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背景下中学德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论文_朱鹏 尹斌 陈晨

信息化背景下中学德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论文_朱鹏 尹斌 陈晨

朱鹏 尹斌 陈晨 安徽省淮北市淮纺路中学 235000

摘 要:在信息化背景下,如何才能开发出富有时代特色,既贴近中学生思想实际,又具有实用性、开放性、可操作性的,专题化、系列化的教育资源,从而克服当前中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工作随意、片面等弊端,是当前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信息化 德育资源 开发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基础教育是立德树人的事业。”显然,立德树人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核心所在,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本质要求。

原国家教委副主任柳斌说:“道德是整个人类社会得以存在,得以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础。”道德教育从其本质来讲就是使人成为人的教育。然而,就是这样一个无比重要的教育任务,在实际教学中,却常常被弱化。存在着德育内容缺乏系统性、时代性,方法缺乏灵活性、创新性和针对性等问题,难以适应信息化背景下学生品德培育的需要。基层德育工作者迫切需要系统、全面、科学而又实用的教育方案和相应的教育资源。

为此,“信息化背景下中学德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研究”课题组,充分考虑了信息化带给德育工作的机遇与挑战,以及现有的德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德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一、信息化给德育工作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1.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在推动人类逐步进入信息化时代。它不仅改变着人类的沟通、交往乃至工作方式,也使人类学习和摄取知识、信息的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1)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发生了巨大变化,过去以教师加书本为主的信息传递方式已经发生改变。据统计,互联网已经成为人类获取信息的第一渠道,据中央电视台2017年9月17日报道,中国网民的数量已达7.51亿,另据中科院的统计,2015年,中国公民利用互联网获取信息比例已经高达53.4%。在网民中,青少年所占的比例已经高达80%。

(2)信息传递的形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除了以往的平面媒体外,数字化的音视频、文字、图片等已经更多地乘上了网络快车,实现了更加迅捷的传递。

2.信息化给德育工作带来的便利与挑战。一方面,它使得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搜索引擎迅速获取一些最新的,以往难以获取的更多的教育资源,同时,还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媒体技术、互联网技术来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德育形式来实施德育教育活动。另一方面,由于学生和老师在获取信息方面具有同等的地位,教师获取的信息可能学生已经优先获得,信息新鲜感大为削弱。同时,由于学生已经习惯于通过互联网快餐式地获取那种碎片化、即时性的媒体信息,而使得传统的说教式教育效果大打折扣。与此同时,学生面对的是未加筛选的全息化的网络信息,这些信息良莠混杂,大量粗俗乃至反动的东西的存在,对于缺乏甄别和品鉴能力的青少年来说会产生很多负面的影响,这对我们的德育教育工作无疑又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3.传统德育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存在着很多值得改进之处。一方面,教育活动具有随机性和不完整性。除了在国家课程中体现相应的德育内容外,学校自行组织的德育活动通常是想起来做一做,推一推做一做,上边有相应赛事或者活动要求的时候做一做,德育工作缺乏慎重思考后的统一规划和部署。因此,学生接受到的教育当然也是残缺不全的。另一方面,德育形式缺乏灵活性。长期以来,德育教育无视当今开放、自由、个性的教育环境和主体的变化,存在着观念落后,方法陈旧,形式呆板,不注重激趣,以及不能从情感上打动学生,不能从思想上调动学生,不能在丰富的活动中感化学生等问题。

二、德育资源开发的基本思路和做法

1.根据中学德育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充分考虑当前德育工作中存在的缺乏连续性、全面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等问题的基础上,课题组认真分析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具体要求,通过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认真梳理中学阶段学生应当着力培育的品德素养,将这些内容合理划分为24个既相互独立,又协调统一的教育专题,力图确保学生接受德育教育的全面性。这些专题分别是,理想教育、习惯教育、纪律教育、礼仪教育、诚信教育、自律教育、网络教育、劳动教育、感恩教育、荣辱教育、挫折教育、审美教育、心理教育、友善教育、孝心教育、责任教育、环境教育、公德教育、和谐教育、爱国教育、国防教育、法制教育、廉洁教育、敬业教育。

2.根据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情况,充分考虑现代教育技术的手段,充分考虑学生对专题应当掌握的知识,应当具备的品行,认真设计单个教育专题的基本框架和结构方案。

专题概述:旨在让德育工作者把握本专题的德育目的、意义,以及重点、难点和实施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名人名言:用于使学生了解历史上伟人、名人对这一问题的重要性和意义的看法,选择时侧重考虑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三个维度,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

文章选粹:精选有关该专题的较为经典、精辟的论述,旨在帮助学生从理论的、逻辑的乃至史学的高度加以认识和理解。

典型案例:精选古今中外的典型案例或事例,案例的选择本着经典、感人、富有启发意义的原则。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旨在对专题立意起到良好的支撑和印证作用,从而使学生从思想意识的层面加深对相关观点的理解和认识。

音像资料:精选有关本专题的典型歌曲、电影、专题片等音像材料,旨在以新媒体的形式,从不同的视角对相关观点进行阐释,帮助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加以理解和认识,实现从理论到现实的思想过渡。

活动方案:精心设计诸如网络社区讨论、参观访问、思想沙龙、辩论赛、生活体验、主题班会等学生喜闻乐见、乐意参与的德育活动,促进优秀思想的内化和思想向行为的转化。

3.根据具体方案和搜集到的素材,编制并初步形成德育教育专题资源。在德育素材的选取上,我们力求做到观点明确、紧扣主题、内容详实而又富有感染力,既植根于丰富的传统文化,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在活动的策划上,一方面大量运用了现代的信息技术,比如组建网上家校社区、班级师生家长群,开展网上祭奠英烈、网上签名活动等;另一方面又充分考虑到处在信息时代的中学生的思维方式、接受能力和性格特点,精心设计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主题班会,通过讲故事、诵经典、答辩赛、说相声、演小品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使正确的价值观在活动参与中得到内化,使品行得到锻造和历练。

三、德育资源的应用研究

为充分检验所开发的德育资源的实际应用效果,课题组认真组织开展了相关的运用研究,具体做法是:

1.确定资源的运用方案。课题组将专题教育划分为三个递进的阶段,分别对应中学生在校的三个学年,针对三个学年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情况,将二十四个专题根据教育意图,合理分布在在校六个学期的不同时期,比如,开学初的理想教育、习惯养成教育,临近毕业时的劳动教育、公德教育和敬业教育等。

2.确定检测方案。由于学生品德水平具有明显的隐形特征,因此,德育效果的检测是一项较为困难的工作。为使检测尽可能真实地反映中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经查阅大量资料,最后确定采取问卷检测和阶段性集体表现检测相结合的方式。问卷检测主要采用了广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学院杨峰副院长的“初中生品德发展测试量表的研制”所提供的测试量表,参考了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刘玉娟、孟万金有关“中学生积极道德品质测评量表的编制研究”的有关研究成果。同时我们还结合学生的日常显性表现(学校针对班级进行的日常考核,包括遵规守纪、活动参与、学业成绩,以及获奖情况等多项指标)。

3.选取实验对象。为了使实验效果尽可能地具有可比性和普适性,我们分别选取了一所高中、两所初中进行实验。在同一所学校,我们尽可能地选取同一年级的初始状态具有相似性的不同班级作为实验班和对比班。

4.实施专题教育。运用所开发的德育资源开展系列化、专题化的教育活动。考虑到学生品德养成的长期性,我们以一个学期为周期,期间开展四个专题的教育活动。

5.阶段性效果检测。为了检测实际效果,原则上在每学期的期末进行一次效果检测,经过一年两个学期高初中不同学校的实验,数据都显示,运用资源实施教育的学生的品德发展水平都有了十分明显的变化。

6.反馈校正。根据实验情况,及时发现课题资源以及实施方案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对课题资源进行充实、改进。同时对改进的资源进行再次实验并检测效果。

四、价值分析及问题

1.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德育资源基于信息化这一大的社会背景,充分考虑了现代学生获取信息方式和接受喜好的变化,设计了很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活动。同时,二十四个专题涵盖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品德素养的方方面面,因此,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2.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开放性。课题资源不仅收集了大量教育素材,尤其是二十四个环节完整、形式多样而又灵活的主题班会方案,基本上可供班主任老师直接使用。同时,还能根据教育对象的特点,随时删减那些不适合的资料,补充相应的最新资料,因此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可操作性和开放性。

3.真正实现了德育工作的系列化、专题化。该资源完全针对学生品德培育这一重要工作,内容丰富、详实、全面。有计划、按步骤地实施教育活动,能使学生接受完整的,专题化、系列化了的德育教育,对全面培养未来社会需要的合格人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当然,德育工作是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全学科、全过程地加以实施。这一德育方案,只能是基层德育手段中众多可行措施中的一种,所选取的德育素材也不能说是众多资源中最好、最有效的,活动的设计还会有很多不恰当的地方,实效性的验证还只是限于部分学校的部分学生。为此,这一工作还需要在今后更长的时期内不断地加以完善和改进。真诚地期望广大德育工作者对我们的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以便于使我们的工作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杨峰 初中生品德发展测试量表的研制[D].广西师范大学,2000,(01)。

[2]刘玉娟 孟万金 中学生积极道德品质测评量表的编制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0,(4),75-79。

[3]佚名 论信息化手段在德育过程中的作用[DB/OL],2014,01,17/2017,09,17,http://www.doc88.com/p-7728008636172.html。

[4]王晓霞 核心素养更为核心的是品德教育[DB/OL].中国网,2016,11,11/2017,9,17。

[5]林崇德 坚持正确政治方向 凝练学生核心素养[N].中国教育报,2016年,9月,30日,第4版。

[6]朱鹏 中小学品德素养专题培育[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17,6。

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2016年度课题,课题编号AH2016055。

论文作者:朱鹏 尹斌 陈晨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8年1月总第25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  ;  ;  ;  ;  ;  ;  ;  

信息化背景下中学德育资源的开发与运用论文_朱鹏 尹斌 陈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