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的实践观及其对现实的启示_邓小平理论论文

邓小平的实践观及其对现实的启示_邓小平理论论文

论邓小平的务实观及对现实的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启示论文,现实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的务实性格、务实精神、务实风格,给全党树立了务实的光辉典范。《邓小平文选》是邓小平的务实思想及其实践的重要纪录,集中地体现了邓小平的务实观。邓小平的务实观,融合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之中,是这个理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主要内容及其表现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顺应时代,指引方向,面对实际,确定目标。

通读《邓小平文选》第三卷,可以强烈地感觉到,邓小平顺应时代需要,把握时代脉搏,面对我国实际,及时指引方向,确定奋斗目标,这是邓小平务实观的重要而特殊的组成部分。他提出了我国今后半个世纪的奋斗目标:“发展经济,到本世纪末翻两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在下世纪用三十年到五十年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水平。对到本世纪末的近20年内,邓小平提出“要抓紧四件工作”。对整个80年代,他提出了“加紧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实现包括台湾在内的祖国统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三大任务。

邓小平不仅对一个阶段、一个时期的发展适时提出奋斗目标,对一些重要问题也从时代的需要出发,提出了要求。比如,他重视教育,指出“中央提出要以极大的努力抓教育,并且从中小学抓起,这是有战略眼光的一着。如果现在不向全党提出这样的任务,就会误大事,就要负历史的责任。”他关心人,提出“能不能每年给知识分子解决一点问题,要切切实实解决,要真见效。”1983年,针对党组织和思想路线上令人不满意的状况,他提出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路线上的迫切任务是整党不能走过场,思想路线上不能搞精神污染。在中顾委第一次会议上,担任主任的邓小平就提出顾问委员会要注意三件事:“不要妨碍中央委员会的工作”,“要联系群众”,“在保持党的优良作风方面以身作则”。

在以上问题上,我们都可以感受到邓小平顺应潮流的时代气息,体会到他面对实际的务实精神。

第二,讲求实效,不尚空谈,少说空话,多干实事。

邓小平务实思想在这方面是非常突出的,他说:“领导者必须多干实事。那种只靠发指示、说空话过日子的坏作风,一定要转变过来”。他强调,“真正干出几个实绩,来取信于民”。

邓小平不仅从总的原则上要求少说空话,多干实事,对各个方面的工作的要求、指导,也都体现讲实效,不尚空谈的精神。如对植树造林,他提出应有切实可行的检查和奖惩制度。如对严重刑事犯罪分子,他提出“必须依法杀一批,有些要长期关起来。还要不断地打击,冒出一批抓一批”。如对教育工作,提出“不仅要抓,并且要抓紧、抓好,严格要求,少讲空话,多干实事,”并一连提出了六个要贯彻落实改进的问题。如对抓精神文明建设和党风、社会风气好转,他提出“必须狠狠地抓,一天不放松地抓,从具体事件抓起”。如对国际形势的分析,他提出“要冷静、冷静、再冷静,埋头实干,做好一件事,我们自己的事”。如对学习理论,他提出“学马列要精,要管用的。”他认为总起来说,“发展才是硬道理”。

邓小平上述讲求实效,不尚空谈,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的特点典型地反映了他的务实性格、务实精神和务实风格。

第三,总结经验,探索前进,摒弃旧法,强调创新。

邓小平的务实精神,不仅具有上述针对性、求实性,更具有反思性、探索性、开拓性、创造性。他非常重视总结经验,指出“我们走的路还会有曲折,错误也是难免的,但我们力求及时总结经验,不要犯大的错误”。邓小平正是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探索了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系列理论观点。

在探索中,邓小平提出胆子要大,要敢闯、敢“冒”,“不要怕冒风险,胆子还要再大些。如果前怕狼后怕虎,就走不了路。”“胆子还是要大,没有胆量搞不成四个现代化。”

邓小平特别强调看准了就干,不争论。他说“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不搞争论,是我的一个发明。不争论,是为了争取时间干。——争论就复杂了,把时间都争掉了,什么也干不成。不争论,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墨守成规的观点只能导致落后,甚至失败”。“有好多问题不能用老办法去解决”,“新问题就得用新办法”。

邓小平还提出“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他正是本着这种精神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办法解决台湾和香港问题。在谈到国际上的领土争端时,他提出解决南沙群岛问题采取“把主权问题搁置起来,共同开发,这就可以消除多年积累下来的问题”的办法。他认为,当用老方法解决不了问题,当一条路子走不通,就从尊重现实出发,用新方法解决新问题,从死胡同里找到出路。这实在是最出色的务实精神,邓小平也正是能够这样做的出色的务实家。

第四,从实际出发,拿事实说话,以实践为检验标准。

邓小平务实思想的核心主要体现在从实际出发,让事实说话,以实践为检验标准上。他提出,我们说的做的究竟能不能解决问题,问题解决得是不是正确,关键在于我们是否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是否善于总结经验,针对客观现实,采取实事求是的态度,一切从实际出发。

要真正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就应该尊重事实,着重于实质,拿事实说话。针对有些人对改革抱有怀疑态度,他说“对这种怀疑态度,我们也允许存在,因为这是正常的。……处理的办法也一样,就是拿事实来说话,让改革的实际进展去说服他们。”“我们的做法是允许不同观点存在,拿事实来说话”。

邓小平提出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路线、方针、政策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并把我们党的思想路线概括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逻辑结果必然导致坚持以实践的结果作为判断是非、检验成败的标准。在《文选》中,邓小平对此有大量的论述。他提出“各项工作都要有助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都要以是否有助于人民的富裕幸福,是否有助于国家的兴旺发达,作为衡量做得对或不对的标准。”并且提出了著名的“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

第五,深入基层,重视难题,依靠自力,发扬传统。

邓小平不仅言传,而且身教,为我们树立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榜样。《文选》中收录了邓小平78岁至87岁期间的讲话、文稿。尽管他年事已高,但我们仍可以看到他不断地深入基层、联系群众。

在深入基层、联系群众的基础上,邓小平非常重视对难点问题的解决。如对改革势在必行,但难题不少这一问题,他说“改革的势头好,要坚持搞下去,这个路子必须走。今后即使出现风波,甚至出现大的风波,改革也必须坚持。否则,下一个十年没有希望。”对物价改革问题,他指出“这个关非过不可。不过这个关,就得不到持续发展的基础。”又如教育和科技是我们薄弱之点,也是制约我们发展的重要因素,邓小平对此说“我们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于牺牲一点速度,把教育问题解决好。”

他还明确指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克服困难,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他说,我们主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自己的条件,以自力更生为主。“我们要靠自己来摆脱贫困,靠自己发展起来。主要靠自己,同时也不要闭关自守。”同时,还要发扬优良传统,倡导一种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艰苦奋斗是我们的传统,艰苦朴素的教育今后要抓紧,一直要抓六十年至七十年。”

第六,开门见山,态度直率,言简意赅,作风朴实。

邓小平务实思想的外在体现,就是开门见山,态度直率,言简意赅,作风朴实。针对有人总担心政策会不会变的问题,邓小平回答是“我说不会变。核心问题,决定的因素,是这个政策对不对。如果不对,就可能变。如果是对的,就变不了。”他说对社会风气恶化很担忧,指出“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对香港问题,他说“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坦率地讲,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如果中国在一九九七年……还不把香港收回,……就意味着中国政府是晚清政府,中国领导人是李鸿章!”在中顾委第一次会议上,他说:顾问委员会今天刚成立,就宣布将来取消,这就明确了这个组织的过渡性。我们尊重生活和历史的辩证法。”

如何看待自己,他非常坦率地说:“国外有些人过去把我看作是改革派,把别人看作是保守派。我是改革派,不错;如果要说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保守派,我又是保守派。所以,比较正确地说,我是实事求是派。”他要求“不要宣扬我起的作用有什么特别了不起,因为宣扬过分会带来一个问题,就是说,邓某人不在了政策要变”。“把一个国家、一个党的稳定建立在一两个人的威望上,是靠不住的,很容易出问题。”

邓小平务实思想除了以上几个方面外,还包括许多内容。比如,机构设置要简化;抓事情要有切实可行制度;治理不仅要治标更要治本,把经济搞上去才是治本途径;速度要稳妥一点好;改革要成功,就必须有领导有次序地进行;中央要有权威;没有稳定,什么都搞不成,压倒一切的是需要稳定;保持清醒头脑,抓住时机上台阶等等。

当前,我们学习《邓小平文选》,研究学习邓小平务实观具有很强针对性。对现实的启示至少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应该面对实际,找出自身的差距。诚然,各地各方面情况与过去相比都有很大进步,但是,以高标准来要求,与世界先进水平相比,我们的差距是存在的。我们自己应该切切实实更多地从主观因素上寻找差距,找准差距。在此基础上,象邓小平说的那样,顺应时代的需要,根据人民的愿望,面对客观实际,提出切实可行的奋斗目标。当前,我们最迫切的是要以十四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切实地把“九五”规划和2010年远景计划实行好。

第二、应该讲求实效,努力少说多干。目标一旦确定,我们就应该按照邓小平所说的那样,鼓足劲头去闯去冒去干,多做实事,少说空话,认真克服形式主义。不应拿空话去编织虚幻的光环,而应拿事实证明我们的决心,解除人民群众的忧虑。要努力造成以说空话吹大话为耻、以干实事鼓实劲为荣的社会氛围,把各方面的工作抓得一年比一年好,一年比一年扎实,一年比一年有成效。

第三、应该努力创新,积极开拓进取。处在改革开放和社会转变的新时期,出现了很多我们不熟悉的问题。如果我们仍然按照老观点、老思路、老办法或者以唯上唯书、唯唯诺诺、战战兢兢、人云亦云的态度,前怕狼、后怕虎、随大流、跟着趟的状态,遇到难题绕着走的作风,那就不可能解决横亘在前进路上的问题。客观的形势要求我们以更高层次、更富有时代气息的务实精神,按照新的要求,创造新的办法,去开拓新的途径,解决各种新问题,要学会从死胡同里找出路,解决迫切的难题。目前特别需要克服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要真正地去实干、去闯、去创。

第四、应该深入基层,勇于解决难题。当前,我们面前难题很多,总的难题是经济发展基础弱,底子薄,人口多。围绕着总的难题还有很多具体的难题,比如,农业如何真正上一个新台阶,国营大中型企业如何提高效益,乡镇企业如何实现较大发展,科技教育如何迅速跟进,人的素质如何更有效地提高,对外开放如何取得更大实效,等等。至于基层单位和部门更有各自众多的难点。对于这些难点问题,我们应该按照邓小平的教诲,切实纠正那种把棘手的、实在的难题敷衍对付的作风,要真正深入基层,贴近群众,努力找出解决难点的办法。难题解决了,工作就推进了;各项工作都推进了,整个工作就前进了。

第五、应该以身作则,带头艰苦奋斗。我们的工作真正能够开拓创新,克服难点,讲求实效,有所前进,需要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带头艰苦奋斗。否则,是难以有所成效的。我们应该按照邓小平所说的要艰苦奋斗,谨慎办事,兢兢业业。靠艰苦奋斗来摆脱贫困,靠艰苦奋斗来发展自己,靠艰苦奋斗来创造将来。如果艰苦奋斗的观念能够从各级领导部门真正树立起来,艰苦奋斗的教育能够在全社会范围内有效开展起来,艰苦奋斗的作风能够通过领导干部以身作则实行起来,前途是大有希望的。

第六、应该坚持以实践为检验标准,树立正确进取的衡量观念。凡是经过实践检验,一个政策、办法有利于社会生产力发展,有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那就是好政策、好办法。提出并实施了这个政策、办法并引导人们取得了显著成效的就是好干部、好领导。对这些好政策、好办法要推广、宣传,对好干部、好领导中的优秀者要大力培养和大胆提拔。我们各级领导干部如果都是通过这样的标准被选拔或推举到各级领导岗位的,各方面的工作必定大有进展、大有起色。因此,我们要按照邓小平一贯坚持的实践标准,树立正确进取的衡量观念。在干部问题上,努力防止和克服为广大干部群众所憎恶的选用干部不注重实绩,走关系、凭印象、搞平衡等不正之风。如果真正这样做了,就能调动并激励广大干部群众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事业不断推向前进。通过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领会邓小平的务实思想和风格,并在实践中很好地贯彻,那末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工作一定可以耳目一新。

标签:;  ;  ;  ;  ;  

邓小平的实践观及其对现实的启示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