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论文_黄 存

刍议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论文_黄 存

黄 存

摘要:生命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应渗透于教师的日常教育教学之中。在教育异化现象日益突显的今天,对学生实施生命教育尤为重要。人教版高中英语新课程中蕴含了大量的生命教育素材。本文结合英语课文教学实例,对如何在英语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英语教学;渗透;生命教育

一、生命教育的含义

何谓生命教育?南京师大冯建军教授有这样一段诠释:“生命教育主要是教人认识生命、保护生命、珍爱生命、欣赏生命,探索生命的意义,实现生命价值的活动。”生命教育在消极的层面上是使人不自残生命,也不残害他人和其他动物;在积极层面上是尊重自己的生命,也尊重他人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与他人、天地间建立美好的共存共荣的关系。

二、英语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人类教育的最初本质是为了使人能够维持生存。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育异化的现象也随之产生。教育失去了它的本质目的,反之成了一种谋求权利、财富的工具。用这种异化了的教育培养出来的人,不会再有其丰富多彩的个性,往往其人性也已经被这种教育所异化。然而,这种现象与新课标“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是完全相抵触的。教育应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让他们在教育中能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感悟生命、实现生命价值,这也是对教育本质的回归。

英语学科在其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具有天然的优势。其一,英语学科的课堂取材相当丰富,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其中包括大量生命教育的素材;其二,英语学科作为一门语言学科,有别于其他学科,它更强调让学生在课堂上“说”、“演”,这种贴近生活的教学形式更有利于教师在课堂上渗透生命教育。

三、英语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途径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时刻本着生命教育的理念,把它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之中。让学生无论在课堂上还是课堂外都感到浓浓的生命气息。那么,具体我们该如何在课堂上进行生命教育的渗透呢?笔者认为,教师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把生命教育渗透于日常教学中。

1.感知生命、珍爱生命

培养生命意识是生命教育的起点。生命意识是每一个现存的生命个体对自己生命的自觉认识,其中包括生存意识、安全意识和死亡意识等。在教学中,教师要联系生活,创设情景,帮助学生感知生命的存在。如人教版《英语必修3》Unit 4 How life began on the earth一课,从宇宙大爆炸讲到地球上生命的产生,从低等生物的出现又讲到人类的大规模发展。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去体会生命产生的漫长性与不易性,去感受生命形式的多样性,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生命的无处不在。

除了培养学生的生命意识,教师还要帮助学生真正体会生命的意义,树立珍惜生命的意识。对于学生来说,珍惜生命最主要的还是珍惜自我生命。珍惜自我生命要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开始。从人教版《英语必修3》Unit 2 Healthy eating一单元中,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样,人教版《英语选修6》Unit 3 A healthy life一单元的Warming up部分又给学生们呈现了各种不良的生活习惯---吸烟、酗酒、吸毒等。而且通过Advice from grandpa这封爷爷劝孙子戒烟的书信,让学生明白自我生命的意义,不仅仅牵涉到自己,更牵连着你的家人、朋友、甚至社会。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培养学生在危难时刻的自救意识。在讲到人教版《英语必修1》Unite 4 Earthquake一单元时,教师可以由地震延伸到其他一些灾难或事故,着重让学生掌握各种紧急情况下的自救知识。教师可以通过role play的形式,让学生有更深刻的印象。其实还有人教版《英语必修5》Unit 5 First aid和《英语选修6》Unit 5 The power of nature,这两单元也是教师渗透自救知识的绝好时机。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欣赏生命、敬畏生命

学生懂得了珍惜自我生命还是不够的,教师还要让他们拥有一颗感受生命之美的心灵,去欣赏生命的美丽,并产生对生命的崇敬之情。通过《必修1》Unit 3 Journey down the Mekong一文对湄公河沿途风光的描写,让学生置身于峡谷、高山、流水,感受自然之美;同样在《选修7》Unit 3 Under the sea这单元中,学生能畅游海底世界,感受海洋生命之美。除了大自然的美丽,教师也要带领学生去领略人性的美丽。通过人教版《选修7》Unit 1 Marty’s story一文中残疾少年Marty的真实故事,让学生们都被这样一个乐观、坚强不屈、积极向上的普通人所打动,并让学生体会到Marty身上所散发的人性的光辉---生活也许会对你不公,但是你的生命依旧能很灿烂。

教师通过教学可以让学生懂得大自然的美和人性的美都是生命所赋予的。没有生命,美又从何谈起?生命是美好的,要懂得珍惜,更要尊重生命,敬畏一切生灵。在人教版《必修2》Unit 2 How Daisy learned to help wildlife一课中,伴随着小姑娘Daisy的一个梦,学生们引起了对于保护野生动物的种种思考。或许在人类不经意间,某个美丽的生命就会从地球上永远消失。而究其根本原因却又在于人类缺乏对自然界中各种生命的尊重与敬畏。教师可以通过例如“与濒临灭绝动物对话”这样的教学形式让学生切身感受到保护野生动植物、敬畏大自然中一切生命的重要性,其实这就是对人类自身生命的尊重与热爱之情。而这一点教师可以在人教版《必修4》Unit 1 A protector of African wildlife一文中Jane Goodall对保护大猩猩所付出一生的贡献中得到升华。

3.体悟生命价值、活出人生意义

一个感知、欣赏生命并能敬畏生命的学生还应该懂得如何去真正体悟人生的价值,这也是生命教育较高层次的要求。教师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掌握“何以为生”的本领,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去感悟“为何而生”的人生哲理。在人教版《必修4》Unit 2 A pioneer for all people一课中,通过一篇介绍“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文章,让学生们走近这个“用7%的耕地面积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的伟大“农民”。通过他的事迹让学生明白只有这样心系人民、国家利益的人才算是真正找到了生命价值之本。

当然教师也要让学生明白不一定人人都能成为伟大人物。那作为一个平凡的人,如何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如在讲《选修7》Unit 4 Sharing一单元时,教师可以把“讨论志愿者工作”作为本单元的切入点,让学生去明白帮助他人其实就是生命价值的最好体现。人是社会的人,帮助他人就是服务社会。之后通过一名叫Jo的澳大利亚志愿者的一封家书——A letter home这篇文章,引领同学们去了解巴布亚新几内亚这个贫穷的国家。教师要让学生联系实际,比较自己的校舍、教学条件以及生活状况等,并引发学生思考,谈谈是否愿意参加志愿者活动,让学生自觉地去关爱他人、服务社会,在帮助他人的过程中感受心灵的满足,体悟人生的真谛。

生命教育是贯穿人一生的教育。如何在英语教学上渗透生命教育?这是许多英语教师需要着重思索的问题。本文从课文教学层面出发,提出了笔者认为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的一些方法。但生命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人用一生的学习和努力来实现。作为一名英语教育工作者,我们要树立起生命教育的意识,始终如一地贯彻生命教育的理念,让学生在“生机盎然”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去感知生命的气息,珍惜生命的宝贵,欣赏生命的美丽,体悟生命的价值,绽放生命的光彩,成为一个真正有“生命”的人。

作者单位:浙江省慈溪市龙山中学

邮政编码:315312

论文作者:黄 存

论文发表刊物:《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年2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4-2-25

标签:;  ;  ;  ;  ;  ;  ;  ;  

刍议高中英语教学中的生命教育论文_黄 存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