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ightStor SRM 存储资源“好管家”

BrightStor SRM 存储资源“好管家”

一、BrightStor SRM存储资源“好管家”(论文文献综述)

骆家駹[1](2019)在《信息化赋能下的中央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研究》文中指出改革开放40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企业资产重组、行业联合、兼并收购等行为逐渐活跃,企业集团以及集团化管理行为得以快速发展。但与国际跨国集团公司丰富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管控理念相比,国内大型企业集团的管控模式、管控手段、管控能力都存在较大差距,甚至出现因财务管控力度不到位而产生损失的现象,引起了理论界和实务界的高度重视。同时,随着信息技术的高度发展与应用,赋能理论不断完善,管理信息系统已深入到各行各业,其有效性、便捷性、准确性为企业建立有效的财务管控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本文以探究信息化赋能下的中央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为研究重点。通过文献回顾,对信息化赋能和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的研究现状进行总结,在理论和实践等方面提出现有研究存在的不足,尝试通过案例研究来回答“在当今信息赋能条件下,科学的中央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是什么”。通过对国机集团及其子集团中国一拖、苏美达集团的案例研究,探究信息技术驱动下与集团战略协同的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的演变路径,研究发现随着集团的发展,集团的规模边界发生变化,集团内部管控需求也随之变化;企业信息能力的进步促进了集团能力边界的拓展,进而影响并改变了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的演变路径。通过案例研究,分析不同情景中信息化的赋能机理,发现只有当子集团具备通过信息系统合理管控风险的能力时,母公司可以采用更具弹性的集团管控方式,实现赋权。母公司基于战略发展的要求,通过构建业财融合的信息化体系,整合、收集集团内部信息,实现对集团业务的实时监控。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应需财务管控模式,该模式的内涵是:在信息赋能下,企业集团母公司为减少财务管控中的信息不对称风险,改变信息因素对集团财务管控模式选择的影响,并使其自身在集团财务管控的运作中可根据子企业的不同情境选择差异化和弹性的管控方式,真正实现应需管控。本文根据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相结合的原则,从管控结构、管控目标、管控核心思想和实现方法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最终构建了一个系统的集团财务管控框架。本研究致力于探究企业利用信息技术如何打造科学的管理体系、经营体系和决策体系。企业经营模式向集约化、精细化转变,管理决策向动态、科学、高效转变,是我国中央企业集团“由大变强”的必然要求,信息赋能的财务管控可以提供必要的管理与技术支撑。因此,结合信息化技术的进步对中央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进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如下:(1)探究集团财务管控模式与战略的协同机制,以往研究指出战略是影响集团财务管控的因素,但并未深入分析其协同机制是什么。本研究通过案例研究发现集团财务管控在企业规模和能力边界动态改变的情况下,从而协同战略发生变化,丰富了财务管控的研究。(2)研究了信息化赋能集团管控的作用结果,前文指出,企业信息技术投资与企业经济绩效之间应具有积极联系,但大量企业实践活动结果却与学者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通过案例研究本文发现信息技术为集团财务管控提供了基础,从而提高了集团绩效,为这一研究问题提供了实践支撑。(3)探究了信息化赋能集团管控的作用路径,分析不同情景中信息化的赋能机理,丰富了集团管控的理论。本研究通过案例研究探究信息技术服务财务管控的内在逻辑。(4)通过案例研究,发现基于信息化陚能,适应如今中央企业集团需求的管控模式为应需财务管控模式,丰富了集团管控理论。本文将信息管理和财务会计的学科内容结合在一起进行研究,通过跨学科研究的方式,将信息技术融合到集团管控中,在数据技术架构的有效支撑下,构建了信息化赋能下科学的集团财务管控模式。(5)基于信息技术的角度,构建科学的中央企业集团财务应需管控模式,丰富了财务管控的研究。为目前集团管控问题提供新的解决途径和解决方法,进一步完善了我国大型中央企业集团的财务管控研究。

吴俊峰[2](2009)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基本问题研究》文中认为历经了美国内战、两次世界大战、经济大萧条、“9·11”袭击和一次收购,一直屹立不倒,被纽约大学金融教授罗伊·史密斯形容为“有19条命的猫”,有着158年历史的美国顶级投行—雷曼兄弟终于在此次席卷全球的次贷危机中轰然倒塌。作为2006年次贷证券产品的最大认购方(占有11%的市场份额)的雷曼兄弟在2008年2月到8月间,损失接近70亿美元;在截至8月31日之前的3个月里,又损失39亿美元,雷曼兄弟股价一路暴跌。而在韩国开发银行终止收购雷曼兄弟60亿美元股票资产的当天,雷曼兄弟股价再次直线下挫43%,资产缩至29亿美元,身价甚至不及美国几家规模较小的地区性银行。在美国财长保尔森宣布政府不救助雷曼兄弟之后,失去一切救助力量的雷曼兄弟只能走上破产的不归路。雷曼兄弟一直以其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为傲,可依然逃避不了破产的命运,人们不禁要问:它的风险管理到底在企业高风险的业务中起到了什么作用,谁来监督和评价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无独有偶,几乎在雷曼兄弟宣布破产的同时,中国爆发了震惊全国的三鹿奶粉事件,这次事件使中国的乳业遭到了严重的打击。中国奶业的龙头企业,奶粉销量连续11年位居全国第一,液态奶产量国内排名第四,经营了52年的三鹿集团濒临倒闭。人们除了谴责企业的不道德和其经营者的违法行为之外,也对企业的战略风险、价值观风险、质量风险和法律风险等的风险管理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研究。风险管理不仅仅是对高风险的金融行业企业,对传统的行业企业同样至关重要。在市场化、国际化的进程中,我国的企业在日趋激励的市场竞争中,在风险越来越复杂的经营环境中,在普遍尚未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的情况下,如何建立健全企业的风险管理体系,如何有效的管理风险,确保风险在可接受的水平之内,是企业管理人员必须要面对并解决的问题。本文的研究正是基于当前社会对企业风险管理的要求,着眼于如何充分发挥价值增值审计的功能,确保全面有效的实现风险管理目标,解脱受托管理者的风险管理责任。在总结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本文研究了审计模式的发展演变以及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产生的根源,提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基础,并构建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框架。将审计嵌入企业风险管理过程之中,通过企业战略评估及经营风险分析,确定审计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审计的效率和效果。同时,为了加强对实务工作的指导,本文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技术和基本流程进行了探讨。本文共分六章。第一章,导论。对本文的参考文献进行了综述,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分析。本章阐述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分析了审计目标从传统受托经济责任拓展成现代受托经济责任的演变。接着通过回顾审计方法理论,说明了风险导向审计是审计发展的必然趋势,然后论述了风险导向审计的其他理论基础:风险管理理论、战略管理理论、系统理论。本章的研究为下一章研究构建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框架奠定了理论依据。第三章,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本章从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本质和特征出发研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框架。以受托经济责任的发展为基础,笔者认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理论框架应包括以下主要内容:本质、假设、目标、功能、对象、约束条件以及基本方法。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框架以本质为逻辑起点,决定了审计目标以及审计功能的拓展,进而决定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象,对应特定审计对象的审计目标及审计功能的实现,必须满足审计约束条件的要求,最后,本章研究了实施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方法。第四章,企业战略评估和风险分析研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以企业战略评估和风险分析为起点,确定基于战略的审计重点及审计周期,进而编制审计规划。本章主要研究战略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重要地位及战略风险分析,并以XXX公司为例研究战略目标阶段分解及总体风险架构,探讨风险分析的基本技巧,研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规划的编制。第五章,企业全面经营风险识别及评估研究。从本章开始研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具体实施流程和方法。本章分析了经营风险的层次和种类,研究经营风险评估的基本流程,构建风险模型,确认风险特性、动因及相互关系,最后确定具体审计项目。第六章,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流程研究。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包括审前工作、具体实施以及后续审计三个阶段。从审前准备、制定审计方案、实施审计测试、编制审计报告到实施后续审计,将风险评估贯彻始终。本文的主要创新点在于:1.论文选题切合当前需要,具有现实意义。现代公司治理的核心在于科学的决策,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有效的企业风险管理是科学决策的关键,也是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保证。企业经营失败的原因可能并不在于企业没有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而在于企业的风险管理活动没有有效的运作,实现风险管理的目标。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就在于评价企业风险管理的有效性,为实现企业风险管理的目标提供合理的保证。本文的研究正好切合当前企业经营管理的迫切需要,有助于解决实际问题。2.本文构建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框架,弥补了该领域理论研究的不足。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当前的研究缺乏系统性、完整性,尚没有建立合理的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框架。笔者通过研究,尝试构建了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框架,为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开展提供了理论基础。3.本文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实务操作和具体方法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将风险管理的基本技术和方法与现代审计技术与方法相结合,以战略评估和风险分析为基础,研究审计重点,合理分配审计资源,探索了一种新的审计模式。

晓涵[3](2002)在《守护企业数据财富》文中认为Gartner报告认为,持续的企业存储需求带动了全球存储管理软件市场的迅速膨胀。除了存储容量的持续增长,企业资源管理(ERP)、客户关系管理(CRM)、数据仓库、商业智能供应链管理(SCM)都要求有一个安全可靠、高性能、可扩展、可管理的信息存储基础架构。旺盛的需求使得存储管理软件市场的增长非常迅速。2001年世界存储软件市场增长26.4%,达到66亿美元,预计到2005年将达到167亿美元,而这一数据是2000年的53亿美元的3倍。在众多的管理软件中,CA公司存储管理软件家族有着独特的特色。同时最新提出“存储无边界”的理念。为此,记者近日走访了CA公司的存储专家陈立钧,谈谈企业如何进行存储管理? 如何保护企业的数据财富?

二、BrightStor SRM存储资源“好管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BrightStor SRM存储资源“好管家”(论文提纲范文)

(1)信息化赋能下的中央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 国有企业集团的发展历程及管控特点
        (2) 信息化在财务管控中的作用
        1.1.2 理论背景
        (1) 管控理论
        (2) 组织治理理论
        (3) 新时代下国有企业的公司治理理论
        (4) 信息化赋能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
2 文献综述
    2.1 企业集团及其财务管控
        2.1.1 企业集团
        2.1.2 集团财务管控
        (1) 集团财务管控的内涵及特征
        (2) 集团财务管控模式
    2.2 信息技术赋能与财务管控
        2.2.1 赋能
        (1) 赋能的概念和类型
        (2) 信息赋能的应用
        2.2.2 财务共享服务
        2.2.3 信息技术与财务管控的关系
    2.3 文献述评
3 信息技术对企业集团财务管控影响机理研究
    3.1 理论基础
        3.1.1 集团管控理论
        3.1.2 交易成本与企业边界理论
        (1) 交易成本理论
        (2) 企业边界的双重属性及其扩展条件
        3.1.3 权变理论
    3.2 信息技术对集团财务管控的影响分析
        3.2.1 集团财务管控内容
        3.2.2 信息技术对财务管控的边界的影响分析
        3.2.3 信息化对集团财务管控的内容影响分析
        (1) 基于财务共享的价值追踪
        (2) 基于风险识别的价值衡量
        (3) 基于战略决策的财务管控
    3.3 信息赋能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的逻辑分析框架
4 研究设计
    4.1 研究方法选择
    4.2 案例选择与数据处理
        4.2.1 案例选择抽样方法与案例选择
        4.2.2 数据收集与数据分析
5 信息化赋能下的中央企业集团财务管控研究
    5.1 案例描述
        5.1.1 案例对象
        (1) 国机集团简介
        (2) 国机集团发展过程
        5.1.2 图机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的演进
        (1) 国机集团财务管控的分权管控阶段
        (2) 国机集团财务管控的集中管控阶段
        (3) 国机集团财务管控的随需管控阶段
        5.1.3 国机集团财务信息化的建设
        (1) 建设背景
        (2) 信息化实施策略
        (3) 信息化实施
        (4) 财务信息化建设
    5.2 信息化对集团财务管控的效果分析
        (1) 进一步夯实了会计信息基础
        (2) 提高财务报表的质量
        (4) 提升集团财务管控
        (5) 优化财务管控模式
        (6) 数据集成与实时共享
6 制造业企业集团的财务管控研究
    6.1 案例描述
        6.1.1 案例对象
        (1) 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简介
        (2) 一拖集团发展过程
        6.1.2 中国一拖财务管控模式演进
        (1) 中国一拖集中财务管控阶段
        (2) 中国一拖相融财务管控阶段
        (3) 中国一拖财务管控的应需管控阶段
    6.2 中国一拖财务管控效果
        6.2.1 集团管理方面
        6.2.2 经济效益方面
    6.3 中国一拖财务管控模式演进分析
        6.3.1 集中管控阶段: 以集中高效配置集团资源为主导
        6.3.2 相融管控阶段: 以适用集团纵向一体化发展为主导
        6.3.3 应需管控阶段: 以适应集团价值链升级为主导
7 贸易服务业企业集团的财务管控研究
    7.1 案例描述
        7.1.1 案例对象
        (1) 苏美达集团简介
        (2) 苏美达集团发展过程
        7.1.2 苏美达集团财务管控模式演进的案例描述
        (1) 苏美达集团财务管控的分权管控阶段
        (2) 苏美达集团财务管控的相融管控阶段
        (3) 苏美达集团财务管控的应需管控阶段
    7.2 苏美达集团财务管控效果
        7.2.1 集团管理方面
        7.2.2 经济效益方面
    7.3 苏美达集团财务管控模式演进分析
        7.3.1 分权管控阶段: 以支持集团灵活决策为主导
        7.3.2 相融管控阶段: 以适用集团价值链延伸为主导
        7.3.3 应需管控阶段:以适角集团产业升级为主导
8 多案例的讨论与分析
    8.1 集团财务管控模式选择路径研究
    8.2 信息技术赋能机制研究
        8.2.1 赋能过程
        8.2.2 赋能结果
    8.3 信息赋能条件下的中央企业集团财务应需管控模式
        8.3.1 应需管控模式的信息系统基础
        8.3.2 模式内涵
        8.3.3 模式选择因素
        8.3.4 模式应用优势
9 结论、启示与不足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创新点
    9.3 实践启示
    9.4 不足与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基本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经济社会重大事件推动审计实务和理论发展
        1.1.2 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理论的发展
        1.1.3 内部审计理论发展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的研究
        1.2.2 国内的研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法及创新
2. 风险导向审计理论分析
    2.1 受托经济责任理论分析
    2.2 审计目标理论分析
    2.3 审计方法理论分析
        2.3.1 账簿导向审计
        2.3.2 内部控制导向审计
        2.3.3 传统风险导向审计
        2.3.4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
    2.4 风险管理理论分析
    2.5 战略管理理论分析
    2.6 系统理论分析
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框架的构建
    3.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理论框架构建
    3.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本质
        3.2.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内涵
        3.2.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特征
    3.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目标
    3.4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功能
    3.5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对象
    3.6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约束条件
    3.7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方法
4. 企业战略评估与风险分析研究
    4.1 风险管理的战略信息要素分析
        4.1.1 企业经营模式
        4.1.2 风险承受度
        4.1.3 企业组织架构
    4.2 战略目标阶段分解及总体风险架构研究
    4.3 战略风险“评估”基本方法
        4.3.1 重要性评估
        4.3.2 可能性评估
        4.3.3 风险管理的有效性评估
        4.3.4 风险水平评估
        4.3.5 风险承受度
        4.3.6 风险可管理性分析
        4.3.7 风险管理效率分析
    4.4 基于战略及其风险分析的内部审计规划
5. 企业全面经营风险识别及评估研究
    5.1 企业经营风险层次分析
    5.2 企业经营风险种类分析
        5.2.1 企业内部经营风险
        5.2.2 国内经营风险
        5.2.3 跨国经营风险
    5.3 经营风险评估流程研究
        5.3.1 构建经营风险模型
        5.3.2 了解风险特性
        5.3.3 风险评估与排序
    5.4 决定下一步行动
6.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流程研究
    6.1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审前工作分析
        6.1.1 风险导向审计动因分析
        6.1.2 业务关键目标分析
        6.1.3 关键绩效指标(KPI)分析
    6.2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实施流程分析
        6.2.1 制定审计方案
        6.2.2 实施审计测试
        6.2.3 编制审计报告
    6.3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后续审计流程分析
参考文献
后记
致谢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四、BrightStor SRM存储资源“好管家”(论文参考文献)

  • [1]信息化赋能下的中央企业集团财务管控模式研究[D]. 骆家駹. 北京交通大学, 2019(12)
  • [2]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基本问题研究[D]. 吴俊峰. 西南财经大学, 2009(01)
  • [3]守护企业数据财富[J]. 晓涵. 中国计算机用户, 2002(46)

标签:;  ;  ;  ;  ;  

BrightStor SRM 存储资源“好管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