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教室风景,影响心之风景论文_李莹

以教室风景,影响心之风景论文_李莹

山东省淄博高新区第五小学 255000

一、我给班里的家长朋友们写了一封信,信的名字就叫“说说心里话”

大体内容如下:

各位家长,今天我和孩子们聊了一个话题:物品的整理。有些心里话也想和各位家长聊一聊。

孩子们今年已经是五年级了,可是班里个别孩子还没学会整理自己的物品,我经常会看到他们凌乱的桌面,塞满废纸的抽屉洞,甚至各种物品散落在地上,这样的孩子有一个共性,他们的数学成绩都不太好,甚至三科成绩都不太好。这是为什么呢?

我认为整理物品的能力和一个人的独立性有着紧密的联系,整理身边的物品与整理大脑中的信息,有异曲同工之妙,它锻炼的是人们分类、归纳、思考、纠正、调整的能力,当孩子能够独立收拾整理自己的物品,才说明他可以独立思考和灵活应对生活中的问题,是对自己“空间”和“生活”的一种负责。相对的,他连物品都整理不好,他哪儿有清晰的思路,严谨的做题态度呢?所以,他的“混乱”导致了他的学习也没有条理,今天上课找不到这个,明天上课找不到那个!

值日生经常告诉我:老师,扫地捡到一盒彩笔;老师,拖地捡到一支钢笔。每天教室里都有遗落的物品没有主人!窗台上崭新的雨伞,讲台上无数的尺子、钢笔、本子,柜子上的水壶。今天我给它们找主人,崭新的本子,只用了一页,却无人认领!还有书包厨里经常有衣服掉出来,跳绳掉出来。我很焦虑,为这些孩子着急!

是啊!万事开头难,培养一项好习惯从来不是简单的事情,尤其对于孩子来说,父母是应该有更多的包容,但是这个包容绝不等于“替他做”,而是要耐心“引导他做”, 一步一步引导孩子对自己的事情负责,培养独立性。

今天和孩子们聊了,也和家长们聊了,下周开始,我们来看一看我们五年级一班的教室里,孩子们会有什么变化!

五年级一班班主任:李老师

二、对孩子进行指导,班级良好的环境氛围,也可以影响学生的心理,美好的环境下,开出的花,才绚丽多姿

关于班级文化建设,我和孩子们一起动手,把教室好好装扮了一番:

1.制度表格的张贴个性化。

2.墙壁也有故事。

3.提高学生卫生意识。

当班主任很累,事情很多,有的时候还会很心烦,这都是免不了的,但是,当我走进这个充满爱的教室,走上讲台,看到那一双双求知的眼睛,当我看到孩子们在我的教育下有了很大的改变,当我被孩子们围着快乐地谈笑,当孩子们把我当成最好的朋友,当家长打电话来告诉我,孩子变了,变得懂事听话了,变得会主动整理自己的房间了……那快乐是从心里往外涌的。

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

吴海珍 浙江省浦江县大许中心小学 322200

摘 要:小学德育对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可以促进学生优秀品格的形成。小学德育中蕴含着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具有重要意义。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探讨了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渗透方法,为小学德育的发展提供了参考。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关键词:小学德育 传统文化 渗透策略

许多丰富的德育教材和内容都包含在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这些精髓应该加入到小学道德教育的教科书中,并且应该作为重要内容进行开展和渗透。对小学生的品德思想和道德观念等需要在小学阶段的德育教育关键时期进行正确的指导和教育。在培养具有高尚品德和民族自豪感的小学生民族文化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化的合理运用具有重要影响。

一、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德育中的渗透意义

小学德育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小学阶段引入我国传统优秀文化,可以使学生形成认真严谨的学习态度,尊老爱幼、团结和谐、勤劳勇敢等优秀品质,为其日后的学习生活打下坚实基础。目前来看,小学阶段获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机会非常有限,很难形成正确的文化素养。小学生是祖国未来的花朵。渗透优秀传统文化和小学德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还可以培养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促进其全面综合发展。

二、小学德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策略

1.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校园文化对促进小学德育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学校可以加强学校传统节日的校园文化建设,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教育有一定潜移默化的影响。

(1)学校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制定计划,采用不同的方式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2)学校应组织学生定期举行庆祝活动或组织学生参观校外文化展览。比如,大力宣传尊敬师长原则,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可以积极参与校内活动,让学生和教师可以从不同角度了解校园文化,体现本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自信心。同时,学校可以组织学生以知识竞赛、小组答辩、文艺晚会等活动形式,结合优秀传统文化,对校园文化进行更深层次的渲染,营造良好愉快的校园文化氛围。激发学生在校园文化影响下了解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形成科学、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积极影响。

2.注重利用小学德育教学中的优秀传统文化素材。

将我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德育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加强优秀传统文化材料在小学德育中的比重。

(1)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应体现在小学德育的内容上。小学德育教师需要将优秀传统文化的相关内容纳入教学过程,才能在学习德育内容的过程中形成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并发挥其中包含的德育功能。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才能得以充分发挥。

(2)对教学内容形式做出针对性的改革创新。文言文形式将很多优秀的传统文化展现出来,例如我们学过的《三字经》《论语》等著名经典作品,如果在德育课堂上直接使用这些文言文形式的优秀传统文化,对小学生的认知和接受理解能力并不能起到积极作用,不但得不到满意的德育教学效果,反而极大可能会引起学生的不满。因此,对这些优秀的传统文化进行转变是对小学德育老师提出最好的建议,对于这些难以理解的文言文传统文化可以通过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转化成形象、通俗易懂且更直观的内容,也可以通过图画表达或者是动画形式呈现给学生,提升优秀传统文化获得小学生的喜爱程度,从而使德育教学中优秀传统文化的效能得到高效实现。

3.注重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外渗透学习。

德育教学如果仅仅依靠在课堂上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应提醒教师要做好课外文化渗透,引导学生在课余或课后了解传统文化知识。这将更有利于道德教育。例如,在业余时间,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一些有关传统文化的书籍,以便他们能够有意识地阅读书籍,也可以引导他们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一些关于传统文化学习的活动,从而学习传统文化。例如:可以以“我们的国粹”为主题开展活动,然后给学生们以小组的形式分配任务,让他们自己去采集资料,这样他们就会亲身感受到传统文化的魅力,感受到国家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从而就会使他们充满了民族文化自豪感,触发他们的爱国情怀,这样小学的德育工作就有效果了。

总之,小学德育在学生成长和未来规划中起着关键作用。因此,有必要加强德育发展,进一步完善教学技术,更好地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德育中。我们要将优秀传统文化与课本知识相互融合,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使他们更好地掌握文化知识,更好地体会到祖国文化历史所带来的影响,充分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作用。

参考文献

[1]王素娟 人文精神的浸润: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渗透方法[J].中外交流,2017,(44)。

[2]许爱英 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学周刊,2018,(2):54-55。

[3]冯燕珍 小学德育中的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渗透[J].新课程(小学),2017,(10):285。

论文作者:李莹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6月总第30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9

标签:;  ;  ;  ;  ;  ;  ;  ;  

以教室风景,影响心之风景论文_李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