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老年病人的骨科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乔雪竹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老年病人的骨科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乔雪竹

安徽省铜陵市人民医院 安徽 铜陵 244000

【摘要】 目的 分析对老年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均为40例。分别对其实施常规方法的护理以及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可取得一定护理效果,但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满意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所有差异经比较后显示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明显提升质量效果和治疗安全性,并能够提升患者满意程度,有着较高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老年病人;骨科护理;效果观察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是老年人群中非常常见的疾病类型,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也会造成极大危害,若没有对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甚至会导致患者出现关节积液和肿胀变形等情况,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造成更加严重的危害,对于老年患者更是如此[1]。因此,对老年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非常重要。本次研究中,即分析了对老年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对象为我院在2015年9月到2016年9月内收治的老年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数量为80例。其中男女分别为48例和32例,年龄在60-79岁之间,平均为68.65±6.47岁。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均知情同意,并且已经签署了知情同意书。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次研究也知情同意。将所有患者使用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以及观察组,均为40例。对照组中男女分别为24例和16例,年龄在60-78岁之间,平均为68.24±6.39岁。观察组中男女分别为24例和16例,年龄在61-79岁之间,平均为65.86±6.79岁。两组患者的年龄以及性别等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后显示,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护理方法

本次研究中需对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法的护理,在临床护理时可按照常规心理护理、并发症护理、康复护理等方法进行护理。对观察组患者需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在临床护理时的方法如下:

1.2.1 心理护理干预

首先需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干预。由于老年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的特点,在临床发病时的病程较长,症状较为严重,并且对患者的生活影响也比较大,因此较多患者在护理中会出现焦虑、恐惧甚至是绝望等心理状态,这些心理状态对临床护理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心理护理干预非常重要[2]。在临床护理中护士需要和患者进行充分性的交流,通过交流的方法能够帮助护士了解到患者的心理状态,并根据患者在临床护理时出现的心理问题对其实施针对性的处理,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尤其是护士可以和患者的家属进行交流,尽量让患者家属参与到临床护理中,让患者感受到家庭的温暖,更好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

1.2.2 术后康复护理干预

在手术后,对患者实施康复护理也是临床护理中尤为重要的环节[3]。本次研究中,患者在手术后1d即需让其准备康复训练,在此时护士可指导患者进行肌肉的放松。在术后第2d可开始进行术后康复训练,即在护士的帮助下进行小腿肌肉的收缩以及直腿抬高的训练。在训练时患者可采取平卧姿势,膝关节需要垫高30°左右,并让患者进行上下左右的踝关节活动以及小腿的摆动,通过这种活动能够增强患者的下肢肌肉功能。同时需要让患者进行屈膝运动和直腿抬高运动,仍是从30°开始,逐渐的增加抬高角度以及抬高时间,从5s逐渐提升到10min左右。每日练习的时间可从短到长,循序渐进,训练的强度也需要进行逐渐增加,以患者不会感到疲劳并且膝关节没有出现疼痛为佳。而在手术后的1个月左右,护士可尽量鼓励患者进行下床活动,活动项目为慢跑、走路和骑车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在整个锻炼和活动的过程中,必须要让护士或是患者家属陪伴在其身边,避免出现摔倒等意外情况。

1.2.3 并发症护理干预

由于老年患者的特点,在实际的发病中会出现诸多并发症,这些并发症的情况会对患者的术后护理造成较大影响[4]。因此护士需对患者在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进行针对性的护理,以期取得更好的护理效果。在手术后,护士需要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进行分析,尤其是体温、血压、伤口等情况,一旦出现了较大变化需要立即报告给主治医师,并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处理。若发现患者可能会出现感染情况,需要根据其细菌培养的结果立即对患者实施针对性的清创处理以及抗生素治疗,让感染情况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

1.2.4 饮食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体质虚弱,并且身体抵抗力和各项身体机能出现了下降,在这样的身体状态下患者无法较好的得到恢复。针对这一点,需要对患者实施饮食护理干预。本次研究中我们为患者提供了高钙高蛋白、低刺激性、高纤维的食物,并将食物做成汤、粥、羹等流质或是半流质食物,让老年患者可更好的吸收其中的营养物质。通过这些食物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身体状态,并可帮助患者在手术后得到较好的恢复,取得明显更佳的临床治疗效果。

1.3 疗效标准

本次研究中需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显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明显好转甚至消失,同时影像学检查显示患者病灶位置完全恢复。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一定好转,但未完全消失,影像学检查显示病灶已明显恢复。无效:患者临床症状和影像学检查显示无任何好转,甚至更加严重。治疗有效率=(显效患者数量+有效患者数量)/所有患者。另需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率进行比较,使用我院自制的满意程度评分表进行评价,满分为1评分,若评分至少为6分则表示患者满意,计算满意率并对其进行统计学分析。

1.4 统计学方法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分析,通过χ2检验和率(%)对率计数资料进行计算,若数据的差异显示为(P<0.05),则表示数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治疗有效率8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5556,P=0.0184)。观察组患者满意率92.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满意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6.5876,P=0.0103)。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2.5%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7.2072,P=0.0073)。

3.讨论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是当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疾病类型,也被称为骨质增生,从本质上来讲即膝关节骨骼的退行性病变,是关节炎的表现类型。从发病机制上来讲,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和年龄、职业、体质、日常姿势、骨骼内静脉淤滞、骨骼内高压和遗传因素等有着较大关系。同时膝关节退行性病变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等也会造成较大影响,患者虽然在发病初期的症状并不严重,但随着病情不断进展,患者会出现上下楼困难、容易摔倒、蹲起疼痛、关节肿胀以及膝关节功能受限等。因此,对老年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实施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非常重要。而通过本次研究显示,使用综合护理干预的方法能够明显提升老年膝关节退行性病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满意程度,并能够明显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着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杨芸芸.膝关节退行性病变骨科护理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J].健康前沿,2016,23(3):97.

[2] 古永恒,汤璇,李翠玲等.外治法防治膝关节镜术后关节肿胀的临床护理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32):3642-3644.

[3] 黎伟英,胡哲,曹绍雄等.中药封包结合康复操护理膝关节退行性关节炎的效果观察[J].中国民间疗法,2012,20(6):70-71.

[4] 李霞.164例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老年病人的骨科护理[J].健康必读(中旬刊),2013,12(2):394.

论文作者:乔雪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2

标签:;  ;  ;  ;  ;  ;  ;  ;  

膝关节退行性病变老年病人的骨科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乔雪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