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领导集体建设的对策思想_邓小平文选论文

论邓小平领导集体建设的对策思想_邓小平文选论文

邓小平的领导班子建设对策思想之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对策论文,思想论文,领导班子建设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在规划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宏伟蓝图时,对加强领导班子建设作出了许多重要论述。他指出,解决党组织问题,“就是首先解决领导班子。”(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23页。)“领导班子问题,是关系到党的路线能不能贯彻执行的问题 。”“因此,我们首先强调要把领导班子的问题解决好。”(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9页。)领导班子建设,最重要的是党的最高领导集体建设。邓小平领导班子建设思想包括为什么要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建设什么样的领导班子,怎样建设领导班子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本文从四个主要方面论述邓小平的领导班子建设对策思想。

一、领导班子的形象建设

党是全社会的表率,领导班子形象如何直接影响到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影响到党群关系。正是这样,邓小平十分强调,上至中央领导集体,下至基层各级领导班子,都要给人民群众树立一个良好的形象。

根据邓小平的论述,各级领导班子要树立以下的形象:第一,要树立坚持改革开放的形象。邓小平指出:“要使人民感到面貌一新,感到是一个实行改革的有希望的领导班子。”(注:《邓小平文选》, 第3卷,296页。 )“中国一定要有一个具有改革开放形象的领导集体”。(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318页。)如果我们的领导班子始终坚持改革开放,人民群众就会看到希望。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邓小平要求要选人民公认是坚持改革开放路线并有政绩的人,大胆地把他们放进各级领导班子,特别是重要岗位。第二,要有开拓创新,拼搏进取的形象。邓小平指出:“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372页。)如果一个领导班子不思进取,怕字当头,畏首畏尾,那留在人民心目中的只能是僵化保守、平庸无能的领导班子的现象。邓小平指出:“树立一个好的形象,一个安定团结的形象,而且是一个安定团结的榜样。我们是一个大国,只要我们的领导很稳定又很坚定,那末谁也拿中国没有办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317~318页。)无数事实证明,一个领导班子 ,如果个体成员能量很强,但不团结,就是一个散班子、软班子;相反,如果一个领导班子,即使某个人能力弱一点,但非常团结,也会成为硬班子、强班子,只要领导班子是团结的,革命和建设就能取得成功。第四,要树立多办实事的形象。邓小平指出:“要真正建立一个新的第三代领导。这个领导要取信于民。使党内信得过,人民信得过。”(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298页。)为此,一个好的领导班子,要多为人民群众做事,扎扎实实地办事,要拿事实来说话,要取信于民。总之,领导班子的形象,只能在领导实践中,靠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一点一滴的实绩来塑造。如果领导班子树立了一个良好的形象,那么,领导班子在人民群众心目中就有了威信,就有了权威。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才能保持政局的稳定,保持路线的连续性。

二、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

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是领导班子建设中一项长期起作用的根本性建设。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得如何,不仅直接影响到社会主义建设方向和进程,而且关系到能否正确有效地实施党的领导。

重视思想作风建设是我党进行领导班子建设的成功经验,也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毛泽东创造性地提出了首先从思想上入党的理论,把思想教育和思想领导放在建设首位。我们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心任务是经济建设,大力发展生产力,但是,必须有政治保证。西方敌对势力要“西化”,“分化”我们,不提高思想认识不行,再加上在各级领导班子里,存在着思想理论水平、领导能力与不断发展的改革开放的形势不相适应等情况,这表明,在当前加强思想作风建设的任务不是减轻了,而是加重了。正是这样,邓小平非常重视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邓小平反复强调,选拔领导班子成员,在思想作风上,要选那些艰苦朴素、实事求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作风正派的人。重视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是邓小平新时期建党思想的一个重要特征。加强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重点就是要进一步解决好为人民服务的思想作风问题。为此,邓小平认为:“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全党的组织性、纪律性。”(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366 页。)第一,要加强思想教育。 通过思想教育,抓好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学习,按照十五大报告的精神,当前主要是学好邓小平理论,掌握其科学体系和精神实质,使各级领导班子不断提高理论水平;抓好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学习,提高领导班子成员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的自觉性和工作中的原则性、创造性,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抓好四项基本原则的学习,教育领导班子成员自觉抵制封建残余思想和资产阶级腐朽思想等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侵蚀。第二,要从严治党,对领导班子要严格要求。邓小平指出:“对今后发生的问题,要严些。对一般党员处理要宽些,对领导干部要严些。对一般党员处理要宽些,对领导干部要严些,特别是对高级干部要更严些。对领导班子要严格要求,这是因为,领导班子的精神状态、思想作风如何,对搞好一个单位或部门的工作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实践已经证明,哪个单位的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强,作风过硬,哪个单位的工作就搞得很好;反之亦然。第三,要抓好领导班子作风的整顿。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邓小平多次提出对党进行整顿,而且“主要是整顿领导班子”、“整顿好领导班子是个关键。”(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122页。)“整顿领导班子,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把作风整顿好。”(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123页。)这里的“作风”包括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等。通过转变作风,增强战斗力。

党的十五大报告把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放在重要位置,我们一定要按照党中央的部署和要求,在制订领导班子思想作风建设的计划中,要把思想作风建设作为重要任务来抓,明确目标和措施。

三、领导班子的民主集中制建设

加强党的建设,首先必须搞好领导班子建设;搞好领导班子建设,民主集中制建设是基础。在我党的历史上,在领导班子建设中,由于民主集中制原则遭到破坏,给党的事业造成了严重挫折。邓小平在总结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十分重视领导班子的民主集中制建设,他指出:“如果搞得不好,特别是民主集中制执行得不好,党是可以变质的,国家也是可以变质的,社会主义也是可以变质的。”(注:《邓小平文选》,第1卷,303页。)因此,要永远坚持这个制度,把它传给子孙后代。民主集中制是无产阶级政党的根本组织原则,是最科学、最合理、最便利的制度,是我党组织建设的重要内容。加强领导班子的民主集中制建设,第一,要坚持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他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里指出:“各级党委要真正实行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制度。”(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341页。)在这里,邓小平论述了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的辩证统一关系,集体领导是个人分工负责的前提,个人分工负责是实现集体领导的保证。他认为,实行这一制度,可以保证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可以保证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第二,要维护中央权威。邓小平重申了“四个服从”,并指出最重要的是各级党组织和全体党员服从中央委员会。他提出中央要有权威,要维护中央权威,与党中央保持一致,这是党和人民最高利益所在,只有这样,才能克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地方主义、分散主义、本位主义倾向,才能保证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第三,要健全领导班子的民主监督机制。邓小平在《共产党要接受监督》这篇讲话里,强调了各级领导班子要接受多方面、多层次、多形式的监督,如上下级之间的监督、同级之间的监督、内部监督、外部监督等,他开创了制度建党的新路子,特别强调各级领导班子内部要健全民主生活会制度,定期召开民主生活会,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互相监督。当前,不少领导班子建设上存在着对民主集中制执行不力的情况,根据党的十五大报告精神,要在各级领导班子中深入持久地进行民主集中制教育,增强执行这一根本制度的自觉性,要加强对各级领导班子贯彻民主集中制的各项具体制度的建立与执行情况的检查与监督。

四、领导班子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

领导班子建设是干部队伍建设的核心问题,归根结底是培养和选拔接班人问题,特别是跨世纪的党和国家的接班人。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的未来要靠新的领导集体”的战略思想。因此,加强我党的后备干部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大力培养和选拔年轻干部,是由世纪之交干部队伍的现状决定的,选拔和培养年轻干部,是保证党和国家后继有人,事业兴旺发达的需要;同时,也是由跨世纪的战略目标和战略任务决定的。我国将以什么样的姿态跨入21世纪,在21世纪,我国又要在世界格局中占有什么样的地位,完全取决于我们党,取决于年轻干部的选拔和培养。邓小平在1979年11月指出:“我们一定要认识到,认真选好接班人,这是一个战略问题,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问题。”(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222页。)

为选拔和培养年轻干部,邓小平提出了许多重要思想:第一,要坚持“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邓小平指出:“对这个问题要清醒,要注意培养人,要按照‘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标准,选拔德才兼备的人进班子”。(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380页。)领导班子建设要坚持“四化”基本方针,邓小平最先做出全面而系统的概括和阐述,成为指导新时期领导班子建设的基本方针。他指出任何单位和地区都不能选用搞派性不讲党性的人进班子。1977年底,他在军委会上强调,决不能让思想、政治和作风有问题的11种人进各级领导班子第二,改革干部制度,建立有利于青年干部成长的良好机制,创造让年轻人上来的条件,进一步发现人才和使用人才,坚决同压制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现象做斗争,坚信年轻人尽管经验少些,但是把他们放在领导岗位上,经过老干部的传帮带,他们就会逐步得到提高。第三,要优化领导班子的年龄结构。根据邓小平提出的领导班子要形成老中青的梯级结构的要求,必须选拔和培养年轻干部。他指出:“我们党的中央委员会的平均年龄恐怕比其他各国党的都要大,我们党的政治局、政治局常委和书记处的成员的平均年龄也都偏大。”(注:《邓小平文选》,第 3卷,241页。)因此,“要进一步找年轻人进班子。”(注:《邓小 平文选》,第3卷,381页。)这样,使不同年龄段的同志充分发挥他们的自然优势,相互补充,形成合力,使不同知识能力的人才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智能互补,组成多功能、高效率的领导班子。第四,要切实提高后备干部的综合素质。领导班子成员是领导班子集体的组织细胞,领导班子整体素质的提高依赖于领导班子成员个体素质的提高,这就要从早抓好后备干部队伍的素质。邓小平要求在加强领导班子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把提高领导班子的政治素质、品德素质、文化素质、身体素质等作为大事来抓。以上为邓小平关于领导班子建设对策思想的主要内容。这些思想,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党建学说,在实践上为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指明了方向。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里指出:“要以思想政治建设为重点,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路线、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具有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团结坚强的领导集体。”(注:江泽民:《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52~53页。)江泽民同志的这一思想是邓小平领导班子建设思想的进一步继承和发展,体现了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远见卓识和坚强决心。我们知道,执政党自身建设是我们跨入21世纪的关键,而领导班子建设又是执政党自身建设的关键问题。认真学习邓小平领导班子建设思想,对于学习贯彻十五大报告精神,把党建设好,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深远的现实意义。

标签:;  ;  ;  

论邓小平领导集体建设的对策思想_邓小平文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