讲,生产力的发展更是带有决定性的。如果前提应该排除在外,又为何不把发展生产力给排除在外?

其次,“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已蕴含在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些根本目标之中”的立论就更是经不起分析,甚至可以说是本末倒置和因果的换位。只能是“只要我国经济中公有制占主体地位,就可以避免两极分化。”〔23〕而不能把话倒过来说,是“母亲蕴含在女儿身”。其实,坚持这种看法的同志自己也承认:没有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就不能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既如此,到底哪个在前、哪个在后和哪个蕴含哪个,已是不言自明。在笔者看,既承认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特征,又要为不把其明确“列入”社会主义的本质中找出充足理由,这实际是在做一件做不到的事。

再次,是否可以认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界定,是揭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而不是在讲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即可以不把社会主义的有些基本特征列入呢?也不可以。第一,基于前面的分析,笔者认为,虽然可以讲事物的特征还不是事物的本质。然而,要揭示社会主义的本质,却必须把其最基本的特征列入,特别是必须把公有制列入。第二,正象邓小平同志自己所指明的,“共同富裕”也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相区别的一个“特点”〔24〕, 也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25〕,而非社会主义本质本身。既然是这样, 在界定社会主义的本质时,列入共同富裕而不列入公有制和按劳分配,岂不是在执行双重标准吗?

总之,一些同志所提出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极其重要、又“没有被明确列入”社会主义的本质之中的理由难以成立。

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多角度、多层次、多侧面论述,特别是他对社会主义本质被忽视方面的科学揭示,无疑是他探索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最重大的理论成果之一,是对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必须指出,明确社会主义的制度本质,非但没有使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思想有丝毫的逊色,而恰恰是完整地领会了邓小平同志的极丰富思想。

注释:

〔1〕〔3〕〔15〕〔19〕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313、351、128、101页。

〔2〕〔4〕〔5〕〔6〕〔7〕〔8〕〔9〕〔10〕〔11〕〔12〕〔13〕〔14〕〔16〕〔17〕〔18〕〔20〕〔21〕〔23〕〔24〕〔25〕见《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134-135、65、91、372、204、181、138、364、373、229、320、137、149、370、224、372、91、149、123、364页。

〔22〕见《马恩选集》第三卷,第321页。

标签:;  ;  ;  ;  ;  ;  ;  ;  ;  ;  ;  ;  ;  

社会主义本质的层次论--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多角度探讨_社会主义社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