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崎病合并重症溃疡性口腔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论文_张景艳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儿科;天津300052)

【摘要】目的:对川崎病合并重症溃疡性口腔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 方法:以我科2014年7月-2016年7月接收的12例川崎病合并重症溃疡性口腔炎患儿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经治疗护理后,所有患儿体温均在1.5-3天内恢复正常,无1例发生高热惊厥;所有患儿口腔黏膜损害及皮肤损坏均在3-7天内基本恢复正常,未发生1例感染;20天后所有患儿均可正常进食,口腔溃疡完全愈合;出院时,30例患儿血常规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预后良好,无严重并发症。对于本次护理,所有家长及患儿均表示满意,满意度达100%。 结论:对川崎病合并重症溃疡性口腔炎患儿实施临床护理干预,不仅能促进治疗效果提升,同时可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川崎病;重症溃疡性口腔炎;护理干预

川崎病合并重症溃疡性口腔炎,往往会给患儿带来较大痛苦,近年来研究显示,在治疗过程中给予有效护理干预,能够提升治疗有效性。[1]本文即以我科患儿为依据,对川崎病合并重症溃疡性口腔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方法及效果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我科2014年7月-2016年7月接收的12例川崎病合并重症溃疡性口腔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男性患儿8例,女性患儿4例;年龄3个月-3岁,平均1.9±0.7岁。12例患儿均被确诊为川崎病,同时合并重症溃疡性口腔炎

1.2方法

入院后给予12例患儿哌拉西林钠及甲硝唑进行抗感染治疗,给予人血丙球球蛋白提高患儿免疫力,给予阿司匹林抑制患儿血小板聚集,同时给予患儿康复新液以促进其溃疡愈合,给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与4%苏打水漱口,并对氟康唑、金因肽加以外用。

在对症治疗的同时,给予患儿临床综合护理干预:(1)发热护理,川崎病合并重症溃疡性口腔炎早期患儿体温多达39℃-40℃,时间可持续5-10天,导致患儿烦躁不安。该阶段应对患儿体温密切观察,注意患儿保持卧床休息,体温超38.5℃时可通过头部冷敷及温水擦浴等物理方式进行降温,必要时给予药物,避免患儿发生高热惊厥。(2)皮肤黏膜护理:在口腔黏膜护理上,可每日2次通过生理盐水清洗口腔,对于口唇干裂患儿可进行甘油涂擦保护,口腔黏膜糜烂患儿可给予其思密达粉加甘油进行保护。口腔护理动作必须轻柔,护理过程中加强与患儿沟通,引导患儿多饮水并保持口腔清洁。在全身皮肤护理上,及时为患儿修剪指甲,叮嘱家属随时注意避免患儿搔抓皮肤,每日对患儿皮肤清洁2次,为患儿准备柔软衣裤,每日更换床单,避免皮肤感染。

(3)用药护理:监督患儿按时用药与正确用药,密切观察患儿用药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立即配合医师进行处理,提醒家属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患儿在九个月内不适宜进行麻腮风等预防接种。(4)饮食护理:为患儿制定高热量、高维生素及高蛋白食谱,以流质或半流质为主,忌辛辣、刺激食物;若患儿口腔疼痛明显,可在进食前10分钟对其进行止痛处理,对于无法进食患儿,需对营养液体静脉滴注。(5)心理护理:加强与家长及患儿沟通交流,及时解决与澄清家长及患儿疑惑,消除家属及患儿焦虑与陌生感,引导患儿与其他患儿交流,分散其注意力,提高患儿治疗及护理依从性。(6)出院指导:做好健康宣教与出院指导工作,叮嘱家属协助或监督患儿遵医嘱服药,协助患儿养成晨起、饭后清洁口腔习惯,定期对血常规进行检查,注意患儿生活、休息规律。

1.3观察指标

对患儿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

护理满意度评价标准:以护理调查表为准,该表由院内护理人员自拟,发放患者,调查表中护理满意度评定设置为三级:分别为对护理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

1.4统计学处理

对统计学处理软件SPSS18.0加以采用,对患者各项观察指标数据统计分析。

2.结果

2.1经治疗护理后,所有患儿体温均在1.5-3天内恢复正常,无1例发生高热惊厥;所有患儿口腔黏膜损害及皮肤损坏均在3-7天内基本恢复,未发生1例感染;20天后所有患儿均可正常进食,口腔溃疡完全愈合;出院时,30例患儿血常规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预后良好,无严重并发症。

2.2 对于本次护理,所有家长及患儿均表示满意,满意度达100%,详见表1。

3.讨论

川崎病又被称之为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结缔组织病,其主要病理改变为变态反应性全身小血管炎。[2]川崎病通常表现为急性持续性高热及皮肤黏膜病损等,容易导致患者并发重症溃疡性口腔炎,且溃疡持续时间往往较长,增加患者痛苦。[3]

在川崎病合并重症溃疡性口腔炎治疗中,临床多采用内服药物与外用药物共同治疗,但由于患者多为小儿,治疗依从性不高,近年来研究显示对症治疗过程中配合临床护理干预能提升其治疗效果。[4]通过发热护理,能够有效缩短患儿发热持续时间;通过皮肤黏膜护理,有利于促进患儿黏膜损坏快速恢复;通过用药护理,可提升患儿用药依从性;通过饮食护理,可为患儿提供充足营养;通过心理护理,能够有效提升患儿治疗依从性;通过出院指导,则有利于患儿预后。[5]

在本次研究中,经治疗及临床护理干预后,所有患儿体温均在1.5-3天内恢复正常,无1例发生高热惊厥;所有患儿口腔黏膜损害及皮肤损坏均在3-7天内基本恢复,未发生1例感染;20天后所有患儿均可正常进食,口腔溃疡完全愈合;出院时,30例患儿血常规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预后良好,无严重并发症;且对于本次护理,所有家长及患儿均表示满意,满意度达100%。研究结果显示,对川崎病合并重症溃疡性口腔炎患儿实施临床护理干预,不仅能促进治疗效果提升,同时可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沈锦霞,陈菊萍,周晓.川崎病患儿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5,(18):1713-1714.

[2]王振军.120例口腔溃疡患者的临床分析[J].疾病监测与控制,2017,(02):50-51.

[3]张彦卿,吴建英,郭晓雅.1例2个月川崎病患儿的护理[J].中日友好医院学报,2016,30(6):384.

[4]李丽.小儿手足口病的口腔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1,(11):32-33.

[5]韩丽玲.川崎病患儿的护理重点[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3):414-416.

论文作者:张景艳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5月下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6

标签:;  ;  ;  ;  ;  ;  ;  ;  

川崎病合并重症溃疡性口腔炎患儿的临床护理干预论文_张景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