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育传播的特点_教育论文

论教育传播的特点_教育论文

教育传播学特征述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传播学论文,特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育传播学是从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才逐渐形成的一个新的学术领域,它是传播理论向教育研究渗透而产生的结果。但是,作为传播学与教育相结合而形成的一门独立的边缘新学科,却是近十几年的事情。认真研究教育传播学的特征,运用传播学的原理,并根据教育的客观规律,探求获取最佳教育效果的途径,是具有重要意义的。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教育学者越来越重视对教育传播学的研究,认为教育传播学虽然是从传播学中逐步分离出来的一门学科,但它有自身的特点。如果不认识这些特征,就很难发挥教育的总体效益。

本世纪以来,随着教育领域内科学技术成果的不断介入,各方面都发生了重要变化。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在教育过程中广泛采用了现代化的传播媒体。四十年代传播学兴起,有人开始运用传播理论对教学进行研究。六十年代美国首先建立“视听教育”协会。此后,随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于七十年代改名为“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对于“教育传播”,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根据在对人类学习和交流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所确定的具体目标,来设计、实施以及评价教与学总体过程的系统方法”。也有人认为它“是一种根据种种具体目标,对教与学总体过程进行设计、实施和评价的系统方法论,它以对人类的学习和交流的研究为基础,将人和人以外的资源综合利用,以促进更有效的教学。”

以上两种观点主要强调了教学的技术与评价,而忽视了传播的一方面。我们认为,“教育传播学”应正确阐述教育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规律,明确“教育”与“传播”的各自特性与有机联系。

仔细研究、对比一下教育与传播的过程,就可以发现,在教育过程中的六个学习要素如有机体、刺激、刺激的感知、刺激的解释、对刺激的外里反应、反应的结果,与传播学中六要素通道、信息、译码、受者(信宿)、编码、反馈—除传播学中受者与传者(信源)的流向而不同各自交换角色,这同学习过程略有不同外,其他几乎完全相同。从这个角度可以断定教育就是一种传播现象,教育过程也就是一种传播过程,而教育传播学则侧重研究教育信息的传播,它是按照教育的功能和目的,通过对知识信息的传递来培养和训练人,从而进行信息交流过程。

与大众传播学相比,教育传播具有如下特点;

1.受者的特定性。大众传播受众的一个特点是多、杂、教、匿,而教育传播的受众则刚好相反,相对说是少、纯、集、显。至于在学校里进行的教育传播,那更是集中了教学的传播特质。

2.传者的导控性。教育传播与大众传播相比,其目标更明确,对受众更具有引导控制性和强迫性。比如教师为达到规定的教学要求,就必须制定教学计划和方案,还必须通过考试检验教学效果,而大众传播媒介一般以潜移默化的手段去影响,而不能采取强迫性接受。

3.内容的时效性。与大众传播相比,教育传播在内容上具有自己的特点,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看:首先,大众传播要求大信息量和内容真实性。而教育传播则强调科学性和知识性,以体现教学的价值。其次,大众传播强调速度,要求越快越好,而教育传播则不必去“抢”速度,为了能使学生接受消化,需要精心设计,反复、缓慢施教。

4.内容系统性。大众传播的新闻可以相互独立甚至相互矛盾,只要有新闻性均可,比如报道敌对双方发表的消息。而教育传播则一定要求内容具有系统性、连贯性。

5.效果的确定性。教育传播要求有明确的目标。在学校不论哪门课,都要规定达到一定的教学要求、并进行检查,如达不到,就要采取补救措施,如仍达不到就可拒绝承认其结果,如功课不及格不给予毕业,不承认学历等。而大众传播主要是向受众传递信息,受众并不一定为这个信息作用而行动。比如广告的目的是为了吸引受众成为商品的顾客,但究竟有多少人因广告去购买商品,则无法精确统计,但教育传播就可以精确地确定效果。从这个意义上讲,教育传播是指各类传播中效果最高、最有保证的一类。

如果从传统的通道与媒体传播的方式、模式而言,教育传播也有自己的一些特点:一般认为教育传播的通道与媒体大众新闻传播相似性较大,而教育传播的模式则与大众传播有一定的区别,并有自身特点。

模式或模型作为一种理论简化形式具有构造、解释、启发、预测等多种功能。其涵义是以特定的手法去反映某对象的某个侧面或某些主要属性。这被反映对象又可称作原型。研究和运用模式来揭示原型的形态、特征和本质的方法又称模式法。

随着模式法的发展,模式已超越作为客体的模写、样本这个范围,成了对客观事物的特征和变化规律的一种科学抽象。在所研究的主题范围内,它更普遍、更集中、更深刻地描写了客观实体。在传播学中,克劳德·申农和沃伦·韦沃尔的《传播的数学原理》(1949年)创立的模式,对于有关传播的其他模式与理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和启迪作用。这个模式后来成为人们所熟悉的信息论。信息论的许多概念给人们提供了洞察框架,于是,该模式也被行为科学学者、语言学者推用于各自的领域,申农、韦沃尔创立的模式是:“信息→传播者→信号→接收者→目的地”。

申农—韦沃尔的理论与模式基本上是关于信号的传递理论,所涉及的是这样一个问题:哪一种传播渠道能够运载最大数量信号?从发射器到接收器途中,产生的噪音将会破坏多少传递信号?这些都是通讯机器系统中的一些技术问题,这种信号传输的信息量等是可以用数学方法进行定量测定的,然而,通讯机器之间的信息传递不能等同于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

所以,此模式很难解释教育传播过程。这是因为:一、教育传播不是简单的信号传输问题,参与教育传播过程的双方都是具有意识和个性的人。当一方接收到另一方的传播的符号序列后,便在头脑中进行识别,同时运用已有信息储存作为参照系对它进行解释,从而摄取对方传递的信息。不仅如此,接收方还在将对方传递来的信息与储存信息相联系,构建新的信息,即自己解释,并向对方作出反应。

其次,教育传播是在一定的社会关系和人际关系中进行的,其传播所涉的范围及问题远比机器更复杂。在教育传播中,双方受社会关系(师生关系、集体与成员之间关系)、人际关系(朋友关系、恋爱关系、敌对关系)规则的制约。

从信息论来看,申农—韦沃尔模式是狭义信息论。而教育传播理论与模式本质上是广义信息论。狭义信息论研究只限于狭义信息的语法信息,即信息中符号与符号之间的统计关系问题,而广义信息论必须涉及信息符号所代表的实体意义,这是语义信息问题,还要涉及信息符号对使用者是否有价值的问题等。

由于申农—韦沃尔模式在解释教育传播中的缺陷和不完善,我们认为教育传播模式应该由五个部分组成,即教育者、教育信息、媒体、受教育者及效果或反馈。

教育者。在教育传播中,教育者是培养学生的专门人员,一般指教师。从教育传播学角度看,教育者在这过程中担任着教育信息的编码、选择、发送和导控角色。1.信息选择。教师在处理信息时,第一步就是选择教育信息。这一点往往集中在选教材和备课中。从某种意义讲,教育者只能“照本宣科”,不能擅自更改。2.信息控制。在教育传播过程中,教育者作为主体性因素,要及时对信息进行控制和调整。3.信息编码。教育信息的编码指教师将适合学生接收的进行处理。成功的编码应有四个条件:第一,熟练地掌握有关符号,如口语、文字、外语、计算机语言、图表等。第二,组织有效的信息,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等。第三,掌握教育软件的编制技术。第四,掌握必要的心理学知识。

教育信息。从狭义上说,教育信息是指可以减少或消除受教育者对于事物的不确定性的教育内容,它具有三个功能,即使受教育者获得新知识和技能,使受教育者形成新的习惯和行为,并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和感情。从广义上说,教育信息还可包括同传递教育内容有关的其它信息,如控制性信息、反馈性信息、管理性信息和干扰性信息。

教育信息的基本特点是:1.科学性。它不是蕴藏于客体之中未经提取的信息,而是为前人提取、处理并转为人的科学认识的一部分。2.系统性。它是经专家精心编制的具有一定的严密体系的知识内容,而不是零碎的、无序的。3.针对性。与新闻传播、大众传播相比,它更具有目的性,其信宿是相互约定的,对不同对象进行传播的教育信息不能随意改变。4.层次性。它不仅有各种类型,而且是按一定的结构层次组成的统一体。同时,环环相扣,组织严密,强调传递的梯度结构。5.思想性。它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思想色彩。6.新颖性。对于受教育者而言必须是新鲜的、未知的。7.易接受性。它传递的信息要便于接受者的吸收,与接受者知识结构发生结合。8.适量性。它必须在一个时间单位内要恰到好处,教育传播信息量过小,不能满足受者的需求,过量又会对信源产生排斥。9.可记忆性。与大众传播信息相比,教育信息要求必须有一定的记忆性,不能闻过即忘。对有些教育信息,不仅要解释,甚至要终生记忆。但新闻信息大众则可以“充耳不闻”,“视而不见”。10.复述性。受教育者接到教育信息后,经过理解处理,应可以复述和表述,即要消化。

受教育者。在教育传播中,学生是教育信息的接收者,但从系统观点看,他们不是被动的吸收者,而是能动的人,他们一方面受教育,另一方面又反馈信息,是教育传播中的双重角色,并形成一个自我传播系统。一般说来,受教育者传播行为可分为寻求信息、接收信息与符号译码、信息编码、反馈四个环节。教育信息的接受者对信息的接收也有一定的条件。一般认为应包括四个方面。1.知识水平。如接受传播的必需知识。新闻信息往往要求雅俗共赏,要求大众化。而教育传播的受众就必须主动去适应信息,而不能让信息去适应受众。2.健康状况。教育传播要求受众必须有一定康健条件,比如在校学生不能缺课等。否则无法接受信息。3.心理因素,比如学习动机等。4.自学能力和反馈能力。

在教育传播中,师生之间传播是个互动过程。研究其特点有助于教育传播更好发挥功能。

1.依存关系。在教育传播中,师生依存关系表现为三点,从互动方位考察,教师处于信息传播的主导地位,是主导流向;从互动时间上考察,互动能否进行,其效果如何,取决于双方的能动性,缺一不行,只有双方都处于积极主动的状态,互动才能产生好的效果。

2.差异关系。维持双方教育传播互动的纽带必须有差异,就像流动的水一样要有落差。在新闻传播中,信源与接受信息可以没有落差,比如报纸、广播传播的普及知识对某些高层次知识结构的人而言,完全是多余,但由于受众的差异性,还可以传播。但在教育传播中,“信息流”与受众就必须有“落差”。如果一个教师讲授的内容完全是陈旧的,甚至是明显的错误就会引起受众的排斥。一般说,师生的差异(这里指知识与传播水平)越大,相互间传播互动效能就越高。其信息量、影响性、权威性也越强。

3.互补关系。这也是教育传播中强调的双向交流过程,这种关系有积极交流,也有消极的交流。一般地说,知识信息起着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的作用,而情感信息则起着启动、定向、引导、维持、调节和强化作用,教育者正确掌握交流,就有可能进行有效的教育传播,取得预期效果。

标签:;  ;  ;  ;  ;  

论教育传播的特点_教育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