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策略论文_杨锦铭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策略论文_杨锦铭

摘要:激励策略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课堂教学中运用激励策略不仅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而且符合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在激励教育中,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都得到了提升,充分的发挥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了学生的潜能,有效的提升了学习的效率。基于此,本文结合实际教学,对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策略进行论述,旨在提升物理课堂教学的水平,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激励策略

前言:经实践教学发现,很多学生都认为物理难学,故而参与物理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甚至表现的比较消极。造成这种现状的因素,固然有物理学科自身的原因,但主要还是学生的心理和教学手段方面的问题。因此,为了能够有效的改变这种现状,教师需要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着手,而激励策略的运用就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的发挥。

一、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落实激励策略的前提[1]。传统的初中物理课堂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较为紧张,这是由于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从学生的内心来讲,他们希望能够得到教师的尊重、认可、理解和关爱,和教师可以像朋友一样,希望教师能够帮助自己化解内心的困惑。因此,教师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的扮演好自身的角色,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发自内心的关心和爱护学生,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使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关爱,从而走进学生的内心,构筑和谐的师生关系。

另外,教学是师生之间的双边活动,学生是渴望和教师进行沟通交流的,往往过分严厉的批评会打消学生沟通的念头,使师生之间产生裂痕。所以,在和谐师生关系的基础上,教师要把握好与学生之间交流的机会,运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艺术和具有激励的话语,为学生输送动力,增强信心,打破传统的师生隔阂,进而构建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

二、设定激励性的目标

通过设定激励性的教学目标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2]。教学目标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的实际需求,在课前设定的,它为实施课堂教学和激励策略指明了方向。在设定教学目标时,需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不能太高,否则会带给学生过大的学习压力,容易打击学生的积极性,也不能过低,那样容易使学生产生消极的心理,丧失学习动力。因此,激励性教学目标的设定,要以学生通过自身努力可以实现为目的,从而在目标达成的同时学生会获得成就感,并建立自信心。

例如,在《浮力》这节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设定的激励目标为:首先,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浮力的方向、施力物体和浮力的单位,清楚浮力产生的原因及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理解浮力的计算方法,即称重法。其次,学会用弹簧测力计来测量浮力,初步掌握利用实验来研究物理问题,并掌握归纳出物理规律的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整理数据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最后,结合教学引导学生重视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鼓励学生大胆探索科学真理。另外,目标的设定要具有层次性,不仅要照顾到学生的个体差异,而且还要促进整体学生的思维发展。

三、教学过程中的激励

教师要对教学的过程给予关注,及时的实施激励策能够取得极佳的教学效果[3]。在教学过程中实施激励策略的方式有很多,比如,情感激励,榜样激励和竞赛激励等等。下面作者就以竞赛激励为例,着重探讨一下激励策略的运用。首先,通过开展竞赛活动,为学生营造一个竞争的氛围,利用学生的好胜心理和表现欲来实施激励策略,使学生能够积极的完成学习任务。另外,激励策略运用于复习课是比较适合的,可以采用个体和小组合作竞赛两种形式,这样能够突破传统复习课堂沉闷的氛围,使学生的复习课变得充满生机和吸引力。

例如,在复习“光现象”的相关知识时,教师就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将“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光的折射”和“光的色散”中的知识点制定成为竞赛题目。比如,光沿直线传播条件是什么?(2分)等等,然后根据竞赛内容的难易程度来确定竞赛的形式,若复习的知识点比较单一、难度不大时可以开展个体竞赛,如果知识点较多、难度较大时就可以用小组合作的竞赛形式。无论何种形式,都可以按照题目来设置抢答与必答题,并制定出相应的竞赛规则。竞赛激励策略的实施需要以公平性、及时性和适度性为原则,从而提升竞赛激励策略的实施效果。

四、运用激励性的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是实施激励策略的主要手段,贯彻于整个课堂教学当中。在实施激励评价策略时,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的积极表现给予激励性的评价,而且还要对学生的学习结果给予客观、准确具有激励性的点评。然而,目前却存在着这样一个误区,很多人片面的认为激励性评价就是要把学生往好的方面评价,不好要说成好,不好也硬要找到好的方面进行表扬,虽然这种积极的评价必不可少,但是这种表扬会对学生产生误导,使他们自我感觉太好,过于盲目的自信,导致他们无法清楚的认识自已,一遇到挫折往往就会自暴自弃、一蹶不振,反而不利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对激励性教学评价有一个全面的认识,激励不等于表扬,批评同样也是一种激励,无原则的表扬只会产生适得其反的效果。当然,教师必须要注意,在批评的同时要保护好学生的自信心,批评不仅要讲究策略,而且语言还要委婉,要根据学生性格特点和不同情况,区别对待,使学生能正确认识到自已的优点,也能清楚认识自已的不足,这样学生能够获得进步与发展。

结论:总之,激励策略的实施,使初中物理课堂教学充满活力,教师要对激励策略的运用不断的进行反思与完善,以此来提升激励策略的运用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红梅.激励策略在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9(05):9.

[2]张志杰.激发兴趣 助力教学——初中物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四点策略[J].名师在线,2019(12):57-58.

[3]李兴虎.初中物理教学中“弱势学生”激励策略[J].学周刊,2019(07):126.

论文作者:杨锦铭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2/28

标签:;  ;  ;  ;  ;  ;  ;  ;  

初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激励策略论文_杨锦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