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用住宅建筑结构变化趋势分析与探讨论文_范桂东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对住宅环境和舒适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背景下,设计师对民用住宅建筑结构进行了多样化、多功能、个性化设计,以此更好的满足人们的住宅需求。文章分析了我国民用住宅建筑结构的现状,探析了民用住宅建筑结构的变化趋势,以供参考。

关键词:民用住宅;建筑结构;变化趋势

前言

民用建筑是我国建筑的主要建筑形式,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民用住宅建筑结构形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民用住宅建筑逐渐向智能化、个性化、高层化、节能环保等方面发展。但是,我国民用住宅建筑发展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城市人口密集的社会背景下,民用住宅面临着建筑设计水平低、住宅紧张等问题,如何提高民用住宅建筑结构设计水平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广泛关注的焦点。因此,文章针对民用住宅建筑结构现状和变化趋势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民用住宅建筑结构的现状

当前,我国民用住宅建结构设计主要包括城镇民用住宅建筑、农村民用住宅建筑,民用住宅建筑结构设计和民族风俗习惯、家庭结构方式以及人口发展趋势存在一定关联,因此不同地区民用住宅建筑结构设计的理念和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我国民用住宅建筑结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1城镇民用住宅结构类型。城镇民用住宅建筑结构主要采用钢结构形式,钢筋混凝土是高层住宅最常采用的材料,城镇民用住宅建筑结构设计时,充分考虑环保高效、节能减排、合理利用空间等问题,通过对住宅建筑结构进行优化设计,提高住宅空间利用率,并且钢结构民用住宅建筑结构形式,具有良好的抗震性、保温性以及隔热性能,逐渐成为城镇民用住宅建筑结构的主要形式。

1.2农村民用住宅建筑结构类型。我国农村民用住宅建筑结构形式长期受到农村二元发展结构的影响,农村住宅建筑结构形式比较单一,建筑主体经常采用砖瓦结构,其中独栋别墅户型民用建筑是新农村农村民用住宅建筑的最新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该种建筑结构形式符合新型农村发展的趋势,并且符合我国农村居民的生活习惯。

2我国民用住宅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

2.1民用住宅建筑管理水平较低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但是农村民用住宅建筑结构设计存在盲目性,缺乏合理的规范和管理,主要是因为农村民用住宅建筑施工队伍缺乏相应的资质,并且民用住宅建筑结构设计和施工缺乏监管,普遍存在标准不严、设计混乱等问题,导致民用住宅建筑存在许多质量问题、安全问题等,限制了新农村的发展进程。

2.2民用住宅建筑抗震强度较低

我国民用住宅建筑缺乏合理的规范和解穴的设计,导致建筑结构强度较低,抗震性能较差,尤其是农村民用住宅建筑的抗震性能更低,难以抵抗五级以上的地毡,同时在山洪、山体滑坡、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面前,民用住宅建筑更难抵挡。

2.3民用住宅建筑设计缺乏节能意识

民用住宅建筑结构设计开发商为了获得高额的利益,并不重视民用住宅建筑结构的节能设计,许多农村民用住宅普遍存在门窗散热、通风跑气等问题,节能效果非常差,尤其是在冬天,取暖成为民用驻扎建筑最大的难题,建筑存在通风跑气的问题,需要空调进行加热,增加能耗。

3民用住宅建筑结构变化趋势分析

3.1地下多层、超高层是城镇民用住宅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空间相对有限,城市也逐渐向地下和高空要空间,出现了许多地下多层建筑、高层以及超高层建筑,以此适应城市人口日益增长的趋势。地下多层、超高层住宅建筑结构形式具有以下几点优势:(1)地下多层、超高层民用住宅建筑成本相对较低,并且户型结构设计比较常数,空间结构设计比较合理,舒适度相对较高,深受广大人民群众额喜爱;(2)高层建筑、地下多层建筑能够有提高土地利用率,并且能够降低重复投资造成的成本浪费;(3)高层建筑、地下多层建筑的工期相对较短、施工难度相对较低,受到众多民用住宅建筑施工单位的青睐;(4)地下多层建筑通常被改造为地下商场,面对人口众多的城市环境,能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和购物提供便利的场所。由此可见,地下多层、超高层民用住宅建筑结构成为未来城市住宅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3.2生态建筑设计

生态民用住宅建筑是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生态和民用住宅建筑的关系,生态民用住宅建筑是集高新技术、美学、环保、能源、种植以及建筑等多方面的建筑结构形式,能够赋予民用住宅建筑多种功能,创造适合保护环境的生活与工作空间,同时利于住户的身心健康发展,

3.3智能化、信息化建筑设计

通过利用计算机技术、信息化技术等,能够实现对民用住宅建筑的概念性设计,即综合分析城市空间、城市环境、城市未来发展、设计要求等,形成最终的概念,基于上述要求进行建筑结构设计,能够赋予民用住宅建筑新陈代谢的功能,实现民用住宅建筑的可持续发展。

3.4老年住宅建筑设计

近年来,我国老龄化问题越来越突出,现阶段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占我国人口的14%左右,老年住宅建筑设计已经成为民用住宅建筑设计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体能逐渐下降,如听力、视力、智力等都有所降低,因此在进行老年住宅建筑设计时,不能采用传统的民用住宅建筑结构设计形式进行设计,而是应该根据老年人的心理需求和体能特点,建造符合老年人居住需求的建筑形式。但是,我国老年建筑设计无论从质量还是数量上,都不能够满足国民的实际需求,并且与国外老年建筑设计水平相比还存在很大差距,因此老年住宅建筑设计成为民用住宅建筑结构发展的重点之一。

3.5个性化建筑设计

所谓个性化建筑设计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指的是在大众化民用住宅建筑结构设计时,添加一些不同于大众化建筑设计的元素,即赋予民用住宅建筑个性化的东西,赋予民用建筑个性化的效果。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追求个性化建筑和居住空间,对民用住宅建筑品质的要求显著提高,尤其是在追求个性化发展的时代,个性化建筑越来越受到年轻人的追捧,因此,个性化设计必然成为未来民用住宅建筑发展的必然趋势。

3.6节能环保建筑设计

在绿色、环保的社会背景下,节能环保建筑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节能环保建筑是可持续发展建筑的重要形式。在建筑能耗大、环境污染严重的社会背景下,节能环保建筑结构形式,充分的考虑节能环保因素,例如太阳能设备的应用,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能源需求,还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在新型民用住宅建筑结构设计时,应该充分的利用绿色、环保、节能设计理念,实现建筑和自然的和谐、可持续发展。

3.7规范化建筑设计

我国民用住宅建筑设计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并且建筑设计和施工缺乏监管。因此,应该加强民用住宅建筑规范化设计,要求设计师根据人们的实际需求,然后结合建筑结构规范和专业理论,设计出符合人们个性化需求和规范化的民用建筑结构形式。

4结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我国民用住宅建筑结构现状不容乐观,存在的许多问题限制了民用住宅建筑的发展。因此,在未来民用建筑结构设计时,应该充分的考虑地下多层与超高层建筑设计、生态建筑设计、智能化与信息化建筑设计、老年化建筑设计、个性化建筑设计、节能环保建筑设计、规范化建筑设计方向发展,这样能够保证民用住宅建筑结构既能够满足人们个性化的需求,又能够实现民用住宅建筑结构的规范化、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军,杨峰.探讨民用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趋势[J].门窗,2015(04)

[2]黄海燕.未来住宅建筑设计的发展方向[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12)

[3]杨树新.民用住宅建筑发展现状与趋势分析研究[J].城市建筑,2012(17)

[4]宋良瑞.民用住宅建筑结构变化趋势分析与探讨[J].工程经济,2015(04)

论文作者:范桂东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建材装饰》2015年9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6/9/7

标签:;  ;  ;  ;  ;  ;  ;  ;  

民用住宅建筑结构变化趋势分析与探讨论文_范桂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