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方法论文_唐义恒

浅谈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方法论文_唐义恒

重庆市合川中学 401520

摘 要:数学是由概念与命题等内容组成的知识体系。它是一门以抽象思维为主的学科,而概念又是这种思维的语言。因此概念教学是高中数学中至关重要的一项内容,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核心,正确理解概念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学好概念是学好数学最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高中数学 概念教学

只有真正掌握了数学中的基本概念,我们才能把握数学的知识系统,才能正确、合理、迅速地进行运算、论证和空间想象。从一定意义上说,数学水平的高低,取决于对数学概念掌握的程度。

一、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应注重概念的本源、概念产生的基础

“学习最好的途径是自己去发现”,学生如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像数学家那样去“想数学”,“经历”一遍发现、创新的过程,那么在获得概念的同时还能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由于概念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应重视在数学概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步,也是形成概念的基础。概念引入时教师要鼓励学生猜想,即让学生依据已有的材料和知识作出符合一定经验与事实的推测性想象,让学生经历数学家发现新概念的最初阶段。猜想作为数学想象表现形式的最高层次,属于创造性想象,是推动数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因此,在概念引入时培养学生敢于猜想的习惯,是形成数学直觉、发展数学思维、获得数学发现的基本素质,也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

二、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应注重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1.展示概念背景,培养思维的主动性。思维的主动性,表现为学生对数学充满热情,以学习数学为乐趣,在获得知识时有一种惬意的满足感。揭示所呈现的背景,将数学家的思维活动暴露给学生,使学生沉浸于对新知识的期盼、探求的情境之中,积极的思维活动得以触发。

2.创设求知情境,培养思维的敏捷性。思维的敏捷性,表现在思考问题时以敏锐地感知,迅速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由此思彼”的联想,果断、简捷地解决问题。

3.精确表述概念,培养思维的准确性。思维的准确性是指思维符合逻辑,判断准确,概念清晰。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新概念的引进解决了导引中提出的问题,学生自己参与形成和表述概念的过程培养了抽象概括能力。

4.解剖新概念,培养思维的缜密性。思维的缜密性表现在抓住概念的本质特征,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关系全面深刻地理解,对数学知识结构的严密性和科学性能够充分认识。在这个过程中,渗透了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这一化归的数学思想方法。

5.运用新概念,培养思维的深刻性。思维的深刻性主要表现在理解能力强,能抓住概念、定理的核心及知识的内在联系,准确地掌握概念的内涵及使用的条件和范围。在用概念判别命题的真伪时,能抓住问题的实质;在用概念解题时,能抓住问题的关键。巩固深化阶段,在学生深刻理解数学概念之后,应立即引导学生运用所学概念解决“引入概念”时提出的问题(或其他问题),在运用中巩固概念。使学生认识到数学概念,既是进一步学习数学理论的基础,又是进行再认识的工具。如此往复,将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成为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达到培养思维深刻性的目的。

6.分析错解成因,培养思维的批判性。深化阶段,对数学概念的理解要防止片面性。除在运用概念时用典型的例子从正面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巩固概念之外,还应针对某些概念的定义中有些关键性的字眼不易被学生所理解、容易被忽视,某些概念的条件比较多、学生常顾此失彼、不易全面掌握,某些概念与它的邻近概念相似、不易区别等等举反例,从反面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内涵与外延的理解,培养思维的批判性。

三、在高中数学概念教学中,应采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最能有效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主要是对实例的归纳及辨析。通过对实例的归纳和辨析对新问题的特性形成陈述性的理解,继而与原有的知识结构相互联系,便完成了概念形成的两个步骤。依据数学概念的形成,设计概念教学的第一种模式如下:问题情景(抽象)——新概念分析[内涵、外延、正(反)例]——应用——反馈。其具体实施步骤是:1.构建问题情景,创设心理环境。针对新概念构建相应的问题情景,隐含新概念所描述事物的本质,观察、认识到提出新概念的必需和合理,以形成合理心情,积极、大胆地进行思维。2.考察本质属性,抽象形成概念。分析问题情景,概括出它所反映事物的共同属性,由此逐步抽象而提出新概念。3.设计多向分析,深化概念理解。对新概念可从揭示内涵、外延、定义方式、合理性(和谐性)、正反例证等方面分析。4.及时测试反馈(应用),评价思维训练。

数学概念是从一些具有相同属性的事物或现象中抽象出来的,这些本质属性就是这一概念的内涵,满足这些内涵的全部对象就是这个概念的外延。根据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设计概念教学的第二种模式如下:已有概念(类比、迁移)——新概念——比较(共性、异性)——创造(形成新概念体系)——应用——反馈。其实施步骤为:(1)精选已有概念,设置问题情景。(2)拟定类比方案,迁移形成概念。(3)重比较促创造,强化概念理解。(4)及时测试反馈,评价思维训练。

论文作者:唐义恒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8月总第2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7

标签:;  ;  ;  ;  ;  ;  ;  ;  

浅谈高中数学概念教学方法论文_唐义恒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