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非司酮治疗皮埋后子宫异常出血的效果观察论文_徐莉

米非司酮治疗皮埋后子宫异常出血的效果观察论文_徐莉

四川省阿坝州理县人民医院 623100

【摘 要】目的 探讨米非司酮治疗皮埋后子宫异常出血的效果。方法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妇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200例皮埋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接受维生素B6联合保宫止血颗粒治疗,实验组同时接受米非司酮治疗,比较分析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实验组观察对象治疗有效率为94%,对照组观察对象治疗有效率为16%,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皮埋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米非司酮治疗,具有较为理想的临床效果,因而可作为患者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具有较高的推广和应用价值。

【关键词】米非司酮;皮埋后子宫异常出血;临床疗效

皮下埋植避孕是一种育龄期女性较为常用的新型避孕措施,其治疗机制在于:对女性的生殖轴功能产生直接影响,进而抑制排卵过程,造成黄体功能不全现象,降低宫颈粘液的质量,避免精子通过,调整正常的子宫内膜组织结构和形态,进而达到避孕的目的。皮下埋植避孕因其可逆、长效、方便、安全和快速等优势,而得到了广大女性的认可和接受。然而,患者术后存在一定的子宫异常出血发生率,传统临床常用的短效避孕药、止血药等,虽然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但是患者接受程度较低,甚至有部分患者需要去除皮下埋植剂,因此,实现快速有效的止血逐渐成为了皮埋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临床治疗的首要目标,也是皮下埋植避孕得以继续推广应用的首要条件。本次医学研究就对米非司酮治疗皮埋后子宫异常出血的效果进行了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医学研究选择我院妇科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之间收治的200例皮埋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为观察对象,最小年龄22岁,最大年龄35岁,平均(31.2±3.2)岁,全部观察对象均已婚已育,体重均在70kg以下,且未见皮埋手术禁忌症、严重妇科疾病和全身性疾病,手术前3个月内未接受任何拔罐、刮痧、针灸和药物治疗,月经完全正常,其中,点滴出血患者34例,约占17%,经期延长患者166例,约占83%,根据患者入院治疗时间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100例,且两组患者各项基础性资料比较不存在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2 方法

全部观察对象均于入院后第1天开始接受药物治疗,实验组观察对象接受2片维生素B6片(南京白敬宇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片10mg)口服治疗,每天1次,口服1袋保宫止血颗粒(天津中盛海天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规格:每袋15g)同时,口服25mg米司非酮(上海华联制药厂生产,规格:每片25mg)第二天再次给药相同剂量,每周期治疗2d。对照组观察对象接受维生素B6联合保宫止血颗粒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同实验组。两组观察对象均接受3个月治疗。

1.3 疗效评定标准

全部观察对象药物治疗后均接受3个月随访,总计观察时间为6个月,其中,显效指患者临床治疗后,月经量未见显著改变,月经周期和行经时间与治疗前相比缩短或是延长不超过3d;有效指患者临床治疗后,月经量变化较小,月经周期和行经时间与治疗前相比缩短或是延长不超过5d;无效指患者临床治疗后,未达到上述临床诊断标准,甚至有所恶化。总有效率=(显效+有效)/病例总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本次医学研究通过SPSS17.0软件分析和处理所得数据。计数资料通过X2检验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通过(x±s)方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和表示,其他数据资料通过单因素方差分析法进行统计学处理,如果所得分析结果P<0.05,可以证实两组数据资料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

2 结果

对照组100例皮埋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中,显效5例,约占5%,有效11例,约占11%,无效84例,约占84%,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16%(16/100);实验组100例皮埋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中,76例,约占76%,有效18例,约占18%,无效6例,约占6%,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4%(94/100)。两组皮埋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3 讨论

左炔诺孕酮胶棒Ⅱ型是现阶段临床应用率最高的一种皮下埋植避孕手术药物类型,每根含左炔诺孕酮规格为75 mg,手术过程中共需2根,持续时间在3-5年左右,其临床治疗机制在于:对育龄期女性的宫颈粘液粘稠度进行调整,抑制排卵过程,进而阻断精子的穿过,消除正常的子宫内膜增殖反应,最终达到避孕的目的。因为该药物具有外源性单孕激素,能够对子宫血管、内膜功能和结构的变化产生直接的作用,进而控制子宫异常出血危险因素的影响[1-3]。对于月经异常的患者,其临床常用雌孕激素、雌激素和止血药物等进行治疗,尽管这一治疗方法具有一定的效果,但是,治疗时间相对较长,甚至有可能导致部分女性终止皮下埋植避孕[4]。米非司酮属于类固醇类的抗孕激素制剂的一种,能够产生抗糖皮质激素和抗孕激素的作用,所以,米非司酮能够对抗孕激素对子宫内膜的作用,左炔诺孕酮属于一种孕激素的衍生物,能够避免子宫内膜及内膜血管遭到破坏,进而纠正子宫异常出血症状[5]。

由本次医学研究结果可知,皮埋后子宫异常出血患者在维生素B6联合保宫止血颗粒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接受米非司酮治疗,其总有效率能够达到94%以上,而接受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总有效率仅为16%,两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

参考文献:

[1]关艳杰,王树新,宋秀霞.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流产术后子宫异常出血效果观察[J].四川中医,2012,30(6):79-80.

[2]朱兰玉.去氧孕烯炔雌醇治疗围绝经期子宫异常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4,21(30):58-59.

[3] 徐凤华,张丽华.米非司酮联合米索前列醇在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治疗中的疗效评价[J].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6):86-87.

[4] 李琼珊,沈宗姬,邓再兴,等.抑 制素 α、βA、βB 在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中的表达及临床价值[J].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31(3):466-468.

[5] 朱慧央.米非司酮联合米 索前列醇治疗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 34 例[J].中国药师,2014,17(3):453-454.

论文作者:徐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7

标签:;  ;  ;  ;  ;  ;  ;  ;  

米非司酮治疗皮埋后子宫异常出血的效果观察论文_徐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