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书籍的稳步出版和发行中,反复出现的题材过多、丛书过多的情况令人忧心忡忡_二战论文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书籍的稳步出版和发行中,反复出现的题材过多、丛书过多的情况令人忧心忡忡_二战论文

“二战”图书出版发行平稳中升温选题重复、套书偏多状况令人堪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套书论文,出版发行论文,平稳论文,偏多论文,状况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有关“二战”题材的图书出版势头正盛,百余家出版社竞相推出产品,真可谓“二战”引起“书战”。据不完全统计,已经出版和即将出版的这类图书共计200余种。新闻出版署最近确定了其中18种为重点图书。

今春以来,这些图书开始陆续上市,其覆盖面遍及全国图书市场。全国最大的图书发行企业——新华书店总店连续几个月发行各地的社科类图书中,《血肉长城》、《红场欢歌——莫斯科保卫战》等“二战”图书和《胜利象征——崔可夫》、《侵华恶魔——冈村宁茨》等“二战”双方名人传记的发行量均居前列。“二战”图书在全国的销售态势可以概括为:平稳——逐渐升温。

去年底以来,北京市新华书店收到有关“二战”的征订书目、订单等源源不断,总计已达100多种。为了保证首都图书市场上这类图书的品种丰富,市新华书店对各种图书均报订,现已陆续到货。迁址后的王府井新华书店,现有“二战”图书约百种,尽管目前这类书的销售高潮尚未到来,但其对读者的吸引力正逐渐加大,店堂内时有翻阅、购买这类书的读者,有些书已先售缺。

除新华书店主渠道外,其它不同类型的售书点也都看好这类读物。新华书店总店批销中心组织的2000套《“二战”精品书系》,不足两个月就已全部批销给各类售书点。

但北京的征订、销售中也反映出“二战”题材图书出版中存在的一些不容忽视的倾向:

一是选题重复。北京市新华书店反映,通观收到的征订书目、订单,好几种书反映同一战役、同一事件的状况并不鲜见。对此,书店订货时感到棘手。一些品种如不订,恐难保证品种丰富,而如果订多了,读者面对内容相近的书必然有所选择,“落选”书势必形成积压。于是书店只好采取谨慎的两全之策;各种书一般都订,但订数一般也就是二三百册。选题重复,使一些图书印数陷入窘境,难怪笔者从新华书店总店北京发行所获悉,一些有关“二战”的重点图书订数并不理想。

二是套书、丛书偏多。这次集中出版的“二战”题材图书中,丛书、套书、系列书占等近二十种丛书、套书。这些书少则五六本一套,多则几十本一套。

比较起来,这些套书、丛书并不好卖。被新闻出版署列为重点图书的重庆出版社的《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文学书系》,北京市新华书店虽然进货几十套,但由于价格高达了相当比重。仅新闻出版署确定的18种重点图书中,多卷集的就占了近半数。据笔者在王府井新华书店粗略所见,就有蓝天出版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纪实丛书》、解放军出版社的《中国抗日战争史料丛书》、团结出版社的《中国抗战大写真系列》、知识出版社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兵种作战系列》1500元一套,去许多单位上门征订时效果不佳。王府井新华书店等几个书店的营业员均反映,“二战”题材的丛书、套书一般几十元乃至上百元一套,难销动。除了偶有机关团体购买,个人读者很少问津,真正销得快的还是单本书。如浙江文艺出版社推出的一本《抗战名曲100首》,北京市新华书店订货2万册,短期内已发行了1万册。而一些适合学生阅读的比较通俗的小册子也明显销路颇畅。

据北京市新华书店的权威人士预测,“二战”题材图书的销售高潮应该在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前后,即8月中旬至9月上旬,但高潮是否能如期而至,纪念活动规模有多大,市新华书店也还心中无底。王府井书店主管业务的副经理向笔者透露,准备在8月份举办一个“二战”题材图书展销,但具体如何搞还待于积极筹划。

标签:;  ;  ;  ;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书籍的稳步出版和发行中,反复出现的题材过多、丛书过多的情况令人忧心忡忡_二战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