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的探讨论文_王艳明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的探讨论文_王艳明

枣庄市良种繁育场 山东 枣庄 277000

摘要:近些年我国农业发展迅猛,但农业生产依旧存在一些不足,农作物产量不高,农民难以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影响农业进一步发展。对此,应当探寻农作物高产的新途径,改善农作物栽培现状,以实现农作物高产的目的。

关键词:农作物:栽培技术;影响因素;高产

1农作物栽培技术要点

1.1播种时期选择

适当的播种时期是保证农作物快速、健康生长的关键环节,只有在最佳的播种时期进行播种才能保证种子在适当的温度、水分、营养成分的条件下发芽,并且能够保证农作物幼苗抵抗病虫害与各种不利气候条件实现最佳的生长状态。播种过早往往会造成种子正常发芽所需的温度、水分、营养达不到要求而使发芽率较低;播种过晚也会造成农作物幼苗正常生长周期缩短,果实发育不全致使产量降低。因此严格控制播种时期对于保证农作物种子及幼苗处于最佳的生长状态,提高种子出苗率与抗病虫害的能力,从而实现高产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2农作物种植的疏密度

农作物种植的疏密度是影响农作物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关键因素,因此合理密植不仅能够保证农作物植株获得足够的光照面积以进行光合作用,还能够实现农作物各植株之间光照、水分、土壤中的营养成分的最大化利用。以小麦为例进行分析:如果植株种植过密,不仅会使单个植株生长空间减小,获得光热、水分、营养成分不足,光合作用生成的物质降低,导致产量下降;种植过疏虽然单个植株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成分实现单个植株的高产,但由于总量上的不足最终也难以实现较高的总产量。因此必须重视农作物种植的疏密程度,保证农作物植株具有合理的空间分布以及足量生长所需的养分,保证农作物具有较高的产量。

1.3田间管理

农作物播种之后的田间管理是指包括土壤疏松与压实、补苗与定苗、中耕松土、培土施肥、灌溉、喷洒农药防治病虫害以及保温防冻许多环节的复杂系统工作。所谓中耕松土主要是指在农作物幼苗生长过程中对两行植株之间的土壤进行重复的翻耕,主要是为了除草并保持土壤疏松及土壤内的氧气含量,加速土壤中各种微生物的呼吸分解作用提高养分含量。田间管理的另一重要工作就是施肥,对于农作物而言施肥过量与不足都会对农作物造成负面影响,肥效的高低不仅与肥料的质量有关,而且与施肥方法是否得当也有直接关系。只有根据土壤的具体情况以及不同作物生长过程的不同时期对不同营养元素的需求,对肥料中各元素进行科学配比,才能充分满足农作物的生长所需从而实现高产目标。

2农作物高产的途径

2.1创新农作物栽培技术

从近些年我国农作物栽培的实际情况来看,农作物栽培技术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有利于促进农作物种植的良好开展,从而提高农作物产量。基于此,为了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的目的,创新农作物栽培技术是非常必要的。

2.1.1树立先进栽培技术运用观念

考虑到以往农作物栽培的过程中,时常会出现“轻有机肥,重化肥”、“轻综防,重除治”等问题,致使农作物生长不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避免此种情况持续出现在农业生产之中,应当改变农户思想观念,树立先进的栽培技术,如通过当地政府组织农民群众学习先进的农作物栽培技术、先进的栽培技术试验基地等,促使农户能够正确认识到先进农作物栽培技术的有效性,在农业生产之中能够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及农作物生长习性,科学、合理地应用先进农作物栽培技术来进行农作物栽培,促进农作物良好生长,最终实现农作物优质高产。

2.1.2优化种子遗传因素

在利用栽培技术提高农作物产量的过程中,种子的质量问题至关重要。除了对种子进行严格筛选,研究人员还可以通过对种子的遗传因素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种子质量。例如在对种子株型改良的过程中,可以分析影响种子株型的因素,如光能、养分吸收能力等等,进而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良措施,如此势必能够提高种子株型。另外,还可以通过分析影响种子株型的遗传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优化措施来改善遗传因素,从而达到提高种子株型的目的。

2.1.3农作物栽培技术的创新

为了真正意义上提高农作物栽培技术,使之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应当摒弃农作物栽培技术中存在的不足,对其予以创新。以下是具体的做法。

其一,提升土壤肥料,减少化学肥料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或是增强一种农作物的光合作用水平,使其能够在缺少阳光照射的地区也能够种植生长,从而增加该种农作物的产量。需要特别注意的是,由于不同地区气候条件、土壤条件、农作物生长习性的不同,所以对于土壤肥料的提升,还要注意考虑实际情况。

其二,积极开发绿色栽培技术。在人们食品安全意识不断提高的今天,为了满足人们的食用需求,还要积极研究绿色农作物栽培技术,在尽可能避免农药、化肥使用的情况下促进农作物良好生长,获得优质高产。

2.2合理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根据生物学知识可以知道,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产生重要影响,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适当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有效延长一些农作物的成熟期,有利于养分的积累以及传递。玉米是我国最为常见的粮食作物之一,它的成熟期一般为一个月左右,有研究显示,在玉米的生长期内,对其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将它的成熟期延长到55~70天,可以显著增加玉米的产量。

2.3科学有效的管理农作物种植

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种植人员应当加强对农作物的管理,及时清理杂草,防止农作物遭受病害虫的袭击,定期喷洒农药,对农作物的生长状况进行监督,同时也要避免农作物的尖端优势,及时对农作物顶端进行修剪,使农作物顶端和侧面能够共同均匀的生长。另外,还应监测土壤的情况,采用配方施肥的方法,促进农作物生长。除了上述的种植管理之外,还应当灵活运用轮作的耕种方式,合理安排不同农作物的生长时间进行种植,充分利用农作物种植的季节差异,提高土地的使用效率。

2.4重视原始种植经验和方法

我国有着悠久的农作物种植历史,人们在种植过程中也不断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在新时期新技术条件下,这些种植经验仍应当被人们重视,并作为农作物种植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正如农民所遵循的二十四节气,农作物有固定的播种时间和季节,在这些耕种习惯的基础上再进行改良,从而在提升农作物产量的同时,还能保证农作物的品质。

2.5改善农作物生长环境,重视光合作用

环境因素对农作物的生长发育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为了实现农作物的高产和稳产,就必须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创造良好的条件。延长农作物光合作用的时间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一是提高农作物的复种指数,从而增加作物的收获面积,延长作物的生长期,在农业生产中,间作、套作以及立体种植等都是比较常见的栽培技术。二是人为的增加农作物光合作用的面积,通过增大种植密度等方式,可以有效提高农作物的光合效率。

3结术语

通过科学技术手段实现农作物的增产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我国人口不断增加的大背景下,农业工作者应当在原有的种植技术和经验上,不断研究和学习新技术,改善农作物种植和管理方式,积极学习国内外各种先进的种植技术,谨慎引入新型农作物品种,提高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杰.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解析[J].吉林农业,2014(10):88.

[2]徐渊.农作物栽培技术与高产途径的探讨[J].新农村(黑龙江).2014(12):77-78.

[3]朱福丽.浅谈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栽培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5):99-101.

作者简介:

王艳明(1976.05),男,1998年毕业于山东省农业学校。经济管理专业。专科学历。单位:枣庄市良种繁育场,技术职务:助理农技师。研究方向:农作物育种,栽培,植保的技术推广和应用。

论文作者:王艳明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2/25

标签:;  ;  ;  ;  ;  ;  ;  ;  

农作物栽培技术和高产途径的探讨论文_王艳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