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下水道工程建设研究论文_郭志强

道路下水道工程建设研究论文_郭志强

上海懿诚市政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道路下水道工程是市政工程建设中十分重要的部分,与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本文主要从道路下水道工程出发,结合工程实践经验,简要研究了道路下水道工程建设的特点与取得的进步,为施工现场的管理与操作提供一定依据。

关键词:市政工程;下水道建设;给排水;工程研究

良好的道路建设、排水系统建设以及道路桥梁建设等是促进城市经济繁荣,为人们生活提供便利的重要基础。可以这样说,从一个城市的市政建设水平,可以侧面看到这座城市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状况。

1道路下水道工程的重要性

水,是生命之源,是他滋养着地球上千千万万的生命,造就了这美妙的生物系统,总管人类发展历史我们可以发现,文明的起源往往离不开水源的孕育。俗语说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对于处理不当的水资源,古人往往将之随意排放,在医学和技术不发达的时期,污水作为一种污染源常常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水污染带来的问题愈发严重,这与供水与排水系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1]。现如今,在人口众多、经济发达的大中型城市,供水与排水系统像是人体中的血液循环系统一般,为一个城市的正常运行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供排水系统的完备程度、污水处理技术的先进与否,不仅与市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同时也关系着整个城市的发展和进步。

所以说,道路下水道工程虽然只是市政工程建设项目中的沧海一粟,但其必然是城市化进程中的关键环节,其在生产生活以及文明的发展上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是政府和国家十分重视的一项基础工程[2]。

2道路下水道工程的特点

(1)先进性

早期的城市排水工程往往缺乏先进的理论和技术指导,道路下水道工程的施工方法也相对比较落后。流域区间的划分比较混乱,污水以及雨水的流量、流速以及季节性变化缺乏系统而深入的数据统计研究,人口数量变动、建筑物的新建与拆除等都缺乏细致地调查统计和汇总,故而道路下水道工程的施工往往缺乏全面性和具体性,施工过程有很大的盲目性[3]。这种情况下建设的道路下水道工程往往会导致布局紊乱、功能不完善、布局欠合理等问题,也不能满足城市扩建的要求,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形式建设的道路下水道工程逐渐被抛弃和淘汰。

新时代道路下水道工程建设,不论在前期设计还是后期施工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改进和提高。对于传统道路下水道工程建设,其保持着“取其精华、弃其糟粕”的想法,吸收传统工程中较为优秀的一部分建设经验,同时参考和调研国内外排水系统安排布局的技术方法,运用全新的技术手段进行道路下水道工程的规划与设计、施工与管理等,利用新材料、新工艺、新方法改善了旧工程存在的缺陷和不足,适应新时代城市给排水的功能需求,造就了举足轻重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所以说道路下水道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先进性。

(2)地域性

道路下水道系统的选择并不唯一,一种是分流制,另一种是合流制。所谓分流制,实则是将雨水与污水分开,让其经由不同管道排放;而合流制则反之,将雨污水同时由同一管道系统排放。先进的道路下水道工程往往选择分流制,原因是合流制容易导致污水中的垃圾堵塞管道的情况,但这种选择却并不是一定的。

不同的地区自然环境以及地质情况都有所区别,所以在道路下水道系统的选择上也应该秉着因地制宜的思路[4]。例如一些地势高低起伏、土壤情况复杂以及处于水源交汇处的城市,往往采用合流制更为合理。合流制不仅简化了设计和施工过程,还减少了道路下水道工程的管线占用的体积,为水、电、气的管线铺设提供空间,此外,合流制的较大污水量还可以起到冲刷管道、防止沉淀物堆积的作用,减少管道堵塞的可能性,所以说道路下水道工程建设还具有一定的地域性。

(3)灵活性

在道路下水道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中,往往存在着一些设计上未能全面考虑的问题,也会遇到很多不可预见的困难和难题[5]。例如,在施工过程中,利用顶管施工长距离管道时,整条管道处于连续的运动过程中,这为后续的施工测量带来了一定困难。在项目建设施工时,要灵活运用轴线控制和曲线段管节的受力情况;可以采用顶管自动测量系统进行标靶的实时跟踪和定位,也可以采用厚而软的夹板材料来补偿端面的受力情况,增加承载面积,缓冲受力状态;还需要及时准确地修正设计曲线、调整垫块的位置和厚度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施工现场的灵活性往往是我们不可控制的,一个优秀的工程控制人员往往能灵活采用各种方法应对突然出现的工程难题,当然,在这一过程中也是经验的积累和能力的提升。

3道路下水道工程的几点进步

(1)资料获取的高效性

首先,道路下水道工程的建设资料往往需要提前收集与整理。主要有测绘工作、现场调查以及分析研究几个环节,需要对现场的地形图、水基准线位置高低、人口分布及土地面积、土壤情况、雨水量以及供水量等进行实时的数据统计。互联网技术的兴起于繁荣为这项工作的顺利实施提供了巨大的便利。这些信息在网络上几乎都可以搜集整理到,大大体现了资料获取的便捷性和高效性。

(2)设计方法的科学性

科学的设计原则和设计方法也是道路下水道工程建设所取得的进步之一。根据城市实际环境选择适合的道路下水道工程系统,进行下水道系统的划分、最高与最低流速的控制、最大以及最小坡度的确定,此外,针对进水周期、径流系数、雨水与污水量、管道的埋入深度、不同管道间距及尺寸设计也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力求整个工程设计是科学合理的,能够满足城市道路下水道工程的排水要求。这就说明了在道路下水道工程建设中设计方法的科学性也极其重要。

(3)工程设计的合理性

对于整个工程的结构以及功能设计必须具有一定的合理性。附属建筑例如进水口尺寸、污水接管口以及出水口的尺寸与质量标准都是合理而有依据的。区域规划以及管线规划的合理性将直接决定着整个工程的使用质量和功能效果。其次,施工顺序的确定也是有逻辑性的,合理安排不同工程的先后顺序以及施工周期是保证工程按期完成、提供施工效率的有效途径。对于机械化水平较高的环节,可以用机械施工代替工人施工,也有利于降低施工成本、大大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故而,工程设计好的合理性也不容忽视。

4道路下水道工程建设的意义

合格的道路下水道工程的成功建设,不论对市民生活还是城市建设都有着重要的作用[6]。下面就其建设意义进行简要概述。

首先,道路下水道工程建设具有促进城市发展的作用。通过建设雨水污水排放系统,城市的卫生水平有所提高、城市环境也变得更加优美。污水所引起的环境与健康问题正在逐渐好转,拥有完善的道路下水道系统可以为人们的健康提供有力的保障。此外,有了雨水污水排放管道,市容市貌也有所改善,不会再出现污水遍地的落后情况,污水的集中处理也降低了污水处理的成本。同时也促进了一个城市工商业的发展壮大。

其次,道路下水道工程的完善与推进有助于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政府和国家对于污水排放的重视程度也会影响着市民的重视程度,当然,建设道路下水道工程往往是由各地政府招标推进,而完善的城市污水排放系统会营造一个优美绿色的城市环境,久而久之,市民在这种环境下也会相互影响,养成一种注意个人卫生、重视环境保护的意识,这无疑为城市的文化建设和精神建设起到促进作用,也有利于改善市容。

最后,道路下水道工程建设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其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与城市的发展息息相关、甚至与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息息相关。现如今,道路下水道工程建设已逐渐向多功能化、机械化与自动化转型,相信在不久的未来,道路下水道工程的建设将会有更大的进步和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赵春娥.改善下水工程设施推进城市建设发展 [J].理论观察,2014,(02):47-48.

[2]张蕊.改善城市下水道工程推进我市环境建设研究 [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16):228.

[3]黄婉丽.重庆市下水道建设研究(1937—1949)[D];重庆师范大学,2018.

[4]郭世强.西安城市排水生态系统的近代转型——以民国西安下水道为中心 [J].中国历史地理论丛,2016,31(04):74-80.

[5]熊江红.中心城区市政下水道工程一体化施工的难点及管理措施 [J].江西建材,2017,(24):263-264.

[6]付笠哲.20世纪上半叶辽沈地区上下水建设研究 [D];辽宁大学,2016.

论文作者:郭志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  ;  ;  ;  ;  ;  ;  ;  

道路下水道工程建设研究论文_郭志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