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民初实行民主共和国的基本条件

论民初实行民主共和国的基本条件

一、论民初推行民主共和制的基本条件(论文文献综述)

汪程超[1](2021)在《从民族国家到文明国家 ——康有为的国家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内的“新康有为主义者”之于康有为的国家思想有基于各自研究主题的部分阐发,但迄今没有学者从政治学专业的视角,尤其是国家理论的视角对康有为的国家思想进行系统的研究和总结。身当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处古今中西的交汇点、被誉为“现代中国立法者”的康有为之于传统中国如何走向现代中国(how)以及走向一个什么样的现代中国(what)有丰富的思考和着述。本文拟从中国现代国家共同体构建的视角出发,采用文献研究法,结合理论背景和时代背景,从中国现代国家的构建这一大的问题意识出发,聚焦康有为的国家思想研究,通过对康有为晚期政治着述的探讨和分析,总结康有为的国家理论范式。康有为认为,人类历史将由“据乱世”进化到“升平世”,再由“升平世”进化至“太平世”,不同的历史阶段有相对应的政治制度,“三世不可躐等而进”。之于“据乱世”的传统中国转型进入“升平世”的现代中国,康有为论述的核心问题意识是:在万国竞争、列强环伺的国竞时代,如何完成政治整合,增强国家能力,构建一个强大的现代国家,走出一条强国之路来?在这一过程中,如何将传统的、以朝贡体系为核心的“天下国家”改造成为以单一民族为基础的现代国家?如何避免多民族王朝国家转型时普遍面临的解体命运,将一个领土完整的传统中国带入现代世界?如何处理以儒家文化为核心的东方文明与以基督教文明为核心的西方文明之间的关系?之于“升平世”向“太平世”的过渡,康有为的关切重心则由“国”直接转向了“民”,他的问题意识由如何“保国”以“为国家图富强”变为如何“去国”以使民众“去苦得乐”。之于以上诸问题,康有为从不同维度做了丰富、系统、成熟、深入的思考。本文拟分别从政体维度的“共和”、国族维度和文明维度的“中华”以及世界维度的“大同”三个大的维度出发,一环扣一环,将康有为的问题和答案由表及里逐次打开,进而尝试构建康有为的国家理论范式。本文认为,民初共和政体所面临的危机,其答案或不在制度本身,而在于制度置身于其中的政治实体和时代背景。而如何构建一个独立、自主、强大且具自身特殊文化风格的现代国家所面临的诸问题,其答案不仅要向共时性的国家本身深处探寻,也要向历时性的、国家浸润于其中的历史、传统以及由此所沉淀下来的文明深处探寻。而对由政体、国族、文明共同构成的现代国家的超越,则将目光投诸未来,为全人类构建了一个从being到becoming的终极目标,为人类历史赋以新的意义,也为人们反思今天由民族国家构成、处于文明冲突中的世界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考维度。康氏先求“共”再谋“和”先求不乱而后求治的共和观、“保全中国”熔铸各民族的国族观、古今接续中西综合既有主体性又有世界性的文明观、超越现代国家之局限构建一由个人组成的世界性公政府的大同观共同组成了康有为的国家理论范式。康有为融贯古今中西且具渐进特征的政治致思之于探索自身发展道路、逐步走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将会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张岳[2](2021)在《从“共和制”到“一党制”:民国前期政治制度嬗变研究》文中指出民国前期(1912-1931),中国政治制度经历了从共和制到一党制的嬗变过程。孙中山为核心的革命党人在清末十余年的革命奋斗中,终于推翻了满清政权,同时也推翻了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建立了中国第一个民主共和制政权——中华民国。民国共和制度的初建,激发了人们参与政治的热情。在很短的时间里,政治领域便诞生了诸多的政党政团,一时间出现了政党林立的局面。这些政党为了在新生的政权中分得一席之地,便采取分化或重组等多种方式,进行竞争。政党林立与多党竞争,成为民初政治领域的主要特征。然而,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势力凭借手中的权力,采取纵横捭阖之策,利用分化瓦解甚至暗杀之术,对民初政党进行打压,最终取得民国最高统治权力。在袁世凯及其后继者的权力操控中,只有共和之招牌,而无共和之实际,民国共和政治逐渐走向衰落。孙中山作为革命领袖,他不能坐视民主共和制度之衰亡。他不断努力以维护共和。首先,他与北洋军阀势力相抗争,发动二次革命,两度护法,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其次,他数次改组政党,从国民党到中华革命党,从中华革命党到中国国民党,以增强政党之力量。最后,他在逝世之前,转移了政治方向,实行联俄联共之政策。他“以俄为师”,要用政党之力量来改造国家。他学习俄国政党经验,改组中国国民党,大大增强了中国国民党的力量,并取得了北伐战争的胜利。孙中山的后继者胡汉民、蒋介石等都接过孙中山“建国三程序”的旗号,开始提出“训政”。从《训政纲领》到《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完成了中国国民党“训政”的法律程序,开始了国民党“训政”时代。“训政”的本质是国民党一党专政,共和制从此消亡。民国前期政治制度从共和制到一党制的嬗变,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中国社会缺乏共和制的社会基础。当时普通民众与政治脱节;民初政党虽多,但普遍缺乏远大政治理想。其二,军阀当政,军人扼杀民主政治。其三,孙中山政治思想之转变。在辛亥革命前,孙中山致力于民主共和政治,并没有强调政党之力量,以至于孙中山的奋斗是“孤独的奋斗”。他实行联俄联共以后,学习苏俄经验,强化以党治国。在“建国三程序”中,他强调的“训政”,重点在于训练人民的参政能力,而不是胡汉民、蒋介石们所说的“一党专政”。所以,孙中山的“训政”本质与胡汉民、蒋介石的“训政”是有差别的。

王美[3](2021)在《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文中提出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承袭清末的基础上,破旧立新、中西融合,随时代的发展不断调适、充实、完善,推动了高等教育的近代转型,保障了高等教育事业的存续发展,实现了功能与价值的合一。本研究基于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历程的回顾,呈现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事业发展与其政策制定及实施过程相互制约与促进的样态,并累积了特殊时期高等教育政策革新与完善的历史经验。本研究以一种找寻与回溯的历史视角,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了系统考察,结合全面与局部高等教育发展概况,综合运用了文献研究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等,展现了高等教育政策内容要素变化和政策运行过程,让色彩斑斓的民国高等教育政策图景生动地铺展开来,从动态中去把握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轨迹与特征,阐释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合理性与局限性,从而为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提供借鉴与启示,达到以史鉴今的目的。论文主体分为四个部分,首先,着眼于挖掘民国历史的大格局之异,与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在逻辑关联,侧重分析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社会背景,从政治局势的杌陧、经济形势的起伏、文化运动的洗礼,以及教育轨迹的转换四个方面展开。其次,按照回溯性的政策分析方式,根据高等教育政策的基本组成要素分类,对办学政策、经费政策、学科与课程政策、招生与考试政策、教员与学生政策的演进轨迹进行深度把握。在纵向深描政策变迁的同时,又以横向的视角,来透视不同阶段各类高等教育政策的制定内容、执行情况及实施效果,并将高等教育政策的要素变化、地方应对、大学实践、校长活动穿插起来,构成一个动态、丰富的叙述结构,使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过程得以真实的复原呈现。再次,聚焦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进程的关键之处,分析影响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外因素,从外部因素来看,包括社会诉求的不断牵引、知识分子及教育团体的持续呼吁、教育问题的严重性变化等;从内部因素来看,涉及权威集团理念的转变、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目标群体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等。在内外因素的共同作用下,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发生了回应性与适应性的变迁。与此同时,归纳凝练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并探究其中的利益逻辑。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演进呈现出“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等重要的历史特点。其背后的利益逻辑则主要是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以及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的成本考量。最后,审视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所呈现的先进性与局限性。民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政策,在新潮与旧浪的冲击下流变绵延,一直在努力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不断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同时,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历史演进,是铺陈理想与务实选择的产物,其生命力既来源于预先的理论准备,更扎根于实践中的丰富与拓展。但回溯历史,对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变迁进行审慎的考量后,发现其也有局限性。如高等教育政策数量与质量的不匹配、政策设计与政策执行的阻隔、“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沟通与协调的非一贯性等。探赜索隐、以史鉴今。本研究将目光投射到那段逝去的历史中,通过多层面、多角度对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的演进进行分析,得出一些现实启示,即在当下高等教育政策建设过程中,要秉承一种辩证视角和开放心态,既坚持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又要积极建构中国化坐标,不断推进高等教育政策的法制化建设,兼顾高等教育政策的“质”与“量”的双重效益,靶向高等教育需求精准施策,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机制,并合理定位高等教育政策的价值取向,使当下高等教育政策改革与发展能够真正助力“双一流建设”,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

汤振[4](2020)在《白岩朴殷植的文坛活动与文学创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朴殷植(1859-1925),韩国近代着名的文学家、史学家、爱国启蒙思想家、独立运动家以及政治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面对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朴殷植于韩国国内开展爱国启蒙运动,积极进行散文创作和文学翻译活动,以揭露批判日本的殖民侵略和宣扬爱国启蒙意识。1910年,日本吞并韩国,韩国彻底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为继续开展抗日独立运动、挽救民族危亡,1911年,朴殷植流亡中国。流亡中国期间,他先后辗转东北、北京、香港和上海等地区,积极进行散文创作和历史传记小说创作,与此同时,他还与中国维新派人士及革命派人士围绕韩国独立运动及中韩联合等问题进行了积极的交流,促进了近代中韩两国的人文交流。朴殷植的文学翻译、散文创作及历史传记小说创作体现了强烈民族意识、近代意识和抗日意识,具有重要的文本价值和社会价值。同时,朴殷植文学作为一种反帝反殖民的后殖民书写,体现了后殖民主义的文化思考和近代自觉,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此外,朴殷植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之间相关影响、借鉴和促进,因此,朴殷植文学在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史上也具有重要地位和意义。本文旨以文本分析为基础,综合运用比较文学影响研究、后殖民主义、社会历史批评、文学社会学及政治美学批评等理论和研究方法,具体考察朴殷植的文坛活动,并对其文学创作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阐述朴殷植文学创作的意义和价值,及其文学在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和意义。韩国国内爱国启蒙运动时期,朴殷植通过《皇城新闻》、《大韩每日申报》、《西北学会月报》及《西友》等报刊杂志积极开展独立言论和文本翻译活动,并撰写着作。流亡中国时期,朴殷植进行了积极的报刊舆论和文学着述活动,他先后担任《香江杂志》、《新韩青年》、《四民报》、《道路月刊》及《五九》等中韩报刊杂志的撰述人或主编,并在以上报刊杂志发表散文文章,积极开展抗日救国言论活动。不仅如此,在中国东北地区时,创作《梦拜金太祖》、《渤海太祖建国志》、《泉盖苏文传》等历史传记小说。在北京、上海等地创作出版了《安重根传》、《李舜臣传》、《韩国痛史》、《韩国独立运动之血史》等着作,宣扬韩国志士的抗日壮举,揭露和批判日本殖民者的残暴统治,在当时的中国社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与此同时,朴殷植积极寻求中国人士对韩国独立运动的支持与援助。他审时度势,以中韩联合为导向,跨越党派差异,不仅与维新派人士康有为展开交流,更与景梅九、汪精卫、黄介民等革命派人士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交流和联络。朴殷植与中国人士围绕抗日救国的时代课题所进行的交流活动,促进了中韩知识分子共同的身份认同,推动了中韩联合,并为中韩两国共同抗击日本侵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对当时的中国文学界和思想界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朴殷植也因此实现了作为流亡知识分子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朴殷植的文学翻译包括对汉文版《瑞士建国志》的翻译和对清末散文作品的翻译。因作者政治思想的差异,中韩两国的政治形势以及两国读者期待视野的不同,同一时期,在翻译内容上区别甚微的两版《瑞士建国志》在中韩两国被作出了不同的解读,被赋予了不同的意义,也产生了不同的影响。朴殷植版本的《瑞士建国志》更为符合本国国情,以瑞士建国的历史给予韩民众以鼓舞和激励,以此宣扬民族意识,增强民众的爱国心。此外,朴殷植还对梁启超散文及清末来华美国传教士所作散文进行了译述和刊登。通过将译述作品和原作品进行比较研究,可以发现朴殷植文本翻译的特点,包括语言、句式的改变及对原内容的删减和改写等。朴殷植对清末散文译述的背后是当时中韩两国所共同面临的民众爱国心缺失问题和教育问题。通过翻译清末散文作品,吸收借鉴和宣传了梁启超的爱国思想和教育改革思想以及西方教育思想,促进了韩国爱国思想的传播和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朴殷植对汉文版《瑞士建国志》的翻译及对清末爱国思想和教育思想的借鉴与吸收,体现了西学东渐的背景下中韩两国在知识和思想上的交流与共享。朴殷植的散文创作体现了他独特的时代认识,包含中国认识、日本认识、中韩关系认识、东亚认识及世界认识等。韩国国内时期,朴殷植的时代认识聚焦于清政府制度改革、韩国自强以及东亚三国联合等层面。此阶段,对于中国及东亚的认识面较为狭窄,且某些认识存在偏颇。朴殷植的中国流亡体验,包括在华革命实践和人文交流活动等,大大地丰富和拓宽了朴殷植的时代认识,促进了其时代认识的发展。朴殷植的中国认识变得更为多角度、辩证和全面客观,如对革命派的肯定和批判以及对袁世凯的双重认知等。对中韩关系及世界形势也有了更为准确、客观的认识。其散文文本呈现着强烈的抗日意识、中韩联合意识和东亚和平意识,体现了其从周边走向中心的政治和文化的自觉。朴殷植的历史传记小说积极建构本国的历史英雄人物叙事,塑造英雄人物形象,以此宣扬历史人物的爱国精神和抗敌精神,鼓舞和激励国民学习英雄的爱国精神和反抗精神;同时,期待国民中涌现新的英雄,拯救民众和国家于危难之中,恢复国家的独立与自由。在进行英雄想象的同时,着力于国民话语和抗日话语的建构,揭露小中华意识或慕华事大思想所导致的国民奴隶根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爱国精神丧失以及民族团结意识缺失等问题,批判愚昧、冷漠、旁观、涣散等根深蒂固的旧国民性;并强调教育的重要性,提出教育改革方案,尤其强调精神教育的重要性,着力于改造旧国民性和培养新国民。与此同时,批判了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罪行,宣扬了抗日意识和中韩联合意识,宣传抗日救国思想,弘扬了民族精神,体现了强烈的民族使命感和爱国热情,具有重要的历史文本价值和社会价值。朴殷植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性。朴殷植从中国近现代文学中汲取营养,丰富了自身的文学世界,并完善了自身的文学体系。与此同时,它也对中国近现代文学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中国近现代安重根叙事和抗日戏剧的丰富和发展。在影响与接受的背后,隐藏着当时中韩两国的社会形势和国际局势以及读者的阅读需求。这展现了中韩文学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体现了中韩近现代文学密切交流的一面。表明了朴殷植文学在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和价值。朴殷植的文学创作是一种颠覆强权的被殖民者的知识生产活动,再加上其个人具有深刻的殖民地体验和跨文化体验。因此,朴殷植文学具有后殖民性与离散性。从文化意义上看,他的文学体现了后殖民主义的文化思考和近代自觉,鲜明地展现了他所生存的那个时代的面貌以及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体现了其作为来华韩国流亡文人的文化自觉,对当今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朴殷植文学在当时抗日救亡的时代背景下,具有相当的建设性和前瞻性。研究朴殷植文学有利于透过作品了解日帝殖民统治的时代背景下,中韩两国的社会状况及其所面临的诸多问题,且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当今所面临的时代课题。探讨朴殷植文学的意义与价值及其在中韩近现代文学交流史上所做的贡献,有助于深入发掘以“互为主体”、“和谐共存”为核心的20世纪东亚精神和文化自觉,为促进当今中韩关系的发展乃至构建东亚和谐共存体系提供借鉴。

宋波[5](2020)在《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理路研究》文中认为清末壬寅学制的建立和癸卯学制的颁布施行,以及民国初期建立的壬子癸丑和壬戌四部学制,标志着我国近代学校教育开始进入制度化和系统化时期。学制的频繁变革是清末民初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特征,既反映出其在整个国家教育制度中的核心地位,又反映出国家政体的变动对学制的深刻影响。我国近代学制作为西化的产物,先后经历了壬寅和癸卯学制效仿日本,壬子癸丑学制延续清末仿日并逐步转向欧美,最后至壬戌学制全面转向美国的演变历程。近代学制的变革,因政治体制、社会环境、效仿对象和制定主体的不同,导致不同学制的教育宗旨、修业年限和课程设置等等方面均存在较大差异。每一部学制的颁布,对不同的社会阶层、不同的社会群体均产生了重要影响,因而受到来自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批评主体依据自己的教育思想、利益立场、价值取向和对西方学制的了解,站在不同的立场,通过各类报刊、教育杂志、教育会议等不同途径,对学制发表各种意见、评论和建议。这些意见、评论和建议,既是对学制问题的一种关注和反思,也是其所代表的社会群体的一种抗争行为,由此造成学制批评者与制定者之间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作为学制制定部门,根据学制批评者们的意见、评论和建议,不断修正学制实施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从而促进学制的不断完善,实现中国教育的现代转型和整体发展。因此,学制批评是促进近代学制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动因之一。清末民初学制批评,是人们对教育改革主导权、教育利益立场和价值取向的关注、评价和争夺的反映。学制批评的产生源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政治体制的变化是学制变革的最重要因素,也是学制批评得以发生的极为重要的环境基础。批评主体的教育背景、生活经历和工作经历,特别是接受西方民主与教育思想的经历,是学制批评得以产生的认知基础。报刊杂志、教育社团等现代传播媒介的大量涌现和快速发展,是学制批评得以实现传播的重要渠道和途径。清末民初的学制批评,是中国在寻求教育现代化发展过程中,保持中国的特殊性和学习西方现代性的冲突与交融的一种反映。批评的实质是东西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之争,结果是中国教育思想传统性中心地位逐步丧失。清末民初学制批评,揭示了我国近现代学制从诞生到逐步成熟、从传统走向现代转型的曲折、艰辛历程。近现代学制的诞生,特别是壬戌学制形成,奠定了中国现代学制的基本内容架构,标志着中国教育从近代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清末民初学制批评揭示了我国近代学制发展的曲折历程,对当代的教育改革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张娟[6](2020)在《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风云激荡的近代中国,新旧交替、中西冲突使保种、保教、保国成了时代的主题。从魏源的师夷长技以制夷经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中国上演了一幕幕轰轰烈烈的思想重构和社会变革的历史活剧,其核心命题就是救亡图存。康有为作为戊戌维新的核心人物和领导者,是近代政治变革的先驱,他在这一特定的历史时期积极探索社会变革之路,他的政治变革主张既内涵深厚的政治意蕴,又富有精湛的伦理思辨。他的政治伦理思想折射出中国近代社会对个体的重视以及对民权、平等、博爱等价值理念的普遍追求,也昭示了近代中西方伦理思想由交锋到融合的可能。康有为的政治理念并非铁板一块,而是充斥着明显的分歧和断裂。戊戌政变前,他高呼“民权”、“平等”、“博爱”等资产阶级政治价值观来反对封建专制、等级伦理以及禁欲主义,提倡君主立宪政治制度,希冀对腐而不亡的封建君主专制以及等级伦理进行全面的变革。康有为的政治伦理思想是新兴资产阶级在反封建斗争中形成的资产阶级道德,体现了资产阶级要求获得平等的政治地位以发展资本主义的要求,在革命高潮尚未掀起之前,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这一时期的康有为是站在时代的前列向西方学习救国真理的“先进中国人”。辛亥革命后,君主专制政治退出中国的历史舞台,资产阶级革命迅猛发展,康有为的政治思想却仍停留于原位,固执地把“忠君”与“救国”、“封建皇帝”与“变法”联系起来,皇帝成为变法成功与救亡图存的必要条件,由此他提出“保皇”、“立教”的政治主张,甚至不惜参与违背历史发展的复辟帝制运动,曾经的维新派领导人物退变为最大的保皇派与反动的封建遗老。很显然,康有为后期政治伦理思想的价值诉求已经不再是争取民权与平等,而是侧重于对君主的效忠和对君权的坚守,这无疑是对传统等级伦理的复辟。与顺应了时代潮流与国情发展的革命思潮相比,康有为后期的政治伦理思想具有明显的倒退性与反动性。康有为为何没有继续顺应时代的发展而投入革命,他所谓的保皇、立宪、渐进、改良又是出于怎样的考量,看似矛盾的政治伦理思想背后是否隐藏着连接与贯穿的线索?他于历史交替之际所进行的政治变革与道德转型对于当今的政治改革和社会发展有何警醒与借鉴,这些问题都是我们今天来深入探讨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的原因所在。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生而平等的政治伦理基础、君主立宪的制度伦理设计、渐进改良的政治伦理实践以及太平大同的政治理想。贯穿于康有看似矛盾与断裂的政治伦理思想中的线索即“为民”与“为人”的仁道关怀。深受西方社会契约论以及天赋人权论的影响,康有为将国视为民之公产,认为君与民应是对等的关系,均为天下之主。又因人皆由元而生,人在本质上是平等且独立的,由此得出人人皆有自主之权。在生而平等的人类公理指引下,康有为指出非人道的专制政治终将被凸显人地位与价值的民主政治所取代,立宪政治体现了归之于众的政治正义,君主立宪制度则是近代中国在现实国情下能够发扬君主优势以克制激进民主乱相的最佳策略。康有为的政治伦理实践也遵循以“仁”为核心的价值指向,他执着于君主制与改良、反对激进革命的原因就在于最大程度地避免流血与伤民,“保民”、“安民”、“治安为尚”是其主张渐进路径的重要考量。为实现富国以养民,他提出发展物质为近代中国救国之急方。同时,重视“智”在世界竞争中的重要作用,主张近代教育体制改革,主张平民教育与普及教育,通过凸显“智”的先行性来修正儒家传统文化中“仁为本,智为辅”的仁本主义哲学体系;游离于政治实践之外,康有为构建了一幅远高于现实的大同理想社会的蓝图。大同以人人生而平等为构建准则,以仁道进化为前进动力,以“去苦求乐”为终极追求,在政治、经济、社会绝对公享、公有的制度化构建基础上,大同最终实现了德福一致的至乐境界。康有为的现实政治实践意在为国人“救苦”,而社会理想则意在为全人类“救苦”,为全人类谋求幸福是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的最终目的,现实与理想这两条看似平行的思想线最终统一于“救苦”与“求乐”的人道关怀之中。受时代与阶级属性的限制,康有为的政治伦理思想具有无法避免的历史局限与理论缺陷:他努力吸收西方的新文化和新观念,却又固执地将其镶嵌在传统文化的框架之中,带有“旧瓶装新酒”的色彩,反映了其革新思想的不彻底性;他宣扬民主与民权,却又顽固地坚守君主立宪;他设计了大同理想社会,却又用三世进化理论将其置于空想。总之,康有为的政治伦理思想具有进步与保守的两面性,由于这些局限,导致他后期政治伦理思想明显的倒退与反动。他的政治伦理思想反映了近代思想变革的历史悲剧,但也是一种历史的探索,通过分析他的政治伦理思想,我们能够感受到他深厚的学识涵养与强烈的爱国爱民情怀结合下所产生深邃洞见、他审视世事的理性精神、贯穿于其思想体系中的仁道情结与人道关怀、对人欲的认肯以及以“人”为政治价值核心的确立。这些积极的因素,值得后人借鉴。

何伟楠[7](2019)在《论朱执信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文中认为选择性传播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一个显着而重要的特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家朱执信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译介,是学界讨论选择性传播现象客观存在的主要论据。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选择性传播,是“侧重性选择”与“共识性选择”的统一。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过程就是被中国人民选择的过程。这种选择,是从包括朱执信在内的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各有侧重的译介,到马克思主义者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最终由无产阶级政党的具体实践,使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人民的历史性选择。但是,学界在早期传播史研究中,存在以朱执信最终并未信仰马克思主义为由而质疑其对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作用和贡献。这里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传播主体的界定及其对马克思主义的译介、研究是否具有自觉意识性两方面的争议上。为此,需要从选择性传播的“传播”概念进行重新理解,从传播主体译介马克思主义的原因去考察其自觉意识性的问题。以传播学理论理解选择性传播的“传播”概念,会产生传播效果在表述上的矛盾。因为五四运动时期是公认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阶段,但是对于当时参与译介、讨论马克思主义的朱执信等人,又基于其最终未能信仰马克思主义而不认可其行为是传播,这就使得传播效果难以与公认的广泛程度形成逻辑自洽。而马克思的精神交往论认为,“传播”本质上是一种精神交往。其关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社会力量综合作用以及意识形态对“传播”产生影响的观点,能够为解决选择性传播的“传播”概念争议以及探究传播原因提供理论依据。马克思的精神交往论对选择性传播研究的启示在于,价值观念是个人选择的直接依据,而个人的价值观念则是以国家需要为基础,由意识形态与传统文化的综合作用而形成。归根到底,这种综合作用下的选择,是所在地区与发展阶段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根据马克思的精神交往论对选择性传播研究的启示,朱执信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来探究其选择的原因。第一是辛亥革命时期。朱执信能够率先向国人介绍马克思其人并译介其着作,主要是基于反对满清政府专制统治的革命需要,同时将实行“社会革命”作为预防未来可能重蹈西方国家的资本主义制度弊端的举措。其中西方“平等”价值观念与中国传统的“革命”“均贫富”价值观念的综合作用,使其能较快理解并接受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同时也因强调“平等”而对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专政理论有所保留,因而只能是有选择地译介马克思恩格斯的着作。第二是民国初建时期。朱执信不再提及马克思主义,主要是基于反对袁世凯专制统治、试验“民主共和”制度能否在中国顺利实行的需要。原属于“社会革命”范畴的马克思主义,让位于反对专制统治的“政治革命”。其中“进步”“民本”“民权”等价值观念,使朱执信将关注点聚焦在人民素质与国家进步的问题上,而忽略了对西式“民主共和”制度背后的资本主义制度问题的批判。第三是五四运动时期。朱执信重新提及马克思,并且以阶级斗争理论为基础思考中国社会问题,主要是基于五四运动所引发的反对帝国主义列强以及反对北洋军阀专制统治的“反帝反封建”需要。社会主义成为当时国人解决中国问题的选择。其中实用主义、“进步”价值观念与此前的“平等”“民权”等价值观念的综合作用,引起了朱执信对工人阶级的关注,因而重新思考阶级斗争理论对社会问题的解释。同时也因为西方所谓的“平等”“良心”观念以及中国传统“大同”观念的综合作用,使朱执信无法真正理解马克思主义,从而对马克思主义有所保留。以精神交往论研究朱执信这三个阶段的表现,能从理论层面回应学界关于传播主体的自觉意识性争议。即使朱执信最终并未信仰马克思主义,但是他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译介,在客观上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起到了一种积极的历史作用。值得思考的是,这种作用使朱执信能在特定的阶段对马克思主义产生兴趣,同时始终对马克思主义有所保留,甚至也会在一段时期内失去兴趣。原因在于,在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辅助作用下,建构了一种规避资本主义制度弊端即是实行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幻象。这是由近代中国遭受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而形成的资本主义经济关系与小农经济关系并存的经济基础所决定的。这种意识形态幻象使朱执信认为三民主义的民生主义比马克思主义更适合于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因而不会认同马克思主义以彻底的革命来解决资本主义制度问题的做法,只能在三民主义的框架中,对马克思主义以选择性译介的方式进行补充。

马晨莲[8](2019)在《《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文中提出“西学”是晚清以来中国文化思潮中与“中学”相对的一个概念。在近代中国,西学的传播是伴随着西方国家的强势入侵和国人被迫主动学习的过程进行的。这种传播是一种具有侵略性质的文化殖民主义侵入,其影响范围广泛而深入,由表层器物文化层面到中层制度文化层面直至深层精神意识文化层面。在“西学东渐”的影响之下,“师夷长技以制夷”思想主张及“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社会变革运动,成为近代西学传播过程中的始点与拐点。《东方杂志》是中国近代史上首屈一指的大型综合性杂志。从1904年创刊到1948年终刊的近45年间,在不同的重大历史时期,其办刊宗旨和方针始终紧随历史和时代的变迁不断革新变化,从创刊时,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到关注时政与发表言论的“舆论前沿阵地”“舆论的顾问者”,再到“为国难而牺牲”“为文化而奋斗”“求中国智识者的新生”,最终以“阐明学术为主旨”,始终坚持传播世界新知的初心,为改变国家与民族命运而努力探索。《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涉及领域广且专。不仅记录和传播20世纪上半叶世界的发展变化与西方科学文化知识,还积极参与中西文化交流,大量述评人文社会思想。通过对《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进行量化分析,其西学传播进程总体呈现:初创期(1904-1911)积极与开放;发展期(1912-1926)反思与争鸣;成熟期(1927-1938)构建与传播;衰退期(1939-1948)失色与衰落等阶段性特征;逐渐形成审慎理性,温和渐进;开放自由,兼容并蓄的思想性特征。在西方社会思潮、文化思想与近代中国知识界激烈碰撞的时代。《东方杂志》在西方政治制度和思想、西方新文化、西方新式教育、西方自然科学和西方宗教等各个方面都站在时代最前沿发声,始终是引领风潮,针砭时弊、建言献策的先锋。择取若干问题专题研究,以点为中心全面关照。一方面将《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置于历史背景中纵向分析,另一方面将《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置于时代背景中横向考量,进行历史反思与现代意义思考。对当今中西文化交流和中国文化对外传播、探寻中国传统文化的当代复兴路径及增加中国文化的世界话语权和影响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借鉴意义。面对西方文化的强势介入,《东方杂志》站在中西社会性质差异比较的视角上,立足于中国传统文化,以一种理性、客观的态度评判东西文化,认为历史和生存环境不同与社会性质的差异导致文明的差异,东西文明一“动”一“静”,各有所长又各俱不足。主张保守中国“旧”传统文化自身特色,吸纳借鉴西方“新”文化精髓,并进行调和互补,温和改良中国传统文化的弊端,反对盲目激进。认为“新旧”只是一个程度问题,“新旧”相续,以成调和。应根据客观事实“拣择”调和。对传统文化持一种接续主义和保守主义态度。《东方杂志》认为欧西近代文化是一种“物质文化”,而传统文化是一种“精神文化”,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调和统整西方“物质”文化的流弊,是中国增强国力和文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将中国“国粹”摒弃而输入西方之“物质文明”,会将东方“精神文明”的根基毁灭无存。如能将西洋文明融合成功,不仅可以改善中国文化,还可以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绳”,统整全世界文化。《东方杂志》调和、协统的文化思想。具体表现为中国文化优越论、精神救国论、新旧调和论、动静调和论、精神物质协力调和论、互助论、第四种文化观等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和思想主张。在社会政治及思想的传播方面,《东方杂志》不拘泥身份与派别,广纳百家言说,既推崇西方自由主义的思潮和政治实践,也刊译社会主义思潮的言论和主张。以平民色彩的民主思想表现和不偏不倚的政治立场,广泛传播西方社会制度,译介各种社会思想和思潮。它是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学说和社会主义思潮的媒介之一,以客观译介、学理分析、积极传播为特征,积极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科学社会主义和基尔特社会主义、费边主义等24个社会主义流派都有大量译介和传播,并在传播过程中形成了两个高峰期,客观上为促进马克思主义及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打下了基础。其对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及思潮的传播,起初是心态的自然流露。《东方杂志》创刊人之一张元济曾是“维新变法”参与人,始终坚持“革除弊政”“变法求新”的观点。希望通过“辅助教育为己任”循序渐进启导国民,开化民智,达到国富民强的理想。张元济的变革思想与清末立宪派内的开启民智、和平改革、避免流血的主张正相契合。主办者们一开始就对《东方杂志》寄予了言论救国的政治期待,使之成为晚清立宪派主要的舆论阵地。持一种“立宪救国论”的态度对宪政制度及思想进行译介与“鼓吹”,这也是《东方杂志》办刊期间唯一的一次政治立场激进倾向。然而《东方杂志》对宪政的传播也由“鼓吹”到失望,最终转向批驳和抨击的态度。“辛亥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政体,也结束了进行中的君主立宪政体,开创了亚洲的第一个共和政体。前车之鉴与本身理性和审慎的办刊理念,使得《东方杂志》政治传播思想和主张趋于理性和成熟。虽然后来它逐渐成为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及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平台,积极传播民主共和制及联邦主义等西方民主制度和思想,但多以学理分析和知识传播为主流。近代史上西方传教士大批量来华进行传教活动,中国社会形成了前所未有的五大宗教并存的社会状态。《东方杂志》创刊于西方基督教在中国迅速发展及因中西观念差异而引起的“晚清教案”频发时期。创刊号上便设置了宗教专栏,对西方基督教和其引起的“晚清教案”问题进行传播与探讨。知识性译介西方宗教概念、历史和文化,学理性探讨和研究西方宗教学术成果,全面客观反映“晚清教案”问题。不仅启蒙了国人对西方宗教及宗教文化的认知,同时也为知识群体提供了发表对宗教问题、社会问题自由言论的平台。尤其关于“晚清教案”问题,《东方杂志》所刊载的文章和言论始终处于社会最前沿。凭借其时代敏感性和客观译介与学理分析的传播思想,引发了国人寻求解决宗教问题,探索中国宗教前途的热议与思考。东方学人用言论和文章传达着对中国宗教命运与前途的深切关注,可谓是当时社会中仅有的传播媒介。《东方杂志》这种临历史风潮变幻而独具的审慎理性、自由开放、兼容并蓄的思想传播态度,以传统文化为根基的温和渐进、借鉴吸收的文化改良主张,值得当今中国文化的发展、创新和文化振兴借鉴与思考。

张海鹏[9](2019)在《清末民初《大公报》政治立场的转变(1902-1914)》文中指出《大公报》是近代中国最具有社会影响力的中文报纸之一。该报具有很强研究价值和意义,虽然目前对于《大公报》的研究着作已经是硕果累累,但对于《大公报》在清末民初这一中国发生深刻变革时期的政治立场变化的研究依然有待深入。本文以《大公报》在1902年至1914年之间政治立场的转变为切入点,力图描绘《大公报》政治立场转变的轨迹,发掘出同时期报刊舆论的变迁。1902年《大公报》正式创刊后受其创刊人英敛之影响下便显示出亲维新派的政治立场,主要表现在宣传君主立宪,要求光绪皇帝归位。1905年日俄战争后,实行君主立宪成为中国社会各界的共识。清朝启动预备立宪后,《大公报》为君主立宪奔走呼号,急切地盼望能够尽早实行立宪。此时的《大公报》与立宪派的联系愈发紧密,并逐渐成为北方最具有影响力的立宪派报纸。而当立宪派发动国会请愿运动后,《大公报》也深度地参与其中。武昌起义后,《大公报》极力反对革命。在清朝覆灭已成定局时,《大公报》以调和主义者自居,要求保留君主制,行“虚君共和”。中华民国成立后,《大公报》政治立场无奈地转向民主共和,但该报是有保留地接受民主共和制。《大公报》不接受由国民党所主导的民主共和,其政治立场更倾向于立宪派化合而来的政党或者袁世凯的北洋系。宋案和二次革命爆发后,《大公报》抨击国民党发动革命破坏民主共和。当袁世凯逐渐破坏民主共和建立起独裁统治,《大公报》才彻底背弃了袁世凯。《大公报》政治立场的转变受到政治、经济、社会舆论、自身编辑群体变化等各种因素的制约。由于《大公报》明显带有立宪派的色彩,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立宪派的利益和态度。梳理《大公报》政治立场的转变过程后,本文认为无论时局如何变化,《大公报》不变的是其“伸民权”的政治内核和盼望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憧憬。

陈应珍[10](2019)在《福建省宪研究》文中指出福建在中国近代的政治生活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最早开放的省份之一,它最早接触到西方的思想文化,并在救亡图强的洋务运动及与辛亥革命并寿的广州黄花岗起义中均有非常卓越的表现。在20世纪20年代的省宪自治运动中,它在复杂、惨烈的军阀混战背景下,仍然不放弃对立宪政治的追求,并完成了省宪的制定。虽然福建省宪一经颁布即遭废止,但其中所承载的思想、价值值得我们去挖掘和发现,它所映射的中国在省制乃至建国道路上的艰难选择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的思考。本文立足于福建省宪的探索,试图揭示出其立废曲折历程中折射出的核心问题。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省宪运动的发生。该章旨在展示省宪运动发生的宏观背景,描绘省宪运动在各省的运行状况。省宪运动的发生背景首先是地方主义的兴起与发展。由于镇压太平天国以及推行新政等方面的需要,地方主义在清末逐步形成,主要表现为督抚权力的扩张、地方绅权的升高及谘议局的设立。清末既已形成的地方主义助成了辛亥革命的成功,革命运动本身也助成了地方主义的进一步发展,时至民国初年,“地方主义”一词开始流行。省宪运动发生的第二个背景是联省自治思想的形成。联省自治思想起源于清末联邦制理论的传播。在清末内忧外患的国家危机中,沐浴于欧风美雨的中国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接触到了西方的联邦共和制,开始了中国政治史上对联邦制的探索。袁世凯上台不断强行推行中央集权和个人独裁统治促成了联邦制思潮的复兴,及至1920年代,联邦制思想与晚清以来强劲的地方自治思潮合流,最终以联省自治思想的形式体现出来。地方主义的发展与联省自治思想为省宪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省宪运动经历了清末民初军政府约法的制定及1920年代兴起的省宪法的创制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鄂州临时约法》为代表,江西、贵州等省在辛亥革命宣布独立之后相继制定约法或类似的法律文件,它们虽然由精粗疏密之分,但都具备了近代宪法的特点和省宪的性质。后一阶段以《湖南省宪法》的颁布和施行为肇始,随后在浙江、广东等省相继开展起来,最终形成一场声势浩大的省宪运动。第二章揭示福建省宪运动发生的地方基础。本部分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代议机构的设立。这为后来省宪法的制定奠定了组织基础。二是政治的窳败与经济的困窘。民国成立以后,福建长期处于北洋军阀的专制统治之下,政权动荡不安,政治极其黑暗,经济极为窘迫,人口锐减,人口结构异常。三是清末地方自治的筹办与民初自治呼声的兴起。在清政府推行城镇乡地方自治的背景下,福建筹办地方自治的活动甚为积极,设立自治讲习所为推行地方自治培训学员,制定详细的筹办城镇乡地方自治进行时期表,对地方自治事宜逐一作出详细规划。受省自治浪潮之影响,加上北洋军阀长期以来的专制统治及客军入闽的现实威胁,自1920年开始,福建各界提出了强烈的自治要求。第三章描绘《福建省宪法》从倡议到颁布的创制历程。福建制定省宪的最初倡议可以追溯到1921年8月17日,但由于军阀的阻扰,直到1922年12月,福建省议会才正式启动制宪的议程。福建省宪的创制程序包括筹备、起草、审查、省民公投及公布五个步骤,创制历程历时三年有余,期间颇多波折,充满了制宪筹备处、省长及中央政府等相关各方的多次博弈。囿于士绅阶层规模较小、宦怀淡泊,军阀的抵制及制宪经费的短缺等因素,相较于其他省宪,《福建省宪法》的创制较为迟缓。第四章分析《福建省宪法》的主要内容与特色。《福建省宪法》由序言和18章共207条组成,内容主要包括省国关系及省之权限、省级政权结构、省民的权利义务及省的区域治理制度等。与其他省宪不同,福建省宪是在1923年宪法制定前后制定的,《天坛宪法草案》审议中的部分议案对福建省宪的内容有很大影响。相较于其他省宪,《福建省宪法》特色鲜明,表现在:设立独立的考试机关,形成独特的六权分立体制;充分反映了欧战及十月革命之后的社会主义思潮和全民政治理念,设立生计专章,注重省民生计问题;强调对省民教育权的保护;尊重职业团体的提案和建议;通过省民创制和省民公决保障直接民主;在省级行政机关的组织模式上采用委员会制;在司法权的配置上,司法立法权和终审权委诸中央。第五章探讨福建省宪运动终结的原因。《福建省宪法》颁布仅半月有余即被军民当局宣布废止。福建省宪运动的终结既有省内的特殊性原因,也有省宪运动整体层面的普遍性原因。福建省内的特殊性原因主要是省议会自利的制宪动机影响宪法权威、民意基础薄弱及制宪德性的缺陷。省宪运动整体层面的普遍性原因包括省制共识的缺失、工具价值观下的权宜之计、规范认同的障碍、时局的变化与统一路径的再选择等。

二、论民初推行民主共和制的基本条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民初推行民主共和制的基本条件(论文提纲范文)

(1)从民族国家到文明国家 ——康有为的国家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时代背景
        1.1.2 思想背景
    1.2 研究问题
    1.3 研究综述
        1.3.1 历史学进路的着述
        1.3.2 思想史进路的着述
        1.3.3 “新康有为主义”
    1.4 研究方法
        1.4.1 文本分析法
        1.4.2 选取文本的依据
    1.5 研究视角
        1.5.1 “国家”概念解析
        1.5.2 “把政治共同体带回来”
    1.6 研究意义
第二章 政体的选择
    2.1 何为共和?
    2.2 为什么中国不能摹欧仿美?
    2.3 康有为“共和”论述的理论贡献
第三章 民族国家的构建: 以康有为的满汉关系论述为核心
    3.1 虚君的人选
    3.2 “保全中国”
    3.3 “熔铸满汉,正定国名曰中华”
    3.4 康有为国族思想的特点和意义
第四章 文明国家的构建: 以康有为的“国魂”论述为核心
    4.1 儒学现代化的努力
    4.2 “国魂”说
    4.3 中华文明的主体性与世界性
第五章 对现代国家的超越
    5.1 国家的消亡
    5.2 公政府的诞生
    5.3 超越国家——两种方式
第六章 结论
    6.1 实用的保守主义者
    6.2 康有为的“中国模式”
    6.3 从民族国家到文明国家
参考文献
    1. 康有为论着部分
    2. 中文着作部分
    3. 中文论文部分
    4. 译着部分
    5. 外文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从“共和制”到“一党制”:民国前期政治制度嬗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民国共和制的确立与实践
    一、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与共和制的确立
        (一)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及其政权结构
        (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与共和制的确立
    二、共和制的实践与名存实亡
        (一)政党政治与多党竞选
        (二)政党政治失败与袁世凯独裁
        (三)军阀操纵政权与共和制式微
第二章 从“共和制”向“一党制”之嬗变
    一、孙中山政治理念之转变
        (一)维护共和制失败之教训
        (二)政治心理移位与联俄联共之选择
    二、孙中山强化政党之努力
        (一)迭次改组政党之失败
        (二)效法苏俄重塑中国国民党内核
    二、孙中山逝世后中国政治走向
        (一)北伐战争与国民党势力之壮大
        (二)蒋介石统一全国与独裁地位的确立
    四、《训政时期约法》颁布与“一党制”的确立
        (一)“训政纲领”的出台与共和制的消亡
        (二)《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颁布与“一党制”的法制化
第三章 从“共和制”到“一党制”嬗变原因
    一、缺乏共和制的社会基础
        (一)普通民众与政治脱节
        (二)民初政党缺乏远大目标
        (三)军人政治扼杀民主政治
    二、孙中山重新规划国家建设方案
        (一)颁布《国民政府建国大纲》
        (二)“建国三程序“的理论依据
        (三)“以党治国“方针确立
    三、国民党巩固统治地位的需要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3)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问题
    三、相关概念界定
    四、相关文献综述
    五、研究的价值
    六、研究思路与方法
    七、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社会的变化: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背景
    一、政治局势的杌陧
        (一)共和体制初建催发民初教育新气象
        (二)一元权力制度促使教育权向上集中
        (三)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引发教育态势迫紧
    二、经济形势的起伏
        (一)实业经济初步发展对教育的有限投入
        (二)稳定财政格局促使教育经费短暂平稳
        (三)强化收支控制导致教育陷入生存困境
    三、文化运动的洗礼
        (一)复古逆流回澜与反复古主义的斗争
        (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与多元思想碰撞
        (三)三民主义文化涌现与国家意志统制
    四、教育轨迹的转换
        (一)“以日为师”教育基准的破除
        (二)德美教育理念由边缘走向主流
        (三)法国教育模式在近代中国的延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初期的探索:高等教育政策实现多样化起步(1912-1926)
    一、民主决策机制及其多样高等教育政策制定
        (一)学制的趋新改造与办学新规定
        (二)教育经费“指定专款”的设想
        (三)学科规程“现代性”的融入
        (四)招考办法“独立化”的尝试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程的初拟
    二、“悬浮型”政权管理下的高等教育政策实施
        (一)自由治学改革实践的进行
        (二)管理中的纷乱:教育财政方案执行失范与索薪运动
        (三)自由中的无序:单独招生政策的实施困境
    三、革新起步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一)近代政策体系初具,引导高等教育事业初步发展
        (二)政策设计缺乏规划,导致大学规模过度扩张
        (三)政策实施效果式微,管理高等教育能力有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秩序的选择:高等教育政策趋向规范化与体系化(1927-1936)
    一、国家意识形态的深嵌及其高等教育政策选择
        (一)三民主义教育宗旨下办学法令的颁布
        (二)国家对教育经费筹拨的权威保障
        (三)训政时期学科政策内容的不断充实
        (四)“单独招生”向“计划招生”的政策过渡
        (五)教员与学生管理规定的“规范化”完善
    二、“压力型”强权推动下的高等教育政策落实
        (一)大学整顿工作的有力推进
        (二)中央财政训令下发与地方应对
        (三)“党化”与“秩序化”:训育政策的强化执行
        (四)“取舍”与“统一”:各校师生管理办法的实施
    三、发展与控制双重奏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一)政策体系逐步规范,立法建设取得成果
        (二)政策实施效力增强,推动高等教育秩序化管理
        (三)政策强制性加大,促使府学互动和博弈增多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失序的应对:高等教育政策进行应急调整与迁变(1937-1949)
    一、抗战建国及其高等教育应急政策部署
        (一)教育方针的仓促调整与学校布局规划
        (二)教育经费“减成拨发”办法的采用
        (三)配合战时需求的学科训令变化
        (四)“统一招生”到“多元选拔”的政策转衔
        (五)教员与学生相关事项的“调适性”补充
    二、“挽救性”动员督促下的高等教育政策执行
        (一)抗敌御辱与内迁方案的临危施行
        (二)统一招生政策的短暂实施与终止
        (三)恢复秩序的艰难努力:复员与甄审计划的开展
        (四)困境中的生存维系:各校有限的师生救济方案和措施
    三、喜忧参半的高等教育政策效果
        (一)政策纵向供给较为密集,立法数量得到扩充
        (二)确立战时教育政策体系,挽救高等教育事业
        (三)政策执行效果欠佳,影响大学稳定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动因的探寻: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影响因素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外部因素
        (一)社会诉求与国家危机的回应——外部场域发生的改变
        (二)知识分子与教育团体的起弊——政府与民间的自主互动
        (三)教育问题凸显及严重性变化——决策主体关注度的提升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内部因素
        (一)政党规约的折射与渗透——执政集团理念的转变
        (二)决策程序的失调与规范——议案审议方式的变化
        (三)目标群体的规避与适从——价值偏好选择的差异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演进的归结: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与利益逻辑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特点表征
        (一)“工具本位”的政策价值取向不断强化
        (二)政策内容体系日臻完善与成熟
        (三)政策施行手段逐步多样化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利益逻辑
        (一)利益群体矛盾调和的分期变化
        (二)利益群体价值博弈的纵向映现
        (三)政策利益与代价之间成本考量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历史的审思: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评析与启示
    一、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经验借鉴
        (一)谋求西方文化与本土文化的适当融合
        (二)通过立法建设来规范高等教育事业发展
        (三)从理论构建和实践需求中生成教育政策
    二、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历史局限
        (一)政策“质”呈现与“量”供给的脱节
        (二)政策设计“幻象”与执行“真相”的阻隔
        (三)“行政决策”与“学术决策”的摇摆
    三、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现实启示
        (一)建构高等教育政策的国际化视野与中国化坐标
        (二)推进高等教育政策法制化建设与社会发展并轨
        (三)兼顾“质”“量”效益,靶向高教需求精准施策
        (四)完善高等教育政策的执行监督与约束机制
        (五)形成合理的高等教育政策价值取向与选择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白岩朴殷植的文坛活动与文学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动机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范围及研究对象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朴殷植的文坛活动
    第一节 韩国国内时期的文坛活动
        一、报刊言论、着述出版及翻译活动
        二、功利主义文学观
    第二节 流亡中国时期的报刊言论及着述出版活动
        一、报刊言论
        二、着述出版
    第三节 中韩联合视角下的朴殷植与中国人士的交流
        一、与维新派人士康有为的交流
        二、与革命派人士的交流
第三章 朴殷植的文学翻译
    第一节 政治小说《瑞士建国志》的翻译
        一、席勒戏剧《威廉·退尔》在东亚三国的文本传播
        二、中韩版本的比较考察
        三、翻译的文化政治: 排满革命与国族想象
    第二节 清末散文作品的翻译
        一、梁启超散文作品译述
        二、清末来华美国传教士散文作品译述
第四章 朴殷植的散文创作与时代认识
    第一节 韩国国内时期朴殷植的时代认识
        一、中国认识
        二、韩国自强认识
        三、东亚认识
    第二节 流亡中国时期朴殷植的时代认识
        一、中国认识
        二、中韩联合意识
        三、世界认识
第五章 朴殷植的历史传记小说创作
    第一节 朴殷植的历史传记小说概观及版本界定
        一、历史传记小说概观
        二、版本界定
    第二节 建国、辅国与抗日英雄
        一、朴殷植的英雄观
        二、英雄人物形象的塑造
    第三节 国民话语与抗日话语
        一、国民性批判与培养新国民
        二、抗日意识与中韩联合意识
    第四节 创作特征
第六章 朴殷植文学与中国近现代文学的互动与交流
    第一节 朴殷植《兴学说》与林乐知《文学兴国策》
        一、Education in Japan在中国的接受与传播
        二、《文学兴国策》在韩国的传播
        三、参考与改写:《兴学说》
    第二节 朴殷植《安重根传》与中国近现代安重根叙事
        一、朴殷植《安重根传》的创作特征
        二、朴殷植《安重根传》与中国近现代安重根叙事作品
        三、影响与接受的背后动因
    第三节 朴殷植《韩国独立运动之血史》与中国近现代抗日戏剧
        一、《山河泪》对《血史》的接受与改编
        二、对《山河泪》的参考与改作:《亡国恨》
        三、影响与接受的动因、意义
第七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5)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理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
    二、核心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一) 核心概念
        (二) 研究对象和范围
    三、研究文献综述
        (一) 关于清末民初发表的有关学制研究的文着述评
        (二) 关于民国时期教育改革和学制改革的资料整理与论着述评
        (三) 关于中国近代学制研究的论着述评
        (四) 关于教育批评有关理论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二) 研究方法
    五、研究创新点
第一章 壬寅和癸卯学制批评
    第一节 壬寅和癸卯学制批评的主体构成
        一、壬寅和癸卯学制批评的代表人物分析
        二、壬寅和癸卯学制制定者与批评者的代表人物之比较
    第二节 壬寅和癸卯学制批评的客体内容
        一、关于教育宗旨的批评
        二、关于初等和中等教育课程的批评
        三、关于学制年限的批评
    第三节 壬寅和癸卯学制批评的历史影响
        一、促进教育宗旨的改革和毕业奖励的废止
        二、促进初等教育学习年限和科目的调整
        三、促进中等学堂文实分科和师范教育的修订
        四、促进女子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制度体系
        五、促进高等教育法政学堂的建立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壬子癸丑学制批评
    第一节 壬子癸丑学制批评的主体构成
        一、壬子癸丑学制批评的代表人物分析
        二、壬子癸丑学制制定与批评的代表人物之比较
    第二节 壬子癸丑学制批评的客体内容
        一、关于壬子癸丑学制的总体性批评
        二、关于教育宗旨的批评
        三、关于学制阶段划分的批评
        四、关于复古教育的批评
    第三节 壬子癸丑学制批评的历史影响
        一、促进教育宗旨的再易
        二、加速初等教育制度的改订
        三、促进中等教育制度的完善
        四、促进大学制度的修正
        五、促进师范教育的改革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壬戌学制批评
    第一节 壬戌学制批评的主体构成
        一、壬戌学制批评的代表人物分析
        二、参与壬戌学制制定与批评的代表性人物之比较
    第二节 壬戌学制批评的客体内容
        一、关于各学段划分的批评
        二、关于师范教育与职业教育的批评
        三、关于课程设置的批评
    第三节 壬戌学制批评的历史影响
        一、促进教育宗旨的完善
        二、促进各级各类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加速乡村教育与文化的衰落
        四、削弱师范教育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的发生理路
    第一节 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的发生动因
        一、政治生态变化是清末民初学制批评发生的制度环境
        二、经济发展对人才需求是清末民初学制批评发生的外在动力
        三、传播媒介快速发展是清末民初学制批评发生的平台支撑
    第二节 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的发生路径
        一、专业性教育期刊成为清末民初学制思想传播的主渠道
        二、教育社团成为探讨和传播学制思想的新制度媒介
        三、教育会议成为集中讨论和统一学制思想的重要方式
    第三节 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的发生逻辑
        一、清末民初学制批评发生的社会基础
        二、清末民初学制批评发生的教育基础
        三、清末民初学制批评传播的技术条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的理论审思与当代启示
    第一节 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的主要特点
        一、清末民初学制批评发生过程,反映西方学制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历程
        二、清末民初学制批评发生过程,反映人才观和教育观的转变
    第二节 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的理论实质
        一、清末民初学制批评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取向危机在教育领域的表征
        二、清末民初学制批评是中国教育转型在价值路向上的困惑
    第三节 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的当代启示
        一、教育实践者应以更开放心态和思维面对和利用教育批评
        二、教育批评者应以更加理性和富有建设性的论见开展批评活动
        三、构建教育批评者参与教育政策制定活动的途径和机制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研究的依据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三、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四、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第一章 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产生的背景
    第一节 近代中国的历史剧变和时代主题
        一、内外交困的生存危机
        二、“天命论”衰弱带来的价值危机
        三、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
    第二节 康有为的学术历程
        一、幼年家庭影响
        二、师从朱次琦
        三、广涉西学新思想
        四、转向今文经学
    第三节 近代中国政治伦理思想的冲突与转折
        一、传统儒家政治伦理思想的衰败
        二、近代西方政治伦理思想的东传
        三、近代中国新旧政治伦理的交锋
第二章 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的理论来源和哲学基础
    第一节 中国传统思想渊源
        一、先秦儒家政治伦理思想
        二、今文经学托古改制理论
        三、佛教的慈悲平等观念
    第二节 西方近代思想的影响
        一、民主政治价值观念
        二、自然科学理论
        三、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第三节 政治伦理的哲学基础
        一、以元统天的本体论
        二、爱恶自然的人性论
        三、天欲人理的理欲观
        四、三世进化的历史观
第三章 生而平等的政治伦理理论基础
    第一节 人人平等——平等为先验之公理
        一、平等思想的本土源流
        二、平等为人类之公理
        三、平等之法最益于人道
    第二节 天赋民权——人人有自主之权
        一、中国民权思想的缘起
        二、人人有自主之权的论证
        一、国非一人一家所得私有
        二、以君主之法行民权之意
第四章 君主立宪的制度伦理设计
    第一节 破旧立新——专制政治的必然灭亡
        一、君之专制其国鱼肉其臣民
        二、废除专制为人道之所以然
    第二节 立宪政治——归之于众的政治正义
        一、中国宪政思想的缘起
        二、宪政者合君民而共治
        三、归之于众的政治正义
    第三节 君主致治——扬君之势的现实策略
        一、升平之世必君主立宪
        二、千年制度非一日可除
        三、共和之制今必不可行
第五章 渐进改良政治伦理实践的救国方略
    第一节 渐进改良——治安为尚的路径选择
        一、共和之制共争共乱
        二、先求不乱而后求治
        三、三世进化的渐进性
    第二节 物质救国——近代中国的救国之方
        一、中西道义论与功利论的冲突
        二、发展物质为救国之急药
        三、欧美胜于物质中国胜于道德
    第三节 以智为导——智统四端的伦理文化
第六章 太平大同的政治理想
    第一节 众生平等——均平主义的制度构建
        一、平等的制度构建
        二、平等的实现路径
    第二节 去私为公——天下大同的社会构想
        一、去私为公的经济正义
        二、天下为公的政治公正
    第三节 以仁为本——顺乎人道的为政理念
        一、“本体论说”的新立意
        二、“仁道进化”的新构想
    第四节 去苦求乐——德福一致的终极关怀
        一、去苦求乐的终极追求
        二、德福一致的最终实现
第七章 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的历史局限与当代启示
    第一节 历史局限与理论缺陷
        一、对资产阶级政治思想实质的掩盖
        二、对中西方政治伦理思想认识与利用的扭曲
        三、君主立宪制度表象与实质之间的相悖
        四、政治伦理思想进步与保守的两面性
        五、后期政治伦理思想的倒退与反动
        六、大同社会理想的空想与虚妄
    第二节 历史价值
        一、强调了政治伦理的价值基础是以人为本
        二、提倡以理性指导社会改造
        三、启迪了近代的政治变革
    第三节 当代启示
        一、政治伦理的建构要吸收本土文化资源
        二、政治改革要顺应国情与大势
        三、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必需有创新精神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论朱执信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缘起
        (一)选择性传播是“侧重性选择”与“共识性选择”的辩证统一
        (二)关于传播主体及其自觉意识性的争议
        (三)以朱执信为研究对象的原因
    二、关于朱执信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的研究综述
        (一)学术史梳理
        (二)研究现状
        (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三、研究目标、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思路
        (三)研究方法
    四、可能的创新点与研究意义
        (一)可能的创新点
        (二)研究意义
第一章 个人选择与价值观念:以马克思的精神交往论为基础
    一、学界研究早期传播时理解的“传播”无法解决选择性传播问题
        (一)早期传播史研究有关“传播”的理解
        (二)早期传播史研究中理解“传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
        (三)早期传播史关于“传播”的研究存在问题
    二、马克思精神交往论意义上的“传播”
        (一)词的考据:马克思是否使用现代传播学意义的“传播”
        (二)内涵的共通:马克思的精神交往论与现代传播学意义的“传播”
        (三)用马克思的精神交往论理解选择性传播的“传播”的原因
    三、精神交往论的启示:价值观念对个人选择的直接影响
        (一)个人选择的判断依据是价值观念
        (二)影响价值观念形成的三个因素
        (三)从精神交往论看朱执信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
第二章 辛亥革命时期:朱执信对马克思主义着作的译介
    一、译介的内容
        (一)马克思的生平及其成就
        (二)《共产党宣言》与阶级斗争理论
        (三)《资本论》与劳动价值论、剩余价值论
    二、国家需要在辛亥革命时期的特殊表现
        (一)国家需要:从“维新”“立宪”到“反满”
        (二)解决国家问题的选项:从“反满”“立宪”到“共和”
        (三)解决国家问题的附加问题:作为“社会革命”的社会主义
    三、朱执信对马克思主义选择性译介的原因
        (一)在众多社会主义学说里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二)对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作选择性译介的原因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需求对选择性译介的决定作用
第三章 民国初建时期:朱执信对马克思主义“失掉兴趣”
    一、聚焦对“开明专制”与“暴民政治”的理论批判
        (一)批判“开明专制”论
        (二)批判“暴民政治”论
        (三)探讨国民程度是否适合实行“民主共和”
    二、国家需要在民国初建时期的特殊表现
        (一)国家需要:“民主共和”制度能否救国的试验
        (二)解决国家问题的选项:坚持“共和”还是暂行“专制”
        (三)“社会革命”让位于“政治革命”
    三、朱执信对马克思主义“失掉兴趣”的原因
        (一)朱执信专注于“政治革命”的原因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使朱执信转移了对“社会革命”的关注
        (三)民国初建时期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
第四章 五四运动时期:朱执信重新以阶级斗争理论思考中国社会问题
    一、以阶级斗争理论为基础思考中国社会问题
        (一)重提马克思主义
        (二)运用阶级斗争理论分析国际国内问题
        (三)以阶级斗争理论为基础提出中国社会改造方案
    二、国家需要在五四运动时期的特殊表现
        (一)国家需要:彻底的“反帝反封建”
        (二)解决国家问题的选项:“向西方学习”、“中国本位”、糅合
        (三)社会主义成为解决中国问题的选择
    三、朱执信重提马克思主义的原因
        (一)重提马克思以及深化阶级斗争认识的原因
        (二)对马克思主义有所保留的原因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重提马克思主义的双重作用
第五章 意识形态幻象:朱执信对马克思主义选择性传播的深层原因
    一、自觉意识性、选择性传播与意识形态幻象
        (一)自觉意识性与选择性传播的关系
        (二)选择性传播与意识形态幻象的关系
    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综合作用建构了意识形态幻象
        (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主导作用
        (二)中国传统文化的辅助作用
        (三)近代中国经济基础的决定作用
    三、朱执信对马克思主义选择性传播的贡献、局限与特点
        (一)朱执信对马克思主义选择性传播的贡献
        (二)朱执信对马克思主义选择性传播的局限
        (三)朱执信对马克思主义选择性传播的特点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8)《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东方杂志》与西学传播的不解之缘
    1.1 西学在中国传播的发展脉络及历史嬗变
        1.1.1 西学释义
        1.1.2 西学传播的阶段性特征及文化变迁
    1.2 西学传播过程中《东方杂志》的发展历程及其变化
        1.2.1 “清末新政”促生《东方杂志》较早创刊
        1.2.2 西学传播过程中《东方杂志》内容和形式上的变化
第二章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及特征
    2.1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
        2.1.1 研究设计与方法
        2.1.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内容量化分析
    2.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特征
        2.2.1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阶段性特征
        2.2.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思想性特征
第三章 《东方杂志》对西方文化的态度和主张
    3.1 相对的传统文化保守主义
        3.1.1 传统文化“优越”论
        3.1.2 东方保守文化派与新文化派的文化论争
    3.2 调和与渐进的文化改良主义
        3.2.1 “新”与“旧”调和论
        3.2.2 “动”与“静”调和论
        3.2.3 “精神”与“物质”协力调和论
        3.2.4 互助文化观与第四种文化
第四章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的传播
    4.1 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的媒体之一
        4.1.1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第一个高峰期
        4.1.2 《东方杂志》马克思主义学说及社会主义思潮传播的第二个高峰期
    4.2 《东方杂志》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客观介译及推进
        4.2.1 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播
        4.2.2 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的传播
    4.3 《东方杂志》关于非马克思派社会主义流派的传播
        4.3.1 对基尔特(行会)社会主义的传播
        4.3.2 对法屛(费边)社会主义的传播
        4.3.3 对于无政府主义的传播
        4.3.4 对法学的社会主义的传播
        4.3.5 对于其它社会主义流派的传播
第五章 《东方杂志》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制度与思潮的传播
    5.1 晚清立宪改良派的主要舆论阵地
        5.1.1 君主立宪救国论
        5.1.2 《东方杂志》对于宪政制度与思想的介译
        5.1.3 由“鼓吹”——失望——批驳——抨击的态度转向
    5.2 “不偏于政论之一方”的民主共和制及联邦主义的传播
第六章 《东方杂志》对西方基督教及“晚清教案”的传播
    6.1 《东方杂志》西方宗教传播特征
    6.2 全面关注与传播“晚清教案”的媒介
        6.2.1 对“晚清教案”事件的客观呈现
        6.2.2 引发了近代学人对中国宗教前途与命运的思考
第七章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启示
    7.1 西学传播过程中传统文化的“失语”之殇
        7.1.1 清初以前中西文化的平等交流
        7.1.2 清末以后中西文化激烈交锋中话语地位的逐渐衰落与式微
    7.2 《东方杂志》西学传播的“得义”之鉴
        7.2.1 “审慎与自由主义,兼容并蓄”利于文化的交流与多元化发展
        7.2.2 “调和中庸,温和改良”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9)清末民初《大公报》政治立场的转变(1902-1914)(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起与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惟立宪而后可以救中国”——清末立宪运动中《大公报》的政治立场
    第一节 《大公报》对立宪的呼与吁
        一、积极为立宪造势
        二、日俄战争后盼速立宪
    第二节 不餍人望一—《大公报》与国会请愿运动
        一、初尝参与国会请愿运动
        二、深度介入三次国会请愿运动
    第三节 “革命足以碍宪政”——《大公报》对革命活动的态度
        一、对同盟会的批驳
        二、对平满汉畛域的响应
第二章 “留君主之虚名,行共和之实政”——辛亥革命时期《大公报》的政治立场
    第一节 望祸乱渐消弭乎——对辛亥革命的报道
        一、革命形势之论
        二、君主抑或民主:南北议和下的政体之论
    第二节 “虚君共和”——《大公报》最后的坚持
第三章 “共和罪言”——《大公报》对民初政局的观察
    第一节 无奈的选择——对北京政府建立的态度
        一、拥北反南:南北统一时的政治立场
        二、对临时参议院合法性的质疑
    第二节 冷眼观政——《大公报》与民初政争
        一、冷眼旁观唐绍仪内阁
        二、冷静分析陆徵祥组阁风潮
        三、利益的交换:关于孙中山北上的评论
    第三节 朋党乱政——民主共和下《大公报》的政党观
第四章 “共和梦如画中之饼”——《大公报》与袁世凯擅权
    第一节 拥袁与护袁——《大公报》与宋案、二次革命
        一、宋案中为袁开脱
        二、二次革命时为袁辩护
    第二节 期望到绝望——对袁世凯集权的观察
        一、胁迫议会选举大总统:与袁分裂
        二、议会终结:对民主政治的哀叹
第五章 《大公报》政治立场转变之剖视
    第一节 政治立场转变的原因
    第二节 伸民权——《大公报》政治立场的内核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福建省宪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省宪运动的发生
    第一节 地方主义的兴起和发展
        一、地方主义的兴起
        二、地方主义的发展
    第二节 联省自治思想的形成
        一、联邦制理论的传播
        二、地方自治思想的勃兴
        三、联邦制理论与地方自治思想的合流:联省自治思想的出现
    第三节 省宪运动的发轫与勃兴
        一、清末民初军政府约法的制定
        二、联省自治运动时期省宪的勃兴
第二章 福建省宪运动发生的地方基础
    第一节 代议机构的设立
        一、福建谘议局的设立及其活动
        二、福建省议会的设立及其活动
    第二节 政治的窳败与经济的困窘
        一、军阀政治的动乱与窳败
        二、经济极为窘迫
    第三节 自治呼声的兴起
        一、自治运动的发轫:清末地方自治的筹办
        二、民初自治呼声的兴起
第三章 《福建省宪法》的创制
    第一节 《福建省宪法》的创制程序
        一、《福建省宪法》的筹备
        二、《福建省宪法》的起草
        三、《福建省宪法》的审查
        四、《福建省宪法》的省民公投及公布
    第二节 《福建省宪法》创制过程中各方力量的博弈
        一、审查启动阶段制宪筹备处与省长的抗争
        二、省民公投阶段制宪筹备处与省长的抗争
        三、省民公投阶段制宪筹备处与中央政府的抗争
        四、制宪筹备处向外界的求助
    第三节 福建制宪活动迟缓之缘由
        一、军阀的抵制
        二、士绅的规模与政治热情
        三、制宪经费短缺
第四章 《福建省宪法》的文本与特色
    第一节 《福建省宪法》的文本分析
        一、文本内容与结构
        二、省国关系及省之权限
        三、省级政权结构
        四、省民的权利义务
        五、省的区域治理结构
    第二节 《福建省宪法》的特色
        一、六权分立的政权体制:考试机关的创建
        二、社会主义思想之一:特设“生计”专章
        三、社会主义思想之二:强调对省民教育权的保护
        四、社会主义思想之三:尊重职业团体的提案及建议
        五、民主主义理念:对直接民主之重视
        六、省行政机关的组织模式:委员会制
        七、司法权的配置模式:司法立法权与司法终审权委诸中央
第五章 福建省宪运动的终结与检视
    第一节 福建省宪运动的终结
        一、军民当局宣告废止《福建省宪法》
        二、省议会最后的护宪努力
    第二节 福建省宪运动终结的特殊性原因
        一、自利的制宪动机影响宪法权威
        二、民意基础薄弱
        三、制宪德性的缺陷
    第三节 省宪运动终结的普遍性原因
        一、对省制共识的缺失
        二、工具价值观下的权宜之计
        三、规范认同的障碍
        四、时局的变化与统一路径的再选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四、论民初推行民主共和制的基本条件(论文参考文献)

  • [1]从民族国家到文明国家 ——康有为的国家思想研究[D]. 汪程超. 山东大学, 2021(02)
  • [2]从“共和制”到“一党制”:民国前期政治制度嬗变研究[D]. 张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3]民国时期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研究(1912-1949)[D]. 王美. 东北师范大学, 2021(09)
  • [4]白岩朴殷植的文坛活动与文学创作研究[D]. 汤振. 山东大学, 2020(12)
  • [5]清末民初学制批评理路研究[D]. 宋波.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1)
  • [6]康有为政治伦理思想研究[D]. 张娟.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论朱执信对马克思主义的选择性传播[D]. 何伟楠.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8]《东方杂志》(1904-1948)西学传播若干问题研究[D]. 马晨莲. 河北大学, 2019(04)
  • [9]清末民初《大公报》政治立场的转变(1902-1914)[D]. 张海鹏. 天津师范大学, 2019(01)
  • [10]福建省宪研究[D]. 陈应珍.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论民初实行民主共和国的基本条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