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急诊PCI对血清肾上腺素受体抗体的影响论文_张亮

张亮

(武汉市中医院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 目的:分析AMI急诊PCI对血清肾上腺素受体抗体所产生的影响。方法:纳入此次研究的35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4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采用PCI治疗的AMI患者,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随后对其采用PCI治疗前以及治疗后1周与2周的血清β1受体、β2受体、α1受体的浓度进行检测以及比对。结果:比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清β1受体、β2受体、α1受体浓度,差异显著性逐渐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结论:患有AMI患者其血清β1受体、β2受体以及α1受体的浓度呈现上升趋势,进行急诊PCI一周后,具有显著的下降趋势,同时行两周急诊PCI后虽呈现下降趋势,但无显著性。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肾上腺素;受体抗体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215-02

AMI(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主要预后指标则为心律失常以及心室重构。然而神经内分泌的异常现象会呈现在AMI患者的整个病理生理中,此外心脏肾上腺素受体所存在的自身抗体对受体能够起到长时间的刺激性[1]。此研究对患者进行PCI(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的相关受体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作如下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此次研究的35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于2014年4月~2015年5月期间收治的采用PCI治疗的AMI患者,所有患者均为发病6小时后进行急诊PCI治疗,其中25例患者为男性,10例患者为女性,年龄最大者为78岁,年龄最小者为50岁,平均年龄经计算后为(62.4±5.7)岁。根据NYHA分析均为Ⅰ-Ⅱ级。

1.2 排除标准[2]

排除无法进行急诊PCI患者;排除血压水平在90/60mmHg的患者;排除患有严重肾功能异常的患者;排除肝脏转氨酶高于健康人群2倍以及血清肌酐在25mg/L患者;排除患有恶性肿瘤的患者。

1.3 方法

此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均采用常规药物进行治疗,其药物包含阿司匹林、波立维、他汀类药物以及硝酸酯类药物。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患者均未选择β受体阻滞剂药物。

1.4 观察指标[3]

对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常规、尿常规、生化指标、血脂、血糖以及肝肾功能予以相应的检测。此研究中所纳入的患者需要在急诊PCI治疗前、治疗1周以及两周时采取自身的静脉血,采血量为5ml,随后对其离心,每分钟为2000r,将其血清进行提取,随后将其放置在Eppendorf管中,并将其放置在零下20℃的冰箱中予以保存。而酶标仪则选择美国BIO-TEK型号,同时选择美国RB公司所生产的酶标板,电热恒温培养箱型号为DNP-9082,并为上海精宏实验设备有限公司生产。

1.5 血清受体浓度检测

对血清受体自身抗体浓度进行检测的过程中应选择SA.ELISA方法予以检测。并选择北京奇松生物有限公司所生产的试剂盒,同时应按照说明书予以操作。

1.6 统计学处理

此次研究中的相关数据均通过SPSS21.0统计学软件进行计算以及分析,而研究结果则选择计量资料x-±s进行表示,数据间通过计算后如果P<0.05,差异显著性加强,统计学意义产生。

2.结果

AMI患者采用急诊PCI治疗后,其治疗1周以及2周的血清β1受体、β2受体、α1受体浓度和治疗前相比较,P<0.05,差异显著性较强,统计学意义产生;而治疗1周以及治疗2周的血清β1受体、β2受体、α1受体浓度通过比对后可知,P>0.05,无较强的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未产生,相关数据详见表1。

3.讨论

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则证实,扩张性心肌病的产生和抗β肾上腺素自身受体中所具有的免疫能力存在直接的关系,由此能够看出,患有扩张性心肌病的患者其血清中如果出现此抗体和心律失常会存在一定的关系[4]。通过研究可知,β1受体所产生的抗体对其存在一定的激动剂效果,致使交感神经具有一定的激活现象,同时还可以长时间在β1受体中起到相应的作用,大大降低β1受体的浓度,加重了心衰的病情。患者在患有心衰时,虽然β1受体呈现下降趋势,但是β2受体无显著变化,因此β2受体在心衰致使心律失常中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然而现代医学则证实β1受体以及α1肾上腺素对L型钙离子通道具有较强的激活作用,使得细胞中钙离子的浓度呈现上升趋势,从而形成膜电位不稳定现象的产生,从而引发室性心动过速[5]。为此,抗β肾上腺素能受体抗体对于心脏病患者而言,在其病情发展中意义重大。

综上所述,予以β受体阻滞剂能够降低AMI患者的死亡率,有助于其预后的改善。而卡维地洛能够对β1受体、β2受体以及α1受体起到相应的抑制效果,从而降低其浓度。在此研究中所有患者并未服用常规β受体阻滞剂药物,所有手术完成后的β1、β2以及α1浓度所呈现的下降现象则是PCI直接产生的效果。急诊PCI可对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保护,同时降低死亡率。

【参考文献】

[1] 李中言,于东汇,李东镐等.AMI急诊PCI对血清肾上腺素受体抗体的影响[J].中国循环杂志,2013(z1):125-125.

[2] 史卫国,牟晓雯,袁涛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hsCRP水平与急诊冠脉介入治疗后心衰的关系[J].心血管康复医学杂志,2012,21(2):158-161.

[3] 王军,华琦,李康等.血清炎性标记物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无复流的预测价值[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5,17(10):1017-1020.

[4] 王福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PCI术前后血清VEGF及hs-CRP水平变化与术后再狭窄[D].河北医科大学,2014.

[5] 王志勇,袁静,尹国莲等.强化极化液对行急诊PCI治疗的 AMI患者s-FAS、hs-CRP、BNP 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4(41):75-76.

论文作者:张亮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4月第1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19

标签:;  ;  ;  ;  ;  ;  ;  ;  

AMI急诊PCI对血清肾上腺素受体抗体的影响论文_张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