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王勇

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王勇

枣庄市中心血站 山东枣庄 277100

摘要:研究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并列出血站科学化管理对策的重点。详尽的记录采供血的过程,快捷的提供出血液来源信息和有效的医疗凭证,使得科学化的记录在采供血医疗纠纷中提供有效证据。完成从血管到血管每一细节都有迹可循,、以血站质量记录为基础,为献血者和采供血的相关工作提供保障。

关键词:血站质量;检验标本误差;原因分析;对策

采血的过程包括了采集献血者的信息、信息的互联网录入、献血者血液质量的检测以及血液的采集[1]。供血的过程包括了血液的制备、检测采血质量、科学存放血液、发放血液、高效运输血液到定点医院,还包括护理人员输血服务。常用的质量记录应格式化并尽可能表格化,各科室根据工作需要,负责本科室质量记录表格的设计。

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

这一系列过程在运行时都会有专人进行详细的记录,信息的录入直接关系到了血液质量和采供血的相关运行单位。所以分级分类的记录采供血信息是科学化管理血站质量记录的重中之重。采供血过程以及输血服务的第一时间记录就是一级记录,其中涵盖了采集献血者的信息、信息的互联网录入、献血者血液质量的检测、血液的采集、血液的制备、检测采血质量、科学存放血液、发放血液、高效运输血液到定点医院以及护理人员输血服务[2]。以上信息的记录与血液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息息相关,查找血液来源和医疗事故纠纷的案件中会被经常被提供。采供血过程中间接相关信息的记录就是二级记录。例如在采供血过程中需要用到的医疗器械、相关的设备仪器、相关工作人员培训记录和相关信息确认记录。二级记录不直接的关系到血液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但是它是完成采供血系列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自身信息的记录情况和确认情况会反应在最终供血质量上,尤其是重要证据的索求和相关设备状态的视频录像[3]。例如,重要设备的定期检测记录、相关医疗器械的采入纳收记录和合法提供方的评价记录。监控血液质量和血站质量体系相关运行记录就是三级记录。监控采供血过程中生产合格血液和护理人员输血服务的质量,监控血液质量和血站质量体系相关运行记录和采供血相关的运行状况息息相关,在查找血液来源和审查血液质量中常常被提供[4]。三级记录虽然在生产合格血液和护理人员输血服务过程中产生,但传接给下一任相关工作者就表示完成了阶段性任务,后期的工作被传递下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对策

科学化记录应建立起文件化的管理程序,记录是文件中特别的一种,记录文件的建立应该按照国家规定条例进行,血站记录管理系统应对采供血的每个细节做出明确的规定,其中包括信息的采集与分级分类、记录编制与相关批准、分级编号、使用记录的录入、借阅时间与归还时间、查询人与查询内容、清算核对、保存条件及医疗废物交接等方面[5]。尤其应该列出记录大纲,其中具体的列出各级别所记录产品保存年限,分级分类科学化的存储血站记录,有效帮助血站工作人员高效有效的进行工作。实施分类管理质量记录经过录入献血者信息、记录分级分类进行整理、给分类管理进行编号、将记录收入档案保留在档案室,系列工作结束后 就是采供血法定档案[6]。有律可循的能够在采供血相关医疗纠纷中起到重要作用,不仅能够提供证据还可能改变最终的庭审结果。所以,应该依照国家相关规定的档案管理条例对记录档案进行管理。当举证无效或不成立时,法庭将会判血站败诉。所以,信息的记录间接的关系到血站的效益与法律责任,是血站管理中重要的一部分。科学化的计划如何记录,保证录入信息的全面性、详细性和精准性都变得份外重要。全面记录信息包括两方面,其一是保证录入信息的全面,即采血和供血的各个过程中都做记录;其二是指整个动作的全面,就是指在记录工作中工作人员的工作态度与质量。记录的详细性和精准性是指在记录的过程中,文字的书写要清晰可辨,不能出现随意改动、依照个人习惯乱写乱画,统一使用楷体文字,以免在档案交接中出现异议,防止混淆的发生,提高工作质量的同时也提高了献血者和输血者对血站工作人员的评价。重视献血者和输血者信息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在记录献血者的相关信息时,要对涉及患者隐私的信息进行保密,例如患者的既往病史和血液检测结果等。有保密信息的献血者和输血者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服务,这些专门的服务人员需要受到相关部门的授权[7]。保密档案也要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分级分类,定期清算清理,按照分类编号和交接。保存时应特别注意,防止各种损害。例如火灾、不法分子的利益性盗窃和防遗漏等。

综上所述,分级分类的记录采供血的相关信息,不仅为相关医疗纠纷提供证据,还得出数据对血站的工作人员作出业绩评价,与此同时,所得数据还帮助工作人员及时对献血者做出反馈,让献血者了解到献血时间伟大的事,帮助了社会上需要帮助的人,提高了献血者的积极性,发扬了献血事业[8]。分类记录所了解到的稀有血型献血者,通过社会力量召集所建立起固定的稀有血型献血团队,为稀有血型的患者提供了多一份活着的希望。所以,通过强化记录的分类分级、记录档案的保存年限和销毁档案等方面,充分实现血站质量记录科学化管理。

参考文献:

[1]刘桂晔. 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因素及预防措施研究[J].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6,22(1):108-110.

[2]柯靖兰. 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 白求恩医学杂志,2016,14(5):610-611.

[3]李志强,王万仲,俞少英,等. 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 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98-100.

[4]刘洪涛. 43例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与对策浅析[J]. 医药前沿,2016,6(2):394-395.

[5]杨素英,李景旭. 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影响因素探究及对策[J]. 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6,22(z1):381-382.

[6]刘涛. 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原因与措施分析[J]. 中国保健营养,2015,25(10):302.

[7]姜作云. 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分析[J]. 中国卫生产业,2016,13(9):108-110.

[8]何正军. 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 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9(2):229-230.

论文作者:王勇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7年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  ;  ;  ;  ;  ;  ;  ;  

血站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论文_王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