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的临床体会论文_段立

段立

湖南省益阳市南县人民医院 湖南益阳 4132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的临床情况。方法:将2014年3月份-2017年8月份收治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9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研究组患儿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对照组患儿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优良率达到91.67%(44/48),较比对照组85.42%(41/44)的优良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10.42%(5/48)的发生率,较比对照组12.50%(6/48)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儿手术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切口,住院时间较比对照组比较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较比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小,住院时间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效果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科常见的骨折情况,临床需要复位固定治疗,包括切开复位和闭合复位两种手法,而其治疗的效果,术后并发症以及治疗相关情况成为临床关注的重点。本文主要研究分析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的临床情况,将2014年3月份-2017年8月份收治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9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现将研究资料整理并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将2014年3月份-2017年8月份收治的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患儿96例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分成两组,每组48例。

研究组:患儿年龄6个月-11岁,平均年龄(5.11±1.08)岁;男性28例,女性20例。

对照组:患儿年龄10个月-10岁,平均年龄(5.61±1.02)岁;男性27例,女性21例。

收集两组患儿的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

1.2临床筛选标准

纳入标准:所有患儿均符合肱骨髁上骨折诊断标准;患儿家长均知情且同意。

排除标准:患儿存在治疗禁忌症;患儿有先天性疾病。

1.3方法

研究组患儿采用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患儿实施用臂丛或全身麻醉,麻醉满意后取仰卧位,患肢进行外展,在牵引状态下手法复位,C臂透视显示复位满意后给先予直径1.5 mm 的克氏针从肱骨内侧髁进针并穿透对侧皮质固定,再取1-2枚1.5mm 的克氏针从肱骨外侧髁呈交叉或平行状进针并穿透对侧皮质固定。术中透视骨折复位满意、克氏针固定稳妥后,预弯并剪除克氏针体外部分并将残端留于皮肤外,无菌纱布覆盖,屈肘60-80°管型石膏固定。

对照组患儿采用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对患儿的患肢皮肤进行消毒,采用臂丛或全身麻醉,麻醉效果满意后,取仰卧位,以肘部外侧做直切口,逐层切开皮肤,保护桡神经,从肱肌与肱二头肌之间进入,暴露骨折端,清除坏死组织及积血,于直视下复位骨折,取两枚1.5 mm 的克氏针自肱骨外髁及骨折线近端交叉打入,穿透对侧皮质。术中透视骨折复位满意,克氏针固定稳妥后,预弯并剪除克氏针体外部分并将残端留于皮肤外,无菌纱布覆盖,屈肘60-80°管型石膏固定。

两组患儿术后均实施常规抗生素治疗,并做好固定以及敷料的及时更换,4 周后拆除石膏,6 周后拔除克氏针。

1.4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手术相关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5判定标准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依据Casstbanm 肘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进行,优:关节屈曲130°,伸15°;良:关节屈曲120°,伸40°;一般:屈曲>10°且活动范围>50°或屈曲<110°且活动范围>80°;差:未达到上述要求。

1.6统计学方法

本次数据分析采用SPSS19.0软件进行处理,手术治疗相关计量资料采用x±s进行表示,独立样本t检验;治疗效果,并发症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研究组治疗优良率达到91.67%(44/48),较比对照组85.42%(41/44)的优良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研究组患儿手术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切口,住院时间较比对照组比较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肱骨髁上骨折是儿童肘部的常见严重损伤,由于儿童年龄较小,肘部韧带相对松弛,鹰嘴窝薄弱,所以需要进行复位治疗,如治疗不及时,则对儿童的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可能会引起缺血性挛缩、血管损伤、肘内外翻等一系列并发症。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治疗优良率达到91.67%(44/48),较比对照组85.42%(41/44)的优良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10.42%(5/48)的发生率,较比对照组12.50%(6/48)的发生率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说明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和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其治疗效果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无明显差异.但是研究组患儿手术出血量,手术操作时间,手术切口,住院时间较比对照组比较均不同程度降低,P<0.05,有统计学意义。充分说明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治疗较比切开复位克氏针固定治疗具有手术操作时间短,出血量少,手术切口小,住院时间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范江荣,许益文,郑勇,等.急诊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GartlandⅡ-Ⅲ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J].中国骨伤,2015,28(5):464-467.

[2]李欣,刘宏,肖晟,等.有限切开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儿童难复性GartlandⅢ型肱骨髁上骨折[J]. 中国骨伤,2017,30(1):60-63.

[3]阙健,庄小强,白宇,等.两种方法治疗儿童GartlandⅡ、Ⅲ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比较[J].实用骨科杂志,2017,23(4):349-352.

[4]凌裕,丁晓飞,陆荣斌,等.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146 例诊疗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7,34(5):750-752.

[5]张玉舰,郭月超,杨征.不同类型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经皮穿针固定术方法分析[J].河北医药,2015,37(15):2341-2342.

[6]潘仕红.闭合复位经皮穿针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1):4946-4947.

论文作者:段立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6/15

标签:;  ;  ;  ;  ;  ;  ;  ;  

儿童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的临床体会论文_段立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