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基于ICF的脊髓损伤康复策略(个案研究)论文_杨华,徐伟

1. 浙江省台州市中心医院康复科,台州市,318000;2.浙江省台州医院骨科,台州市,317000

【中图分类号】 R76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550-1868(2016)6

[摘要] 目的 通过对1例脊髓损伤患者构建基于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的康复策略的个案报道,促进ICF在康复工作中的开展。方法 采用实例记录形式展示一例脊髓半切伤患者在ICF指导下完成的为期5周的康复方案。康复团队应用亚急性期脊髓损伤ICF核心分类组合和通用版核心分类组合的29个类目评估功能状态,并根据障碍点有目的的制定康复目标,实施全面康复。结果 患者康复效果显著,达到预期康复目标。结论 ICF全面了解患者的功能状态,有效的指导康复方案的实施,促进患者功能恢复,也更加符合生物-医学-社会医学模式,值得进一步临床实践。

[关键词]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脊髓损伤;康复方案;个案研究

Construction of rehabilitation strategies for spinal

Cord injury based on ICF : a single case study

Yang Hua1.2 Xu Wei2 . (1.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Taizhou Central Hospital,Taizhou,318000,China;2.Department of Orthopedics,Taizhou hospital of Zhejiang Province,Taizhou,317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Reporting a case of a patient with spinal cord injury

received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

-based rehabilitation strategies, in order to promote ICF to be widespread applied.

Methods A 5 weeks post-acute rehabilitation project and program format based on

ICF for a patient with Brown-Séquard Syndrome was showed.It was used by the

rehabilitation team to define the clinical picture, rehabilitation objectives, guide a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Therefor,the authors apply the 29 categories from ICF

brief core sets of spinal cord injury(SCI) on early post-acute situation and generic

core sets to describe functioning and to verify the outcome. Results The function of

the patient wa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and the expected goals was she achieve.

Conclusion ICF provides a common and universal language for describing and

Measuring health and disability,and works effectively as a road map for in-hospital

post-acute SCI rehabilitation.

Key Words: ICF; spinal cord injury; rehabilitation strategies; case study

《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Disability and Health,ICF)是一种国际性及通用性的评估工具,总目标是提供统一和标准的语言和框架来描述人的健康状态,以及一种系统规范的健康状况分类编码系统[1]。它由身体功能、身体结构、活动和参与及环境因素4种成分,共有1424种类目水平[2]。ICF的理论与方法在康复医学中显得尤为重要,它可贯穿于整个康复程序当中,用于功能评定、为特定状况制定康复目标、选择治疗方法、康复效果评估,近年来康复学者纷纷呼吁此工具能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广泛应用[3.4]。脊髓损伤 (spinalcordinjury ,SCI)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脊髓结构、功能的损害,造成损伤水平以下脊髓功能的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就业等,其功能评估和治疗一直是康复医学的目标。 而将ICF作为一个架构和评估工具,制定基于ICF的康复治疗方案,也正逐步应用于临床实践[5.6]。但在国内对此报道甚少。我院康复科2014年7月收治一例亚急性期脊髓半切伤康复治疗患者,我们尝试对其构建基于ICF的康复策略,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

童某,24岁,未婚,公司职员,2014年6月26日因与债务纠纷被人用刀刺伤左侧胸背部,当即出现左下肢无力,立即送至我院,考虑“胸髓损伤、左侧血气胸”,急诊行剖胸探查止血术及胸背部清创探查+椎板减压术,查胸髓MRI示T2-3水平胸髓损伤(见图1、2),经急性期处理后,患者病情稳定、肢体功能无明显改善,于术后2周转至康复科治疗,查体见左下肢肌力明显减弱,T3平面以下左侧深感觉障碍,右侧痛触觉障碍,左侧Babinski征阳性,结合胸髓MRI所见,诊断为脊髓半切伤,左侧血气胸(ICD-10:T09.351, S27.2151)。ASIA评定示:损伤平面T3,损伤分级C级。转入后第一天我们为其制定基于ICF的脊髓损伤亚急性期康复方案实施表(内容见表1),完成了5周的康复训练。

1.2.基于ICF的康复策略实施过程。方法如下:

1.2.1 康复评估:康复治疗前、后由作者对患者进行康复评定。评定内容包括:个人因素,即姓名、年龄、性别等;身体结构和功能、活动和参与、环境因素则选取29个ICF类目评估。选取的ICF类目由SCI亚急性期ICF核心分类组合(简明版)和通用版ICF核心分类组合的类目组成。每个类目都根据ICF限定值量化问题的严重程度。ICF-CY身体功能、活动和参与(分为活动表现和能力)、身体结构的损伤范围采用的限定值(对应的损伤幅度):0:没有问题(无,缺乏,微不足道)0-4%损伤幅度;1:轻度问题(略有一点,很低)5-24%损伤幅度;2:中度问题(中等程度,一般)25-49%损伤幅度;3:重度问题(很高,非常)50-95%损伤幅度;4:完全问题(全部)96%-100%损伤幅度;8未特指;9不适用。身体结构的损伤性质采用的限定值:0:结构无变化,1:完全缺失,3:附加部分,4:异常维度,5:不连贯,6:差异位置,7:结构定性改变,包括积液,8:未特指,9:不适用。损伤部位采用的限定值:0:不止一个区域,1:右侧,2:左侧,3:双侧,4:前端,5:后端,6:近端,7:远端,8:未特指,9:不适用。环境因素的限定值:0:无障碍因素,1:轻度障碍因素,3:重度障碍因素,4:完全障碍因素,8:未特指,9:不适用,+0:无有利因素,+1:轻度有利因素,+3充分有利因素,+4完全有利因素,+8:未特指,+9:不适用。评估信息来源于患者病史、临床检查、标准化评估工具(ASIA评定、Barthel指数、改良Ashworth量表、Lovett分级法)、医技检查(脊髓MRI、胸水B超)、访谈等,最后由作者利用ICF进行量化评估。

1.2.2 根据ICF评估结果,确定功能障碍的性质、程度、范围,以及为改造环境提供依据。

1.2.3 根据障碍有目的的制定康复计划:明确障碍的改善点,拟定康复目标,制定相应的康复措施。由康复团队共同完成。

1.2.4 出院前再次进行ICF评估,判断康复疗效及是否达到康复目标。

2 结果

本例脊髓半切损伤患者为期5周的康复策略详见表1。根据ICF核心分类组合整合的功能及所处环境的有关信息显示患者面临多种健康问题。身体功能方面,存在抑郁情绪、呼吸功能减弱、肌力不足、肌张力增高、排尿障碍、皮肤保护功能减弱等问题。身体结构方面,存在脊髓相关及呼吸系统相关的问题,活动和参与方面,存在姿势变换、体位转移、步行、日常自理能力的障碍,环境因素方面,提示辅助器具,如轮椅、拐杖,直系亲属、康复专业人员是有利因素。患者总体康复目标是家庭生活大部分独立,能主动与他人交流。物理治疗师致力于提高她的下肢肌肉力量、平衡功能、步行能力、膀胱功能等。作业治疗师致力于训练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如穿衣、进食、如厕能力等,增强她的独立性。心理治疗师致力于改善她的抑郁情绪、促进社会交往能力。康复5周后,患者可在陪护少量辅助下或使用拐杖独自行走,能独立进食、穿衣、洗漱,大小便自控,可主动与人交流,性格乐观起来,康复目标完成理想。

表1 .基于ICF的脊髓损伤康复方案(亚急性期)

3 讨论

本文应用ICF对脊髓损伤亚急性期患者进行了一次临床实践,采用实例记录形式展示了在ICF理论框架指导下,应用亚急性期脊髓损伤ICF核心分类组合,构建了以ICF为基础的康复策略,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整个康复程序以ICF理念及框架为主线,我们将临床评估信息转换为ICF为基础的描述功能状态的表格,防止病史资料、标准化评估工具、临床检查和医技检查等重要信息的流失,并绘制出患者存在的问题和需求的蓝图,便于康复团队为患者实现功能的最大恢复。通过ICF类目将这些功能信息统一化,也便于被不同领域的人理解及交流。

ICF核心分类组合是ICF进入临床应用的一个关键措施,它是在特定疾病和特定环境下,选出尽可能少的与功能、残疾和健康相关的ICF类目, 可应用于制定康复计划及进行康复结局评定等领域[7]。脊髓损伤亚急性期ICF简要核心分类组合共有25个项目,在相关研究中表明该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8]。通用版ICF核心分类组合共包括7个类目,可以用来区别不同疾病患者间的功能水平。因此,在应用任何一种ICF核心分类组合是,最好度联合使用通用版。因此我们添加了ICF通用版的类目至简明版中,建立患者的功能概况。

通过本案例笔者感到,构建以ICF为基础的康复策略能全面描述患者的健康状态、有效的制定及实施康复计划,并且更加符合生物-医学-社会医学模式,为康复程序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在临床上广泛使用将是一种趋势。本次个案研究只是ICF进入临床应用的初级阶段,为今后做大样本研究做准备。笔者希望通过本文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ICF在康复工作中的开展。

参考文献

[1] 邱卓英,王朴,王博.《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的发展和应用进展[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8,14(1):85-86.

[2] 世界卫生组织.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s]. 日内瓦:世界卫生组织,2001:1—283.

[3] 邱卓英.《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研究总论[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 2003,9(1):2-5.

[4] 邱卓英.残疾分类分级标准相关问题研究[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7,13(7):678—680.

[5] Rauch A,Cieza A,Stucki G. How to apply the 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Functioning, Disability and Health (ICF) for rehabilitation management in clinical practice[J]. Eur J Phys Rehabil Med,2008,44(3):329-42.

[6]Trabacca A,Russo L,Losito L,et al. The ICF-CY Perspective on the Neurorehabilitation of Cerebral Palsy: A Single Case Study[J]. J Child Neurol, 2012, 27(2): 183-190.

[7]邱卓英,张君梅,陈迪,等.构建基于ICF残疾和功能评定的理论及方法研究[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08, 30(10):718-720.

[8]朱平,邱卓英,张爱民,等.ICF检查表应用于脊髓损伤患者信度、效度检验研究[J]. 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4,10(11):708-709.

论文作者:杨华,徐伟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界》2016年6月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20

标签:;  ;  ;  ;  ;  ;  ;  ;  

构建基于ICF的脊髓损伤康复策略(个案研究)论文_杨华,徐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