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席向明

刍议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席向明

席向明

【摘 要】随着城市道路工程建设日益增多,工程质量和工程效益成为人们最为关注的话题与焦点,施工单位对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路基是整个道路工程的基础,只有全面提升路基施工质量,才能切实保证整个城市道路工程的质量,确保道路投入使用后的安全。文章主要阐述了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以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土建;路基;施工

引言

近年来一些地方在建设城市道路时,为追求工程进度,在路基施工环节,违背施工工序和工艺要求,降低质量标准,严重影响了路基夯筑质量。也直接造成路面龟裂、路基沉陷等质量问题在道路投用后较早出现。此种情况既使城市道路保障畅通的功能发挥受限,也大量增加了养护成本,并在实际上减少了道路的使用寿命。种种教训都使人们充分认识到,只有严格把握施工技术,按照标准严格管控施工质量,才能持续推动交通建设发展进步。

1工程概况

本段工程为秦抚快速路工程,设计等级为公路Ⅰ级,道路全长6Km,标准横断面宽度为67m、公交站处横断面宽度为74m,菱形立交桥处横断面宽度为76m,开山段标准横断面宽度为60m。挖方工程量约190万方,填方约85万方,其中挖方工程中石方约96万方。在城市道路路基施工中,只有做到精心组织、合理安排,才能在技术保证的前提下,把握好工程施工质量,建成高质量的市政道路路基工程,使城市道路发挥快速、便捷的功能。

2路基的施工准备工作

2.1做好工程勘察

根据水文地质情况,进行分类、整理,结合以前施工经验制定出满足不同类型土质、含水量的路基要求的施工方法和路基基底处理方案。对工程实际工程量做详细调查,确定工程日进度计划,根据日进度计划,对人力、机械、材料做出合理的组织,制定有力的措施,确保日进度计划的落实,使工程施工最大程度的达到最优化。

2.2严格控制施工材料

在路基施工的技术质量控制工作中,从根本上还是对工程材料使用的控制。首先要及时清理路基填料中不合适的工程材料,在路基填筑工作之前,施工人员要根据工程沿线的土壤进行相关的实验分析,包括干密度和含水率的测定,然后进行填筑成品的检验。

2.3做好施工测量

在本工程中,为了加强过程的测量管理工作,杜绝错误,提高精度,减小误差,拟在本工程中实施三级管理制度。严格执行有关测量工作监理报验程序,测量复核制度,高程经测量工程师复测合格,出具复核结果,再上报监理复核、审批后,方可进行施工。在施工现场周围布设一级附合导线控制网(四等水准高程控制网),导线点间距离控制在200m左右,利用原有桩位时,必须与监理工程师进行复核,经认可后使用。对布设好的控制导线、水准点做好有效保护,设立标志牌。施工放样由控制导线点直接测设,避免使用支导线测设。

3路基工程施工技术

3.1基底清理

地面表层的种植土含有草根和有机杂质,时间长容易腐烂,引起路基沉陷,所以对填方路段和利用挖方段的原地面要清除表土。路基范围内的树根要挖掉,坑穴填平夯实,在清理地表后要整平压实。一般要清除表土至边线,填穴整平再压实,路基稳定不沉陷。另外,为了保护施工场地周围的建筑物不受损害,还应该对其进行加固工作。在对表土进行清理的时候,应该把表土彻底清理干净,这样做会使让施工场地显得美观整齐,为施工人员建立良好的工作环境,土质较好的表土也可以得到科学的利用。

3.2挖方路基施工

施工前切实做好临时排水设施,并与永久性排水设施相结合,使施工场地处于良好的排水状态,且排出的水不得危及附近设施。

土方边坡开挖,由测量员放样坡顶线,撒出清晰石灰线,采用推土机和挖掘机开挖,测量人员采用现场同步控制的方法,一次性开挖修筑。施工过程中应加强测量监控,边坡随开挖随修整,并及早施做边坡防护。土方开挖应按图纸要求自上而下的进行,无论开挖工程量和开挖深度大小,不得乱挖超挖,严禁掏洞取土。施工过程中若发现土层性质有变化时,应修改施工方案,并及时报驻地监理。

雨期开挖时,宜分层开挖,每层底面有大于1%的纵坡;挖方边坡宜沿边坡预留30cm厚,待雨期后再整修到设计边坡。开挖路段施工宜于距路基顶面30cm 处停止开挖,待雨期后再挖到设计标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挖运土方应及时运至土场,不得随意乱堆放,以减小对交通及周边环境的影响,土场应做好排水设施,始终保持土场内不积水。

路基施工应与道路排水系统施工密切配合,避免地下排水管道施工时路基的二次开挖。路基挖方段施工时,应考虑路基土因碾压造成的沉降量,其沉降量由试验确定,开挖将接近设计标高时预留出沉降量。

3.3填方路基施工

本工程采用人工配合推土机初平,平地机整平,由边向中先用6~8t两轮压路机压实,再用12~15t、18~22t 三轮压路机压实。填土路基采用灌砂法检测其压实度。填土路基按“四区段,八流程”水平分层填筑施工。四区段是:填土、平整、碾压、检测区段。即填、平、压、检。八流程是:施工准备测量放线、基底处理、分层填筑、摊铺平整、碾压夯实、检验签证、路面整形、边坡整修。

施工时必须做好施工现场内的排水工作,必须将地面积水排出路幅范围以外,将路基土疏干,以确保路基的稳定,可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排水方式,如盲沟等形式。路基填土应不含任何不适宜工程使用的土,如淤泥、沼泽土、建筑垃圾、含有残树根等腐质的土以及含水量较大的土。清除路基范围内的淤泥、杂草、树根及表层耕植土。路基填土必须分层压实,每层松铺厚度一般不应大于30cm,每层的压实厚度不得大于25cm。严禁使用一次性填高、一次性压实的方法,严格控制对应施工质量控制指标。

为保证路基边坡的压实度,一般路段的路基两侧各加宽50cm 的碾压宽度。道路路基施工前应对路基做全面检查,其压实度、平整度、弯沉值等指标应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如达不到设计规定值,应查出其范围后做进一步处理。路槽的施工应与地下管线的施工密切配合。管线施工应按由深及浅的顺序施工,以避免管线敷设的二次开挖。土基施工过程中若出现水稳定不良现象,应及时通知设计单位进行加固处理,并报监理工程师。

3.4路基碾压控制

碾压通常都是先从路基边缘一侧开始,然后逐渐向中间进行推移。在碾压过程中还要对每次碾压重叠的距离和碾压次数进行有效控制。初压时一般使用静压方法,复压则常常选择振动压实的方式。直线段路基碾压通常是由两边向中间推进,曲线路段的碾压则有所不同,如果曲线半径较小,一般采取由内向外推进的方式。在纵向碾压过程中,需要将轮迹的重叠度控制在50cm;进行横向碾压时,根据路基的宽度确定重叠量。

碾压程序为先轻后重,先慢后快,即先用8~10t轻碾稳压,后用18~22t重碾成活,达到规范要求的压实度,并使路基平整没有轮迹为止。碾压速度在静压时1.5~1.7km/h,振动碾压2.0~2.5km/h。

碾压结束后,要确保路基的压实度达到规定的标准要求,同时路基表面不能有压路机的轮迹存在。对于路基边缘无法使用压路机进行碾压处理时,则可人工夯实。

3.5地下管道(井)施工

在管道施工中,要做好与道路路基施工之间的协调配合。首先,做好测量放线。在进行管道水准测量时,应沿线设临时水准点,临时水准点标高值由路基施工控制水准点引测。其次,沟槽开挖。开槽前要认真调查了解地上障碍物及地下地质情况,以便开槽时采取妥善加固保护措施,同时组织好人员及机械,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土方开挖采用机械开挖,槽底预留30cm由人工清底。开挖过程中严禁超挖,以防扰动已压实地基。对于有地下障碍物(管、缆)的地段由人工开挖,严禁破坏。三是,道路路基施工方要和管道施工方做好沟通交底,并加强现场监护,尽力避免道路施工过程中对管道造成的误伤。

结束语

综上所述,路基是城市道路工程的重要构成部分,路基施工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到城市道路工程总体质量和使用寿命。为了能够有效延长城市道路使用寿命和提高其质量,施工企业应严格按照相关城市道路工程路基施工技术规范要求施工,加强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参考文献:

[1]邹慧红.公路工程施工中主要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8).

[2]熊苏斌,胡正.关于公路路基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的研究[J].科技与生活,2010(22).

[3]潘晚东,韩世莲,王国平.粉煤灰在常州至江阴高速公路中的应用[J].江苏交通工程,2002(4).

[4]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JTG D30.2004.公路路基设计规范[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作者简介:席向明(1988.03)男,河北秦皇岛人,汉族,主要从事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管理工作

论文作者:席向明

论文发表刊物:《低碳地产》2015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8/18

标签:;  ;  ;  ;  ;  ;  ;  ;  

刍议城市道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论文_席向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