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激励教育论文_刘丽丽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激励教育论文_刘丽丽

辽宁省朝阳县北四家子乡和平小学 122000

真正的骄傲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受,是因德艺超群而自信,因自信而从容淡定。反观一下我们的教育教学,常常会出现因为教师的不在意,而伤害了小学生脆弱的心灵的现象。本人曾在一次新课程拼音教学的公开课上,领略过这样的镜头:

教师欲请一名小朋友领读“g”“k”“h”。小朋友兴致勃勃地举起手,教师最后选中手举得很高的小男生,他连蹦带跳地到讲台前,响亮地读出了第一个声母“g”,之后咧着嘴巴笑,满怀信心地等待其他小朋友跟读。教师突然叫停,问:“你们觉得他读得对吗?”此时,那个小男生的笑容变得不好意思起来,或许他并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随后,一个小女生站起来说:“他读得太长了。”教师大喜:“是啊,声母应该读得短一点,我们在读的时候可不能像他那样……”小男生的笑容显得很不自然,似乎想要用笑容来掩饰自己的难为情和失败。老师继续讲课,没有给他继续读下一个声母或再读一次的机会。小男生不知所措地咧嘴笑着,身体贴着桌沿扭扭捏捏地“溜”了下来。坐回座位之后,他将脸躲藏在直立起来的语文书后,不管老师的课讲得如何精彩,同学们学得如何起劲,他都不予理睬。甚至到做课间操时,他仍没参与。直到课末,教师要求书写,他才勉强写起来。然而“祸不单行”,书写完毕,教师又恰巧拿起他写的字作范本来评论,还指出许多写得不好的笔画,面对再一次的失败,小男生趴在桌子上,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

一个刚刚入学不久的小学生,在这堂课中,由对学习、对自己充满自信到为自己的失败而感到惶恐,再到对周边的评价满不在乎、失去信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难道这就是我们的教学所要看到的结果吗?当然不是!在这堂课中,我们的学生已经丢失了一样成长旅途中最宝贵的东西——“骄傲”——发自内心的骄傲,那是一种自信,是一种态度,是一种欲望。

那么,我们的学生——祖国的未来,在他们的身上就更需要这种发自内心的“骄傲”。只有如此才能有不断学习的欲望,才能有勇于展示自我的信心,才能让每一个学生都“骄傲”地抬起头。

一、用你的信任激励学生

当学生产生自卑心理,对学习没有信心时,教师要相信学生存在智能优势,只要这种优势能得到发挥,每个学生都能学得好。我们要善于发现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哪怕是细微的优点。当学生做事情失败时,多对他们说一些“下次还请你来做,老师相信你能成功”之类的话,在“下次”之前,尽可能为他创造成功的条件,相信他的“下次”总会有进步的。

著名的“罗森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学生能否持之以恒地学习,与教师的信任程度有密切关系。当学生站起来不能流利地回答问题时,教师投去一个期待的目光,说一句信任的话语,帮助他成功一次,他在课堂上发言的积极性会更高,学习欲望会更强。因此教师在课堂上要给每位学生的心底种下一颗自信的种子,促使他们在课堂上最大限度地发挥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孩子多次尝到成功的喜悦,达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目的。

二、用你的尊重激励学生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同时又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师要用真情实意尊重学生。一些有经验的教师在课堂上始终表现出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回答时说:“请你回答。”回答结束后,再说一声“请坐下”。就这一个微不足道的“请”字,就能“请”出学生的积极性,为学生的心中“请”出骄傲之情来。

三、用你的帮助激励学生

当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缺乏勇气时,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就必须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帮助他们找到克服困难的途径,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增加了他们在课堂上的求知方法。

如我在教学《假如》一课时,要求当堂背诵全文,有五六名平时很少发言的学生光读不背,我就走下去指导他们背诵本文的方法,使他们当堂完成了这个任务。在以后的语文课上,这几名学生举手发言的次数明显增多了。学生容易在课堂上遇到困难,教师如果不及时给予帮助的话,学生的困难会越来越大,久而久之就会失去学习的欲望和信心。

四、用你的赏识激励学生

人需要赏识。学生常常把教师的赏识看成是对自己的评价,当他们得到赏识时,就觉得自己有了进步,以为自己在教师心目中是一个有发展前途的好学生,因而产生自身增值感,增强了学习的内部动力。教师要在学生的课堂行为表现中多发现可以肯定的东西,学生的答案或方法,如果是正确的,就加以肯定,这是“送人玫瑰”;如果是有创新的,就大加赞赏,这是“锦上添花”;如果是有偏差的,也可以从其他侧面加以肯定,这是“雪中送炭”。

在学生的成长过程中,再没有比自尊心更重要的了。不难发现,学生的身上都有一种“得意洋洋”的东西,那是天性,如果在成长的过程中不受到外界的伤害,能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那就是一笔财富。小学生比成人更能享受到成功的快乐,更能表露出成功的喜悦,也正因为心中“骄傲”,他们才拥有更多的自信去发现,去探究,去展示自我,也更健康地成长。我们作为学生的教育者和引导者,难道不应该尽力呵护他们心中的那股“骄傲”吗?

论文作者:刘丽丽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16年6月总第10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7/19

标签:;  ;  ;  ;  ;  ;  ;  ;  

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激励教育论文_刘丽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