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分析及应对措施论文_程玲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分析及应对措施论文_程玲

程玲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新生儿科 230022

【摘要】目的:对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及应对策略进行分析。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6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资料,作为观察对象,对患者病因展开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结果:6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主要包括有:围生期因素、母乳因素、感染因素、溶血因素等;患儿经积极对症治疗,共有48例治愈,15例好转,2例无效,治疗总有效率96.92%。结论: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原因诸多,临床治疗时需积极分析病因,才能给予针对性、有效措施进行治疗,以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关键词】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应对措施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在临床非常常见,通常将新生儿出生后1个月内发生黄疸,持续时间超过2周仍无法消退,或消退后重复出现的黄疸,称之为病理性黄疸。导致新生儿发生病理性黄疸的病因诸多,比如说新生儿肠梗阻、窒息、感染以及新生儿溶血症、母乳、溶血等,均是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的常见原因[1-2]。现我院将6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性分析,总结导致患儿病理性黄疸发生的主要原因,探讨相关的应对措施及疗效,并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5年10月医院收治的6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的临床资料,男患儿38例,女患儿27例,出生1~28d,平均(13±5.36)d;包括早产儿16例,足月儿49例;出生后24h新生儿评分7~10分;分为直接胆红素升高的病理性黄疸12例,间接胆红素升高的病理性贡疸53例。65例患儿均符合病理性黄疸的诊断标准,纳入指标:出生后24h内发生黄疸,且血胆红素浓度>102μmol/L(早产儿血胆红素浓度>255μmol/L,足月儿血胆红素浓度>220.6μmol/L);黄疸持续时间超过>2~4周,或是黄疸呈进行性加重,或是黄疸消退后复出现;血胆红素浓度每天上升值>85μmol/L;血清结合胆红素≥34μmol/L(上述情况符合任何一项均可确诊)。排除指标:生理性黄疸者;合并其他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未完成治疗计划者。

1.2方法

患儿入院后均完善相关检查,包括血尿粪常规检查、C反应蛋白及电解质检查、肝功能血糖检查,同时根据患儿的具体情况进一步行肝胆B超检查、胸片检查、血培养等。所有患儿均行光照退黄治疗(因患儿均符合光疗指征),在此基础上,通过相关检查,明确患儿发生病理性黄疸的原因后,给予相应的支持治疗。⑴光照治疗。光照治疗采用蓝光疗法,光疗时保护好患儿双眼及生殖器,每天给予8~12h的间断光疗,直至患儿胆红素下降至正常便可停止光疗,若患儿光疗期间发生青铜症则需立即停止光疗。⑵对症支持治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均给予茵栀黄口服液行退黄保肝治疗及补液支持治疗;同时行对症支持治疗,围生期因素造成的黄疸,如新生儿肠梗阻、窒息等,可通过促使肝肠循环增加、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酸中毒等措施处理;母乳因素引起的黄疸,在治疗同时需指导产妇正确的正确的喂养方法;感染因素造成的黄疸,予以抗感染支持治疗;溶血因素造成的黄疸,给予丙种球蛋白、白蛋白等抗溶血治疗措施[3]。⑶其他治疗。若患儿黄疸严重,经上述治疗仍不见效,还可酌情选择血浆输注、激素疗法、换血疗法,无效者转外科行手术治疗。

1.3评价指标

治疗效果评价为:治愈:黄疸完全消退,血清胆红素降至正常水平,临床症状表现消失;好转:黄疸基本消失或部分消失,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临床症状有改善;无效:黄疸无明显消退,甚至出现黄疸加深现象,血清胆红素下降不明显,临床症状无明显改善。注:总有效率=(治愈+好转)÷组例数×100%

2.结果

65例新后儿病理性黄疸患儿经积极、有效、针对性治疗后,有48例(73.85%)治愈,有15例(23.08%)好转,2例(3.07%)治疗无效转外科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96.93%。

3.讨论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不同于生理性黄疸,其致病因素复杂多变,新生儿受一种或多种病理因素影响而出现黄疸现象。病理性黄疸不像生理性黄疸那样能自行消退,若不及时治疗,将对患儿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影响。通过本次研究认为,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主要有如下几类:一,围生期因素。围生期因素导致的病理性黄疸比较常见,因剖宫产率逐年上升,手术影响胎儿首次呼吸功能建立,导致肠蠕动减弱,出现新生儿肠梗阻、窒息等,进而使胆红素增多,出现黄疸。二,母乳因素。母乳引起黄疸,包括:早发性黄疸是因初期母乳量少,新生儿需求不足,致胎便排泄延迟,胆红素肠肝循环增加所致;晚发性黄疸是由于母乳含较高β-葡萄糖醛酸苷酶,其分解结合胆红素,使新生儿肠道未结合胆红素增多所致。三,感染因素。患儿若感染乙肝病毒或细菌,将会导致肝细胞功能损害,从而出现黄疸。四,溶血因素。若母婴血型不符,易出现同族免疫性溶血,使红细胞破裂,血红蛋白逸出分解,最终导致黄疸的发生。

基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致病因素的不同,临床需给予针对性治疗处理措施,其中,光疗应用最为常见,其作为一种有效、安全的治疗方法,可根据患儿胎龄、疾病状态的不同,给予适当的光疗,同时辅以茵栀黄口服液、补液等支持治疗。然后再根据患儿病因的不同,采取针对性治疗干预措施,能促使黄疸快速消退,提高治愈率。此外,也需做好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预防工作,从源头上规避黄疸的发生。例如,加强孕产妇围产期保健,指导产妇恰当的母乳喂养方式,加强窒息、感染等危险因素的防治,才能尽量降低病理性黄疸的发生,为新生儿健康成长打好基础。

综上,导致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复杂,临床诊治时需认真分析,在常规治疗黄疸的基础上根据病因给予针对性治疗干预方案,才能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参考文献】

[1]王益彬,江树生,张银君,林广.新生儿病理性黄疸140例病因、治疗及预后分析[J].中外医疗,2013,32(18):103-104.

[2]莫忠得.530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3,15(7):117.

[4]闫慧云.205例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病因分析和治疗体会[J].医学信息,2013,26(6):488.

论文作者:程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12月第24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9

标签:;  ;  ;  ;  ;  ;  ;  ;  

新生儿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分析及应对措施论文_程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