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评价论文_纪蓉蓉,张锡敏,康娜

天津市血液中心 天津 300110

摘要:目的 评价新一代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方法 比较分离机分离的与手工分离的浓缩血小板的回收率、重量、红细胞损失量。结果 两组分离的浓缩血小板均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 18469-2012》。分离机组除红细胞混入量与手工组的没有明显差异(P>0.05),其余指标均优于手工组(P<0.05)。结论 新一代全自动分离机分离效果和效率都大大优于手工分离。

关键词: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血小板浓缩液;白膜法

Abstract: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quality of platelet separation by a new generation of fully automated blood component separators. Methods Comparison of the collection rate,weight,and erythrocyte loss of the platelets separated by manual separation and automatic separation. Results Two groups of platelets were in line with the "blood and blood quality requirements GB 18469-2012".(P> 0.05). The remaining indexes were better than those in the manual separation group(P <0.05),but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he two groups(P> 0.05).Conclusion A new generation of automated blood component separators separation efficiency are much better than manual separation

Key word:automatic blood components extractor;buffy coat;platelets

近年来,从街头采集的400ml全血中分离浓缩血小板的应用越来越多,使得原本浪费的资源得以大量应用。但是手工分离血液成分难以实现标准化[1、2],我中心近年来引进了新一代的全自动成份分离仪,为分离血液成分自动化提供了条件,以下是我们对分离机的分离效果的评价。

1材料与方法

1.1 仪器与试剂:CompoMatG5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SORVALLRC3BP离心机;库尔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热合机;电子称;库尔特清洗液;库尔特稀释液;库尔特溶血素

1.2 血液样本:均来自本市街头无偿献血者。

1.3 实验方法:

比较分离机分离的与手工分离的浓缩血小板

1.3.1血样:无菌采集的ACD-B的抗凝全血(400ml)60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袋。统一称重,留取全血样本后进行离心,离心条件均相同(22±2℃,第一次离心:2600g/14min,第二次离心:183g/10min)。留取悬浮红细胞血样、成品浓缩血小板血样并称重。测定制备前后血小板含量、计算浓缩血小板回收率。分别对2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1.4测定方法

用库尔特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其配套试剂测定计算红细胞回收率浓缩血小板回收率。

1.5数据计算:

血小板回收率=(浓缩血小板计数*浓缩血小板净重*1.030/1000)/(全血血小板计数*全血净重*1.050/1000)

1.6:统计学方法

采用t检验

2结果:

比较分离机分离的与手工分离的浓缩血小板见表1

表1 分离机制备的血小板与手工制备的质量比较

3讨论:

3.1两组血小板质量的比较

两组分离的血小板均符合《全血及成分血质量要求GB 18469-2012》。分离机组除红细胞混入量与手工组的没有明显差异,其余指标均优于手工组。

白膜法分离血小板的高回收率、高含量的关键因素一是白膜层的完全分离,二是第二次离心分离成品血小板时能尽量分离干净。分离机在分离白膜层时,有3个优势:

(1)挤压母袋的挤压板分上下两个,中间有可伸出的隔板,当上下挤压板共同将血浆挤出,白膜层上移到设定探头时,隔板伸出,上挤压板将隔板以上的白膜层挤压进白膜转移袋。隔板可以完美的模拟手工分离白膜层的过程,而且没有人员差异,也更可靠

(2)挤出白膜层后,隔板依然伸出,上挤压板放松一些,注入少量血浆冲洗白膜层经过的袋体和管道,将附着在袋体的白膜层挤入转移袋。这是手工分离做不到的,只要设定好血浆量,可以进行多次冲洗。

(3)挤压板可以将血袋挤压得很薄,这样白膜层都集中在隔板上部,混入的红细胞能减到最低。这就能使红细胞的损失降到最低。从结果可以看出分离机组的悬浮红细胞压积要比手工的要高,就是这个原因。更直观的是分离血小板剩余的干白膜重量,这是实际损失的红细胞的重量,分离机组明显低于手工组。

在第二次离心分离时分离机同样能将白膜转移袋稳定的挤压得很薄,使得红细胞界限清晰,可以使血小板分离得更彻底。

加上分离机在分离过程中进行称量这一优势,可以使浓缩血小板成品重量更稳定,这是手工组无法媲美的。

分离机分离血小板的红细胞和手工没有明显差异,是由于白膜法的分离方法所制约。[3](第二次轻离心红细胞没有完全下沉,还有少量在上清中),所以从全血分离的血小板应进行合血,防止输血反应。我们的经验是分离白膜层时一起转移的红细胞越少,第二次离心的效果就越好,越不容易混入大量红细胞在成品浓缩血小板中。

3.2分离机分离时遇到的问题:

(1)片状白膜:实际工作中我们遇到一些白膜层呈片状成团。在制备分离过程中,其极易吸附在血袋壁上不利于转移到转移袋中[4]手工分离并不影响,但分离机由于挤压受阻,经常报警。这可能与隔夜储存全血(采血后24小时内制备),和献血者个体差异有关。如果分离机分离受阻,可以将原料血震荡混匀,适当降低离心力再次离心、分离。

(2)脂肪血,重度脂肪血影响分离机探头的分辨力,建议不进行分离浓缩血小板,轻微脂肪血不影响分离过程,但需要对成品浓缩血小板的外观进行重点观察。

新一代全自动分离机能真正实现血液成分制备的自动化、标准化、信息化,随着各种成分制备程序编写的完善和补充,全自动分离机能够完全取代手工制备,使成分制备更加快捷、稳定、可靠。

参考文献:

[1]杨丽美,何博,曾四海.全自动血液分离机和传统手工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质量比较[J]. 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43.

[2]王飞,王良华,卢舜华,等.血液成分分离机分离全血工作效率的评估[J].中国输血杂志,2012,25(11):1080-1081.

[3]张雅莉,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白膜法制备浓缩血小板相关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国医药导报.2008.5(24):164.

[3]李建民,张雯,戚海,等.血液制备信息电子一体化的探讨[J].中国输血杂志,2015,28(3):335-337.

[4]朱燕霞.不同离心条件对浓缩白细胞制备收集率的影响.中国输血杂志[J]2012. 25(12)1300-1301.

论文作者:纪蓉蓉,张锡敏,康娜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2

标签:;  ;  ;  ;  ;  ;  ;  ;  

新一代全自动血液成分分离机制备浓缩血小板的评价论文_纪蓉蓉,张锡敏,康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