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用电子仪器日常维护要点与管理探析论文_朱锐生1,龙兆斌2

医用电子仪器日常维护要点与管理探析论文_朱锐生1,龙兆斌2

1佛山市第三人民医院;2佛山市南海区中医院

摘要:随着医院建设更加趋向于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医院对电子仪器的管理和维修面临着诸多新的挑战。基于此,针对当前医院医疗器械管理和维护的意义,提出医院医疗电子仪器管理要点以及维护方式。

关键词:医用电子仪器;管理;维护;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医院中的医疗器械也进入到全新的发展时期,许多大型医疗电子仪器更多地朝向数字化、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与转型,而小型医用电子仪器正向着微型化、模块化方向发展,例如新微型监护仪、输液泵等。这些医用电子仪器在转型后凸显出前所未有的优点。因此,如何更好地对医用电子仪器进行管理和维护,延长仪器设备使用寿命,使其更好地发挥功效,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将成为目前医学科学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医用电子仪器管理与维护的意义

1.1 可以延长医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寿命

医用电子仪器的种类不断更新,不同医用器械设备的使用年限各不相同。因此对医用电子仪器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以及进行恰当的维护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其损坏率,延长医用电子仪器的使用年限。

1.2 提高设备的使用率与完好率

当代医学领域中,医疗仪器是医学诊断的最重要部分之一,大多数诊断离不开医用电子仪器。所以为了提高医疗诊断以及治疗的正确性,我们必须保障医疗设备的使用率。与此同时,为了保证医用仪器的正常使用,医护人员还要保证设备的完好率。因此,加强医用电子仪器的管理和维护工作,对提高设备的使用率和完好率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1.3 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效益

现代医院为了对患者的病症进行精确诊断和治疗,引进并使用了大量的医用仪器,这使得医疗仪器的采购费用在医院的整体花费中占据着很大的比例。要想提高医院经济效益,则必须提高医用电子仪器的使用率和完好率,对医用电子仪器进行合理科学的管理以及正确的保养,这不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医疗过程的效率,还能降低医院运营成本,提高医院的整体效益。

二、医用电子仪器故障分析

是判断、寻找确定故障原因的关键。对一台结构复杂的现代医用电子设备,当出现某些复杂而隐蔽的故障时,首先应该抓住故障现象与产生故障原因之间的内在联系,从基本原理出发,根据整机各部分的功能及相互关系,结合具体单元电路与线路板,加以逻辑推理,继续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例如在某一时刻,某个点的电平数据波形,脉冲宽度与幅值,时间关系以及应满足的条件,均应有所了解,为检查提供依据。熟悉仪器的主要特性和基本原理是分析故障的基础。

2.1检查程序

是对分析进行验证,同时也是分析的继续,检查就是定性与定量两方面同时进行。先机外后机内,先附件后主机,先电源后线路,先常见故障后特殊故障。

2.2检查方法

测量法:测量法是运用各种测试仪器对故障点进行定量分析检查的主要手段,即通过对各种数据的测试如波形、曲线、电平、时间进行故障的观察与分析,是从量的角度来分析故障,其测试方法有下列两种。① 静态工作点的测量:当仪器处于静态工作某一特定状态时,测量可疑点的电平,能迅速发现故障所在。静态参数的测量既适用于分立元件又适用于集成电路以及大规模集成电路的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② 动态测试分析:有些仪器设备故障在静态工作时不出现,而在连续工作状态下才产生,因有的组合条件是一个脉冲,也就是说某些动态参数偏离正常值时就会引起仪器故障。动态分析与测量可运用模拟信号、脉冲序号注入和设置某些条件或编制一些简单的程序,让仪器运行,而后用示波器、频率计观察有关组件的波形,记录脉冲个数就可以确定故障的部位。运用动态测量寻找故障,应根据不同机型,采用不同的步骤和测试设备。此法常用于各类医用电子仪器的测量。

分割法:将故障分割范围逐步缩小,由插件板缩小到某条“线”再到某个“点”,常用短路和断路方法。断路法即是将疑点电路断开,通电观察是否还出现相同故障现象,如不再出现,则再做分割试验,进一步缩小范围,直到找出故障点;短路法即是对输入端或平衡输出端进行短路(如直流电压加隔直电容),若其故障消失,则故障在短路点的前面,依次向后短路,直到找到故障点。

三、医用电子仪器管理要点及维护措施

3.1 管理方法

首先,医用电子设备的使用需要一系列的制度来规范,例如安全管理制度、运行稳定管理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应急预案等,因此完善现有的医用电子仪器管理方法和制度,以及优化整个医用仪器管理流程,是实现医用电子仪器管理和维护工作的重要保证;其次,切实将医疗设备管理落实到具体的小组和具体的人员,制定专业的管理方案是对医用电子仪器管理和维护有效的重要环节。

3.2 维护措施

高频部分必须注意元器件的原来位置与方向及接地线的长度,防止电磁耦合或寄生振荡的产生。可调元器件不可盲目旋动。精力高度集中,操作细致,讲究工艺。仪器的故障由元器件特性发生变化衰减或损坏引起,更换后,必须对局部或全机进行调试使各项参数达到正常。仪器修理后,对所有技术参数必须进行最后的检验。通电试验、仪器绝缘性能试验、模拟信号注入实验,最后投入临床使用。在维修仪器同时,应做好维修记录,这是积累资料,长期坚持对于提高分析能力,迅速准确判断故障是十分有益的。医用电子仪器设备维修技术,综述归纳了定性、定量分析、仪器修理的全过程。它们之间是紧密衔接同时又是独立、穿插进行的,是维修不同类型医用电子仪器设备的普遍规律与方法。

3.3 检修方法

医用电子仪器的检修工作模式通常包括 3 种,即自修、外包以及自修与外包。自修主要是指医院内部对仪器进行维修,但随着信息化的发展,仪器的科技含量不断增加,医院内部的维修人员水平难以跟上这些器械的发展,因此这种模式越来越不适用;外包就是通过医院与外部维修公司签协议,让外部公司对医用电子仪器进行维修工作,但是由于医院具有特殊性,使得该模式往往不能保证及时性;自修与外包模式则结合两者的优点,因此最受国内医院的青睐,也值得现代医疗行业推广。

四、结束语

总之,为了保证医用电子仪器的管理和维护工作的顺利进行,一定要建立相关规范,提高医用器材使用人员的操作水平、规范其操作方式;不断学习相关医用电子仪器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以更好地服务于大众,为医院创造出更多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杨萌.医院医疗设备维修管理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5(08)

[2]张伟,陈敦淳,张曦,李航.医疗设备的预防性维修管理[J].医疗卫生装备.2016(12)

[3]胡斌,江克松,宋玲玲.发展中的医疗设备维修模式及应对方法[J].中外医疗.2015(02)

[4]李晓妍,朱俊,黄华.医用电子仪器维修技术的综合分析[J].中国医疗设备.2013(07)

论文作者:朱锐生1,龙兆斌2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7

标签:;  ;  ;  ;  ;  ;  ;  ;  

医用电子仪器日常维护要点与管理探析论文_朱锐生1,龙兆斌2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