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论文_袁仲国

浅析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论文_袁仲国

袁仲国(福泉市道坪谷榔小学 贵州 福泉 550509)

摘要:对于低年级学生的教学重点不在于方法和技巧的传授,而是要从培养学习兴趣,发挥积极性,开发潜能,提高整体素质这几点出发,注重培养和教育学生们的学习习惯。

关键词:低年级 方法和技巧 习惯培养

中图分类号:G623.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2051(2019)01-0042-01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根据低年级学生的身心和认知规律,采用多种教学策略,多方面、多角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营造鲜活的课堂氛围,让每个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学习的活动中,点燃思维的火花,开启心灵的智慧,感受成功的快乐。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通过语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辨析能力、动手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及个人综合能力的培养。但由于低年级学生初学语文存在着枯燥、不易学等情况,对语文的兴趣较低,因此教师要善于利用语文知识中许多趣味因素,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运用各种有效手段与方法,培养学生对语文产生浓厚兴趣。本文就"小学低年级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这一问题,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简单阐述,如有不妥之处还望各位同仁批评指正。

1.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兴趣不浓的成因

当前,部分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语文的学习兴趣非常不浓,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家长的错误认识导致学生对语文学习兴趣不浓。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品经济对教育的冲击越来越大,部分家长存在着上学也不一定能考上大学,上了大学也不一定能找着工作,找着工作也不一定能发财的错误认识。而街坊四邻恰就有一些没啥文化而经商、包工程发了大财的例子,家长错误地向学生灌输了读书无用论,以至于学生对语文乃至其它学科学习兴趣不浓。家长表现出对子女的学业漠不关心,只求在学校混大,好外出打工。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子女的学习兴趣会浓吗?

1.2 教师给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有的教师受多年传统教育影响,还未真正理解三维教学目标,还停留在陈旧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模式中,很难真正体现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法。学生产生了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学习兴趣不浓、厌学。

1.3 教育模式给学生带了负面影响。当前,我们大呼小叫要搞素质教育,可是在很多地区仍然要看学生的考分来说话,很多学校搞起了"尖子班","特尖班"。说明时下素质教育与应试教育还没有真正接轨、兼容,师生并 未真正"松绑",学生课业负担一直在加重,加之小学低年级学生还未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学生学习主动性较差,这高压的学习环境使得学生最终失去学习信心。人一旦没有了自信,正如死水一潭,于是学生会产生了错误的认识--我不是读书的料。从而便有了"破罐子破摔了",最终表现出对学习漠不关心。

2.培养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必要性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对对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起着定向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1 兴趣能推动学生主动地学习。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种动机,是一个人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学习兴趣能有效地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促使学生对未来的学习作积极的准备。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须以某种兴趣为先决条件。实践证明,当人们对某方面事物感兴趣的时候,这种兴趣会引导他积极地从事这方面的实践活动。当学生对于所学内容感兴趣的时候,学生就会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地投入学习活动。这时的学生有旺盛的求知欲,对要学习的新知识和相关的旧知识会格外用心理解,精力高度集中。可以说,从情感上和认知上都为将来的学习作了良好的准备。

2.2 兴趣能有效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在现代社会,培养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十分重要。没有个性,就没有创新。学生有个性的发展是极其重要的。一个人来到世上,他对周围世界的认识就开始了,随着年龄的不断增长,对周围世界好奇心的广度和深度也不断增加,会提出很多千奇百怪的"为什么"。如果能适当地保护好儿童的这些好奇心和求知欲,会使这些好奇心和求知欲转化为比较稳定、持久的兴趣,而兴趣又可以驱使他们继续去学习、探究,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个性特点。可见,兴趣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

总之,要想让让真正的主动学习,就必须培养起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是学生主动地掌握、领会科学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必要条件。

3.低年级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培养策略

语文教学中培养好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尤为重要。那么,如何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呢?

3.1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探求兴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发生的。那些具有探索因素的问题性情境,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愿望起到强烈的激发作用。所设问题应具备一定的难度,对学生来说是他们力所能及的,而又必须经过他们的努力才能解决的,能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打开他们探索的心扉。

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呢?首先,教师要深入钻研课程标准和教材,充分了解和把握学生的特点,做到繁简得当,难易适度。其次,采取多种形式,即可面对全体学生,也可面对个别学生,采用课前布置作业,课后布置思考题或作业,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互动,缴发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

3.2 玩学结合,能激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大家都知道,低年级学生有意注意时间短,无意注意时间长。要想整个教学活动保持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决不是以单一的创设情境,而是要不断变换形式,不断满足他们的好奇心,不断适应他们的身心特点。让他们在疲惫的学习中"动"起来,使他们在玩中学,学中玩,玩中想,想中得到创新。那就要展开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低年级小学生的好胜心强,做游戏是他们最喜欢的活动之一,玩起来就有精神。例如,学习生字,记忆生字,可开展编儿歌,开火车,猜字谜等游戏活动。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兴趣的培养依然如此。作为一名低年级语文教师,一定要重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采用形式多样的趣味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使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不仅能熟练地掌握所学语文知识,还掌握了学习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效果,培养学生语文兴趣的培养。有了兴趣,学生的学习效果不仅事半功倍,还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挖掘儿童潜在的能力,促进学生全面地、健康地发展,使学生更加热爱语言文字,在享受祖国语言文字给我们带来无穷魅力时,无形中也对我们的学生进行美好的熏陶,真正享受到语言文字带来的无穷乐趣。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小学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 商务印书馆

[2]包南麟主编:《小学语文教师》,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年7、8期合刊。

论文作者:袁仲国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9年1月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9

标签:;  ;  ;  ;  ;  ;  ;  ;  

浅析培养小学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论文_袁仲国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