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三经济增长轴发展态势研究

中国第三经济增长轴发展态势研究

朱峰[1]2000年在《中国第三经济增长轴发展态势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区域经济发展空间的差异主要是在受到经济规律作用的同时,亦受到自然环境条件、历史累积、社会制度和人口素质等因素对它的制约。由于任何区域之间在不同的程度上都存在着上述差别,故而区域经济增长的实现并不能在所有地方同时发生,而是在一些条件比较优越的地方如生产资料充足,社会制度合理,人口素质较高及信息化程度较发达的地方优先实现增长,并通过“极化”和“扩散”两个不同的效应来影响周边地区的经济增长。这样,该地区就有可能成为某一区域内的经济增长极位。 区域经济通过这个极位点发展到增长轴再发展到经济增长网络是区域经济以及区域之间经济随着生产力水平的变化由低级到高级发展的过程中必然呈现出的区域经济空间格局变化的规律。是生产力水平不平衡发展的必然产物。 从产业结构运行来看,区域经济增长的实质就是产业更新的过程。它通过新产业的不断引进、不断创新和不断扩散来实现某一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在区域经济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不同阶段中,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布局又有着不同的要求和演变的必然趋势。 一般地讲,经济增长极通常用于经济发展较低的地区,通过选择适当的地点,集中投资涉及当地经济效应强的主导产业,形成区域增长极,逐步选择带动地区经济的发展。而连接多个增长点形成轴式增长布局,它主要用于区域经济己发展到一定水平,地区之间又有较大的发展依存度,并把多个增长极或增长轴线分为不同的等级,集中高层次的产业布局在条件好的轴线上形成第一经济增长轴,以此类推,形成不同等级的轴线立体空间来实现各地区的配合和经济增长。 在同一层次的经济增长轴中,对该轴上的经济增长极位的选择有以下几点: (1)该地区的自然条件和与外界的关联程度。 (2)该地区的生产力发展水平。 (3)该地区的人口素质和技术水平。 (4)该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 我国区域经济布局客观存在着两个梯度:一是资源梯度,其布局是西富东贫;二是生产力梯度,其布局是东高西低。这一现状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 不平衡的主要因素,也是我国梯度战略实施的客观依据。 本论文是在现有的区域经济增长理论和梯度理论的基础上,以我国第三 经济增长轴为主要研究对象作了初步的探讨,包括以下内容: 一、区域经济增长理论描述和第三经济槽长轴的界定 该论文根据法国经济学家弗朗索瓦·佩鲁的经济增长极发展理论中判断 优先发展成为增长极的地区必须具有区位、产业和效率三大优势条件的理论 为基础,描述了我国“。”字形经济布局和东、中、西三大经济地带的经济 增长关系,并界定了本论文研究的中国第三经济增长轴是以黄河流域为轴 线,以黄河中上游为主的区域,说明该经济增长轴在我国目前经济增长中的 地位是辅助性增长轴。 二、“。”宇形布局中三大经济槽硼的发瞅狮经济作用 论文在本章节中阐述了我国三大经济增长轴发展的各自特点,分析了三 大经济增长轴对我国经济发展起到的独特作用。通过对三大经济增长轴形成 的联动效应分析,说明“。”字形布局是我国区域经济由点到轴、由轴到面 发展的必由之路。同时,论文从三大经济增长轴各自对我国经济发展的贡献 角度看,目前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以及影响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原 因之一是我国第三经济增长轴发展的滞后性带来的。 三、第三经济增长轴实证分析 论文在本章进一步说明了中国第三经济增长轴是以黄河流域为主线,其 特点是:自然资源丰富,生产力贫困,地处封闭,是典型的贫富共存的落后 地历。它的特点决定了它的发展必然要以发达地区的市场及资金为依托,以 自有资源为主导的辅助性发展。针对第三经济增长轴的这种特点,着重分析 了黄河中上游地区四大资源密集型地区的独特优势,通过区位比较优势分析 提出了甘肃省将成为第三经济增长轴中未来主增长极的可能性,以及目前经 济发展的困难和制约因素,并提出了初步的对策。 通过分析可以预见,甘肃省内新型资源城市的形成和发展,是我国开发 大西北经济的起点,它的发展最终将波及整个大西北的经济发展,而以黄河 流域为主轴的第三经济增长轴是我国经济从沿海向大西北发展的过渡地带, 它的大力开发与建设,对建设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更具有重 要的战略地位。

俞建群[2]2012年在《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新发展》文中认为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是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特别是大国)在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必须积极应对的一个重大课题,也历来是我国国家建设和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着力解决的重大问题。改革开放后,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在区域经济发展上取得了很大成绩,成功探索出一条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一道最具有特色、最彰显活力、最亮丽精彩的风景线。所谓的中国特色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立足中国实际,借鉴他国经验,坚持改革开放,维护和谐稳定,以区域协调发展为主题,以区域发展战略为主纲,以区域发展规划为主线,以区域经济政策为主导,以省级地方政府为主角,坚持因地制宜,明确功能定位,加强宏观调控,发挥地方作用,深化区域合作,统筹城乡发展,由点到线、从线到面渐进式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最终实现共同富裕的点线面稳步推进的区域经济发展道路。当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呈现良好态势,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认真研究和勇于探索新时期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问题,对于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区域协调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从区域经济发展的学理界定入手,以中国特色区域经济新发展为主题,追溯理论渊源,回顾实践过程,借鉴国外经验,总结亮点特色,分析现状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展望发展趋势。本文提出了现阶段促进我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五项对策建议:一要健全法规,改革区域管理体制;二要优化格局,培育区域新增长极;三要深化合作,推动区域互动发展;四要加强调控,完善区域政策体系;五要调整布局,引导产业有序转移。本文展望了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认为在“十二五”乃至今后更长一段时期内,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处理好中央与地方关系,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紧跟科学技术创新的步伐,坚持走中国特色发展道路。未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将以“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为指导,从“增长极发展”延伸到“增长轴发展”、从“陆地经济区”延伸到“海洋经济区”,从“城市群发展”走向“一体化发展”、从“行政区经济”走向“经济区经济”、从“普遍明显改善”走向“实现共同富裕”。

李敏纳[3]2009年在《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文中提出黄河流域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中具有全局性、战略性作用的特殊区域。研究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和规律,对于优化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促进黄河流域经济可持续发展,以及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均有重要影响。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是区域经济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目前,关于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研究成果颇丰,但是,专门研究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成果很少,尤其缺乏全面、系统地研究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成果。本文针对重点研究了以下两个密切相关的问题,一是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态势,二是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机制。在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方面,本文在测度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程度和识别黄河流域经济空间组织型式的基础上,分析了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状态及过程。采用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1990-2006年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进行了总体评价。在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方面,鉴于目前学术界对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的研究有多个视角,尚未形成统一的解释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的理论框架,本文从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的内涵出发,以经济增长要素的相关理论和分工理论为理论基础,构建了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分析的理论框架。运用这个理论框架,本文分析了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要素禀赋决定作用机制、分工传导作用机制和循环累积因果机制。本文的研究获得了以下主要结论。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是区域经济空间分化的状态和过程,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是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状态和区域经济空间分异过程的统一。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状态的变化构成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过程。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状态涉及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程度和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两个方面。经济空间组织型式是构成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格局的基本结构形态,是按形态、结构和特征的不同划分的经济空间组织类别。要素禀赋、分工与集聚之间存在耦合互动关系。受此关系的支配,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有3个既相互区别又密不可分的机制,即要素禀赋决定作用机制、分工传导作用机制和循环累积因果机制。1990-2006年,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呈现日趋加剧的态势,当前黄河流经济空间格局明显不均衡。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日趋加剧主要表现在,一是流域的东部地区在流域经济增长中的相对地位逐步提高,中西部地区在流域经济增长中的相对地位逐步下降,东部与中西部地区之间经济增长水平的分异日趋加剧;二是中西部地区内内蒙古和河南在流域经济增长中的相对地位逐步提高,其它省区在流域经济增长中的相对地位逐步下降,中西部地区内经济增长水平的分异日趋加剧。当前,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程度已处于偏高状态,经济空间格局明显不均衡。在流域内,东部地区经济实力较强,东部地区经济空间已出现多核心—边缘结构,呈现一定程度的均衡化趋势。中西部地区经济空间中只存在少量经济核心和增长轴,经济实力较弱。在中西部地区内,内蒙古和河南经济实力较强,其它省区的经济实力较弱。1990-2006年,黄河流域要素禀赋空间分异日趋加剧,当前要素禀赋空间格局明显不均衡,要素禀赋空间分异态势与经济空间分异态势相对吻合。而且,黄河流域要素禀赋、分工与集聚的耦合互动关系明显存在,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受要素禀赋决定作用机制、分工传导作用机制和循环累积因果机制的支配。其一,黄河流域各单要素禀赋的空间分异对经济空间分异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综合要素禀赋的空间分异对经济空间分异起决定作用。其二,黄河流域分工水平的空间分异在综合要素禀赋空间分异与经济空间分异之间起传导作用,黄河流域综合要素禀赋空间分异对经济空间分异的决定作用通过分工水平的空间分异实现。其三,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过程是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初始状态或发生质变后的经济空间分异状态随着时间的推移在空间上逐步强化的过程,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过程表现出较为明显的循环累积因果特性。与同类研究相比,本文取得的新进展是,设计了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评价方法,该方法亦可用于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态势的评价;构建了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分析的理论框架,在区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的系统分析和动态分析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揭示了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特征和机制,为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理论发展提供了案例支持。

应辉[4]2016年在《基于ESDA-GIS的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分异及优化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关于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研究不在少数,但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成果。研究长江经济带的经济空间分异格局和规律,对于促进长江经济带可持续发展,并带动全国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长江经济带内地级市作为研究对象,从经济空间分异态势和经济空间分异机制两方面出发,并采用多种方法对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分异进行分析。本文重点研究了以下两大问题,一是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分异态势,二是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分异机制。对经济空间分异态势的研究主要包括分异程度的测算、空间组织型式的识别以及空间分异的状态和过程的总结。对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的研究主要从基本理论出发,提取影响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分异的因素,并借助于Geoda软件对所建立的模型进行实证分析。本文的研究主要得到以下结论,在经济空间分异态势方面,第一,经济空间分异程度呈现出逐年下降的趋势,经济空间分异逐步趋于缓和,但分异程度仍然较高。第二,东部地区以高水平和中高水平经济增长水平区为主,中西部地区以低水平和中低水平增长水平区为主,东、中、西部经济水平呈现出由高到低的梯度分布。第三,东部地区的上海、苏南以及浙北地区增长极主要发挥扩散效应,以重庆市以及贵阳市为代表的中西部地区增长极主要发挥集聚效应,东部与中西部增长极数量差距明显。第四,东部地区经济空间组织以多核心边缘结构和网络结构为主,中西部地区经济空间组织以核心边缘结构和点轴结构为主。在经济空间分异机制方面,空间滞后模型回归结果显示劳动力、资本、财政支出、工业化、交通可达性、城镇化各因子的回归系数都为正数,而且都在5%的显著性水平上显著,其背后的经济意义为各影响因子对经济增长都有正向的推动作用。本文在经济空间分异态势和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机制的分析方面进行的有益尝试也可应用于其他区域经济空间分异的相关研究。

周杜辉[5]2011年在《渭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及其优化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渭河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支流,是关中—天水经济区的空间载体和背景区域,同时也是沟通我国东、西部,连接欧亚大陆桥的咽喉要道,具有承东启西的经济地理区位,在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和作用。研究渭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对于优化渭河流域经济空间开发格局,促进渭河流域经济,乃至西部地区的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论文综合运用人文—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地理信息科学和系统科学理论和方法,以渭河流域82个区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渭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进行了系统研究:(1)系统归纳和总结了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及理论基础。研究表明,国内外在流域经济及其空间分异的内涵、格局、过程及机理、开发与管理等4个方面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研究,成果丰硕,但是,专门研究欠发达西部地区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成果较少,尤其是缺乏全面、系统的研究渭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成果,研究方法也较为传统、单一,研究尺度有待进一步转化。论文汲取人文—经济地理学、区域经济学、地理信息科学等学科的理论精华,构建了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的理论基础,即区域差异及其成因、空间结构及其优化、空间功能区理论等3个方面。(2)系统梳理并总结了流域经济空间结构型式识别的理论依据和定量化识别方法。研究认为,流域经济空间分异是格局和过程的高度统一,是流域内各经济客体之间相互作用的共同结果,流域经济空间结构型式是其具体空间表现形态。界定流域经济空间结构型式的关键是区分增长极和非增长极。增长极具有层级性。县域尺度下,流域增长极应具有以下特点:①中心县域的经济增长水平高于流域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②中心县域与邻近地区在经济增长方面存在相对较强的关联型式;③中心县域的经济和人口规模高于一定的阈值。在此基础上,论文对核心—边缘式、点—轴式、网络式等3种主要空间结构型式进行了定量化识别,与此同时,还将非增长极区域划分为集聚型、极化型、过渡型、滞后型发展区域4种类型。(3)以渭河流域82个区县为研究对象,利用威尔逊不平衡指数、ESDA—GIS、地统计、数理统计等多种定量化方法和手段,从不平衡指数、全局Moran'I指数、经济增长水平、空间关联类型、空间结构型式、组内偏差得分、区县数量、面积百分比、人口总量、GDP总量、地理分布、空间形态等12个方面系统分析了1990—2008年渭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格局及过程。研究表明,1990—2008年渭河流域经济增长的空间格局经历了相对集聚—相对离散—集聚三个动态演化阶段,且日益趋于集聚分布。渭河流域上游、西北部、东部、东北部地区的经济地位呈下降趋势,北部、中部地区的经济地位在逐年上升,渭河干流地区依旧是渭河流域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域,中游宝鸡地区的经济地位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流域经济的影响日益扩大,西安—咸阳地区一直都是渭河流域的经济增长中心和辐射中心,经济地位非常稳固。(4)运用灰色关联分析并结合定性分析手段,从自然要素、政策制度性要素以及社会经济要素等3个方面分析了19902008渭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的内在机理及演化过程。研究表明,自然要素、政策制度性要素、社会经济要素交互影响共同作用于渭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5)提出了渭河流域经济空间优化的具体对策。具体为:①构筑“一核、一轴、四辐射”的空间框架体系;②优化经济空间结构等级体系;③明确各区县的经济职能结构;④加强各经济节点间的通达性;⑤深化跨区域间的社会经济分工与协作;⑥推进经济一体化制度建设。

邓明敏[6]2017年在《嘉陵江流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流域人居环境研究是“人居环境科学”研究体系下的重要方向,以流域单元分析其自然生态属性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对正确认识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突破落后地区发展瓶颈、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进程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时流域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也是“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提出的内在要求。嘉陵江流域作为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经济欠发达特征显著,如何基于生态约束条件发展流域经济,缩小地区差距,优化产业布局,推动城镇发展,是嘉陵江流域面临的现实挑战。本文基于“流域经济发展推动空间结构演变,空间结构优化促进流域经济发展”的思路,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和城镇发展三个方面,分析2000年来嘉陵江流域的经济发展过程,总结流域空间结构现状,梳理现实问题并明确优化方向,以此为据提出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思路。总体采用了“经济发展演变—空间结构识别—空间结构优化—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思路。论文分七个章节。第一章阐述研究背景,分析流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必要性,说明了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通过GIS汇水分析界定了嘉陵江流域的县域行政边界,指出研究对象分县域和城镇两个层面,运用到社会调查法、数理分析方法和地理数据处理方法,并指出了研究数据的来源,阐述了各个章节的主要内容并拟定了研究框架。第二章介绍相关概念和研究理论,对本文涉及的主要概念(流域经济、产业结构、城镇与城镇群)进行界定,分别阐述流域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内涵,并对两者的演进关系进行梳理,随后介绍了流域空间结构的主要理论,包括增长极理论、核心-边缘理论、点-轴扩散理论和梯度推移理论,并从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和城镇发展三个方面介绍定量分析所采用的测度方法。第三章以人均GDP为指标,分析了2000-2014年流域各县域的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关联特征和相对发展速度。先分析流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水平、绝对差异和相对差异,根据分位图探索四个观察年份(2000年、2005年、2010年和2014年)的经济空间格局,根据墨兰指数计算空间自相关性,探索经济发展的集聚特征和冷热点区域。随后根据相对发展率分析各县域经济发展速度和潜力,总结流域经济发展特征。第四章为产业发展研究,探索2000年、2014年各县域的产业结构变迁和在流域的产业发展水平。先分析流域总体产业发展水平,判定其总体经济发展阶段,再对各县域的产业结构类型进行梳理,通过区位熵探索各县域三次产业相对发展水平,通过产值贡献率探索各县域三次产业绝对发展水平,后总结流域产业发展特征。第五章为城镇发展研究,分析了2014年流域城镇的空间分布情况、社会经济状况和城镇化水平,以首位分布和位序-规模法则探究县级以上城镇的人口规模特征,并研究了流域主要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职能分工和经济联系强度,据此总结流域城镇发展特征。第六章为空间结构分析和优化,先从点、线、面三个方面对流域空间结构要素进行识别,总结现状问题并提出优化方向,据此确定流域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强调要正确认识流域经济差距,根据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思路提出梯度发展策略,对流域中下游成渝地区、上游关中-天水地区、秦巴山区分别提出针对性的发展对策。第七章为研究结论、不足和展望。与同类型研究相比,本文在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新的思考与探索:一是将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研究应用到流域单元,结合自然因素分析流域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二是经济水平的考察面向多个维度,加入产业研究和城镇研究,更系统全面地分析流域经济社会发展状况;三是空间结构优化充分结合宏观政策和内部环境,综合分析发展条件与潜力,提出梯度发展策略。

樊福才[7]2008年在《黄河流域城市经济空间分异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黄河流域城市文明历史悠久,流域自然差异较大,如今,城市经济发展出现较大差距,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和流域协作发展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以往对黄河流域或者黄河流域省域城市经济的研究,侧重从自然、资源、交通和区位条件说明城市经济空间结构,并通过区域间资源、产业的优势互补来实现流域经济协作。随着集聚经济对经济活动空间区位的重要作用逐渐被人们熟知,纠正了经济空间分异研究中认为城市经济发展差异由资源、要素禀赋决定的传统。新经济地理理论从规模报酬递增、垄断竞争出发,利用厂商层面的“关联效应”和运输成本之间的相互作用,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从空间“均质”到“非均质”的城市经济空间分异模型。新经济地理的应用研究侧重于对在“何处集聚”以及“集聚成因”的探讨,然而,集聚经济如何对经济发展的空间分异产生影响?当前研究较少涉及。本文通过GIS技术、空间分异指数等手段研究黄河流域城市经济空间分异的模式、分异过程和分异规律,分析黄河流域城市经济空间分异特点和影响因素。结合以上经济空间分异研究的两种理论视角,从自然优势和集聚经济两方面解释黄河流域城市经济发展空间分异的原因。全文分五章,分别是:第一章,说明黄河流域城市经济发展的背景,对相关文献评述,引入本文研究的切入点,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第二章,比较黄河流域城市经济发展的自然分区差异,利用GIS技术分析流域城市经济规模空间分异和人均经济水平空间分异。总结空间分异模式,确定现有或者潜在的增长极、增长轴和发展核心区。第三章,运用空间分异指数和指数分解方法,分析黄河流域1984年以来城市经济总体分异的演变过程和特点,空间分异的表现和特点,空间分异变化的影响因素等。说明新城市成长对黄河流域城市经济空间分异过程的影响。第四章,运用计量模型分析黄河流域城市经济空间分异的机制和原因,通过对自然优势和集聚经济的侧度,分析二者在空间分异中的作用和决定方式。第五章,总结全文主要结论,说明本文存在的不足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通过本文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黄河流域城市经济发展存在自然的“梯度”差距,空间分异在省域尺度上表现更明显,核心—边缘空间分异正在形成。城市经济规模空间分异比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空间分异突出。增长极分异模式稳定且显著,空间增长轴线在省域尺度上已经显示出扩散通道的作用。核心区各经济规模类型城市均衡,城市发育和经济发展水平较高。而非核心区城市主要沿增长轴和河谷延伸,大量小城市和少数特大型经济规模城市并存,大量低水平城市和高水平城市据点并存。1984年以来,黄河流域城市经济分异趋势呈现“V”型,以1996年为分界点,先缩小后扩大。经济体制改革在不同阶段对城市空间分异的影响不同,要素自由流动最终导致现阶段城市经济分异趋于扩大。黄河流域城市经济增长方式由数量扩张到质量提高的转变对空间分异变化产生深刻影响,中上游城市经济发展出现两极分化,经济增长向核心区城市和上游少数城市集中,中游山西、陕西两省的城市经济发展类型向下转移。工业是城市经济空间分异的主要来源,城市经济的省域行政区特性未来会加强,而省域间城市发展差距会拉大。技术经济和文化制度既定,城市经济空间分异由自然优势和集聚经济大小决定。结合两种研究视角发现,城市经济空间分异受自然差异影响,由集聚经济支配。自然状况对城市经济空间分异的作用是中度的,矿产资源影响剧烈,保守估计,万人采掘业就业增量产生640元的城市人均经济增量。预计制造业专业化经济将决定空间分异的演变方向,城市制造业就业增长10%能够产生约11%的集聚收益。城市化经济对空间分异的影响也十分重要,多样化指数提高0.01,将带来约3%的集聚收益,城市化带来经济节约和关联收益,对城市经济增长具有重要意义。

复旦大学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8]1992年在《上海浦东开发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一、南北竞争形成的共同挑战、浦东开发带来的共同机遇——长江三角洲经济外向发展态势分析(一)外部环境:90年代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在国内外面临着日趋激烈的南北竞争1.国际资本呈南北分流倾向。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区域经济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的两大潮流。由于世界经济的区域化和集团化导致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加剧,使得国际投资日益成为打破贸易壁垒、发展地区经济的决定力量,竞争激烈。

王赵海[9]2011年在《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增长差异与趋同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在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方针指导下,我国国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综合国力得到了大幅提升。由于长期实施区域不平衡发展战略,我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逐渐失衡,东、中、西部地区的区域差异亦日益扩大。为缩小地区间发展差距,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国家开始实施“中部地区崛起”发展战略,但中部地区的发展面临一个问题:中部六省内部同样也存在着较大的区域差异。事实上,国家在实施促进中部崛起战略过程中,必须将中部地区的区域差异及其发展态势加以梳理,分清主次,才能提高战略和政策的针对性,使中部地区的快速崛起得以实现。基于此,有必要对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差异的时空格局演变及其趋同、趋异机理进行研究。本文以我国中部六省县域经济为案例,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不同时期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结构类型进行了研究,并以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为理论基础,结合相关的经济增长趋同模型,分析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增长过程中是否存在俱乐部趋同现象,对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增长的时间特征进行考察。最后,提出中部六省区域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介绍本文的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思路与结构、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以及本文写作技术路线,之后对国内外俱乐部趋同的相关研究进行回顾和评述,简要介绍区域经济增长趋同理论。其次,对比分析中部六省1995、1999、2008年三个不同年份的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现状,并进一步构建出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标评价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方法综合评价1999年和2008年中部六省498个县、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划分出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发展类型。最后,利用区域经济趋同的有关模型,通过实证分析与计量检验,分析1999-2008年期间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增长的趋同趋势,探讨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增长过程中的时间演变特征。通过以上研究本文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从2008年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分布上看,高水平县域沿一定规律延伸,空间上集聚分布,以郑州和洛阳为中心的陇海沿线增长轴、以武汉城市圈为中心的长江沿岸增长轴、以长株潭城市群为中心的京广沿线增长轴、以太原都市圈为中心的沿同蒲线经济增长轴初步形成;低水平县域在空间上明显扩大,且主要分布于省际边缘地区和山区。而综合考虑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环境要素后,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发展的地域类型可分为市辖区、发达县、次发达县、欠发达县和不发达县共5种类型。这几种类型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了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发展的空间格局。(2)1999-2008年,中部六省县域经济绝对差异呈逐年扩大趋势,相对差异则呈波动性扩大态势。对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差异的变动趋势进行趋同分析后发现,从1999-2008年,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增长总体上没有发生σ趋同,县域经济增长σ趋同经历了由分异—趋同—分异的变化过程;2001-2002年中部六省县域之间发生了β趋同,1999-2001年和2002-2008年间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增长没有出现β趋同,而是出现了分异;1999-2008年,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增长共形成市辖区类型区、发达县类型区、次发达县类型区和不发达县类型区4个趋同俱乐部。

吴得文[10]2005年在《福建省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建国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经济获得了快速发展,空间结构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本文运用区域发展和空间结构的相关理论,通过对福建省区域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分析,探讨福建省空间发展战略,期望能够为拓展福建省经济发展腹地,提升福建省整体竞争力,努力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做一点理论上的探讨。 本文运用较为详实的资料以县市为单位对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变化过程进行了实证分析。首先,运用定量分析的研究方法,从全省整体上来分析,结果表明,自1978年以来全省区域经济的绝对差异在不断扩大而相对差异呈缓慢缩小趋势。其次,按1983、1990、1995、2002四个年份分别计算各县市的综合经济实力,并按各县市的综合经济实力绘制四个年份的福建省区域经济差异空间结构分布图,以揭示福建省空间结构演化特征,并分析了空间结构演化的动力机制。最后阐述了福建省为了构建海峡西岸经济区进一步实施的扩大对外开放战略、发展对内联系战略、梯度发展战略,提出了空间结构优化的设想,即八大增长极的优化和“开”字形轴线的优化,来促进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构建与形成。

参考文献:

[1]. 中国第三经济增长轴发展态势研究[D]. 朱峰. 广西师范大学. 2000

[2]. 论中国特色区域经济新发展[D]. 俞建群. 福建师范大学. 2012

[3]. 黄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研究[D]. 李敏纳. 河南大学. 2009

[4]. 基于ESDA-GIS的长江经济带经济空间分异及优化对策研究[D]. 应辉. 苏州大学. 2016

[5]. 渭河流域经济空间分异及其优化对策研究[D]. 周杜辉. 西北大学. 2011

[6]. 嘉陵江流域经济发展与空间结构研究[D]. 邓明敏. 重庆大学. 2017

[7]. 黄河流域城市经济空间分异与发展研究[D]. 樊福才. 河南大学. 2008

[8]. 上海浦东开发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外向型经济发展研究[J]. 复旦大学经济研究中心课题组. 经济研究参考. 1992

[9]. 中部六省县域经济增长差异与趋同研究[D]. 王赵海. 河南大学. 2011

[10]. 福建省区域发展与空间结构研究[D]. 吴得文. 福建师范大学. 2005

标签:;  ;  ;  ;  ;  ;  ;  ;  ;  ;  ;  ;  ;  ;  

中国第三经济增长轴发展态势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